《两世姻缘今古情》第276章


偲母子。
李轩最先发表看法:“儿臣以为这是家事,儿弑父,应当算是家事吧!只要父皇原谅三弟,即可从轻处罚。”
李适深表赞同:“父皇可念三弟一时冲动,最后悬崖勒马,良心发现,不致造下大错,饶恕三弟吧!”
江枫得到两个儿子的支持后,不理会大臣的奏疏,颁布圣旨,贵妃崔氏、太子李偲废为庶人,崔妃打入冷宫,李偲囚禁宗人府,东宫眷属免去刑责,着即日搬回原郑王府居住。
崔妃又恨又怨,成王败寇,莫可奈何,今后只有与儿子永远分隔,在冷宫凄凉地过一生了。宫女、太监已把她的随身衣物收拾完毕,她哭哭啼啼的随着御林军离开了富丽堂皇的长春宫,无论怎样,我们母子能保全性命已经不错了。
皇上接着又下旨意,册立雍王李适为皇太子,即日移居东宫,使命完结之日已迫近,他不想再玩游戏,再立其他皇子了。
李适连上三封奏表,请辞储君之位,建议父皇改立大哥李轩为太子,皇上不允,退回奏表,派人强制性的把李适的妻妾子女接近了东宫。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同胞舍己胜孔融
更新时间2012…5…19 17:11:36 字数:7674
李适是个心胸开阔、把一切都看得很淡的人,以前,三弟为太子,他真心辅佐,从不吝啬得把自己的满腹才华、一身武艺倾囊相授,每当三弟做错事时,他都真诚的帮助他认清过错,及时改正,这次发生如此大事,他痛心疾首,恨自己不在长安,不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他没办法请求皇上保留李偲的太子之位,三弟被废后,他希望大哥李轩被立为太子,可是,父皇不肯听从他的建议。坚持要册立自己做这个太子啊!
雍王李适被册立为皇太子之后,皇上每天都要把他招到御书房,教他学习治国之策,父子两朝夕相对,感情日夜加深,江枫发觉这个儿子竟然有着难以想象的治国才能,庆幸自己,不,应该是庆幸大唐还有李适这样优秀的继承人,真的不枉来此走一遭。
在欣慰之际,江枫又觉得很气愤,那是因为那收到了一封有着一百零七位大臣签名的奏折,另外,韦见素、崔光远、张仲义甚至郭子仪、李光弼等德高望重的老臣都接连上书,所说都是为着同一件事。
江枫非(提供下载…)常愤懑,为什么这些老臣都会这么想?他们为何要给我出这样的难题?他们凭什么认为轩儿一定会起夺位之心?他数日不朝。所有奏疏一律都留中不发,他希望这些大臣们知道皇上生气了,自动收回他们的主张。希望他们知道这样要求实在太伤我父子之情了。
这日早朝刚过,忽报丞相韦见素与礼部尚书郭姣姣求见。
御书房外,一株株烂漫娇艳的鲜花,争相竞艳,从窗口望过去,风吹过,落英缤纷,漫天漫地都笼罩在这金光灿烂、灼灼生辉的如诗美景中。
韦见素拱手道:“郭小姐先请!”
“韦大人,下官认为这是在逼宫,大逆不道,是否不妥!”郭姣姣肃容道。
“为了大唐江山千秋万代,为了社稷长治久安,也为了将来不生动乱,祸及苍生,郭小姐,老夫求你了,你的话皇上最看重,请你一定要坚持!”韦见素万分严肃的口气。
郭姣姣莹莹凤目满含忧郁,叹了口气,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御书房,行拜见君王之大礼。
“两位爱卿平身!”皇上和声说:“朕今日临朝了,二位有事怎的没有在朝上奏报?”
“请皇上叱退侍从!”
江枫摆手命宫女、太监退下,他心里其实已经明白两人的来意。
韦见素躬身道:“启奏皇上,臣与一百多位大臣联名上表,请旨处理楚王之事,不知皇上为何不曾批复?”
江枫起身走下玉阶,来到韦见素、郭姣姣面前,缓声道:“韦爱卿,轩儿这孩子曾经做过对朕不利的事,然而那都是误会,何况这些年,轩儿的为人,有目共睹,忍让有度,从无争斗言行,你们为何一定要朕杀他呢?”
韦见素轻轻望了望郭姣姣,用眼神示意她回话,郭姣姣虽然不太情愿,也抗拒不了而今朝廷的这股潮流:“楚王乃是皇长子,能力非凡,在朝野心中,分量不次于太子,皇上废长立幼,楚王能甘心么?历代以来,若果不立长子,为了永绝后患,皇帝都只有忍痛赐死!”
江枫听到此话,转问韦见素:“韦爱卿现在也有五子,如果将来你让次子承袭安国公爵位,是不是也要杀了长子啊?”
“皇上,君王与臣子不同之处就在于,臣子的官爵再高,也不过金银爵禄而已,而皇上的太子承袭的可是整个天下,这对皇子们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了。”韦见素躬身说:“所以。。。。。”
“韦爱卿的意思是说为了皇子不起争斗,朕应该杀了所有的皇子,这样就能永固太子大位了?”
韦见素、郭姣姣听出了皇上语气之中的怒意,忙跪下叩头:“臣不敢,请皇上恕罪!”
“韦见素,你好大的胆子,公然挑动群臣迫朕诛杀亲生子,你居心何在?”江枫忿然掷过一只玉杯,喝道。
韦见素只是叩头,没有说话。
郭姣姣接口道:“皇上息怒,所有皇子之中,唯有楚王,无论实力、才智、人缘皆可与太子抗衡,作为长子,未得立储,将来楚王一旦生出二心,太子的地位难以保全,为了不致祸害朝野,皇上应该忍痛割爱,为了大局牺牲个人感情,当机立断,赐死楚王,以绝后患!”
江枫赫然转身,厉声叱问:“郭姣姣,女人应该是温柔仁慈的,可你也同他们一道要朕无罪而诛杀亲生儿子,他是朕的亲骨肉,你们不知道么?你怎么如此狠心?”
郭姣姣感到皇上真的生气了,沉默良久才开口:“皇上若是实在不忍心舍弃楚王,还有一个办法可行!”
“还有什么好办法?”皇上的火气略略消解,急问:“两位起来说!”
郭姣姣一字一顿的说:“改立楚王殿下为太子。”
江枫听得一惊:“适儿是嫡子,如果改立轩儿,照你们所说,也难保适儿不起夺位之念,你等同样会要求朕杀了适儿!”
韦见素上前一步,躬身说:“皇上,楚王是皇长子,长子立储,合乎祖制。太子是次子,心里能够平衡,这样既可以保全楚王,又使皇室不起争斗,两全其美啊!”
江枫走回玉阶,落座龙椅上,淡淡的说:“朕看你们这帮大臣,都是吃饱了没事可做,瞎参合朕的家务事,更是仅凭意念想当然,凭什么认定轩儿一定会造反,适儿就一定不会反?适儿的皇储之位已定,却让朕无故废黜,则更是心意难平,这是制造矛盾,动乱的根本。”
“皇上,历代帝王都是这样,有时为了大局,只能舍弃父子亲情!”郭姣姣说。
“朕实话告诉你们,朕不会改立,适儿为储为君,那是天命使然!”
“那么,皇上,请当机立断,赐楚王死!”韦见素又再次跪下说。
江枫又气又恼:“这是说,如果朕不废黜偲儿,还要把轩儿、适儿都杀了吗?”
“为了天下安定,皇上必须这么做!”
江枫默然不语,他们说的也有据可查,古代帝王,的确有过不少这样的先例,但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牺牲轩儿,他们众口一词,牢牢抓住这个古例,自己虽然为皇帝,也的用道理去说服大臣,而不是用皇权威压。他急急搜索着脑海里存下的典例。
“韦见素,你身为朝廷重臣,应该熟知当年玄宗皇帝的事吧?”江枫心平气和的说:“玄宗乃是睿宗皇帝的第三子,睿宗册立三子平王为储,长子、次子都没有死,他们也都甘心臣服,难道现在与当初的情形不一样吗?”江枫终于想起了这样一个事例。
“那是宋王李成器谦让有度,不与三弟争功!”
“爱卿认为轩儿就心胸狭窄,不肯谦让吗?”江枫反问。
一时间,韦见素没有更能说服皇上的话来反驳,沉默不语了。否定的道理必须要一大堆,而肯定的理由只要一个就足够了。
“你们两位先回去,朕自有主意。”皇上语气转得严厉:“韦见素,这件事你不得拿到朝堂上去说,否则,当着诸位皇子的面,朕会以挑拨皇室父子亲情的罪名先杀了你。你最好相信朕不是和你开玩笑!”
江枫担心迂腐、固执的韦见素会把这件事与当年迫立太子之事一样在朝堂上公然说出,那就严重伤害父子感情,是以先警告韦见素。
韦见素并不蠢,当然知道这件事有多严重,当殿提出,要皇上杀亲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