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901章


首先是因为“秦”、“楚”、“晋”、“吴”四国都在太平洋沿岸,就是后世加拿大、美国西海岸和墨西哥。虽然封了四个国,但是因为这四国之间的交通可以走海路,非常方便,成本又低。因此从“十六城时代”开始,四城经济就是完全一体的,产生了许多“跨城商行”。而且这四国因为靠近太平洋,又理所当然成了吸引大明移民最方便的地区,同时也是明洲大陆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到了陈永华担任秦王国左丞相时,四国人口总和已经超过了五千万,远远高于其余十二个北明洲藩国的总和。
而秦王国首都新咸阳周边的资源又相当之丰富,不仅有金矿、木材和毛皮这些能够吸引移民的赚快钱的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在冶金技术逐步成熟以后,煤铁资源就成为秦王国工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剂。特别是在陈永华当选秦王国左丞相的第二年,大明冶金学家、化学家宋应星发明了转炉炼钢法,揭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幕。而让秦王国迅速步上了工业化的快车道,虽然不能和体量巨大的老牌工业化国家大明帝国相比。但是也后来居上,借助北明洲各国开始兴建铁路(这回是有蒸汽机车牵引的真铁路)的东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
随后,陈永华又利用北明洲最富庶的晋王国缺乏男性继承人的机会,推动同族联姻,让秦王国的太子正(陈永正)娶了晋王国的公主敏(陈永岚),实现了秦晋共君——陈永正和陈永岚都是陈德兴的后代,不过两人并不是近亲,他们结婚的时候陈德兴已经去世三百多年了。
在秦晋共君之后,陈永华又推动秦楚晋三国共相,也就是将三国议会合并,选出统一的内阁。同时,三国的经济完全一体化,物资和人员流动完全自由化,三国之间的税卡完全取消。稍后,盛产白银的吴王国也被陈永华拉入了同盟,三国共相变成了四国共相。“秦”、“楚”、“晋”、“吴”四国在实际上统一了。一个几乎占据了北明洲西海岸全部土地,拥有五千万人口的强国就此出现!
而大明帝国的应对措施,则是扶植北美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组成同盟,以对抗“秦楚晋吴”四国同盟。这个从表面上看挺恰当的应对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相反的效果——加速而不是延缓了北明洲诸国的融合进程。四国联盟和十二国联盟都在各自的辖区内搞起了一体化的市场,建设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组建统一指挥的军队,最后十二国联盟的王室也开始向四国联盟学习,开始推动王朝联姻,试图将联盟便成组建统一国家的起步点!
当大明帝国察觉出不对的时候,北明洲大陆上已经出现了两个庞大的国家集团。一个是由“秦楚晋吴”合并而成的华夏帝国(皇帝由原来的秦王出任);另一个是由其余十二国拼凑起来的华夏联合王国(由十二国王室轮流出任国家元首)。
而更让大明帝国的执政者们头疼的事情,是两个冠着“华夏”名号的明洲大国,真的都很“华夏”,人种是华夏的,文化是华夏,宗教是天道教科学派,连执政的君主也是陈明王室的一部分。而且两国的政治制度也差不多,都是君主立宪,区别只是华夏帝国的君主权力更大一些,而华夏联合王国的十二王不过是十二个吉祥物。
也就是说,一旦双方发生武力对决,后果很可能会产生一个统一的北明洲大帝国!这个帝国将拥有不亚于大明帝国本土的疆域和资源,人口将近万万,还在高速增长当中。而且,还踏入了工业化的门槛,可以生产出最新式的蒸汽铁甲舰和后装大炮。
所以大明帝国这几十年来的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就是一方面挑拨华夏帝国和华夏联合王国之间的关系,使之继续保持对立;一方面又要尽可能的让两国的冲突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两国间的中小规模战争,在过去几十年中时有发生,而且都是华夏帝国的军队在吊打华夏联合王国。大明帝国,则一再充当华夏联合王国袒护者的角色。还积极投资华夏联合王国的重工业和铁路。
但是,随着大明帝国的人口接近十亿,贫富差距和财富过度集中的问题又迟迟得不到解决。人口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加大,给了人少地多的明洲诸国迅速吸收人口增强国力的良机。在天道五世纪末六世纪初的几十年内,南北明洲的人口就增长了一倍亿上!北明洲的人口接近两亿,南明洲的人口也超过一亿五千万。北明洲两大强国的工业化步伐也随之进一步加快,已经到了让大明帝国不得不全力应付的局面。
与此同时,大明帝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也在不断激化。由于长期实行贵族民族和精英民主,忽视底层民众的民主权利,使得底层民众长期不能分享大明帝国世界霸权带来的利益——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分享,他们至少可以移民去“明利坚”或大洋洲——因而大同主义思潮在这几十年间愈演愈烈。工人运动已经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了。罢工、抗议、请愿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大明本土上演。甚至还出现了以恐怖活动为斗争形势的“墨家大同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帝国领导世界的能力进一步下降,空有压倒性的工业优势而无从发扬。国家只得收缩战线,基本放弃了对欧洲、非洲和天竺事务的武力干涉。集中精力与太平洋和南北明洲。
第886章老大帝国
拿破仑和大谷光摄出了澳门东神圣天道观,沿着一条背街的小巷急急地走着,才转出来上了大路,就看见大街上一溜汽车慢慢地开过去。现在按照西历计算,不过是1790年,但是汽车却已经大量的出现在了澳门这座位于欧罗巴的大明殖民城市当中。但是骆驼马车驴子这种旧时代的交通工具还没有退出,而是和汽车一起争抢澳门城并不宽阔的道路。使得汽车这种先进的交通工具,并没有显出多少优越性来。
这些汽车也不都是小轿车,也有不少卡车和公共汽车——澳门的公共交通是比较发达的,不仅有公共汽车,还有有轨电车和有轨马车。
不过和这个时空的拿破仑成为好朋友,同时也是澳门大谷医学院助教的大谷光摄是东世袭天道教东瀛省大教方主持的大谷家族的嫡子。他的妹妹大谷秀是东瀛省天道教的圣女,他的姑姑则是当今的东瀛省大教方主持,他自然是个有的是钱的大少爷。
所以上了大路,直接一挥手,拦下一辆出租马车。还顺手摸出一张五十文面值的小票,从路边的报摊上买了一份最新出版的《每日时政》,然后才和大清帝国的自费留学生拿破仑·波拿巴一块儿上了马车。
由朱四九开创,被朱重八推上巅峰的大清帝国,在太平安逸了三百多年后,现在也和大明帝国一样,露出了老大帝国的疲态。
而不一样的地方,则是大明帝国虽然号称“衰弱”,可如今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化国家,去年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了8000万吨,铁产量更是接近一亿五千万吨。这个数字在后世21世纪的人们开来仿佛不算什么。但是在眼下却是相当惊人的,大约是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钢铁产量的总和的两倍!
那么“多”的钢铁自然转化成了遍布国内的铁路和纵横几个大洋的舰船。
虽然大明困于内部阶级斗争,又受到外部崛起的新兴工业国家,如华夏帝国(如今世界的第二大工业国)、华夏联合王国(世界第三大工业国)、神圣天道国(世界第四工业国)等国的挑战。
另外,西非王国(世界第五工业国)、英格兰王国(世界第六大工业国)、意大利王国(世界第七工业国)、天竺大英国(世界第八工业国)、马木鲁克苏丹国(世界第九工业国)、北欧联合王国(世界第十工业国)等国也先后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化。将来或许也会成为大明帝国霸权的挑战者!
但是以综合国力而论,拥有8000万吨钢和11亿人口的大明帝国,毫无疑问还是拥有碾压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实力——不是一个个碾压,而是一国同时碾压全世界!
而那个曾经一度仿佛要和大明帝国分庭抗礼的大清国,却是真的衰弱下来了。这个国家先是被陈宗道封锁,自己又搞自我封闭,为了限制国内的白人兴起民族意识,而大搞闭关锁国。同时还严格限制科学知识的传播和运用。
相比之下,大清国数百年如一的友邦神圣天道国,虽然限制商业和资本,但是却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和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还利用国内丰富的煤铁资源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毕竟他们三百多年来一直在和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