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明朝》第12章


竟然不敢和他同坐一席就膳,在厚照的一再命令下,杨慎才侧坐在了椅子上,身子因为坐的不自然而偏斜,那姿势要多难受就多难受。 就在厚照吃午饭的时候,午朝也在奉天殿开始了。 大殿内出奇的静,静的连从盘绕在柱子上的,黄金色龙嘴里喷出的,袅袅香气的,声音都能听见,只见弘治双眼紧闭,脸上异常平静,僵直的站立在龙桌前,矗立在大殿内的大臣们,都深深的低着自己的头,双手垂直,动也不动,乍一看还以为时间静止。 “皇上?”刘健抖了抖袖子,从僵硬的人群中走了出来,偷偷的瞟了一眼仍一动不动的弘治,又轻轻的唤了一声:“皇上!” 弘治仍旧闭着双眼,嘴唇轻轻的蠕动,吐出一句话:“伤亡如何?” 刘健轻轻叹了一声道:“花马池士兵全军奋勇抗战,主将张辙当场战亡,士兵幸免者一二” 弘治抬起手,轻轻的揉着太阳穴,轻叹了一声,慢慢的坐在龙椅上,双目扫了一遍大殿内的如雕像般的大臣道:“下旨,着保国公朱晖为征虏将军,充总兵官,领‘三千营’‘五军营’,太监苗逵为监督军务,右都御史史琳为提督军务,前线御敌,即日启程!” 执笔太监匆匆的写完,双手捧上,王岳接过圣旨,放在龙桌上,轻轻的展开,弘治拿起玉玺,轻轻的盖了上去,道:“花马池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为何却如此轻易被攻陷,刘爱卿,可为朕说说?” 刘大夏从武官队伍中匆匆走了出来,跪下道:“鞑靼运用疲惫战术,无论白天晚上都让士兵在城门外敲鼓,我军出击,敌则退之,久而久之我军疲惫,而敌军休息充份,我军在体力上便占了劣势,再者,敌军只城外敲鼓,并不攻城,我军便掉以轻心,中了鞑靼的奸计!” 弘治苦笑道:“没想到鞑靼都能把我华夏战书运用到如此地步,哎!而我华夏儿女竟被自己的战术战败”对着刘健道:“战亡兵卒的抚恤要处理好,不可寒了他们的心!”
第十八章 南京地震
内阁值房设在午门东南角,文华殿侧,是个南向的小房,这里是给内阁大学士票拟奏疏和起草诏敕等文件的地方。所谓票拟,就是内阁大学士对全国文武官员上给皇帝的奏疏,先通读一遍,然后对各该奏章提出的情况或问题,草拟出一个初步的处理意见,另纸附在原奏上,供皇帝审批时作为参考,当然大部分的票拟皇帝看过后都会在上面写上“准奏”两个大大的鲜红的朱批。
内阁值房内,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刘健看着手中的加急奏折,眉头渐渐锁紧,连连的摇头,他的这一举动恰巧被坐在他一旁的李东阳看到,李东阳还以为又有紧急战况,是以问道:“晦公,可是北面又有败绩?”晦公是刘健的表字,平常他们都是直呼对方的表字。
刘健放下手中的奏折,叹了口气道:“哎,真是天不佑我大明,北方战况连连,南面又灾难不断,南京昨夜天摇地动,死伤无数!”
李东阳失声道:“什么,南京……”
刚给厚照上完课的谢迁大学士,喜滋滋的走进来,问道:“西涯,从老远就听到你的声音了,金陵怎么了?”
一向只是被动听课的厚照,今天突然向他询问起唐太宗,谢迁当时一听就乐了,给太子讲课就是为了交给他为君之道,一向只是诉说书上的理论,任你背的滚瓜烂熟又能如何?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如今给讲讲前代明君的种种事迹,再结合书上的理论,不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于是谢迁讲的特别细,从李世民小时候说起,当然李世民逼着他父亲让位的那一段就自动的给删除了,什么礼待百官啦,什么文治武功啦,李世民的名句:“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然也落不下,这一讲就是一上午,虽然口干舌燥,但是如果能指导厚照为一代明君,这点小苦能算得了什么呢。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掀起茶盖吹了吹茶叶又问道:“金陵到底怎么了?”李东阳缓缓的说:“南京地震了……”。“噗……”刚刚喝进口的茶水喷了出来,谢迁结结巴巴的说:“什……么?南京地震!”
乾清宫暖阁
弘治猛烈的咳嗽着,读着手中的奏折,入春以来,他的身体就很虚弱,常常打不起精神,走几步道就会大口大口的喘气,他不知道他能撑多少时间,他总觉得该给厚照做点什么,但是该做的他都做了,他总不能整天待在厚照的身边做什么事情都给指点一下吧,如果想成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必须要有承担暴风雨的能力,但是他心里还是不安,这也许是每个做父亲的通病吧,想让自己的儿女变强,但是又怕儿女受到挫折和打击。
“皇上,该吃药了。”王岳弓着腰把端药的盘子,放到御桌上,端起了碗,捧到弘治面前。弘治皱着眉端起散发着浓浓草药味的药,一口气喝了下去,不知是不是喝的太急,还是这药渣卡了嗓子,剧烈的咳嗽起来,王岳赶紧拍弘治的后背,过了好一阵子,弘治挥了挥手,挺起了身子,接过王岳手中的手绢,擦了擦嘴角上的药渍,接着看起来奏折。其实是不用王岳亲自给弘治熬药的,但是看着自己主子的身体日渐衰落,他很着急,毕竟是跟随了二十多年,是个石头也该有感情了,何况是他这一个忠诚的人呢,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弘治的起居饮食他都自己亲自动手才放心。
他担心着看着弘治,他真想为他这个宽宏的主子承担疾病的痛楚。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在外面报:“皇上,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大学士说有紧急事情禀报皇上。”弘治放下手中的奏折,挥了挥手,王岳领意冲着外面喊道:“请三位大学士进来吧。”
小太监推开了门,刘健三位大学士弯着腰走了进来正要行礼,弘治阻止道:“免礼,三位爱卿平身吧!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刘健等人互相看了看,刘健悲声道:“皇上,南京昨夜发生了地震!”
“什么?”弘治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起的太急,引来一阵猛烈的咳嗽。
刘健三人担忧道:“皇上,可要注意龙体安康啊!”弘治很快恢复了镇定挥挥手道:“朕没事,三位爱卿不必挂怀,南京伤亡如何?”
刘健拱手道:“幸好地震最严重的地方,人烟稀少,伤亡不算严重,但是地震波及地方甚广,大多数地方房屋倒塌,即使金陵这座雄壮的大城,也有所损伤,如今天气又如此寒冷,没了房屋的百姓恐怕……!”
弘治皱着眉头说:“关闭各大府的城门,以防难民生事,着南京卫协助在郊外安顿难民,确保灾民住所,这一方面但是不难,关键粮食方面……”
弘治摇了摇头,如今刚刚入春,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即使没发生灾难,平常百姓家粮食也所剩无几,何况是现在,但是如果没有粮食,势必会造成民变……弘治陷入了沉思。
第十九章 赈灾商议
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看着沉思不语的弘治皇帝,拱手道:“皇上,臣有议。”
“哦,刘爱卿可是想到解决的办法了?”弘治抬起头,盯着刘健问道。
“皇上,臣以为如此只能先把金陵附近各府、县衙的存粮发放到灾民手中暂且充饥,然后在从京城拨走一部分军粮分发给灾民,再从各大粮店购买粮食补充这拨走的军粮。”刘健答道。
弘治为难的道:“军粮?北面正在打仗,没粮食恐怕……而且各府、县衙的存粮只是每一年粮种,只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吧”
刘健道:“皇上,只够充饥就好,臣以为现在开始着手抓紧购粮,运粮的同时收粮,现在南京地震的消息还没传来,粮食的价格还没上涨,从京城附近的各大粮商同时购粮,等粮商反应过来的时候,咱们购买的粮食已经差不多了,皇上,事不宜迟,请下旨运粮吧,再晚,灾民恐怕就等不及了。”
弘治颔首道:“如此甚好,下旨!”
太子东宫
厚照悠哉悠哉的倚在椅子上哼着小曲,今天他真是太高兴了,没想到他出的那招还真管用,以前只是三位大学士的讲课就使他头昏眼花了,但是还有休息的时间,现在又多了一个杨慎,他是连一点时间也没有了,这个杨慎,整天追在他后面给讲一些君子自当什么什么的……烦都烦死了,而且还甩不掉,每次厚照只有躲进太子妃处才能摆脱他。厚照自从成婚后,课程大减,以前上全天的课,现在只用上一上午,弘治目前只有一个皇子,而且弘治身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