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79章


大乱甫平,自然少不得要安民。一般附逆者固然可以不问,但“大鱼”还是要处理的。
济南有张须陀坐镇处理,而东都方面,我已经于十月二十日急急赶回。
燕王杨炎,夺其王位囚禁;
段达、侯莫越长等十余人,腰斩;
刘元进、孙元朗等五十余人,斩首;
裴寂、元敏、陈政等百人,囚禁,遇赦不释,这帮人虽然也是“逆首”,但是属于没有“负隅顽抗”的,被捉后又“认罪态度良好”,积极检举揭发,所以得以“从轻发落”;
参与谋反、证据确凿的襄垣郡公段达、信都郡公侯莫越长等公侯贵胄四十余户,夺爵位、抄家,家人共三千余口,皆处流放;
参与谋反的从七品以上官吏(没有爵位者)两百余人,查明罪恶较大者七十余人,连同家眷共一千余口,判处流放,其他全部免职、抄没家财,发还原籍为民,终生不得叙用……
还有一些贵族、官员,虽然有参与密谋,但证据并不确凿,本着“重证据”的“法治”原则,没有处罚,但是今后的“使用”,难免受到限制。
这是东都方面的调查结果,牵涉的范围,除了东都,自然还有西都………那里是闲散的旧贵族的大本营,四十余户贵胄,七成以上来自西都,其他还有禁军、邻近的郡县和鹰扬府。
而济南方面,虽然本着“宽大”原则,也还是处死了“首恶分子”三十余人,罢免官员五十余人,其中有侯伯爵位者十余人,判处流放一千余人………包括魏文通的家眷,徒刑(囚禁)近百人。
有罚就要有赏。
张须陀、杨义臣等已经至高位,升官是升不了了,各自赏赐黄金一百至三百两不等;
车骑将军麦仲才升骠骑将军,封伯爵;鹰扬郎将刘黑闼升武贲郎将,授一等子爵;
游元、李百药等官复原职;
阴世师、骨仪、赵才、李景等为国捐躯,着有司对其眷属优加抚恤……
裴寂、元敏等人还供出一件新的阴谋:驻守北京的中郎将罗艺、车骑将军高开道也与密谋者有牵连。
杨炎曾经在北京做过留守,那时做他的长史的段达,就与还只是车骑将军的罗艺、折冲郎将的高开道相识。虽然论起地位,段达远在罗、高二人之上,但是对这两个有兵权的中级武将,段达“屈尊相交”,罗、高自然是“受宠若惊”。
罗、高虽然升迁不算很快,但近十年下来,也升到了较高的军职,段达却在杨炎的留守之职撤销后,也失去了长史的位子和实权。不过,通过段达,罗、高和贵为亲王的杨炎自然有了联系。
此次谋反,段达的计划,是在东都发动,西都、北京、济南声援,先控制住黄河南北。
段达以杨炎的名义给罗艺和高开道去了密信,让他两人伺机在北京举事,并且控制临榆关,封锁关内和关外的联系,阻断我由辽东回东都的必经之地。
然而,由于东都和北京地理上的距离,罗艺和高开道接到密信,已经是八月底。
此时的北京,已经知道了高句丽大捷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罗、高虽然想攀燕王的“高枝”,却不是燕王的“死党”。
接到密信,两人决定“静观其变”………此时东都平叛和济南叛乱的消息暂时还没有传到北京。
静观了没几天,我就已经进了临榆关,罗、高当然更不会轻举妄动了。
不过,他们决定把自己与燕王、段达有瓜葛的内情隐瞒下来。
对于罗、高的处理,还是“宽大”的,毕竟,他们并没有真正参与………大业二十七年(公元六三一年),中郎将罗艺受封“清远侯”、“苏禄军节度使”,车骑将军高开道为“清远伯”、“苏禄军节度副使”,领军五百、移民六百到海外“拓殖”。
而此前一年,原荥阳郡太守、河间王杨庆被任命为“东利隋军节度使”………杨庆虽然也没有确凿的参与谋反的证据,但是和杨炎关系暧昧。
这是海中一处荒岛(大约在今天山东省日照东南、江苏省连云港东北的平岛、达山岛、东牛山岛一带)。
靠着偷来的小渔船,魏文通等人夜只能漂流至此了。再往前的大海,浩瀚莫测。
一行六人,只能靠着在岸边捕点小鱼小蟹,采摘一些野果果腹。
好在岛上还有一处淡水,虽然涩口,总算还可以饮用。
魏文通是首领,虽然落难,捕鱼捕虾这样的事情,倒还不必亲力亲为,自然有手下代劳。
在岛上栖息已经十余日了,眼看天气越来越冷,的确要在隆冬到来之前多少存储一些食物,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这一天已经入夜,几个下属还没有回来,魏文通也未觉得有什么异样,就在火堆旁和衣睡下。
突然,浅寐的魏文通感觉到有什么不对,伸手去摸身侧佩刀,却摸了个空。
睁开眼,魏文通看到的,是自己三个下属,却是手提钢刀,将自己围住。其他两人,却不见踪迹。
“出了什么事?”魏文通惊问。
那三人本来是想乘魏文通睡梦之中,将其擒住,可是才来得及把他的武器拿开,魏文通却已经醒来,惊惧之下,都后退了两步。
魏文通此时也已清醒过来:“你等意欲何为?”
为首的郎宁时,曾在魏文通部下做过鹰扬校尉,也是三人的首领,总算还有几分胆气,见状给两个同伙打气道:“他已经没有了武器,怕他作甚?”三人鼓起勇气,又围了上来。
“将军,看在你曾经是我们的上司,只要束手就擒,我们不会难为你。”
“曾六和陶四毛呢?”魏文通喝问。曾六和陶四毛是另外两名下属。
“曾六不识相,已经被我们兄弟做了。陶四毛,现在也已经被五花大绑地捆在外面,你是指望不上了。”
“恶徒,何故叛我?”魏文通怒骂道。
“将军既然叛朝廷在前,何以责备我等叛将军在后?”
这话说的魏文通一时语塞,叹口气,轻声道:“当日在海边,我让尔等自去,乃是尔等自愿追随我。”
为首的前鹰扬校尉冷笑一声:“当日离去,不过区区数两金子而已,将军不如做做善事,成全我等的荣华富贵。”
魏文通面色凄然,扫过几人,仰天长叹一声:“罢罢罢,单某当日谋反,便该想到如此下场,你等皆有父母妻儿在,何苦再做自相残杀!今日单某情愿成全诸位。”
第一百九十七章 土地私有
数日后,隋军水师在琅琊郡附近海面发现了一艘渔船。
这样的渔船很普通,并没有引起隋军的注意。可是渔船却朝着战船过来,几个人对着官军挥手喊叫:“擒住逆贼魏文通了。”
对于魏文通的处置,张须陀不敢擅专,立刻着人押送东都。途中魏文通旧部百余人欲劫救,怎是上千官军对手,三十余人被杀,其余被擒。
在东都,百官皆云魏文通可杀,应予腰斩。
我却动了几分恻隐………魏文通也是感到被埋没。
所以,对魏文通,暂时只是被收押在天牢之中。
而那几个“有功”的人,朝廷原本已经颁下赏格………“赐金百两,白丁授一等子爵、正八品官职,有职者坐升两级。”可是我鄙夷这几位的为人,实在不想兑现。
魏征等劝谏:“天子一言,重如泰山,岂可以一人之好恶坏法度?”
所以,几天后,我还是发下圣旨:“前叛军鹰扬校尉郎宁时、士卒罗带子、谢范儿擒拿魏文通有功当赏,然则均曾与叛逆,不罚已是宽恕,安可再议旧职?起评更应下于白丁!郎宁时赏金三十两,授二等子爵,从八品平岛巡检司总巡检;罗带子、谢范儿各赏金二十两,授一等男爵,正九品平岛巡检司左右都巡检;陶四毛等七十余人一并开释,皆为巡检司军户,连妻子两百余口,并移平岛巡检司。”
所谓平岛巡检司,就是当日魏文通流落的海岛和其他邻近的几处荒岛。郎宁时等虽然被兑现了封赏的诺言,却也等于被流放。
在大臣们的劝谏之下,十二月初一,魏文通被腰斩于市。
而在此之前的十一月,风尘仆仆的杨侗终于在沈光等人的陪同下返回了东都。
皇太孙“大病已愈”,更加安定了朝野的人心。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杨侗,经过这样一番历练,显然已经不再只是当年皇宫里那个纤弱的金枝玉叶了。
这一次历时近六百天,行程上万里的“微服私访”,看来是很使杨侗成熟不少。
单从那厚厚的装了两口大箱的“汇报材料”,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