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业风云》第203章


阿史那热布的西突厥骑兵呐喊着,冲向敌人,在他们眼中,那不过是一群待屠宰的羔羊。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败肆叶护
面对气势汹汹的西突厥人,北突厥人………应该说,他们大部分并不是正宗的突厥人,而是包括了突厥人、丁零人(与铁勒人同源)、匈人(匈奴人的后裔)、阿瓦尔人、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以及其他许多说不出名称的部族的大杂烩………丧失了勇气,他们的阵脚开始慌乱,很快,又由慌乱变成了退却。
看到北突厥军还没有交战就开始溃退,阿史那热布心中充满了鄙视………这帮没有胆量的野蛮人!
在当时的中原人眼里,总觉得游牧的突厥人是野蛮人,而在突厥人眼里,北方的那些“蛮族”也是没有开化野蛮人。
“勇士们,立功的时刻到了!消灭他们,他们的战马、武器、帐篷、牲口和女人就都是你们的了。”
西突厥骑兵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地叫着,追赶敌人。
突然,从西突厥人的左翼,也就是南面,一大群骑兵呼喝着冲了过来,看那阵势,足有三万人马。
阿史那热布懵了:不是说只要八千不堪一击的敌军吗?眼前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敌人,而且一看便知是难对付的敌人。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逃跑者的北突厥人也杀了回来,并且人数多了一倍还多。
好汉不吃眼前亏!敌人的人数,比自己多出将近一倍,阿史那热布决定后撤。这些人马,是自己的嫡系部属,将来竞争汗位的资本,阿史那热布并不想拼个两败俱伤。
往东退出三十余里,阿史那热布发现远处出现一支人马。
“大汗的主力到了!”阿史那热布大喜。
阿史那热布不知道,因为他的速度太快,这个时候,他的父汗还在一百六十里之外。
照着结骨真忠强可汗阿统的打算,大军出征,直接就对着玄池附近的阿史那咄苾去便是了。
但长孙无忌却提出了一个建议:趁着阿史那咄苾后方空虚,去打他的老巢。
“阿史那咄苾精锐尽出,此时夺他的草场和牛羊,岂不是易如反掌?”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长孙无忌没有明说:从结骨到玄池战场,难免要经过隋控制下的铁勒、突厥诸部的地方,就是玄池一带,在长孙无忌眼中,也是大隋的势力范围,阿统数万大军经过,说不得会惹出什么事端。
于是,在长孙无忌的倡议下,结骨大军沿剑水(今叶尼塞河)南下,进抵今天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交汇之地,向南渡过安加拉河,便是北突厥的领地了。
可是就在这里,阿统和长孙无忌得到探报:肆叶护可汗的西突厥军入侵北突厥,已经夺取了今天的巴尔瑙尔一带。
阿统不懂兵法,长孙无忌懂。
这个时候再向南,很可能与气势汹汹的肆叶护可汗迎头相撞,而得到消息的阿史那咄苾也必然西返,三股势力搅在一起,胜负难料。
长孙无忌建议,转向西,渡过剑水,暂时避开肆叶护可汗的锋芒。
肆叶护可汗如果向东,必然和阿史那咄苾遭遇,结骨可以趁他们鹬蚌相争,来个渔翁得利。如果向西,必然也要留下相当的兵力防范东边,力量削弱,结骨军也可以乘其不备,突然袭击。
于是,结骨军渡过剑水和鄂毕河,穿过“大泥盆”(今伊穆戈特沼泽),行军十分艰辛,好在一路人迹罕至,也就没有遇到抵抗,更没有暴露行迹。而西突厥军因为一路征战,反倒慢了一些。比阿史那热布早了四天,结骨军出现在今天的鄂木斯克附近。
一方面,结骨数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另外一方面,西突厥军也在步步逼近,守军很快做出抉择:向结骨军投降。
我在前面提到过,除了一些领兵的将领,守军绝大多数并不是突厥族,既然同样是“异族统治”,那么投降并不是什么障碍。
于是,到打探到阿史那热布两万五千先锋逼近后,一个计策便在长孙无忌的脑海中形成了………八千投降的北突厥军充当诱饵,将阿史那热布引入伏击圈,阿统亲自领三万人马,在南面作为中军担任主攻,要塞留下一万人充当左翼,与八千守军一起在阿统发起攻击后,作为西线展开反击,另外两万右翼,则从东面截断阿史那热布的后路。
阿史那热布看到的那支人马,正是两万右翼的结骨军。
长孙无忌似乎漏了什么。
北面。
阿史那热布自然也发现了这一点,开始向北突围。
然而这并不是长孙无忌的疏漏。
北面正是“大泥盆”。看上去平静的草原下,暗藏着无数的陷阱。
当初结骨军西来,是小心翼翼探过来的,饶是如此,还是有数百人马陷入其中。
而此刻的西突厥军,却是慌不择路。何况,初来乍到的他们,对“大泥盆”一无所知。
当然,“大泥盆”中还是有路的,否则,当初阿统和长孙无忌他们也过不来。
而在那仅有的几条可以通行的道路上,长孙无忌也留着后招。
随他出使的三千禁卫军。
三千禁卫军,当然也是骑兵,不过此时,长孙无忌却把他们当做步兵。
隋军对付敌军,最有效的武器,便是各种强弩。作为轻装的禁卫军,车弩床弩固然是没有的,但连弩、神臂弓却还都配备着。
在沼泽之中,骑兵的优势完全施展不开,隋军虽然每队不足千人,但在强弩的帮助下,却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两万五千精骑,被斩杀者七千余人,陷入沼泽不知所踪(多半是死掉的了)者七千余人,被俘近万,阿史那热布仅带不足百骑逃脱。
长孙无忌在结骨人眼里,简直成为“神”一般的人物。而鄂木斯克以西直达乌拉尔山脉,阿史那咄苾剩余的地盘,北突厥各部………当然大多也不是正宗突厥人………纷纷主动投降。
躲在多坦岭中的阿史那咄苾,此时自然也得到了肆叶护可汗攻击自己老窝的消息。
这还了得!阿史那咄苾哪里还顾得上与徐世绩对阵,急忙全军回援。
照肆叶护可汗的如意算盘,也是料到阿史那咄苾不会看着后院起火而不管的,所以在今天的巴尔瑙尔一带,肆叶护可汗留下了五万主力,而其他各地,驻军总共不过两万余人。
阿史那咄苾就是回援,也不能不顾后边徐世绩的人马。
徐世绩能让阿史那咄苾顺顺当当回家吗?
徐世绩还就是打算让阿史那咄苾顺顺当当地回家。
倒是阿史那咄苾手下,不少是归附的东部突厥人………相对阿史那咄苾而言,有西突厥人,也有东突厥人,包括前边提到过的弥列和哥俄支两部。
阿史那咄苾想西归,可是这些人绝大多数并不想跟着走………父母妻儿都在东面,到西面去干什么?于是这些人纷纷脱离阿史那咄苾的队伍,投降徐世绩………徐世绩答应放他们各自回家,倒有两万余众。
而徐世绩带着挑选出的六万人马,包括契苾何力、夷男这些人,在阿史那咄苾后面两三百里不紧不慢地跟着,没有打仗,倒是一直在当“收容队”。
尽管如此,阿史那咄苾还是有将近十万之众,足以收拾肆叶护可汗在巴尔瑙尔一带的五万主力。
于是,肆叶护可汗几乎是同时收到了两个噩耗………东线,五万主力虽经力战,无奈寡不敌众,损失过半;而西路更惨,两万多大军全军覆没!
肆叶护可汗几乎气晕了。
不过,几乎气晕了的肆叶护可汗还是作出了一个迄今为止最为正确的决定………撤军。
撤军之后,阿史那咄苾忙于应付结骨人和徐世绩的两面夹击,自然无力顾及自己。而结骨人和徐世绩要对付阿史那咄苾,自然也顾不上自己。
自己还有十万人马,加上留在后方的阿史那薄布的人,还可以一战!
然而,此时的正确,已经不能挽救他的生命了。
六月初一,阿史那咄苾领军退回本土。
这里已经是弩失毕部落的地方。
终于回家了。
【注:弩失毕,是西突厥人的一个分支。西突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突厥十姓部落,六三八年,西突厥分为左右两厢,左厢为五咄陆部,各部首领的官号为啜,其一为处木昆律啜,二为胡禄居(屋)阙啜,三为摄舍提暾啜,四为突骑施贺逻施啜,五为鼠尼施处半啜,这五个咄陆部落分布在碎叶(今中亚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