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采风流》第74章


张铎略一回想,便记起这次广电总局下发的七条限娱令全文:规定黄金时间不得播放“凶杀暴力涉案剧。”
规定卫视黄金档只能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
严格禁止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作播出低俗、下流和涉及性生活、性药功能内容的节目。
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对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等。
张铎脱口而出说:“你是说《天龙八部》不能上黄金档?”
金玉堂语气不善说:“你觉得武侠剧算主旋律影片吗?”
“当然不算啊!”
金玉堂痛心疾首地说:“这还不算,我跟广电总局那打听过了,现在审核非常严,等《天龙八部》制作完送过去,不知要剪多少刀呢!”
“不能让他们剪,我制作出来的每一个镜头都有它的意义的,被剪掉任何一个都是巨大的损失啊!”张铎焦急道。
金玉堂说:“我也不想,可如果不想被剪,就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张铎问。
“等!”金玉堂说。
“等?你是说等“反三俗”风头过了,再找关系疏通?”张铎说道。他知道国内好多运动都是阶段性的,把风头避过去就会好办很多。
金玉堂叹气说:“哎,跟聪明人讲话就是省事。你说你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要办糊涂事呢!如果不想剪,就只能等,可问题是我们等不起啊!”
张铎此刻的大脑高速转动,仔细分析着此刻的形式和金玉堂话语里的信息。“你们拍戏的钱该不会是从银行里贷出来的吧?”
金玉堂苦笑道:“想不到什么都瞒不过你,不错,拍戏的钱大部分都是从银行里贷出来的。如果这部戏不能及时回收成本的话,我们就要拖欠银行的贷款了。”
张铎心中却感慨道:“靠,这两位衙内也太牛了,合着弄了半天整个一空手套白狼。他们出的大头是从银行里贷出来的,又拉松江卫视分担风险。就是不知道赔钱的话有没有顶缸的,要是连这都算计好就太奸诈了。”
张铎觉得一时半会不能轻易给金玉堂什么承诺,谁知道他此刻的窘迫是不是装出来的,虽然两人平日里私交还算不错,可在商言商,金玉堂未必没有算计他的打算。
张铎笑着安慰道:“哎,玉堂哥,反正还有大约两个月才能完成后期制作,两个月后什么形式还不知道呢,依我看咱们还是静观其变,这转机不定什么时候就出现了呢!”
金玉堂见状,只得说:“好吧,不过你明后天来下滨城!有些事还的听你的意见。”
张铎说好,挂了电话还不到一分钟,竟然又有一个电话打进来,是《松江晨报》的主编唐天豪,一张嘴就是号丧一般的声音:“星仔,大事不好了,《松江晨报》被停刊了!”
张铎惊呼:“你说什么?”
唐天豪依旧是悲痛欲绝的语气说:“星仔,省里调查组刚刚来过,认定《明朝那些事儿》行文松散、论点陈旧、低俗浅薄,主观臆断。对广大历史知识浅薄的人民群众造成误导,在社会上引起极为不好的影响,现决定对其禁止连载。《松江晨报》这里犯有严重的失察之罪,现责成停刊整顿一个月。”
张铎闻听,气得怒火中烧,火冒三丈。过了好一阵才咬牙说道:“好了,这事我知道了!”
唐天豪可怜巴巴地说:“星仔,你可不能不管我们啊,报刊界竞争激烈,一个星期不上市就会流失大量读者,停刊一个月,这是要我们的命啊,星仔!”
张铎明知唐天豪的语气中有做作的成分,可想他好歹也是一家正规报社的总编,却在自己面前如此低三下四,心中不忍。加上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他们报社停刊,心中过意不去,当下说道:“唐叔叔,你先按照他们说的停刊整顿吧,《明朝那些事儿》现在连载不了就停一阵。大不了等复刊的时候,我在你们这连载一部武侠小说。”
唐天豪大喜过望:“如此最好,如此最好,星仔,那我们将来复刊,可就全指望你了?”
平心而论,唐天豪更喜欢连载张铎的武侠,《明朝那些事儿》虽然不错,可在这个推崇文言文的时代出现,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太多了,即便没有这次的“反三俗”,也可能在其他的文化活动中被禁掉。如今能连载张铎的武侠小说,却是再好不过,只是不知道他会给自己什么小说,跟《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比,又当如何呢?
第六十五章 采访
第二天是周一,张铎请假去了滨城。他的基业尽在于此,如今“反三俗”之风席卷全国,势不可挡,他虽不能逆大势而为,可出了这样的事,总要过去看看。
乘长途汽车到滨城后,张铎自己打车到万邦影视公司,敲门进了宋思危的办公室时,见宋思危正坐在办公桌后讲电话,又说了一阵才挂掉电话说:“你来了,阿铎,怎么没叫我们去接你?”
张铎靠坐在沙发上说:“我想你们现在肯定很忙,就没麻烦你们!”
有秘书敲门进来给两人倒上茶水,宋思危喝了口水说道:“影响是肯定有的,但还没显现出来,毕竟咱们这部戏再有两个月就完成后期制作了,估计到时候这运动的风头也就过了。可要是过不了,麻烦可就大了!”
张铎喝过茶水,把杯子放到茶几上,双手拄着膝盖说:“因为贷款的问题吗?”
宋思危扶了下眼镜,哈哈笑道:“这只是小麻烦,我们能把钱贷出来,还怕逾期这点小事吗?”
张铎疑惑道:“那你担心什么?”
宋思危瞳孔微收说:“你忘了我们还有一个对手了吗?”
张铎说:“你是说圣心影视公司的戴安民和他们的《后三国演义》?”
宋思危面色凝重地说:“不错,我担心的就是他们!本来我们的制作周期是比他们短的,原计划六一上映。可如今“反三俗”运动如火如荼,按照原计划送审,能不能通过都成问题。可如果上映时间后延,我们很可能他们档期撞在一起。”
张铎对圣心影视公司的讯息了解较少,不解问道:“《后三国演义》投资一个亿,长达七十集,应该拍的没有那么快吧!”
宋思危耐心解释说:“他们的新闻发布会开的晚,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筹备半年了,开机之后更是效仿94版《三国演义》的故技,五路人马分头拍摄,前后出动了三个师的兵力协助,加上现在的特效好过94年那阵,进度是非常快的。”
张铎在心中想了下说:“即便如此,他们从开拍到上映,便是快也要八九个月的时间,大概是七八月份的时候能上映?你是怕我们会等到那个时候?”
宋思危说:“不错,如果到六月份这场运动风头还不过的话,我们肯定要延期上映,到时推迟一两个月太正常不过了。”
张铎笑着说道:“宋总,如果我剪出来的片子送审的时候不被剪掉镜头的话,我们并不需要畏惧《后三国演义》,到时荧幕上收视大战,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
宋思危却苦笑道:“阿铎,你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但愿如你所说吧!”宋思危对张铎的能力已经再无怀疑,虽然不希望跟《后三国演义》的档期撞在一起,可即便真撞在一起,他也不会害怕,甚至还有点跃跃欲试。
这时金玉堂推门进来,瞧见张铎坐在沙发上,吃了一惊说:“嘿,我昨天说叫你这两天过来瞧瞧,你还真来了,怎么没叫我去接你啊?”
张铎笑着说:“玉堂哥好歹也是万邦的副总,怎么好劳您大驾啊?”
金玉堂笑骂道:“臭小子,你支使我的时候还少了!对了,我听说《松江晨报》被停刊了,你有什么想法没?”
张铎苦笑说:“我能有什么办法,我就是一个小小的高中生,难不成还能对抗国家的政策法规吗?”
金玉堂说:“呦,这时候想起你高中生了,我还以为你会跟他们斗争到底呢!”
“切!”张铎说道:“你以为我傻啊,提着脑袋跟政府做对,我可没那么二!在咱们国家想要有所发展,一定要顺应大势潮流,所谓顺大势者赚大钱。大势是什么,大势就是天时,做人要上应天时,下顺民心,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只能逞一时之威,像《伶官传序》中的后唐庄宗,‘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张铎说罢,宋思危鼓掌说道:“高见,果然是高见啊!说实话,我们一直觉得你少年得志,恐怕会志得意满,想不到能有这么清醒的认识,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金玉堂也拍手说道:“不错,阿铎,你的想法很对。虽然说“反三俗”事件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