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犬变女王》第10章


败犬比谁都想有个家,总是找不对人罢了。常言说:“什么样的螺丝钉要配什么样的螺丝帽。”螺丝钉和螺丝帽规格不吻合,怎么能拧到一起?婚姻也是这样,只有“性情相容”的人在一起才能融洽地相处,才能感到愉悦、幸福,才能让爱永葆青春,使婚姻恒久。
虽然败犬也贪婪,但是,大部分败犬贪的是爱,不是钱。她们想嫁的是人,不是财富。她们是因爱而嫁,不是因嫁而爱。鱼翅和熊掌只能选择一个,如果鱼翅是爱,很多败犬宁可选择它。
因主演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而一炮走红,出演轻喜剧《粉红女郎》而名声大震的陈好,她饰演的“万人迷”成为无数男性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可是这样的美人也很愁嫁,所以有人找她出演《美女也愁嫁》。戏中的“三高”美女最终还是找到了归宿,而生活中的陈好一直面临着“美女也愁嫁”。有着无限魅力资本的陈好很挑吗?陈好说:“我也很发愁,选择太多,不知该嫁给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因为无法预测所谓的真命天子何时出现,所以我不去规定一个时间。”陈好表示:“结婚后,我不希望靠男人养活,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生活。”不要男人养活只要独立空间,陈好的这句话代表了很多败犬们的心声,这样叫“挑”吗?
有一个朋友曾经给陈好描述过一种浪漫状态:有一天早晨他突然醒来的时候,看到旁边睡着的女人,就决定要娶她,结果两个人就去办手续了。陈好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人的出现,就是让她突然有一天特别想嫁给他,不需要任何理由。
遇到对的人,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条件,就是他了。这才是貌似挑剔的败犬们的真实本质。来自新浪网发起的剩女大调查,15591名女性参与调查,84。6%的女孩认为,自己之所以被剩下,关键在于找不到合适的,不能为了嫁而嫁。
败犬容易被人认为太挑,不过太挑的女人确实容易成为败犬。被误判为爱挑剔的败犬们,不要为了这所谓的不公而辩解而冲动,一切顺其自然。而对于那些不由自主地“挑剔成癖”的败犬们,倒是真的要改变了。
怎么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关于这个问题,曾有三个弟子求教过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他们来到一片麦田旁,让他们每个人从田埂的这边走到田埂的那边,不准回头且只有一次机会,看谁能摘下一支最大、最长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了几步,就看见一颗又大又漂亮的麦穗,他高兴地摘下了。但当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颗还要大还要美的,但他的一次机会已经用过了。他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位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他在前面的1/3路程中分辨出了大、中、小三种麦穗,用中间1/3路程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当在后1/3路程中走到一颗属于他分析出的大型麦穗前时,他毫不犹豫地把它摘了下来。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一颗,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选择结婚对象正如拾麦穗一样,只有一次机会,却要从很多选项中做出选择。太多的选择有时候本身就是一个压力。因为备用选项太多,需要支配的精力和时间成本都太多。当败犬们面对太多的机会,这种太多的选项又会影响她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满意的选择。于是选择太多也成了压力,成了沦为败犬的催化剂。
优剩女们身边往往有很多“蜜蜂”在盯着,刚开始她们总是犹犹豫豫地挑来选去,于是终于挑花了眼,追求者也纷纷离去,忽然发现,自己沦为了败犬。其实,挑老公就跟日常挑东西一样,选择多了未必是件好事。
科学家为证明选择到底是多了有益还是少了有益做了以下系列试验:第一项试验的测试者分两组,首先让第一组被测试者在5款质量相当但样式不同的衣服中选择自己最想买的那一款,然后让第二组被测试者在30款质量相当但样式不同的衣服中进行选择。实验结果是第二组中有大多数人在选择完毕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自我否定。他们后悔了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眼光深表遗憾。
第二项试验是在美国一所大学附近进行的,这天正好是美食节,在美食节的广场上设置两个摊位供来往的游人和学生选择,一个摊位只有4种口味的食品,另一摊位有20多种口味。并发给他们一张调查表。结果很快出来了,口味多的摊位吸引的人较多,但他们对试吃的结果普遍感到不爽,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人再去买其他的调味品,而在口味比较少的摊位前停下的人,他们普遍感觉到满意,因为他们有机会去买一些果酱之类的调味品蘸着吃。
试验表明,当我们面对太多的选择,总是会感觉游移不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人都有贪欲的心理,总想选择出最好的,但往往你并不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于是不停地挑挑拣拣,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最后什么都没有留在手里。
没有选择的机会时,许多人总是感叹机会太少,然而当有了机会时,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又成了一个难题。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男人不缺少知音,关键是我们在使用这种选择的机会时,太多的贪婪使我们失去了宝贵的机会。因为这花花世界太美好,诱惑太多,选择太多,让人无从选择唯一的一个。
关于“挑”的功夫,为选择所困的败犬们不妨学习苏格拉底第三个弟子的做法:将可选择的男人理性的归类,选取“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个,但“满意地走完全程”。
女人一变强,上帝就发狠
女人跟男人一样是人,也是独立的人。女人有拒绝大男人沙文主义的权利,有拒绝当男人附件的权利,有拒绝被男人骑到头上吆五喝六的权利。
—柏杨
女强人,一个听起来令人生敬又生畏的名字。女人坚强本是好事,却不小心也成为一种负担。英国的首相撒切尔身后有一个伟大的丈夫,而中国的副总理吴仪只能以独身现世。国情不同,命运不同。记得撒切尔夫人在英国当政时,曾经流传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女孩问男孩:“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男孩说:“当首相。”女孩很吃惊:“男人也能当首相吗?”在中国,恐怕永远也流传不起来这样的笑话。
男人强似乎是天经地义。如果一个女人在男人眼里是一个事事不求人、万事能摆平、任何事情都打不倒的“铁人形象”,那就等于给自己贴上了“难以亲近”的标签。她们太要强了,什么都能一个人完成,那她们还要一个男人干什么呢?所以女强人总是很容易沦为败犬。
女强人有铁辣的工作作风、有令男人胆寒的业务手段、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谋略。强女人有明确的生活态度、有足够自立的生活能力、对婚姻对异性有着游刃有余的聪明智慧。
这是众多女强人的人前形象。不过,女强人也有柔弱时,只是你看不到而已。偶尔夜深人静,她们独自叩问:“唉,为何温馨的情感总是离我那么远?”女人再强,也不会失去对情感和婚姻的向往。女人,永远是温馨的动物,永远保持最柔软的一面。
布什政府的国务卿赖斯是位黑人女性;可说是美国最有权力的女性。她从小就表现优异;15岁上大学;26岁得到博士学位;是史丹佛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也是第一位非白人的女性教务长;更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国家安全顾问和黑人女性国务卿。一向持强硬政治立场的赖斯有“天鹅绒做的榔头”、“美国铁娘子”之称。但已经50出头的她却一直保持单身;有记者问她是否因为将工作置于婚姻之上而没有结婚;赖斯的回答是:“如果是没有结过婚的人,那么一定会考虑和谁结婚。至于我本人,仅仅是因为没有那个机会。”
赖斯留给人们的印象是风风火火、强硬干练,特别是取代鲍威尔出任国务卿、并传言甚至出任国防部长后,她更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强人”。其实,无论她如何将男同行骂得狗血喷头,如何为了角色形象而将自己紧紧包裹,对于她这样一位50岁的女人来说,内心对恋爱和婚姻的向往毕竟无法阻挡。
54岁的赖斯在任国务卿的四年期间曾访问了84个国家,访问的旅程超过了一百万公里,然而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在各个国家会见过各色人等的她没有相中一个男人。不少人认为,过于成功的事业已经成了赖斯组建家庭的阻力。就像《莫斯科新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