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死亡》第22章


“好了,你好了。”康宏激动的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是吗?”
康宏的眼睛湿润了。 
“下一步我想了,药厂改制,转让。”我果断的说。 
“有没有接收单位?” 
“有了,香港的一家公司,这样我们还可以回笼一些资金,转向西藏分中心的投入。” 
“员工怎么办?” 
“一起有对方接管,重新整合。” 
“速卜的事有消息吗?” 
“估计是半年的拘役,出来后我准备继续让他调到分中心做行政,放心,他不敢了,人都是有心的,我看着他长大,我了解他。” 
“你什么时间回家?” 
“今天,我就等着你接我来呢?”我笑着说。 
晚上告别了速卜的母亲和桑吉以及一些厂里的老同事,我和康宏回到家里。 
。。/(二十八)
为了加大抑郁症治疗的宣传工作,我突发奇想,建立一个“抑郁走廊诗社”一方面向社会说明它和感冒一样,只是一种疾病。抑郁症患者许多都是天才。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抑郁症当成思想问题、闹情绪。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已经认识到,抑郁症即不是心胸狭窄,也不是意志薄弱,更不是品质恶劣。
同时要达到的目的是告诉那些患者,有病不要忌医。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解决忌医讳药的问题,是个天大的难题。很多抑郁症患者也和崔永元一样,觉得不被社会理解。他们有羞耻感。而且从人文的角度讲,这类疾病在社会中受歧视的程度不亚于艾滋病患者。
由于抑郁症患者属于神经性疾病,与精神病是有区别的,所以许多患者并不容易被人觉察出病状,所以宣传的作用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
我的这个相反起源于看到的一篇文章,大致是介绍在美国波士顿郊外有一家精神病院,它既不是美国最老的医院,也不是全国最好的精神病医院,而是美国最具贵族气派的诗人精神病疗养机构。同时,也是美国最具文学特色的机构之一——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近150年来,这座精神病院不仅成为专治诗人精神病的地方,也成为培养和造就著名诗人的圣地。
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涌现出的大批诗人创作出许多震世之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精神开始走向崩溃。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正是顺应了这一独特群体的需求应运而生。许多精神病诗人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一些人则从此重获新生。今天的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已然成为美国的文学胜地。甚至有人认为,没有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就没有美国的现代诗人。美国当时最具才华的女诗人希尔维亚·普拉斯曾患有严重自杀忧郁症。普拉斯意识到自己若住进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或许能够扭转病情。她来这里一住就是7年,病情虽未见好转,却写出不少惊世之作,并写出长篇小说《钟罩》——该书1971年推出后成为美国女孩争相阅读的畅销书。另一位诗人罗伯特·罗维尔曾在这里用诗篇阐释了“蓝色中的惊醒”,他的诗篇成为80年代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作。普拉斯和她的朋友安妮·塞克斯顿参加了波士顿大学举办的诗人研修班。就在这里,他们用美国方言创作出了最漂亮的诗作。塞克斯顿与普拉斯同病相怜,把恍惚中的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三位诗人进住麦克林以后,不仅延缓了其自杀行为,而且也创作出了惊世绝作。
虽然他们是精神病患者,诗歌灵感却异常丰富,从麦克林“毕业”的诗人,还能获得麦克林诗歌研讨班毕业证书。帕金斯原就读于哈佛,为了加入麦克林,他中断了学习,前往麦克林参加疯子诗人盛会——这里既是一家精神病医院,但也是诗歌的圣坛!值得一提的是,麦克林的治疗专家也不同程度地受了患者的影响,他们既是医生也是诗人,与患者共享诵诗之乐。麦克林的两家诗歌期刊《遭遇》、《精神诗人》专门刊登患者的杰作,或向全国最有名的期刊推荐疯子诗人的旷世杰作。
当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康宏的时候,他惊讶的看着我,完全没有表情,似乎在看一个怪物。那一刻,我真的对他有一丝鄙夷,太没有文学细胞了。第二天,我把这个想法打电话告诉丹增,不出我的所料,他比我还要激动,说心里话,我们总是在这些方面感到相见恨晚,没有办法。
有了丹增的支持,我开始默默的筹备工作,策划“抑郁走廊诗社”社团许可手续,选择活动地点,寻找支持媒体,拉动企业赞助,无形中摆脱了许多药厂出事后所带来的郁闷。当然这个机构仍然有疗养与治疗的功能,应该说是文化意义的精神康复中心性质。对此我充满信心,并赢得了一些已经公开自己病情的文化界名人的支持和参与,我突然觉得,我找到了自己晚年的事业。
我决定与丹增合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大功告成。
“抑郁走廊诗社”的诗人疗养中心是在康复中心院里靠里面的一幢行政楼改造的,它是一座白色的三层小楼,约30多个房间,大小不等,装修相对豪华,会议室、餐厅、活动室相对独立,这里原来的办公人员迁至住院部的一侧办公。对于这样的调整,康宏并不支持,但考虑到我的坚持,最终还是妥协了。
这是康宏的优点,从不固执,只是亮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类型十分接近的病人在一起很容易相互感染,过多的交流反而激发抑郁的情结,诗人本身具有神经病之说,这种尝试他不敢恭维。
我的观点是,这些人在现实中基本都是灵魂的失语,郁闷的前提是知音的缺乏,包括文字的舒展机会。当一个人有了宣泄的平台,心理情绪就不会失衡,因此也不会走向极端。
意见无法完全统一,我答应康宏做一年的尝试,效果不好马上停止。他答应了。
接下来是医护人员的配备,从中心挑选一些有着文学爱好的年轻人,他们更容易理解患者,从而医患交流更加平等。
通过全国性的广告,首批报名的只有11个人,8男3女,年龄大约30岁到40岁的较多,离婚和单身的占大部分。厌世是他们的思想基础。
裴玲是瞿颖的远房亲戚,所以也推着管我叫表姐,今年35岁,未婚。他的诗写的的确不错,获过奖。来这里之前他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无由的厌世使她放弃了工作,看了我们的广告,非要报名来这里。
比较有意思的是,来这里的都是主动报名的,而且很多人是自己怀疑自己是抑郁症,事实上与医疗结论基本吻合。这是一群敢于正视自己的疾病的人们。
有一种评价:低度抑郁症+低智商精神病,低度抑郁症+高智商天才。他们正是。
孙志明是一个勤奋的诗人,28岁,写个六大本诗集,网络写手,自杀未遂,企图卖身出书。诗写的理性而深刻,一点不像抑郁症患者,而他的病是最重的。
这是两个比较典型的,其他人给我的印象还不深刻。
医护人员要求他们每周至少交一篇诗作,由丹增负责评议,然后再交给作者,好诗要在活动中组织诗歌朗诵。
“我打算将来给他们出一套丛书。书名我还在想。”有一天我对康宏说。
现在的书号很好从出版社搞到,自费出书,每人印1000册,加上书号。编审费用,成本也就60000元左右,推出系列丛书, 
“就叫通向死亡算了。”康宏调侃我。 
“不!我稍稍改动一下,叫越过死亡。”我兴奋的说。 
“老婆,你这样下去,我自己都快成会员了。” 
“感谢你的加盟。” 
“明天你要不要再成立一个抑郁画家走廊,出本意识流画册?” 
“怎么没有可能呢?你灵感越来越丰富了。” 
“好吧。你玩儿吧,只是自己别玩进去就行,我就担心这个。” 
“你放心好了,我会及时寻求医疗协助的。别忘了,他们首先是病人,应该以医疗为主的。” 
“好吧,我保留意见。一年试行。” 
“罗唆,不是说过了吗?”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丹增的配合在于他的确是一个看诗的好手,提出的修改意见让人不得不配合,这里仿佛成了文学培训基地。 
实的真相。 
第二章(一)
1
抑郁走廊诗社的部分诗选:
开航/刘小波
从缀满鲜花的荆棘中
我走了出来
一片空白
虚幻的真实凝成一个结
闪出一片
光艳夺目的色彩
我冷
因为冷而畏惧一切
因为畏惧
竟想将地球引爆
炸出一团炙人的烈焰
一个真实而永恒的故事
实实在在
我蜷缩在一偶没人理睬
偶尔有人打量我一眼
用嫖客的目光
幸而由于胆怯
摆出了一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