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昏君-车厘子》车厘子-第62章


就不知毕生视羌族为仇敌,宁可战死也不议和的卫明肯不肯同意。
我轻夹马腹,阿凤知我心意,缓缓走向这位正四品大人。那人见我手提长刀,浑身浴血,简直如见鬼一般,骇得直翻白眼,指着我说不出话来,再见我不疾不徐而来,马蹄踏起尘土,他的身子突然向后一仰,整个人先是一哽,而后打起颤来。待我越靠越近,他突然拼命拽起旁边的马缰。那马缰缠到门旁的栓木上打了个死结,硬拽怎么都拽不下来,他眼见我马上要走到眼前,忽然扑通一声跪倒,脑门撞地,捣蒜般向我磕了十来个响头。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陛下?
我微微一怔,定睛细看,良久,终于想起了这人是谁。
殷豪。
他是殷阁老的侄子,殷燕宁的堂弟,当年京中有名的纨绔。我记得他曾经酒后打死了人,按律当斩,他家里给了亡者家人一大笔钱,换来人家改口,说是亡者自己体弱,惊吓而死,又哭着去卫明府上跪求。求他跟我说说情,饶这混蛋一命。殷燕宁当时下落不明,所有人都当他死了,殷豪便是殷家这一代唯一的男丁。卫明做小伏低来求我,平日里见不着的温柔话说了两大车,我心情一好,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便念在殷阁老与殷太傅对社稷有功的份上,把斩立决改了仗二百流放。
记得他杖刑那日,我曾亲自到场看热闹,这混蛋打人的时候叫嚣得好像个霸王,被打了两下就叫得像杀猪一样,打到第二十下,脖子一梗,干脆昏死过去。我烦他怂,就顺嘴跟旁边的刑部官员说往后要有大赦,你记得别那么着急放这孙子回来。以为会好好熬他一阵子,让他懂点做人的道理,怎么,哥哥一掌权就把你赦了回来,还提拔你做了四品官?
出使草原是苦差事也是美差,来日还朝,哪怕你是个草包,也能借此平步青云,四品升三品,三品升二品。你哥哥殷燕宁,他还真是用心良苦。
我远远地望着磕头不迭的殷豪,造化弄人,竟叫我在此碰见了殷家人。他认出我,叫我“陛下”,让我饶命——他竟还承认我是皇帝!
天底下可有比这更荒谬的事?
我翻身下马,噙着冷笑,一步步走近殷豪。殷豪吓得翻了个跟头,圆滚滚的身子跟肉球似的在地上打滚,拼了命地躲。他的头磕得太厉害,磕破了,泥土跟血混在一起,脏兮兮的恶心极了。我一直走到他面前,逼得他缩到墙角,再无处可躲,然后高高地举起刀,狠狠地劈了下去。
“啊——”
殷豪像杀猪似的哀嚎,整张脸埋进掌中,一股腥臭气传来,他竟尿了。
我忍不住笑了出声。
马缰被我砍断,马儿挣脱束缚,扬起前蹄,放声嘶鸣。殷豪等了片刻,发现自己没死,傻子似的抬起了头。
他脸上黑一块,红一块,白一块,可是从鼻梁到嘴唇那一块,真像殷燕宁。
我轻轻一笑,收刀入鞘,转身离去。
这一仗以牧仁王于王宫中绝望自焚告终。狄族攻破格朗城,俘虏王公贵族超过三千人,接收羌族士兵、百姓、牲畜、粮食、领地不计其数,大获全胜。
格朗城在这场大战后千疮百孔,哈丹留下一队人马善后,狄族余下大军仍回城外大营驻扎。入夜,营中燃起篝火,士兵们彻夜饮酒,狂欢庆祝,酒意上头,甚至举刀起舞,引吭高歌。最出风头的是一年轻人,他刚满二十岁,白日一场大战,他亲手将狄族深恨的叛徒济格斩首于刀下,成了全族的英雄,哈丹亲赐自己的腰带给他,勇士呼尔楞也答应收他为徒。
年轻人难掩兴奋,放声高歌,唱到动情处,万千将士齐声应和。这场大战自去年十月一直打到今年三月,因赤都被毁而起,至格朗城被毁而终,胜利固然值得庆祝,但那些因战争而死的同袍、百姓亦为这场胜利加上了悲壮的注脚。当日先知曾预言哈丹会成为草原之王,天下之王,经此一战,预言已实现了一半,不知另一半是否也能实现呢?
月至中天,豪歌未停,饮酒不歇,我手拎酒坛,悄悄起身,背对众人,径自往火光昏暗处去。
独行不远,有一青灰大帐,帐中设一木制牢房,为关押俘虏犯人所用,大营开拔时可直接套马拖走,十分方便。因今次俘虏众多,哈丹叫所有俘虏迁往别处看管,因此牢中只有两人。我掀开帐帘,里头只点一盏小灯,灯火摇曳不过黄豆大小,只能照亮周围不过三寸有余。我提着酒坛走过去,一直走到牢门前,里面两人才看出是我。几日不见,两人皆消瘦憔悴了许多,见我来,二人双双下跪行礼。我摆摆手,示意他们免了,同时掏出怀中铜钥开门,走了进去。
“我们赢了,外面正在喝酒庆祝,这胜利的美酒,你们也来喝一碗吧。”
我弯腰取过二人面前的酒碗,先是倒了一碗给孟士准,孟士准一饮而尽,而后又倒了一碗,递给他身侧的年轻人。年轻人毕恭毕敬接过,慨然道:“草民夏炎谢陛下赐酒。”
夏炎这名字我没听过,不过这副脸孔,我在脑子思索几日,已然记起来了,于是道:“我记得你,当日边城互市,你敬了我一杯酒。”
夏炎道:“正是,陛下好记性!夏炎四年前拜入老师门下,自得知陛下尚在人间,一直协助老师东奔西跑,找寻陛下的下落。当日得知陛下身在狄族,夏炎本想借互市之机混入草原,不想竟在边城得遇陛下。”
他仰头将酒饮尽,虽跪着,腰板却挺得笔直,双眼在这昏暗牢房也不改明亮,好一个年轻人!
我道:“你拜了当今文坛魁首孟士准为师?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学生拜老师为师并非为功名利禄,乃是为天下苍生。”带着不可言说的少年锐气,夏炎朗声道。
我笑了笑,对这句话不置可否。见旁边有块地方凸起一块,还挺干净,我一撩袍子,坐了上去。
“说吧,”我看着孟士准,“是谁派你们来的?”
夏炎微微一怔,意识到我在疑他,脸色当即变了,身子前倾,像要与我争辩,然而一双手横在他胸前,拦住了他。
孟士准静静地望着我,我亦一动不动望着他,良久,他缓缓说道:“陛下当日暴毙,殷太傅突然还朝,臣曾诸多疑心,要联合刘岭大人、崔洋大人等一同向新皇与太后施压,彻查陛下死因。然而未及臣等有所动作,殷太傅与镇国公便率先发难,将臣革职流放。臣事后方知,刘岭大人早在陛下在位之时便与殷太傅暗中联络,臣等欲施压一事也是他向殷、卫二人通风报信。他们这样做,等于坐实了陛下之死另有内情。”
“将臣下狱之时,镇国公力主问斩,是殷太傅念在臣毕竟对社稷有功,改为流放。朝中皆盛赞殷燕宁有容人之量,更有人说他是念在臣曾投在其父门下为徒,彼此有同门之谊才留臣一命。可臣对这位师弟最是了解,他与老师不同,老师是真正的宅心仁厚,师弟这副菩萨面孔却是演出来给人看的。他是想用我的命做饵,一点点将朝中不满他的势力都钓出来。因此臣离京之时想尽办法将此消息传递出去,保全了不少朝臣。”
“臣于西南之地蛰伏三年,受尽苦楚,发妻与幼子先后病重而死,长子患病致双目失明。臣本也数次到了鬼门关,多亏夏炎一家延医请药,才救回臣这一条命。机缘巧合之下,臣见到了崔洋大人的孙子。他的母亲是崔洋大人幼子的外室,不曾为外人知晓,因此崔洋大人诛九族之时,他与母亲能保全一条命。他冒死为我带来消息,原来崔大人当年已查出陛下未死,可惜未能查出陛下下落便被戮尽满门。臣听闻此事后心绪难平,只想即刻动身找寻陛下下落,可臣身为流放之人,四周无处不是殷燕宁的眼睛,想要脱身,谈何容易?没想到恰在这时,殷燕宁不想留臣这个鱼饵,要斩草除根了!”
孟士准忆起过去,本就嘶哑的声音更添沉重:“殷燕宁派人来结果老臣性命,臣将计就计,李代桃僵,金蝉脱壳。这三年来,臣与夏炎一直在到处搜寻陛下的下落,艰难之中,多承朝中故旧相助。然而一来陛下尚在人间之事事关重大,不宜太多人知晓,二来臣当为已死之人,所以臣既没牵涉过多人参与其中,也从没让他们知晓内情。去岁,臣偶然从往来草原的行商处得知狄族有一男子汉话说得极佳,又多得狼王青睐,臣直觉此人正是陛下,于是不远千里与夏炎来到边城。上天垂怜,叫夏炎认出陛下,臣三年奔波,六年艰苦,终于如愿以偿。”
孟士准磕了个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