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逝去的爱情》第4章


的出现。 
翘首以盼了很久,除了来来回回提醒人们要小心财务的随车民警外,就剩下那来来回回不厌其烦上厕所的大人小孩和老人。小货车的影子都看不到,看来休养生息的睡眠比起那蝇头小利来说要重要的多。 
环顾四周,列车上的人姿态千奇,却也殊途同归,都以睡觉为目的,像我这样坐着还醒着的,有,但肯定不多。有些粗犷的汉子率直的索性把鞋子都脱了下来,所以整节车厢都飘荡着脚汗,方便面和劣质护肤品参杂的味道。让人闻了一阵阵的晕眩。 
站在两节车厢接口的地方,点燃一根烟,里面的气味实在是不能长时间的浸泡。看着缕缕上升的青烟,我的思维发散开来。。。。。。 
第一次见到许晴是在火车上,作为新生在同一天奔赴学校报到,并不是什么缘分的巧合。可我满心疑问的是,她是在终点站的前一站上的车,从这里到终点站途径有很多种,而且方便快捷,价钱也不一定就比火车贵。 
后来她告诉我说,坐火车喜欢的是一种感觉。 
所以后来周末我送她回家,我们就选择坐火车。但有座位的时候很少,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就像我现在这样占据两节车厢的空当处,看着车窗外的景物从新奇到熟悉再到麻木。天冷的时候我们就互相哈口气搓着手取暖,天热的时候我们就故意找那些阴森的杂文趣事来讲,然后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只是那时候我不抽烟,这是后来才有的习惯。。。。。。 
第一次遇见她
凌晨5:30,在经过了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后,我再一次踏上了长沙这片地面。
毕业以后这是第一次,有太多的东西丢在这里,一直以来都没有拾起的勇气。
对于这个地方,心里总有个隔阂,能够绕着走,绝不会走直线,非不可抗拒的因素也是能躲开就躲开。
出站的时候,我把衣领子竖了起来,长沙的气温比起我那个地方要低上两度。深秋时节的寒气撕开衣服的缝隙往里钻,就穿两件衣服的我,还处在感冒的危险期,现在的防御很薄弱。
以前放假结束回学校的时候,许晴总是会比我先到。等我走出站口的时候,第一眼就能在最前排的接旅客人员中看到她,然后看到她在那张牙舞爪般的吸引我的注意。
以前我总是会打趣问她是如何的和那些大叔阿姨进行PK后占据这么有利的地理位置。
长沙的火车站这个时候很不时宜的下起了雨,我没有多看那人群一眼,因为我知道,我的许晴不会在站在里面,不会再有人第一时间的跑过来问我坐车累不累,问我上车前吃过了没有。
我匆匆的逃离人群,向公交车站走去。
805路,这是从我们学校直达火车站唯一的一路车,最早的一班车要6点30分,离现在还有40分钟。
以前我们每次去火车站都会选择没人的一趟车,第一个上去,享受着专车的待遇。然后在最后面的一排位置坐下,用许晴的话来说,这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和悠闲的空间来进行我们的小动作。因为一段车程下来很难确保到站了我们还能安然无恙坐着,总有些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发扬一下雷锋精神把好不容易拼杀来的座位拱手让出。
我站在站牌下,雨水打湿了头发。依稀的能幻像出,不是她接我就是我接她后两人站在这里翘首等待的情景。那时候很少打车,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哪怕是多花一块去钱坐趟空调车都觉得是奢侈的。
这里并不是所有故事的开始,伸手拦了辆计程车向学校走去。。。。。。
学校周围还是老样子,我很是奇怪,如此快节奏的城市发展建设,这排难民房似的建筑既然还没有被更新换代掉。只是那些挂在上面的名字已经物是人非没有了一点熟悉的影子。
高考的不如意多少让我有点意志消沉,拒绝再补习一年后,胡乱填了个志愿,国家教委就把我发配到这里天天学习好好向上来了。
家里的好意相送被我拒绝了,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没考好范不着再带着家里人一起出来献丑,要是考个清华北大什么的,那我肯定会拉亲结友锣鼓喧天浩浩荡荡的来,可惜不是。
一个人一个包就奔着这个我并不是很期待的大学来了,说实话刚开始我连这个学校朝那边放着都不知道,下了车,稀里糊涂的看到车站有个接送的车上挂着的牌子和录取通知书上的字好像一样我就上来了。
等到达学校后,看着旁边上的一片难民房,我的心咯噔一下,心想这下算是完了,本以为瞎猫能碰上死耗子,就算学校名气不能挤进高校排名,但环境也应该好点,不求世外桃源但也应该绿树成荫建筑高大。可这架势现在连我最后一点以后向朋友吹嘘学校的资本都剥夺了。
不过我很快就欣然了,还有什么能比我现在的心情更糟糕的呢,权当是饭后水果甜品了。只是这个水果甜品的消化时间有点长,得要个三四年。
今天是新生报到的日子,学校里一片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在新生接待员的带领下,慢慢的我接触到了这个学校的庐山真面目。
世外桃源不敢说,但绝对过了绿树成荫的标准。大片的草地绿化,青绿红景物的搭配,各种树木的对比排列,那些固定的建筑设施到成了这花花世界的点缀。
如果说那排难民房是历史遗留问题,那现在这个学校给我的感觉绝对是新生代的产物。要不是事先做了这是个学校的思想铺垫,我会很乐意的相信我现在是在逛一处公园,我对我最初的武断感到有点羞愧。
“孕育恋爱的温床啊,”这不知是哪个花痴的话无疑证实了我的想法和大家是一致的。
报到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有点熟悉的身影,火车上的那个女孩。倒不是我花痴,专挑女生注意,只是在火车上巴掌大的地方几个小女孩围在一起叽叽喳喳显得太出众,我也不免好奇的多看了几眼。
不出意外她应该和我是一个系的,我这么认为,因为旁边一块很大的板子显示这里是工商管理系报到处。
“我们一个班吗?”这成了我到这里第一天最感兴趣的问题,但由于人流量的问题我们并没有取得什么直接的联系。 
这到不是因为她有着怎样的闭月羞花之貌,我承认她比一般的女孩是漂亮了那么一点点,但绝对还没到那种让我忘乎所以走路都会撞电线杆子的程度。我是只觉得第一天来就能认识这么个还不知道是不是同班同学的异性朋友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报完到,按照指示牌转了七八个弯才找到宿舍的正确位置,大学与高中的区别不但体现在毕业的红本子上,在占地面积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找个地方还得像在高速上开车一样按提示前进。 
等我到宿舍的时候,人差不多都到齐了,教程式的互相认识以后,有件事让我很奇怪。宿舍是两室一厅的格局,两个卧室挨在一边,12个床铺,另一边是间书房,几个大衣柜,还有两排背靠背的书桌,可12个人中只有一个是和我同班的。这有点超出了我还保持高中思维惯性的空间,住在一个寝室不应该都是同一个班上的吗?难道这也算是大学的一种标新立异? 
年轻人在一起总是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来打发时间,不用多久大家就都熟络起来。和我一个班的叫邹林,1米8几的个子,足足比我高出一个头,这个原因直接导致后来我俩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自觉和他保持几公分距离的原因,我可不想没事让别人拿来当做承托他的绿叶。 
收拾好床铺,草草的吃过饭之后,天色开始暗下来。按照告示栏上的说法,今天晚上是第一次班级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自我介绍。 
她和我是一个班的吗?这成了我翻开新的学生生涯篇章第一件充满期待的事件,我带着这种疑问和邹林按指示牌向教室摸索去。 
推开教室门的那瞬间我很震惊,绝对的震惊,等我回过头来再次确定门口那贴着的那张白纸上写的是四班后,我才敢迈出步子走进这个教室。 
教室里片式片坐着的都是女生,经过努力的收索过后,才在角落了发现了四个男性同类的存在,猛一下我还以为误入了一个女子专业班。 
这就是我们班的现状,男女搭配比例严重失衡,32个人头只有六个男生。回到寝室一交流今天的经验才知道这是我们会计这个专业面临的普遍现状。万花丛中一点绿,这该是多少别的专业男同志咬牙切齿的事啊,高考不如意的郁闷之气稍稍得到了缓解。 
这也就好解释为什么寝室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只有我和邹林俩是同一个班上的了,其他四个报到的比我俩早,早就撇下我们和别的班男生组成了固定搭配,所以我俩只能另起炉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