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第42章


下方,一条长长的道路出现在崎岖的地面上,无数明灯点在两旁,人头攒动,数不清的人排成长龙,缓缓行进。
我随着少司命路过,那些人的神色清晰可见。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喜笑颜开,更多的却是哭泣,在冥吏的笞打下拖着脚步,走得艰难。
忽然,我看到路边坐着一个身影,猛然怔住。
少司命似觉察到我的念想,停了下来,温和地看我。
我望向她,一礼,低声说:“可否让撷英下去一观。”
少司命莞尔颔首,将手一拂。
菖蒲载我飞下云端,在那人面前落下。
母亲倚在路边一块石头上,正闭着眼睛。我在她面前蹲下,熟悉的面容映在眼中,似隔着千万年般久远。
我将她仔细端详,她还像生前一样,从头到脚收拾得从来不见一丝凌乱,手里捏着一朵白芍药,那样子我记得,正是入殓前我悄悄塞到她袖子里的。
“她不知是怎么了,说心里有事未交待清楚,要等人。坐在此处许久,怎么赶也不肯走。”一名冥吏走过来,叹气摇头道。
“等人?”我不解:“等谁?”
冥吏挠挠头,说:“我也不知,原以为她要等她夫君,可前些时候,她夫君一家哭哭啼啼从这里走了过去,她却还是没走。”
我望着母亲,往事涌上心头,纠杂不已。
“母亲。”我握住她的手,轻轻唤道。
那手凉凉的,母亲却仍然闭着眼睛,没有一点动静。
“神鬼有别,为避免鬼灵逾越哭诉,神仙来到幽冥,鬼魂什么也感觉不到。”冥吏向我解释道,说罢,他看看母亲,挠挠头:“神女若是想知道她的事,观心便是。”
观心?
我迟疑片刻,将手放在她的胸口上。
迷蒙的雾气渐渐漫上眼前,翻滚变幻。
片刻,我看到了一间小屋,幽暗逼仄,昏黄的灯光下,两名衣着粗糙的妇人忙碌着。床上,一名女子躺在那里,头发被汗水湿透,脸庞瘦削而苍白,双眼无神地睁着。
“……死了呢。”一名妇人摇头道,用布擦去手上的血渍。
另一人也叹气,将手中一个襁褓看了看,放在女子身旁:“真惨,赶 紧让人告诉主公才是……”
她们说着话,我却看到一名冥吏手持铁索来到,从床上把那死去的婴儿魂魄带走。
“乞吏官手下留情,还我孩儿!”女子突然从床上哭嚷着爬出来,扯住冥吏的腿,那声音凄厉,竟是她的魂魄。
冥吏看着她,叹口气:“白氏,人各有命,你阳世未尽,我怎带得你走?快快放开,好让我回去复命。”
女子却不肯放开,绝望地呜咽道:“我母家破尽,再无这孩儿,夫家定然休弃,此生何益?吏官若不若将我一并带走,也省得余生凄凉!”
冥吏大怒:“岂可这般取闹!”说罢,将她的手掰开,带着婴儿消失了去。
床上,女子仍睁着眼睛,眼眶里涌出泪水。
她的魂魄蜷在一旁,嘤嘤哭泣。
“你想要孩子么?”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
女子抬头,却见面前一团耀眼的金光,那人的脸隐没其中,看不清面容。女子面露恐惧之色,犹豫着,片刻,咬牙点头。
“给你。”
女子睁大眼睛,又惊又喜地看着那金光中出现一名婴儿,缓缓落到她怀中。与此同时,婴儿呱呱的啼哭声在室中响亮传出……
“你的魂魄不在凡人册上,只得借尸而生。”那个温柔的声音在我耳边轻叹,眼前一切突然消散。
我转头,少司命看着我:“她的孩儿形貌合适而早夭,故而将你降生于此。”
我怔怔不语。
看看母亲,她仍在沉睡。
过往的一切掠过心头。
母亲被休弃之后,生活冷清,但她从未在我面前说过一句父亲的坏话。我原以为她怕宅中耳目众多,忧恐失去栖身之地。可现在,一切与我的猜测大相径庭。我想起母亲每每见到父亲时的笑意,心中滋味杂陈。就连她那时愿意接受我,也不过是因为她还想着挽回父亲的心……
正愣怔,这时,母亲的眼皮动了动,慢慢睁开了眼睛。
她看着面前,目光直直透过我,没有落点。
忽然,她扶着石头,缓缓站起身来。
“白氏,你要走了么?”冥吏讶然问道。
“嗯。”母亲道。
“你不等人了么?”
母亲低头,看看手中的白芍药,轻声道:“我方才做了个梦,似乎把想说的都说过了。”
“呵!”冥吏道:“这么说你心愿已了?”
母亲微笑颔首,转身离开。才走两步,忽而又停下来,回过头。
“吏官,”她想了想,道:“吏官若将来见到了我那女儿,烦吏官告诉她,我一生糊涂,最欣喜的就是有她相伴。”说罢,母亲向冥吏施施然一礼,拿着手中的白芍药,加入到行进地人潮中去……
风仍然缓缓地吹着,我的眼眶仍然酸涩。
我伸手触向眼眶,什么也没有。心里不禁苦笑,自己总忘了在 这幽冥之中,我仍是魂魄,再哭也没有眼泪。
黄泉路上的景象早已望不到了,天空中,漆黑的颜色正慢慢变淡,一束光似乎正从头顶降来。
“玄冥地界将至,不知神女还有何未了凡愿?”少司命开口道。
我想了想,摇头:“无。”片刻,心头忽又想起一事。我看向少司命,道:“虽不算凡愿,可少司命洞悉天地万事,可否告知撷英,句龙可还在?”
少司命看着我,少顷,唇角微微弯起,温声道:“此事,要神女自己去看。”说罢,她将手一拂,头顶的光冲破黑暗照耀下来。
我看到漫天的巨浪。
一个黑影被巨浪中突然迸发的白光吞没,光芒透出,将洪水聚作的深海照得见底。
须臾间,强光消散。
阴云不再密布,云破日出,风平浪静。
太阳光中,苍穹似清洗过一般,蓝得深邃。
我看到巨大的彩虹跨过天际,整整九道,繁复相叠。
句龙曾经告诉过我,九色巨虹,是神君散神之后,留在天空中最后的眷恋。
我定定地望着那里,看着它离我远去。泪水终于涌出眼眶,温温热热,是潮湿的……
作者有话要说:赶上新生开学,今天要加班。
没什么时间构思,所以这章情节没什么进展,主要是把第一部的做个交代,可以当番外来看。
明天终于可以不用加班了,55555555555555
38
阳春三月,垂柳青青,琼池岸边,游人如织。
琼池虽叫“池”,却是个千顷大湖。四周山峦秀美,花木繁茂,人杰地灵,自古就是南方一大名胜。经各朝营造,琼池边上楼台错落,酒肆林立,引得无数游人前来消遣,所处之地琼州更是因其得名。
春暖踏青,乃是琼池最热闹的时候。水榭楼台上,歌舞乐声终日不绝;池边的树林和步道上,天南地北的游人来往如梭,或休憩赏景,或接踵信步,车水马龙,一派热闹。
湖面上漂着许多富户巨商和官僚贵族的舟船,装饰精美,大小不一。和风吹来,琵琶笛声散落萦绕,勾人张望。
“好俊俏的郎君!”
我听到一声娇滴滴的轻叹,回头,只见不远处,一艘泊在池边的伎馆画舫洞开着小窗,两名盛装女子正睨着这里,团扇半掩,描画精致的眉目巧笑生辉。
我亦勾起唇角,目光微微停驻,还以一笑。
两名女子一愣。
我继续往前走。
“呀!他回头笑了呢!” 未几,她们的声音突然再度传来,低低的,似激动似欣喜。
“他看到了我!”
“他是看我……”
我不禁露出微笑,手中拈着一截柔韧的青枝,望着水光天色,心情也荡漾不已。
走了一段,迎面行来好些人,看到我,脸上皆是惊异之色,频频回头。
路边,不少卖小吃的商贩支起篷布摆成摊点,招徕游人。
“这位小郎君,来吃碗豆花么?”
一名卖豆花的小贩向我招呼道。
我走过去看了看,炭炉上,一只镬里盛满了洁白的豆花,热气腾腾,气味闻着倒是不错。我颔首,道:“来一碗,多点糖汁。”
小贩眉开眼笑,热情地让我坐到案台前,少顷,将一碗满满的豆花放在我面前。
我用汤匙舀起一勺,吹散热气,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果然香味清甜。
时近中午,游人已经少了些,路边的小吃摊点都颇是冷清。我悠闲地慢慢品尝着豆花,一点也不着急。
当神仙有一点好,就是不会饿。
这省去了许多麻烦。
别人玩的时候,我在玩;别人为了三餐四处觅食的时候,我还是在玩。当然,神仙虽然不为肚皮发愁,但也是会馋的,所以,我的钱都拿来在沿途换些小吃解馋了。
“琼池琼池,平日里光闻其名,今日来到,方知何为名声。”
这摊里也不止我一个客人,旁边,两人正一边吃着豆花一边聊天,声音听得清清楚楚。
“可不是,就是人多了些,挤得很哪。”另一人笑道,片刻,他声音抬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