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乡》第19章


丁乡躺在了床上,他睡不着。袁渺走的无声无息,让他太意外,也让他突然之间,心痛难耐,无法接受。他静下心来,有点想不通。袁渺是个很磊落的人,这样的举动,有违常理。她已经说过不要他了,她也按照约定送他回家。就算他们之间最近沉默了,袁渺也该说一声离开。丁乡无法猜到袁渺的意图,也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日,会再次遇见她。他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如今,对丁乡而言,除了等待,并无他法。
没有承诺,没有方向,甚至连能不能等到,都是未知。可他能怎么办呢?他没法遣人去找她,一个未婚的男儿大张旗鼓去找一个女人,旁人会怎么想?家人又会怎么想?他也没法忘记她,身心都已交付,他此生认定的只有她。虽然这份认定,袁渺瞧不上,他也说不出口。他只能等待,等待上天怜悯,再次相逢,他不会再别扭矜持,他会尝试着去挽留一次。哪怕这样,是将他的真心放在了她的脚旁。
丁乡终于睡着了,他睡得不是那样的踏实,眉头微锁。可他毕竟睡着了。
此时的袁渺,也在浔城,距离丁府八条巷子的一间客栈里。一样的躺在床上,不过未曾入眠。她在想丁乡,想两人之间的未来。
午后终于将他送到丁府门外,袁渺看到丁乡迫不及待的跳下马车,直奔府门。好在,随身的衣服什么的,他是拿走了。袁渺看到,丁家的众人将丁乡围在中央,众人眼中的期盼,她瞧得出。她能明了丁乡彼时的感受,这是一种被众人深深依赖,深深信任的感觉,这是一个出色的执事之人必然会经历的小别后重逢的场面,这也是一种责任。她太熟悉这种场面,因为她曾很多次亲身经历。
她看着温和的丁乡一面抱着他的妹妹在痛哭,一面在安抚着其他人。那时的他,不再是荒野里只会依赖她的弱男儿。袁渺想,丁乡要回家是对的,丁府前的他有一种别样的光芒,让她欣赏。
她等了一会,便调转了马车的方向,悄悄的离开了。她原本是想在丁乡下马车的时候和他告别,谁想他下车速度如此之快,快到她来不及说声再见。她停留了片刻,还是想着该道句珍重,不过丁乡哭的太伤心了,众人的情绪也着实激动。她就先走了。丁乡那样的羞涩,也许,他并不知在众人面前,该如何与她道别。
自从那晚丁乡执意再要一床被子,袁渺有些失望的出去行走,排遣她想要他的念头。她回来的时候曾在丁乡床边看了他半响,袁渺知道丁乡没有睡着,他的气息不稳,紧绷。不过他一直闭着眼睛。袁渺放下了床幔,想要给他一些安全感。他在害怕她的触碰。怕什么呢?她不过是喜欢他,想要怜爱他。
她那晚渴望的目光也许是真的吓到他了,丁乡自那日后,竟然不再直视她,变得格外沉默。袁渺是个开朗的人,她爱玩笑,不过也分得出,什么样的人能承受得起她的玩笑。她不是耐不住寂寞,所以她也会保持她的静默。
袁渺静默的照顾着丁乡,静默的保持着礼数,静默的想要给他一些安全感。她相信人心最初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会被感动,一样的该被珍惜。不过呢,她这一路的细心呵护,终究没能换来丁乡一个谢字。也是,有几个男人会对强要了他清白的女人,说一句谢谢?这是个心知肚明的交换,很明显丁乡是失去更多的一方。所以,袁渺想要补偿他,于情于理。
袁渺这一生,由于很早就涉足商届,四处奔波,见过很多的男人。在各式各样形形SESE的男人中,丁乡谈不上是最夺目的。不过呢,他给人的感觉,最温馨惬意。他很像一个温暖的港湾,会给风雨飘摇中行走的人,一种归航的吸引。袁渺的确也是累了,她没有多出色,但的确是疲倦到,不会去刻意追求什么。这世间的精彩不多,见识过了一些特别的风景,袁渺自问,不会再为平凡的景致动心。
原本她也不曾对丁乡动心,只是机缘巧合。
袁渺在午后,将马车并着两匹伊犁马,赶到骡马市卖掉了。总价平进平出。江南少良马,她的伊犁马到了这里,卖价高于她的买价。只是马车轿厢,由于是用过了的二手轿厢,折了些价。这些都是她早先计划好的,用马价补贴些花费。否则以她和丁乡二人的重量,一匹马足够负重。至于马车轿厢,袁渺知道丁乡爱干净,所以为了他买了个新的,其实按袁渺自己,收拾干净了,没多大差别。
袁渺拿着卖了马车的三百两银子,在浔城逛了一会,寻了个偏僻但是干净的客栈。她要了一间普通的客房,丁乡不在,她也无所谓什么上房。眼下没有收入,能省则省。
袁渺看了看窗外,她也在等待,等待早点天明。她想早点把浔城了解透彻,这样,她才知道,她的所学中,有哪些能适用这座景致秀丽的古城。而且,她还要了解一下丁乡,了解一下这个她想迎娶的男人,他的过去,他的现在。唯有如此,她才能给他,一个他所期盼的未来。
》 
转角
天明了,丁乡去了胭脂作坊。他推开门进了自己调制胭脂的房间。房间很大,三丈见方。三面都是木柜,里面嵌着许多抽屉。中间有一张很大的紫檀桌子,一把椅子,那是丁乡调脂的地方。平时除了他贴身的小厮进来打扫,是不允许旁人进来的。
丁乡用手指拭了一下桌面,很洁净。这里并未因为他的离开,而有所疏忽。他随手拉开了一个抽屉,里面的小瓷瓶依然码放齐整。丁乡打开了一个小瓷瓶,他用手轻轻在瓶口挥动,一股香气轻轻挥散出来。丁乡静下心嗅着香味,他抛开一切杂念,很平静。
老客户的订单中,缺了两款胭脂。他必须要尽快调兑出花汁,交给作坊里的人制成脂膏,分装入盒。
缺的两款胭脂,一款是面脂,一款是口脂。皆叫“海棠”,是丁乡去年调制出来,价格不菲,销量却十分的好。海棠非常妩媚娇艳,丁乡去年恰是十八,知十八年华,人生至娇,故而有感而发,调配而成。这等寓意和色泽,博得了许多男儿的欢心,故而“海棠”胭脂的畅销,在他意料之中。
丁乡忙了三天,终于将花汁调配齐备。将事情都安排下去,他回府休憩。他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自己,于去年样貌并无差别,只是眼神中,多了些内容。这三天,忙碌中,他不会去想袁渺。只是一旦停住了手,她的名字样貌就像生了根一样,在他心中快速生长,很快,就占据了他全部的内心。丁乡知道,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眷恋。而他,也没有想过,要去遗忘。他活在对她的等待中,这对他而言,突然成了一种支撑。
袁渺在浔城逛了三日,这座古城很大,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十分繁华。但是,并不是一座让外乡人能轻易融入的地方。人流大的地方,可以做的事很多。但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这是袁渺必须做出的抉择。而且,如何结识人,如何立足,她尚在思虑中。
她买了两套上等面料的儒袍,装扮的如同一介儒商。她去了丁家的胭脂坊,店面地处繁华之处。是座古朴的两层小楼,一眼看上去,就很有了些年代。店门用娇黄的轻纱做了绢花,半遮半掩,暗香浮动。袁渺走了进去,四处可见长长短短的绿色珠帘。晶莹剔透的绿色珠帘,将店面隔成了许多区域,每个区域分别陈列着不同的胭脂,都很别致。袁渺逛了一会,并未见到丁乡。她和店中小二攀谈,得知丁乡并不常来铺中,多在作坊里。小二提起丁乡,赞不绝口。袁渺笑着和小二说了会话,便离开了。
袁渺去了茶楼,茶博士在人群中穿梭,说书的先生精神抖擞的说着各式传奇。袁渺听了会书,留意了一下人群,并没有什么特别。
袁渺去了酒肆,大堂里觥筹交错,人们谈论的,都是闲话。
袁渺在主要的繁华街道上,来回走了几遍。最后,她选了一间人潮最多的青楼,走了进去。鸨父看了一下袁渺的装扮,扭着腰迎了上来,尖着嗓子问道,“大人第一次来?”
袁渺笑道,“不错。”
鸨父翘了翘兰花指,问道,“您是喝酒还是找个人陪着?”
袁渺环顾了一下四周,道,“想找个人说说话,就不知道有没有我想要的?”
鸨父眼睛一瞪,不满道,“大人,您这话我可是不爱听。浔城就数我们纳花楼最大最气派,要是我们家都没有的人,您在这浔城,是甭想找到合适的了。”
袁渺笑道,“这个自然明白。我是听了你们家的艳帜,慕名而来。”
鸨父有点不耐,“大人,您要什么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