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梓归》第47章


听得她这般问,长孙易不免疑惑,若说是她受人相救,那么,救她的便是……他福至心灵,恍然大悟,原来是夜白!他哈哈一笑,看向千弦,不答反问:“姑娘要如何报恩?”
千弦极为干脆,道:“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仙……”她忙改口,又道:“千弦从不随意欠人恩情,公子但凡有需要的地方,千弦一定尽力而为。”
“千弦?”长孙易暗自思忖,这姑娘姓千,莫非与南山月毫无瓜葛?迟疑一番,他面色淡淡,随口问道:“这云戎大陆姓千的,可着实不常见。”
他心中的九曲肠子,千弦岂会不知道,她微微一笑,顺着他的话答道:“不常见,可并不代表没有。这天下大得很,若是全天下的姓氏都让公子知晓了,那公子只怕有百个脑子也不够用!”
她说得随意,长孙易却一下子明白的她的用意,心中暗叹,好一个心思九曲的女子!
此时长孙易只道夜白早已离开,不曾想两人此番谈话早落入他耳中。夜白站在不远处,目光紧紧锁在千弦身上,脸色已然不似先前那般惨白,虽与长孙易有说有笑,然他却能清楚看到她眉眼间,强忍着的一丝痛意。想来应是伤口还痛着,他暗叹一声,举步朝两人走去。
长孙易的声音远远传来:“姑娘,在下有件难事,不知姑娘可愿意帮忙?”
“哦?何事?”千弦抬眸以问。
长孙目光下移,落在那藏在袖中的一物,道:“想借姑娘身上的长鞭用一用。”
闻言,千弦一阵错愕,他怎么会知道?不等探究,她断然拒道:“这长鞭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轻易离身。”
“莫非姑娘方才所说的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只是玩笑?”双目一虚,长孙易笑得轻松,又道:“只是借姑娘之手,寻一个人,你不愿意?”
“我……”千弦被他堵得不能答话,又苦于欠下人情,只得咬牙,恨声道:“那你说来听听。”
心中诡计得逞,长孙易心下大喜,道:“那物现不在我手中,姑娘随我走一遭可行?”
千弦目光随意一扫在他身上,长孙易正待解释,此时,身后幽幽传来夜白不紧不慢的声音:“长孙兄,平白无故捡了个大便宜,你就不怕夜黑风高?”他的声音虽然很是温文,然而却是酸的很。
长孙易作势紧皱着脸,道:“哪里来的酸味,夜白,你方才去哪儿了?”
夜白冷冷看了长孙易一眼,咬牙切齿道:“在下刚看了一场好戏回来!”
长孙易只当听不懂夜白的话,咧着嘴巴干笑。心中一凝,方才夜白正是喊了他的名字,那她……一抹笑意戛然而止,他迟疑看着千弦,却见千弦并没有什么反应。幸好,他放下心来,觉得纳闷,此时细细一想,她倒是与先前有些不同。
夜白停下脚步,微挑眉看向长孙易:“要去那地方?”
“怎么,你也想去?”长孙易嘴角扯出一抹意味难明的笑,眼角往千弦身上状似不经意扫去。凡与那事相关的事,夜白从来避之不及,他料定他定不会去。
耳畔响起夜白冷冷的声音:“却之不恭。”
作者有话要说:
、日暮鸟归人散尽
四周越走越偏僻,一路上三人都不曾再言及其他,只是静静顺着陡峭山坡往泊城深处行去。约莫半个时辰后,长孙易停下脚步,细细分辨片刻,道:“就是这里了。”
举目所望,此处甚为荒凉。虽是冬季,然草木却依旧生得繁茂,有的仅有脚踝之深,有的却足有一人之高。密密麻麻铺展在地上,若非长孙易在前带路,恐怕轻易便能在失了方向。借着昏暗光线,长孙易低首在一处摸索着。
“哐当”闷响,大地随之裂开一条缝隙。千弦凝眸看去,原来地上有条暗道。那缝隙并不大,仅能容一人通过,长孙易偏首示意,当先走了进去。
顺着阶梯往下走,小小的通道由于久未启开,浓重湿霉之气扑面而来,叫人闻着心中不由闷得难受。然而越是往下,不适之感却渐渐消失,而通道也越发开阔起来。
走至尽头,入目所见,是一个极大的石室。
其内四壁均镶嵌大小不一的夜明珠,莹莹散发出柔和光线。石室内高墙足有十丈高,抬目望去,暗淡一片,几乎看不到尽头。四壁被打磨得极其规整平滑,在柔和光线下,隐约可见,石室的墙上雕刻着不少图案。
千弦脚步微缓,目光逡巡于石壁上的图案,细细分辨。她的眼中倒映着一丝亮,微微晃动。伸手在图案上轻抚,感受着石壁带来的粗糙触感,还有微不可察的热力,她垂眸细看,心中百转千回。
此处应是泊城的后山,相传此处不仅设有祭坛可施诀布阵,更有仙夷族人祖祖辈辈积攒起来的图腾,仙夷法诀,一招一式,奥妙尽在其中。千弦万万想不到在百年之后,竟能亲眼看到这些图腾,心中既惊又喜。
夜白亦是随着她停了脚步,看她指尖轻抚在墙上,眼底尽是眷恋。他轻声说道:〃泊城鲜少有人敢踏足,据闻其内四处布设许多古怪图腾,若是一个不小心,轻者迷途,重者可能有性命之虞。久而久之,泊城便是这般萧瑟情景了。〃
柔和光线打在千弦脸上,她笑意不减,慨叹道:〃这些图腾都是仙夷族人的宝贝,既能治病,亦能防身。”她转头看向夜白,笑道:“仙夷所有的家当可全在这里了!”
夜白偏首打量着石壁,问道:〃这些图腾是怎么来的?〃
〃仙夷不乏能人异士,但凡对法诀招式有些明悟,便将这些明悟刻在石壁上,以供后代子孙取用。只是……〃眼底闪过黯然,她摇了摇头,道:“仙夷一族过惯了安生日子,想钻研的着实太少,久而久之,这些便都荒废了……”
夜白抬头望去,石壁极高,深深浅浅的凹痕首尾相连,一眼望去,繁杂生涩,恍惚间竟觉得一阵头昏眼花。他抬手扶着额头,听千弦提醒道:“莫要看得太仔细,每道图腾皆有起止之源,若不得章法,你是看不下来的。”
话音刚落,她微微踮起脚尖,手顺着一个古怪方向,细细描绘着什么。夜白随她指尖慢慢看去,勾勒转折,一只白色大鸟不过几息赫然出现在眼前!
双翅健壮,粗大爪子蹬开大石。尖细鸟喙微微张开,双目炯炯,浑身通白,奇怪的是它身上并没有羽毛。
“看到了吗?”千弦微笑着转头,顿了顿,又道:〃这图腾名唤归音诀,传信之用。〃
手抚在鸟儿通白身上,她的声音缓慢,好似在讲着陈年往事。
“传说,归音本是鸟儿。一身金色羽毛,比夕阳还要绚烂上几分。它翱翔于万里山河,叫声传得极远,双翅健壮有力,展开一扇,能将百年大树拦腰折断。身子虽大飞得却极快,轻轻一跃,便是万里。只是这种鸟儿,只能活一年,每次都要投身于烈火之中,让火焰烧得粉身碎骨方能再衍生新的后代。”
“这种鸟儿极难遇到,然而,机缘巧合下,却让仙夷的一位隐士在万分凶险之时,救下了它。鸟儿为了报恩,留下来当了隐士的坐骑。那本是极为孤独的鸟,一生短若昙花,也没有同伴。鸟儿眷恋隐士带来的温暖,可是他终归有急事需要离开。而那时归音鸟生命已走到了尽头,隐士答应,来年到此,接它重生。”
“只是来年一到,隐士并没有赴约。彼时归音已在烈火中熬了将近一年,它凭着执念,苦苦等隐士,尖锐的啼叫响彻天地,哀伤而凄厉。它似可以感受到隐士为何失约,那是人间至痛的离别。但是归音不甘心,也不相信。就这样,又扛了一年……”
“来年冬天,仙夷长老被凄厉啼叫所吸引。那时候的归音被烧得只剩下一双通红的眼睛,烈火熊熊,它的眼眶却总是湿润的。孤独的人对孤独最不能释怀,更何况是鸟儿,归音不愿意孤独离去。后来,长老将归音带回了仙夷,久而久之,便有法诀,归音。”
“其实,归音不知道,碧落黄泉,隐士并没有失约。他还等着,只是归音长长久久留在了仙夷。这样一来,都不知道是谁失约了。那时,归音不孤独了,可是归音最后还是最孤独的那一个……”
石室内袅袅回旋着千弦轻渺声音,她眸中的惆怅极深,顿了片刻,垂下扶在鸟儿身上的手,叹了一息,道:〃这归音诀便是仙夷族人最为基本的招式了。〃
夜白听得认真,连原本走在前头的长孙易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千弦轻轻一笑,看向夜白,道:〃听起来很不可置信,但是,仙夷族人都深信不疑。〃她顺着石头壁一步一步缓缓走了上去,手划过那道斑驳的墙上,脚步时快时慢。她看得仔细,一分一毫都没有错过。
〃这是双生诀。〃
〃这是微诀。〃
〃这是……〃
手指轻盈扫过,原本杂乱无章的图腾在她手下,因为有了名字而变得完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