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贵妃传》第209章


苏谦阳神情微动,苏彦循继而道,“儿臣这身子,再这样下去也不合适再做太子了,恳请父皇废了儿臣,另立太子。”
自己的儿子会提出这个,苏谦阳并不意外,只是坐了下来,温和的看着他,“你好好养病,身子好了才最要紧。”
“儿臣这身子,儿臣心里很清楚。”苏彦循摇摇头,“儿臣只求父皇,将来能够善待母后,即便是另立了太子,将来新皇登基,也能够给母后在后宫一席之地,儿臣不孝。”
他对自己的情况很清楚,还好不过是表面上,这一次风寒,将他维持在表面上的东西都击垮了,太医不用说他也能够猜得到,他这身子,早就已经空了。
再珍贵的药材都无法维持下去。
“母后做了很多让父皇失望的事情,但她都是为了儿臣,也请父皇看在儿臣的份上,能够原谅母后犯的这些错。”苏彦循见他不说话,又求道,话说的太急,引了一阵的咳嗽。
苏谦阳制止他继续说下去,“你母后犯了哪些错,你都清楚么。”
苏彦循眼底一抹苦涩,知道,但也许他知道的并不是全部,也许还有很多事是他不清楚的,“那就请父皇原谅母后之前做的错事。”以后,以后的他就再也没有理由求也没有机会求了。
“循儿,父皇可以答应你,不计较过去的事。”不计较那些他知道的事,只因为眼前他的儿子这样的求他。
这就够了。
苏彦循疲倦的闭上眼睛,苏谦阳知道他累了,叫太医进来把脉,走出了屋子,太子妃在外室,眼眶红红的似刚刚哭过。
苏谦阳回了宫,到昭阳宫的时候已经凌晨,蒋茹茵睡下了,苏谦阳在昭阳宫门口踟蹰了一下,最终转身去了长公主所在的又春苑…
这个年一过出,最为关心的就是太子的身子,幸运的是,迈出这个年,太子熬过来了。
随着开春,总是给人希望,皇后接连数次前往南山寺给太子祈福,希望老天保佑太子的身子能好起来,而朝堂内,暗地里已经有了这太子之位的质疑声。
从太子病下到三月,四个多月时间过去,终于有的大臣在朝堂之上提出了异议,并不是属于赵家,也不是和蒋家关系好的,就是很中肯的把太子的身子和无子嗣的实际情况说了一遍,继而请皇上及早的为大今朝的大统继承考虑,另立新太子。
有时候就差这第一声,这大臣一开口,其余憋了很久一直想说的人,一个一个也赞同起来,废了太子,另立新太子,都是为了大今朝能够顺利延续下去,这继承问题,刻不容缓。
赵国公为首的,已经是为太子的事情愁的夜不能寐了,有人出来这么一说,直接就吵起来了,这太子人还没怎么样呢,就已经忙着要废了他另立,都安的是什么心。
苏谦阳看着这一群人又争执不下了,声音清冷,“那诸位爱卿认为,废了太子,要另立谁。”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是终卷所以小伙们都不见了么~~~好残酷
、第178章 。北图王求娶
朝堂之上瞬时安静了下来,废了太子立谁;皇上的子嗣并不多;合适年纪的就这么几个,六皇子太小;五皇子虽记在皇后名下但年纪也才四岁;三皇子四皇子聪明,母妃身份也高;但若按着顺序按着年纪,二皇子看似是最合适的。
但谁也没开这么口。
赵国公一派肯定是反对废太子的;只要谁出口说另立的人,他们就卯足了劲先攻击了再说;这么多大臣心里也有数;谁也没有先开这个口。
倒是刚刚开口的那个大臣说道,“微臣认为,应当先废了太子,另立的皇子且看他们是否合适。”
把这话题的重点绕到废不废太子,而不是另立谁上面去,这两方的阵营就明显多了,管谁支持谁呢,废了太子总是首要任务不是,废了才有立,至于立谁,皇上尚且气盛,皇子们也都还小,可以慢慢商量。
这不,刚刚安静了一会的,又吵起来了。。。
而景仁宫那边,早朝还没结束,皇后就得知了朝臣上奏有关于废太子的事,险些没被那些人气死,平日里赵家送出去的礼不够多么,太子一病一个个都抱着朝廷为重,国事为重的幌子,暗地里都不知道已经站到哪边去了。
皇后下意识的开口想喊何嬷嬷,何字出口才意识到何嬷嬷早就不在了。
沉着脸吩咐人去太子府请太子妃过来,自己则匆匆去了寿和宫内,找太后商议此事。
早朝结束,这两个时辰里,还是没讨论出什么结果来,只是废太子这件事,已经摆到台面上了,苏谦阳冷眼看着什么人跳脚,什么人反对,默默都记下了,回到承乾宫,数十封暗信下去,很快就接到了寿和宫那传话,太后请他过去一趟。
苏谦阳到了寿和宫里,太后的脸色也不好,皇后已经离开了,长公主不在。
为的是什么事,也无需猜测无需问,苏谦阳坐下后,静等着太后开口。
废不废太子,太后已经不能用正统两个字来维持了。
有才德的太子可以无子,将来皇位可以传给弟兄,传给侄子,但太子不可以是这个身子,如今连床都下不了了,说的再不好听,随时可能走的人,如何还能死抱着这太子之位。
所以太后问的,是关于另立的事情。
苏谦阳的态度和今□□堂之上的一样,把主动权给了太后,“母后觉得立谁呢。”
“国家大事,皇上您自有主张,哀家能说立谁就立谁么,哀家不过是问问皇上的意思,废太子这么大的事,也不能轻易而为。” 太后淡淡的说着,“毕竟,太子如今还病着,凡是也不能做的太过了。”
“母后说的是,不过朕这皇帝,怎么说都还能再当一些年,既然如此,废太子的事宜先行,至于立谁,以后再说。”苏谦阳又补充了一句,“这也是朝中大部分臣子的意思。”
太后脸色一沉,“倘若太子的身子恢复了呢。”
“母后,您若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儿臣也没什么可说的。”用先说立谁来拖延废太子的时间,能拖多久,“太子的身子即便是好了,羸弱是不争的事实,为皇的日理万机,没有好的身体,母后以为能多支撑几年,母后抱着正统二字,可有为我大今朝考虑过今后的荣盛,循儿身子不好,好好养着不忙政务,也许还能多活几年,您让他埋头处理国事,这不是要累死他么。”
只能先废后立,而不是先把立的人选出来。
太后神情一顿,继而有几分难堪,感情她们不答应废太子,就是逼着太子赶紧去死。
但苏谦阳说的不是事实么。
当皇帝的,要继承大统的人,哪一个是可以翘着腿什么都不做的,什么都不学的,当年他是太子的时候,代父皇出巡,一年两次,还要帮忙处理诸多政务,接手朝政。
太子这些年未出巡一趟,全是他亲自去或者让别的大臣代替,政务也都是只处理一部分,多了怕他吃不消,就算是为这个儿子考虑,让他再多活几年,这太子之位也应该要废了。
“母后不是不同意废太子,但这诏书一下,没有所立的人选,这朝廷不是要乱。”有一个主心骨了,大臣们就知道该支持谁,该帮着谁,否则这东一派,西一派的,得多乱。
“趁此机会,朕也想好好看看,这些人到底想支持谁。”苏谦阳直言,“母后心中若有人选,可以告诉儿臣,但说到底立谁,儿臣不急。”他就是有人选,现在也不会说。
见他这么说,太后点点头,“哀家心中觉得这几个孩子都好,除了这小六年纪太小不合适外,其余的,还是要看他们了。”
苏谦阳点点头,“母后说的有理,若是无事,儿臣先行告退。”
看着皇上出去,太后这神情变了变,吩咐人送信去了叶家。。。
到了三月底,这件事还没什么起落,早朝的时候天天有人争执,而宫外,竟然有人集结长跪在了宫门外,祈求太子身子早日康复。
废太子的话题天天在早朝说起,宫外有消息也不意外,意外的时候,这群百姓几乎是天天跪在宫门外,一跪就是几个时辰,说太子宽厚仁德,不应该遭受如此,求圣恩,不要废太子。
平民老百姓哪里能想的远,太子病了,养病就是,好了还是那个宽厚的太子,为什么要废,太子做了这么多的好事,不能废。
而老百姓这一跪,赵家人直接以民心所向来反对废太子这件事,说的也够直白,太子只是病了,并不是崩逝,如此大肆说废太子之事,如何能让太子好好养身子,并且长跪在承乾宫外,以示决心。
除了皇上和太子妃之外,没有人知道苏彦循是要求主动废太子的,太子妃答应过太子,不将这件事告诉皇后,而皇上,更不会和朝臣说,太子是自己不想当了,你们嚷什么。
所以宫外宫内的事,一直延续到了四月,因为皇上迟迟没有表态到底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