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回归祖国》第212章


咱们战场上见吧!”
周恩来说完,完全不理会被自己话镇住的丘吉尔,便走出了会议室。
丘吉尔第一次尝到这样的滋味,原来对方比自己还强势。
谈判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下午,可造成的轰动一点也不小。
谈判的过程被记者全程记录下来,周恩来和丘吉尔的对话也被完整的记了下来,黄昏时各报社就紧急刊登了出来。
华人再一次看到了周恩来强势的话语,特别是说最后一句话时,配上被相机留住的画面,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相比周恩来的模样,丘吉尔看起来就没有那么风光,肥胖的身子怎么看都那么的不上镜,加上最后被周恩来的话惊到了,这个表情也被记者的相机拍了下来,刚好用来衬托周恩来。
更让所有人都在意的是,这次的谈判破裂了,就意味战争又来来临了。
特别是周恩来最后的话语,完全就是在向英方宣战。
原本以为会掌握主动的英国,此时也只能无奈的准备和华夏开战了。
现在英国对这场战争有了足够的信心,因为现在的法属越南边境地区,已经聚集了十个师的步兵,还有一个完整的廓尔喀山地旅,最少一个师规模的火炮。
原本只有一个团的廓尔喀部队,剩下的两个团紧急从英国本土赶来,才有现在一个旅的规模。这十个师的步兵都是完整建制的步兵,步兵兵力达到了十五六万,其中有三个完整的英国师,三个法国师,四个印度师。加上一个紧急调集来的防空旅,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边境三十几万的越南人被迫当运输工,为他们送给养弹药。
英国可知道现在的华夏空军很强大,不但调集来了一个防空旅,还有从本土调来了五百架战斗机和二百多架轰炸机,这些是英国能调集最大的空中力量。(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记者招待会
第二日一大早,来自世界各主流媒体的记者都汇集在这里。全因为昨天晚上他们都接到华夏的邀请,作为华夏的最高领袖文平将会在今天早上八点举行记者招待会。
这是文平第一次主动接受记者采访,这个时间也正值中英谈判刚刚破裂。显而易见,文平的这个举动把媒体的目光都聚集到他身上。
所有人都在好奇,这个年轻的东方领袖今天打算说什么。真的要和英国开站吗?
八点文平准时出现在诸位记者的面前:“在诸位提问之前,我先说两句。
我华夏新政府从不承认各国之前依靠野蛮,在华夏强制签订的大量不平等条约。之所以没有马上收回香港是因为想用更缓和的手段拿回来。
本来我们临时政府还没有打算这么快就收回香港,可现在发生的事让我们无法继续忍受下去。
蛮横的英政府依靠枪炮轰开我们的国门,强行霸占我们的香港,而后有割据了大量的土地,强行搞什么所谓的租界。却一分租金都没有,和强占有什么区别。
昨天的谈判更是欺人太甚,区区一百五十万英镑就要租香港,这算什么,施舍?我们华夏再穷、再落后,也不会在意那所谓的一百五十万英镑。
试想一下,我们也去英国租一个几百平方公里土地,给的租金就和你们英国说的一样。一百五十万英镑一年,怎么样。
原本我们饱含诚意,我们的政务院对此事也很认真。可没有想到,最终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我很失望,到现在英国还没有认清他们的位置。
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多苦多难的民族,华夏政府就是为了把这个民族从沉沦中解救出来,我们敢于对任何强权说不,我们敢于向任何敌人动武。
我们要用自己血肉之躯捍卫这个古老国度,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我们华夏大好儿女会用鲜血来捍卫。”文平在记者招待会刚刚开始。就来了个铁血宣言。
文平的话久久云绕在诸位记者的脑海里,身为驻华记者,对华语都很熟悉。文平说的是华语,但这些记者都听得很清楚。
“文委员长。我是美国邮报的记者,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刚刚你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中方要向英方宣战了?”
“这个问题在记者招待会结束时,就会有答案。”
“文平委员长,我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对您刚刚的话我不敢同意,是贵方没有诚意,要价太高。
我们英国在香港发展了几年。投入了很多资金建设香港。而且每年一百五十万英镑已经很多了,也绝对不是在侮辱中方。请问,是不是中方根本没有想要谈判。故意迫使谈判破裂。”
文平看了看这个记者,随后说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你几个问题。香港自古是谁的土地?当年谁压迫我们签订《南京条约》?谁说租借香港却不交一分租金?还有刚刚我说的,要是我们也在英国本土租借一块土地,贵国同不同意?”
泰晤士报的记者听到文平话,想也没有像。脱口而出道:“这是不可能的!”。
文平微微一笑道:“这就是了,你们不愿意。我们就愿意。这就是你们西方讲的人人平等、自由吗?披着绅士的外衣,干的却是野蛮人的勾当。”
“总司令,我是申报的记者,今天来这里我虽然很关心香港问题,但我相信我们的军队,绝对不会让人民失望的。我今天想问的是,您以后打算怎么治理华夏。以军事为主,还是民生为主。”
文平很和蔼的对着记者说道:“这个问题很中肯,以后民生和军事会齐头并进。在未来的十年内,民生发展会是重点,但军事也不会放下。这个世界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自己的国防力量,何谈建设民生。”
“总司令,那您在民生问题上,有什么标准吗?”
文平扫视全场,笑回道:“很简单的词语,那就是老有所养,少有所教,人人衣食无忧、住行无虑。告别饥荒、贫穷、寒冷。唤回自信、自尊、自强。这才是我心中的华夏,我们民族所应具有的精神面貌。
虽然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需要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我文平也会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我相信总司令的决心,相信我们的民族,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以后华夏是独裁还是多党执政?”申报的记者听完文平的话,十分的激动,说话时还有些颤抖。此时何止他激动,基本上所有的华人记者都很激动。
申报记者的问题是所有记者都关心的问题,国外也很关注这个问题。
此时文平严肃的回道:“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已经在民间展开调查,这个调查数据会在调查后公布。不管什么制度都会按民意来。”
“文委员长,我是德国记者,首先我对贵国在军事上,和对处理地区事物上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也十分希望贵方的民生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文委员长怎么看待西方形式的,而且听说贵国接下来要和德国展开各项建设合作,这是真的吗?。”
“首先我个人对德国表示感谢,因为在我华夏最困难时是德国伸出了援手,不然华夏军队当初的建设绝对没有如此成果,而且在欧洲各国对华夏实施打压的时候,是德国给华夏提供了贷款、武器和军事人才的支持。
所以我们很重视两国今后的经贸和对德国战后民生建设上的合作,更希望两国的合作能长期的进行下去,两国之间可以互补,德国虽然战败,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两国的合作。
而且我们华夏刚刚统一,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庞大的人力,同时也希望世界各国都来华投资。”
接下来各国记者纷纷提问,等所有的记者都问了一遍后,文平并没有宣布记者招待会结束。(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对英法开战
两分钟后,后台的几个工作人员拿上一大堆照片来,一一送到所有记者的手里。
等所有记者都拿到照片后,文平才开口道:“这是我们的侦察兵冒险拍到的,里面记录了很多东西,对这场香港的谈判,为什么会破裂,我相信诸位已经有了答案。要是看不懂的话,我也可以解释一下,照片上的那些华夏军人是哪里拍到的。
就在英国的谈判代表丘吉尔来到香港前,我们在越南边境的哨所就发现了有军队聚集越南边境。
之后我们的侦察兵拍下了这些照片,当时我还在纳闷,为什么英国谈判代表丘吉尔的速度那么慢,比正常时间晚了三四天。
看到这些照片时,我才恍然大悟。就在丘吉尔到达香港当天,十个师左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