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皆浮云》第190章


酝矸梗 ?br />
黛玉失笑,长公主这完全就是哄骗小孩子的口吻,虽说大家都是穿越女,但是长公主已经融入古代生活,对于下人的死见怪不怪,虽然也有些理解黛玉的心情,不过她总不能在这当口义愤填膺的谴责苏云恒吧?
黛玉知她在努力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况且不论如何这事必定是小柔先做错了,说起来她是自己的陪嫁,自己也是有些责任的,便叹道:“那丫头素来有些毛病,我以前只说抽个时间好好跟她谈谈,没想到……”看了眼站在一旁的苏云恒,又道:“罢了,这都是她的命,只希望其她人能长长记性。”
屋里的好几个丫头闻言都忙低了头。
苏云恒听得黛玉说不怪自己,不由得大喜,忙承认错误道:“是我下手没有分寸,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黛玉笑道:“但愿以后不会再有这么没眼色的丫鬟。”
外面的雨渐渐的又大了起来,两个丫头端了茶水点心上来。
长公主见了茯苓嗅到点心的味道跑了过来摇头摆尾的,突想起一事,跟黛玉道:“你现在有孕在身,还是先别把茯苓养在身边了,等孩子生下来再抱回来也不迟。”
黛玉闻言犹豫道:“可是丫鬟经常给茯苓洗澡的,我现在也很少抱它了……”
苏云恒早就对茯苓不满,黛玉睡觉时,茯苓总想着也上床跟黛玉一起睡,往往黛玉午歇的时候茯苓就霸占了黛玉,害得苏云恒不能近黛玉的身不说,因为它太小还不能打它,此刻听长公主这般说,忙道:“还是孩子最重要,等孩子生下来再把茯苓抱回来就是了!”忽想起林如海,又忙提议道:“我看岳父大人他一个人在家很是寂寞,不如干脆把茯苓送了他养?”
黛玉皱眉道:“茯苓数次救过我的性命,我怎么能说把它送走就把它送走呢?”
第八十九回 宫女
长公主见黛玉舍不得把茯苓送走,只好妥协道:“那就不要养在正房了罢,我看那书房还有空地方,把茯苓的小屋搬过去正合适!”
苏云恒张口要反驳,看长公主瞪他,只好闭了嘴。茯苓跟苏云恒两个可谓是冤家对头,当着黛玉的面,两个是谁也不搭理谁,背着黛玉,茯苓没少下嘴咬苏云恒,当然了,茯苓牙口不好,咬来咬去都没有成果就是了。
一时御医匆匆忙忙冒雨前来,顾不得身上潮湿,就赶紧给黛玉把脉问诊,之后开了一副安胎药就告辞了。
长公主和定国公听的说并无大碍才放心回去。
苏云恒打发人去煎药,见屋里人都出去了,便亲自去捧了茶来,向黛玉陪笑道:“你还生气么?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好不好?”
黛玉看他先低了头认错,也就不再纠结,收了冷着的脸直言抱怨道:“你下手也太没分寸了,就算她犯了什么错自有家规处置,无论如何也罪不至死罢!”
苏云恒委屈道:“可是那丫头太也可恶,趁着我沐浴的时候扑了过来,我想都没想就出了一掌,所以才会这样的……”
黛玉无语,没想到那小柔平日里千金大小姐一般金贵,这会子竟如此奔放?这也是以前没想到的,黛玉不由又暗自庆幸苏云恒出手果断,不然的话又要有难听的传言了。
希望以后这丛穆轩的丫鬟能长点心,别再干这样的事了。
黛玉道:“这次算你没做错好了,不过我没了一个丫鬟,你得赔我一样东西。”
苏云恒忙道:“你想要什么?”
黛玉只是这么一说罢了,此刻也没什么想要的东西,便道:“我一时想不起来。以后想起来再要。”
至此这事就算这么过去了,小柔的家人并未跟着黛玉陪嫁,因此黛玉便又另外赏了二十两银子,让她家人将她厚葬。
至于苏云恒特意早些回来要跟黛玉说的那件事。直到晚间黛玉吃过药苏云恒才开口说。
原来前两日王子腾府上被搜出甄家的财物并贾家的财物,再加上王子腾本人被参劾,至此,四大家族只有一个史家勉强没有事。贾家王家并薛家都已是再难翻身。
王府被抄家,贾府被抄家,贾赦的三千里流刑的判决下来,贾政因藏匿甄家财物也被判了一千里流刑。苏云恒已经跟人打了招呼,到时自会照顾贾政,让他少吃些苦头。东府里贾珍贾蓉也都各自获罪。
余下众女眷皇帝并未立刻追究。只把众人全都关进了狱神庙。
黛玉知晓后只点了点头。苏云恒再三犹豫,又道:“那贾宝玉却不在狱神庙中。”
黛玉奇道:“那是为何?”
苏云恒虽知黛玉对贾宝玉并无别样情愫,不过见自己妻子对青梅竹马这么关心,还是忍不住呷醋,道:“听说抄家的官兵去了之后他就已经不在了,也不知是之前就逃走了,还是藏了起来没找到。”
黛玉听了忍不住叹气。宝玉是个大少爷出身,一个人在外能不能活得下去还不一定呢。想着宝玉出去会往哪里去,黛玉忽然叫道:“说不定他是真的出家去了!”
苏云恒闻言也想起贾宝玉曾闹着要出家的事,不由得眼前一亮,他最好是出家了,否则找到了他就得赶紧把他送去狱神庙关起来才是。
翌日起黛玉就打发人去京城的各大寺庙寻找宝玉,京城的大大小小的寺庙为数也不少,一时之间还真是难以寻到。
时日长了,黛玉又怀疑宝玉是不是去了别处,或者被那传说中的一僧一道给渡了去。
六皇子大婚之后就快到了怡嘉大婚,这日黛玉随长公主一起进宫给太后请安,正巧遇上怡嘉也在太后宫中请安,二人便相约去逛御花园。
黛玉照例问了几句公主府有没有建好之类的话,便道:“可惜你大婚那日我不能去了,不过你大婚之后就可以随时来府里玩,倒比在宫里时方便多了。”
怡嘉笑道:“到时候你可别嫌我烦啊。”
两人说说笑笑的找了个亭子进去坐下。
宫女们上了茶点便退下了,怡嘉道:“听说吴贵妃的娘家侄女那天回了家就大病一场,到现在还没养好——你运气真好,又躲过一劫。”说着抿嘴笑了。
这事黛玉倒是不知道,听了便笑道:“我运气好不好不知道,不过你的运气一定是不错的。”
怡嘉却收了脸上笑容,叹气道:“我最近才听说准驸马房里还有几个打小在一起的通房丫头,你说我该怎么处置那几个丫头?”
黛玉闻言沉默了,这个准驸马被赐婚时已经十六七岁了,想来有几个通房再正常不过,但若是打小一起长大的丫头就不好办了,一来他们感情深厚,二来那驸马是怡嘉先看上的,若是刚开始就强势,恐怕驸马以后绝不会喜欢怡嘉了。
黛玉本想说直接打发了就是,但是看怡嘉是真的在发愁,便知道她不想使出这样仗势凌人的手段,若驸马是个烈性的,只怕刚新婚就闹崩了。
这就是身为公主的悲哀,驸马纵然可以靠着公主的地位飞黄腾达,但是同时压抑着的却是身为男子汉大丈夫的傲骨和脾气,所以自古以来的公主纵然不去和亲,也鲜少有生活幸福美满的。
黛玉劝道:“你先别操心这些了,若是驸马是个知好歹的,他自然在大婚前就把那几个丫头打发了,你贸然插手只会让驸马跟你离心,若是驸马没有打发,你就等大婚之后再伺机而动,最关键的是别让驸马对你有意见。”
怡嘉又叹了一声,道:“你说得对,驸马……驸马他是个有本事的人,若是我以公主身份强压他,只怕他也是宁折不弯的。”
少时就有宫女来传黛玉回太后处,说是长公主准备告辞了,怡嘉、黛玉二人便又原路回去。
走在路上时,怡嘉趁人不备小声向黛玉道:“你最近小心二皇兄,听说有小人向太后和父皇告状,说你是妒妇专宠,父皇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想来心中一定是不高兴的。”
黛玉听了心里忽悠一下,不由苦笑,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人总是容不下异类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也许女人更加容不下宠擅专房的人,因为她们得不到,也不能容许别人得到。
更何况这其中还有巨大的利益,定国公世子侧妃的名头,或者只是定国公世子身边人的名头,对许多人而言都是莫大的诱惑,自己这个绊脚石就是那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若不是父亲林如海仍旧是内阁首辅、皇帝宠臣,只怕圣旨的申斥早就下来了。
回到太后宫中,长公主面带歉意的看着黛玉,她身后已是端端正正的站了四个美貌宫女。
太后见黛玉进来,笑吟吟道:“如今你有孕在身,还要服侍恒儿,实在太过辛苦,我便赐下这四个宫女去帮你分忧。”对那四个宫女道:“还不去见过世子妃?以后世子妃就是你们的主子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