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第157章


老师太本来已经退出去一丈开外,这一番对话之后,让她又退出三步。
第一次退开,是因为纠缠在一起的两个人波及的范围太广,而且黑暗中敌我难辨,所以不得不退。
第二次后退三步,是因为老师太已经听出来了,和马明久交手的人,年龄绝对不到三十岁,甚至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一个二十多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竟然能够和锦衣卫的镇海神针正面抗衡,而且是面对七十多岁老供奉的宝刀和毒掌招招抢攻。
心中惊骇之余,老师太不得不后退三步,想看清楚究竟是什么样的后起之秀如此厉害。
如果说闷头抢攻还勉强能够理解,可是这个年轻人在剧战的过程中,竟然还有余力开口说话。那就说明游刃有余,根本没有把马明久放在眼里。
老师太纵横江湖三十余年,可谓见多识广。
但是今晚发生的一切实在是太诡异了,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老师太完全是被自己的直线式思维方式给迷惑了,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钻进了牛角尖。
熊储拼尽全力一剑解围,是因为此前暗中观摩的时候,发现马明久的刀法虽然精奇,内力也足够浑厚。
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马明久的刀法招式并不多。
经过小半个时辰的暗中揣摩,熊储已经基本摸清了这套刀法的脉络,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但是,像马明久这样的高手,具体的招式根本没有参照意义,因为他都是临场发挥的应对招式。
所以熊储并没有去仔细推演马明久的刀法究竟有多少招,而是反复推敲一个字——意。
刀意!
熊储修炼的剑法,说起来有一招,那就是一剑刺向太阳。
其实一招都没有,因为太阳究竟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
就像现在漆黑一团,你说太阳在何处?
正因为如此,熊储日夜苦练的,实际上就是剑意。
意在剑先,无坚不摧。
找到了马明久刀法的脉络,熊储就已经触及到了马明久刀意的源泉,然后才能料敌先机,后发先至。
正因为如此,老师太才没有听见刀剑相撞的叮当声。
因为马明久的刀势一起,熊储就已经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以己之长,攻敌所必救!
熊储最大的长处,就是有一套神鬼难测的身法,而且移动之间快若闪电,不可琢磨。
马明久的刀势一起,熊储已经出现在另外一个地方,然后闪电一刺,刚好是马明久的空门。
随着战斗的进程,熊储越来越挥洒自如,让马明久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原来,在战斗中,熊储突然想到了逍遥子曾经所点评刀剑的优劣。
刀为百兵之胆。
刀法要诀:一要刚毅勇猛,二要快似流星,三要干净利落,四要杨柳临风。
剑为兵中之君。
剑法要诀:抹如闪电,拂若流云,劈如开屏,刺若流星,灵动轻快,曼妙入神。
想到逍遥子的一瞬间,熊储想到了前不久在袁鹂卿书房中看到的一本书,一本她自己辑录的小册子《武林绝学失传之谜》。
不知道袁鹂卿究竟从什么地方摘录出来一套剑法,据说是六百年前昆仑女侠呼延冰雪独创的《闪电三千击》。
呼延冰雪从来没有向东越过潼关,但是她的足迹踏遍了西域,一直到波斯以西,几乎打遍西方无敌手。
一般的武林名宿,总会总结出一套剑法之后,然后又总结一套剑法。
但是这位呼延冰雪却反其道而行之,她从来不琢磨一套完整的剑法,而且仔细推敲每一招剑法。
据说她用了六十年时间,一共总结出两千七百招剑法,后来命名为《闪电三千击》。
熊储在《武林绝学失传之谜》中看见过六百多招,和中原剑法大相径庭。经过袁鹂卿解释,熊储才明白这里面融入了西方的剑法。
西方剑法只有很简单的几个动作:劈、刺、削。
实际上,西方的剑法,有一大半属于刀法。
现在,熊储拿出来对付马明久的这一套剑法,就是六百多招《闪电三千击》。
西方的长剑,那才叫真正的长剑,比中原人长剑长一尺多,重量也重了三倍。
但是,熊储手中的青釭剑十八斤,比一般的单刀还重,刚好和《闪电三千击》相得益彰。
《闪电三千击》最大的长处,就是每一招之间都不连贯,而且每一招和中原相似的剑法相比,都是似是而非,甚至和中原剑法完全背道而驰。
马明久按照自己丰富的江湖阅历,推断熊储可能出现的下一招,然后单刀直入,结果一连上了三次当。其中有一次,差点被熊储一剑穿心。
熊储之所以大开大合,用青釭剑当单刀使唤,就是要给马明久一个出其不意。
越是武林高手,心中对于兵器的认识就越是根深蒂固。
看见长剑的一瞬间,像马明久这样的高手,至少可以立即想起数百种剑法,然后推演出应对招式。
可是熊储出手的时候分明是剑法,但是宝剑临头的一瞬间,却变成了刀法横削竖砍。
马明久另外一个意外,就是青釭剑根本不怕龙鳞紫金刀。
龙鳞紫金刀不能威胁敌人的兵器,威力就已经下降了三分之一,变成了一把普通的大刀而已。
马明久第三个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分明不过二十岁,但是内力之强,之精纯,仿佛已经修炼了四十年的老家伙。
而熊储心中的对敌策略,就是建立在马明久已经被老师太磨去了相当一部分的内力。
毕竟他在暗中观看的时间,就已经接近半个时辰。此前两个人究竟战斗了多长时间,熊储不知道。
但是熊储明白一点:武林中讲究的是,老来不以筋骨为能。
避其朝锐,击其惰归。
这是和苗三冠在一起的日子里,两个人研究兵法多次说到过的问题。后来熊储闭关半个多月,就是在琢磨这些内容,然后运用在自己的战斗中。
现在,马明久正是旧力将近,新力未生之际,如果不痛打落水狗,熊储都觉得自己有愧于杀手这个称号。
两个人针锋相对纠缠在一起,时间却在飞快的流逝。
现在已经到了东方发白,露出第一缕曙光的瞬间,老师太突然发出一声惊呼。
这一声惊呼传来,熊储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0147、决死一击 '本章字数:3321 最新更新时间:2014…10…01 00:00:00。0'
只要动,就存在惯性。
物体运动有惯性,思维活动同样有惯性。
什么老人讲啊、俗话说啊、古人云啊,都是一种经验主义作怪,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形式。
但是具体到思维活动产生的惯性,却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熊储此前义无反顾实施惊天一击之后,事情就已经产生了第一个惯性。
交战双方的主角之一,衡山派的老师太变成了看客。
原本是看客的熊储仓促上阵,变成了交战双方的主角之一。
惊天一剑之后,熊储肯定不能说:“你们继续,我就刺一剑。”
即便他真的如此说了,马明久也不会相信。
事情就是这样,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乃至无穷。这也是一种惯性。
既然别人不相信,熊储自然没有必要废话,他也没有想过要废话,而是鸠占鹊巢,接替老师太的位置直接投入战斗。
施展出《闪电三千击》之后,熊储很快就发现这套剑法的奥妙,是专门针对高手设计的,属于以弱击强最实用的剑法之一。
因为《闪电三千击》的招式虽多,但是前后之间半点关系都没有。
每一招都是突如其来,仿佛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高手之所以能够一出手就压制比自己弱的人,功力修为仅仅是一个方面。
最主要的就是因为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就是因为他们打败了所有能够打败的人,从而见多识广,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面对比自己差的人,高手能够通过对方的出手,很快就判断出前因后果,然后先发制人,让你半点脾气都没有。
熊储上来就是惊天一剑,这一下先声夺人,让马明久产生了一种思维惯性。
在马明久看来,熊储出手的每一剑,肯定都是如此威力,自己必须全力以赴才行。
因为高手对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