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晚清》第30章


印?br />
洪秀全心中这点算盘大家那是一清二楚,几乎在霎时间,周围的几个人脸色全都一变,但张宏却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实际上,在这几天的晚上经过反复的权衡,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甩来太平军单干。
单干确实风险比较大,甚至在来金田之前张宏都很少考虑这方面的事情,只不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为理念和信仰的问题,拜上帝教终归是容不下民团的,而且自己在太平军中势单力孤,早晚会难以容身,既然如此,倒还不如下定决心去闯一把,毕竟这个时代完全靠迷信起家的太平天国都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何况是来自后世的自己?
诸多念头在张宏脑海中闪过,他笑了笑,慢慢上前一步,学着杨秀清的样子压了压手止住大家的欢呼,随即高声道:
“大家可知汉唐之盛世?宋明之繁华?”
台下之人大多都是目不识丁的穷苦百姓,他们对历史的记忆大多来自长辈们的口口相传,因而张宏话音刚落,大家脸上便露出些许疑惑之色,随即纷纷摇头。
“那好,我今日便告诉大家,千百年来我汉人坐江山之时虽有灾荒之年,但仓廪俱实,天下之大无饥饿之忧,全国之中人人皆尊教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张宏的声音本来就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再加上这话句句契合百姓们最关为心的吃饭问题,因而几乎在这话音刚落之时,所有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大家眼中闪烁着好奇,等待着他的接下来的述说。
张宏顿了顿,扫视了大家一眼,随即他突然以一种痛心疾首的语气大声道:“可是这一切在百余年前都结束了,那些满人鞑子,那些蛮夷,他们仗着凶悍和野蛮从关外破城而入,不事生产却杀我同胞无数,全国之良田被圈数十百万顷,我等汉人做牛做马,每年上缴钱粮以养千万满人!这是何等不公!”
如此深情并茂,句句贴着百姓心窝子的演讲很快就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台下之人眼中所有之情绪几乎一下子就转化成了极端的愤怒,而敏锐地察觉到了台下众人情绪变化的张宏嘴角微微一翘,他随即抓住这一时机,几乎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道:
“今天起,我们再不伺候那些满洲鞑子了,大家当易汉人衣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再造汉唐盛世!”
四十二 易衣冠(下) '本章字数:2038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09 10:11:46。0'
洪秀全想落张宏的面子的打算本没有错,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演讲中夹杂了太多宗教色彩,这对于丝毫未被迷信思想侵蚀的民团来说毫无吸引力,这本来也就罢了,但更麻烦的是张宏显然更高一筹,他的话语一没有与拜上帝教的教义抵触,二则极具煽动性,因而此时此刻,不仅仅是民团,就连占军队绝大多数的太平军也是感同身受。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张宏话音刚落,早已得到吩咐站在民团中间的周富贵突然大喊了起来,霎时间,土台下的这几万人马一下子被感染的一起鼓噪起来,他们的声音虽不整齐,但却也响彻云霄,颇有一番震天撼地的气概!
台下军民在这些大人物连番的演讲中激动的脑袋发晕,但他们却丝毫没有发现台上的洪秀全已经气的脸色都青了,这张宏实在是太狡猾了,对这绝大多数的拜上帝教中坚分子,他抬出的民族大义不但不会因为违背教义而遭致反对,反而在气势上还盖过自己这个天王一筹,这岂不是有反客为主的之嫌?
洪秀全不是笨蛋,他虽说已是气极,但也知道现在还不能发难,毕竟这张宏说的没错,自己现在要是无缘无故的去拆台不说能否成功,就是一切顺利搞不好也会造成军心紊乱,此刻乃天国草创之期,岂能因小失大?于是在深深地吸了两口气之后,洪秀全摆出了一副笑脸将张宏往后一拉,以防他接着再往下说出些什么,随即接着大声喊道:
“诸位辛苦了,今日誓师之后我们很快便要讨伐清妖,大家还是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日我等一起杀妖!”
台下兵马大多都是多年来入上帝教的骨干人士,他们一听天王的命令,自然是无不遵从,而张宏也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于是便也暗中让林凤祥带着民团一块撤离,毕竟自己虽说已与太平军高层们水火不容,但好歹还没到捅破窗户纸的地步,这时候如果再激怒洪秀全,恐怕于双方都是有害无益。
“民团家属自上而下,不论老弱妇孺,皆易汉人衣冠,战士则以前明之兵为准,限一个时辰内打点完毕。”这是张宏退下土台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
和前世清末断发易服引起的全国舆论哗然不同,对于易汉人衣冠,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不但没什么抵触,反倒还欣喜异常,毕竟这么做不但恢复了老祖宗的东西,还符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圣人训导,岂不是一举两得?
士兵的效率是最快的,他们大多仅仅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就欢欢喜喜地改换了衣冠,而也许是骨子里对清朝那老鼠尾巴一样的服饰的反感,此刻的张宏只感觉眼前一亮,甚至都觉得连军容也整齐了几分。
不得不说,虽然汉人衣冠中的长发并不适合现代化社会,但它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创造之一自然有它难以掩盖的优点,至少此刻,换了装的民团看起来极让人顺眼,走来走去的士兵们个个穿戴着红黑相见的铠甲本就威武至极,再加上那传统束发的四方头巾,瓜皮帽,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便散发了出来。
金田村,民团驻地之外,事实上,早在团营之初洪秀全便已抛弃了满清服饰,只不过同时他也仅仅是下令大家留发而已,并未按古制恢复汉人衣冠,而如今他刚因为张宏憋了一肚子火,自然也是决不允许手下的太平军跟着民团一起换装的,如此一来,金田团营之地霎时间便被泾渭分明的划分了开来,如此变化连许多机灵些的人都似乎看出了些许端倪。
在封建社会什么传播的最快?那无疑就是谣言,这团营的数万人在男女别营的制度下完全没有任何有效的娱乐方式,于是乎,在一些好事之徒搬弄是非,信口雌黄之下,谣言一传十,十传百,仅仅不到一个时辰,各种版本已经超过了十位数,各种夸张离奇的说法甚至连始作俑者都为之瞠目结舌。
这股势头直到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冯云山亲自出马才慢慢平息下来,只不过俗话说破镜难圆,谣言和相去甚大的服饰已经在民团和太平军之间埋下了一颗钉子,双方虽然嘴上不说,但却也早已没有了之前的融洽与和睦。
这一天晚上太平军核心领袖再次被召集了起来,然而张宏却有史以来第一次不在被邀请之列,只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大概猜出了这次会议的内容,因为在第二天的一早,当大军都在收拾行装准备离开金田给予清廷更沉重的打击时,冯云山亲自找上了门来。
“张贤弟,奉天王之命,金田乃天国之根基,不可丢失,民团兵强马壮,当担此重任,留守此地。”冯云山眼中布满了血丝,似乎是一夜没睡,他声音有些沙哑,对张宏淡淡道。
“谨遵天王之命。”对于这样的命令,张宏没有任何意外,民团被逐出太平军自己计划中的事,留守金田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毕竟洪秀全也很清楚,他指挥不了民团。
“如此最好,张贤弟,你颇具才能,眼光独到,只是太过年轻,若是锻炼一番必成大器,此时清妖环视,危机重重,用兵之时万勿急躁,切记切记!”张宏的回答让冯云山松了口气,如果民团非赖在拜上帝教中那是个极麻烦事,只不过,此刻的他眼中并无喜悦,反倒是在犹豫了许久后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冯云山眼中的犹豫张宏自然是看的一清二楚,此刻的他心中一动,按理来说,从今天起民团和太平军即便不是敌人也绝对谈不上友好了,身为拜上帝教的骨干分子估计任谁都巴不得自己早点完蛋吧?难道,这冯云山是个异类?是了,此人在教中有如此之威望,却毫无将洪秀全取而代之的想法,之前虽然算计过自己,但出发点也是为了整个起义军的统一指挥。
四十三 以山为家 '本章字数:1969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10 09:02:01。0'
想到这里的张宏顿时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不错,冯云山确实是拜上帝教中的骨干,但他做的任何事似乎都是为了整个反清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