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军师》第454章


他虽然知道这是必须,但他却无法向贾诩那样无动于衷,将这两万条生命看成是毫无价值的白纸。
此刻罗灵风的心情相当的复杂,有喜也有愁,说到:“谢谢了!”他忧的自然是一些不应该死,却不得不死的将士,喜的却是和贾诩之间的关系渐渐有了好转。罗灵风是何人,岂会为了一点点的不忍,而放弃胜利,从而造成更大的悲剧?
贾诩那洞察心机的能力,岂能不知罗灵风的忧纯属于本性的善,并非是优柔寡断,不会为了一些不忍,而改变计划,贾诩怎么说,不过是在安慰他自己而已。
心肠如铁的贾诩会安慰人了,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时王剑快步从远处赶来。将一个蜡丸交给了罗灵风,道:“这是从辽东那里传来的消息!”
罗灵风见蜡丸无损,便取出了里面的细薄绢丝,认真的看了起来,见庞统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忍不住惊叹道:“好一招趁火打劫,好一招一石二鸟,如此一来,幽洲的大片土地都在我军的掌握之下了。士元真不愧是‘凤雏’。”
罗灵风忍不住大声称赞,庞统的胜利就意味着计策成功了一半,更何况庞统打得那么出色。
他将信递给了贾诩,再对王剑道:“王老大,你立刻前往孔明的军营,持我将令,命诸葛亮火速进军并洲,等等……”他不放心张飞,解下腰间刘备赐于他的配剑,道:“将这柄剑交给孔明,他知道怎么做的。”
由于曹操境内只能进,不能出,所以这消息是用船只从青州运过来的,因此,诸葛亮并没有得到这一情报。
贾诩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战报,见一个醉熏熏的酒鬼竟如此出色,不由想到:“刘备军真的是藏龙卧虎之地,看来我没有选错。”想着,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战前见到的邓艾,姜维,叹道:“老将未衰,新将又冒,如此人才辈出的军队,魏公哪还有胜利的机会。”
罗灵风淡淡一笑,面上露出了少许的得意,假若不是他,刘备也许还在和孙权结盟吧?
********
郏港。
张飞,诸葛亮的十万大军停泊在此地,隔着黄河和曹操的三子,曹彰对峙于两地。
张飞在营中暴跳如雷,喝道:“该死的曹彰小儿,向一只缩头乌龟一样,就知道缩在龟壳里,气死老张了。”那声音可谓惊天动地,震得诸葛亮,陆逊两人的耳朵“嗡”“嗡”直叫。
两人无奈,相视苦笑。
诸葛亮道:“三将军别骂了,你再叫曹彰也不可能出来呀!”
张飞怒道:“就骂!不骂难消老张心头的火,这个小乌龟和他老子那只大乌龟一样,没胆。”
张飞见诸葛亮不愿意听他漫骂,便气冲冲的走了出去。
诸葛亮苦笑:“看来曹彰进步了许多啊,比以前稳重多了!”
“是啊!”陆逊赞同道:“原先在育水河畔的时候,他还有着一股冲劲。上次的战败让他沉稳了许多,要是还是原来的性格,听见我们辱骂曹操,早就蹦出来和我们交战了。”
诸葛亮道:“他越谨慎,对我们就越有利。曹彰个是将才,并非帅才,他的目光仅限于战场上,并不能抬眼四望。只要他不莽撞,就不会发现我军的异样。毕竟,此战关系到曹家的兴亡,曹彰只能憋气死守。如今,只有等辽东方面的消息了。”
当真是说情报,情报就到。
这时,就听外人来报罗军师的使者来了。
诸葛亮立刻请他进来。
王剑走进大帐,对诸葛亮微微行了一礼,道:“大人让在下传他将令,命你立刻动身,出兵并洲。”
诸葛亮闻之大喜,立刻就明白了庞统已经成功的取得了辽东,一切的计划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朗声道:“诸葛亮领命!”
王剑交出剑,道:“这是大人让我交给你的,让你自己处理!”
诸葛亮接过剑,对外传令道:“来人,传令下去,‘陷锋军团’所有将士即刻整理行头,准备出征。”
接着,诸葛亮将刘备配剑交给了陆逊,道:“我们的计划你也清楚,三将军虽是大将之才,身怀统军之道,但为人太过暴躁,往往未动脑之前就被别人给惹恼了。此次关系到我军是否能够破曹的关键,我走之后,就由你来看住三将军了。”
陆逊忧心道:“逊资历尚浅,恐怕看不住恼火后的三将军!”
“哈哈,”诸葛亮笑道:“这个你就放一百个心,三将军天不怕地不怕,惟独能治他的就是我们主公。无论三将军的火再大,只要主公一放下脸来,那三将军势必比小鸡还要温顺三分。只要你有主公配剑在手,三将军绝对对你必恭必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满。”
陆逊接过剑,点头道:“军师放心,我会看着三将军的,决不让曹彰小儿看出丝毫破绽。”
当夜,诸葛亮就领着高顺,吕蒙,张巍,马忠,张南等将向西方遁去。
夏阳古渡,原名少梁,战国时曾属魏,后又归秦,改名夏阳。夏阳古渡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侯韩信在平叛魏王豹时,曾佯攻临晋,暗渡夏阳亦俘虏了魏王豹。
今番,诸葛亮就是要效仿古人,明攻风陵渡,暗渡夏阳古渡。
不过,到了夏阳古渡后,就进入了曹操的腹地,可以算是万分惊险。此刻,夏阳古渡并非罗灵风暗渡徐州,取许昌一样。那时,没有任何人可以想到罗灵风的大军会出现在徐州,因此,罗灵风可以出其不意的渡过徐州。可是,夏阳古渡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曹彰不可能不派兵镇守。
因此,贾诩当时就想出了一个计策,此计为,佯攻风陵,虚使围魏救赵之策,背地却是实攻风陵。
此计拗口,却可以从字面解释。罗灵风等人一听贾诩此计,立刻就拍案叫绝。
计策很简单,就是计策连环混合起来使用。
明里强攻风陵渡,吸引曹彰的注意,暗中却渡过夏阳古渡,渡河后,直逼并洲首府晋阳而去。
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引起曹军的注意。曹彰虽然知道这是围魏救赵之策,但是晋阳兵少将微,绝对禁不住刘备军的攻势,这时的他也只有调兵回援一路可走。
我军则以逸待劳在一处险要地和曹彰军对峙,拖延住曹彰的大军。
如此一来,对方的注意就会被吸引。
这时,再使出杀手锏,再次渡夏阳,奇袭风陵渡。
陆地和水军两军里应外合,齐心攻打风陵渡,胜后再北上支援吸引曹彰注意的军队。
没有了黄河天险,试问,这些曹军新兵如何能抵挡刘备军铁骑的践踏?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一个智者脑中属于自己的战场,在实际行动中是否能取效,那就拭目以待吧!
3…359正文 下卷 第359章 破风陵渡
贾诩此计的关键就在与诱和守,吸引曹彰的部队必须在敌军的腹地里抵挡曹彰的攻势,因此,此人必须有勇有谋。根据恰当的时机申时度势,随时随地的改变战法来配合后续部队的攻势。
诸葛亮选择了吕蒙,在攻南郡时,他就充分的了解了吕蒙的能力。当时,若非吕蒙投降,诸葛亮岂能轻易拿下南郡。这个任务交给吕蒙是再好不过了。
吕蒙领军两安轻装度过了夏阳古渡,避开了汾阴,北上直奔晋阳而去。
这个过程当然免不了被曹军发现,汾阴的太守即可派小股士兵阻截,骚扰。不过,吕蒙像是铁了心要袭击晋阳一样,毫不理会这些小股部队,依旧快速行军着。
汾阴太守不敢怠慢,兵力不多也就不能出击,只好派使者向风陵渡的曹彰求援。
此刻,曹彰正在严密的安排着守卫和布防。正如诸葛亮,陆逊两人说的一样,曹彰确实起了很大的变化。至少,那好战的脾气收敛了许多,为人也渐渐沉稳了起来。
原先,他从来不干的巡视军营,如今,却要天天巡视,生怕有什么意外。当然,这也不能怪他胆小,只因敌方势大,数倍与己,曹操已经输不起了,并洲若失,也就象征着曹操灭亡的开始,这也难怪曹彰会变得如此谨慎。
当他收到汾阴太守求援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了。他一得到消息,立刻就想起了历史上围魏救赵的典故,思索之余,便招来了一直伴随他左右的毛玠,问道:“孝先,对方是在效仿齐国兵家孙膑攻魏救赵的计策,你说我们应该如何是好?”
毛玠沉思片刻。道:“对方此举一定是因为拿不下风陵渡,从而想出折中的方法。是为了吸引我军的注意,让我军前去救援。从而减少风陵渡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