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第23章


「你记得我们说的喜悦和快乐的差别吗?」老人问。 
「嗯,快乐是需要外在条件的,而且它的范围比较小。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然后可以大范围地渗透到你的全人‥‥」若菱回答。 
然后她随即明白了,自己的生活中真的缺乏喜悦。思索了很久,若菱想到她从小喜欢跳舞,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展现这方面的才华。另外,她由衷地喜爱孩子,也许她可以花一些时间到孤儿院去陪孩子玩耍。还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总让她觉得自由、开阔! 
「很好,」老人看着若菱想得陶然欲醉,「你可以安排一个散心的旅程,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它那个最接近我们真我的振动频率。另外,也许可以去学学跳舞。」 
「学跳舞?」若菱很惊讶。 
「为什么不呢?」老人笑着说,「因为舞蹈是最能展现你自己的一种艺术,在舞动四肢的同时,你不但与身体连结,而且能释放累积的压力、情绪,进而用舞姿和蕴涵其中的力量来表达你自己。」 
若菱听着都感觉到很喜悦了。 
另外,老人提醒:「定静的功夫是最有效对治我们纷乱思想和负面情绪的利器,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建立觉知,提升你对事物以及自我的觉察能力。而且在冥想时,我们身体如如不动,情绪、思想都在严密的监控下,你和你的真我可以有短暂的相聚。虽然短暂,你已经接近生命的源头了;也许不能畅饮,但是你多少可以沾染到那湿润的水气。」老人解释,「定静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不过在过程当中,你会愈来愈感受到来自真我的那些特质:爱、喜悦、和平。」 
「就像锻练肌肉一样,一朝一夕不会看到成果,但是你可以觉得自己日益强壮。」若菱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 
「是啊!」老人开心地笑了,「然后你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渐看到让你喜悦的东西,它们是无所不在的。一朵迎风招展的小花,一个婴儿的微笑,一片阳光下闪亮的树葉,一个朋友随口的赞美,这些都是无声的问候、喜悦的祝福。」 
若菱不语,沉浸在这个喜悦的气氛中。 
停了一会儿,老人说,现在我们要来到圆圈圈的最后一个层次了。他先在地上的圆圈上,属于思想的那一圈加了「定静」两个字。然后告诉若菱,最后一圈,其实就是前面三圈所累积出来的。 
「我们和真我距离愈来愈远的时候,会失去了自我感,因此我们必须要抓取一些东西来汲取我们的自我感,小我于焉产生。它不停地向外抓取,只为了加强它自己的真实性,好继续苟延残喘地存活下来。」 
若菱其实已经領教到了小我的伎俩,尤其是在职场上,根本就是一场每个人的小我与他人小我厮殺的战场。 
「大部分自我身分的认同是开始于青少年期,那个时候,发型、朋友、跟不跟得上流行,是你自我认同的一个标竿。现在的孩子,可能还加上手机、名牌吧!拿了最新款的手机,自我感觉就不同了。穿上名牌服饰,背也挺得比较直。」老人摇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没有告诉孩子们,他们真正是谁,也没有教他们如何从内在汲取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靠外在的认同和肯定。」 
若菱想起一件小事。有一次,她和志明到长江三峡去旅游,船上极其无聊,于是和另外一对年轻的夫妻相伴聊天。 
若菱好奇地问:「你们是哪里人?」 
那位先生却回答:「我在上海、香港都有房子。」 
当时只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现在看来这也不过是小我的自我认同,认同他的房产是一种身分的表征。这时若菱忍不住说:「然后我们出校门以后,自我的认同就变成了你的工作,你开的车、你住的房子、你的配偶、你的孩子等。」 
老人同意若菱的说法,然后在最外圈加上了许多圈圈,上面写着各种我们赖以为身分认同的东西。 
「你看,」老人指着外面的圈圈说,「愈向外抓取,我们就离我们的中心,也就是「真我」愈来愈远了。这就回答你最早的时候,曾经问过的问题:为什么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快乐,但是真正幸福快乐的人却这么少?」 
老人进一步地说:「小我不但向外抓取,而且它也进而和它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认同。」 
看到若菱又是茫然的表情,老人笑笑说:「比方说,有些人就觉得受害者是他们的一种身分认同,如果此生不控诉那些所谓迫害他们的人的话,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若菱似有所悟,接着说:「然后小我也和我们的思想认同,完全相信我们所思所想都是真的。」 
「对!」老人赞赏道,「有些人的小我甚至跟他们的遭遇或疾病认同,像你的同学露露认同于『被弃孤女』的角色,有些人认同于癌症患者的角色,这些角色加强他们的自我感,然后别人才知道他们是谁。」 
老人看看若菱,然后在身分认同的这一圈加上了「觉察」两个字。他指示若菱:「你回去好好体会这个破解身分认同的秘诀吧!」 
第30章
老婆不是秀给别人看的──身分认同的探索
若菱迫不及待想看看老人给她的访客名单上的最后一位贵客是谁,她猜想应该也非等闲之辈。她依址来到了台北市最高级的一个住宅区,经过重重检查和通报,最后管家引領若菱进入了豪华的会客厅。若菱举头一望,四周尽是名家的画作,价值不菲。 
主人一出现,若菱倒抽了一口气,原来是他!台湾高科技产业赫赫有名的人物,怎么他也和老人交过手?主人优雅地欢迎若菱,坐下来的时候,特别问若菱是否介意他吸雪茄。若菱连忙说不介意,感受到主人的谦和与真诚。 
「老人好吗?」好像每个人见面都是这一句话。 
若菱照旧礼貌地回答。 
「嗯,」主人吸着雪茄,「你现在的进度是什么哪?」 
「在身分认同这一圈了。」若菱回答,感觉他们好像搿羰裁春诎锼频模蛘泻舻挠镅员鹑丝墒且坏愣继欢难剑 ?br /> 「哈哈,每次他都是留这个最后的难题给我。」主人开怀地笑着。
若菱实在很难想象以主人的身分、地位,财富、权势,他会有身分认同的问题? 
收敛了笑容,主人缓缓地道来。 
「那一年,我的夫人过世了。而我的事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在这个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我的健康也亮起了红灯。我一直是个非常乐观、坚强的人,但是一连串的打击太大了,我开始怀疑起人生的目的,还有自己的价值。」 
主人吐了一口烟圈,又继续他的故事。「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被打败、一无是处的武士。就在这个时候,老人出现了,他让我看见,我的事业、家庭、成就、都不是真正的我,而我却如此地认同于它们,认为我「拥有」它们,可是老天爷可以在一瞬之间,把它们席卷一空。」 
他摇摇头,继续说道:「我们这个小我,不择手段地去认同各种各样的事物,好延续它的存活。你看,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些小孩子会为了一张纸打成一团,就是因为他们自我认同了这张纸是他们的,别人拿走了这张纸,就是对他们自我的一种打击。」 
「不只小孩呢!」若菱也勇敢地表达她的看法。「很多美国高速公路上的枪击命案,就是因为开车的人「认同」他们前面的道路是『他们的』,所以别人超他的车就是不给他面子。」 
「哈哈,这个说得好!」主人由衷地赞美着,让若菱有点不好意思了。 
「自从深刻地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用不同的心态去应对我的人生。我的所作所为,不再是喂养我的小我了,而真的是从一个更高、更远的角度来衡量我究竟想要什么。如此一来,我的事业有了转机,健康逐渐好转,也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人生伴侣。」 
主人这时露出了暧昧的笑容,「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不再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太太。对我而言,老婆是和我一起过生活的,不是秀给别人看的,心灵相通最重要。比我年轻几十岁的女孩子,哪能懂得我的喜好、心意、心态呢?娶年轻女孩的人,通常都是希望在女孩身上满足一些小我的需求,这也是一种无谓的身分认同。」 
若菱这时候大胆提出一个问题:「那您在和属下相处上有没有什么改变呢?」 
主人一笑,相当嘉许若菱的问题。「当然有啦。那些光会吹拍逢迎、没有真正能力的人,在我的公司现在无法生存啦。因为我不需要他们来喂养我的ego,让我自我感觉良好。每当我的属下在为面子、为小我争辩时,我都会清楚地指出他们的盲点,很快就把问题给处理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