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头军阀之公子从军》第34章


“哈哈,他们快完了,机枪准备,防止土匪反扑。”刘永义兴奋地叫道。
几个土匪连滚带爬地冲出了山洞,冲在前面的立刻就被打死,后面的急忙把双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轰、轰、轰。”山洞内连着传来了几声爆炸。
“这是手榴弹的爆炸声,山洞里怎么会有手榴弹的爆炸声?”李得田感到非常惊奇。
“八成是牛大富在自杀吧。”刘永义分析道。
过了一阵,山洞内的咳嗽停了下来。
“应该都被熏死了。”二排长说道。
“我觉得也是,不过为了保险,再熏个二十分钟吧。”刘永义说道。
又过了二十分钟,刘永义下令把火灭掉。
火灭掉之后,又过了好一段时间,估计山洞内的烟散得差不多了,刘永义于是命令两个士兵进山洞去探探情况,两个士兵进入山洞搜索一阵后,出来报告说,里面的土匪已经全死了。
“好吧,现在我们进去。”刘永义说道。
打开手电,几个人走进了山洞,唐管家也跟着走了进去。
向里面走了几步,刘永义又折了回来,他叫上两个士兵,要他们把住洞口,不要让其他人进来。
“李小姐、高小姐,你们不要进去,被辣椒烟呛死的人样子很恐怖的。”刘永义对李静玉和高丽丽说道。
“我不怕!”高丽丽抢先说道。
“我也不怕!”李静玉不甘示弱。
虽说烟已经散去了许多,可山洞内的空气依然呛人,众人一边走一边咳嗽。
“啊……太奇妙了!”刘永义惊叫起来,其他人也跟着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叫。
山洞内到处是银元、金器、玉器、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宝贝,这些东西在手电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奇妙的光。
“怎么会有这么多宝贝?”高丽丽惊奇道。
“都别动,让我来拍照。”李静玉高叫道,不过她立刻发现了问题:山洞内的光线太暗了。
“可惜没带闪光灯,无法把这奇妙景色拍下来。”李静玉叹息道。
“用手电不行吗?”刘永义问道。
“手电不行的,不过,不管了,先拍了再说。”李静玉说道。
借着手电光拍了几张照片后,众人走了进去。
“这些宝贝怎么散得到处都是,而且,好多还破了。”刘永义感到不解。
“牛大富?找到牛大富了。”唐管家大叫起来。
几束手电光聚集到一个人的脸上,这个人浓眉大眼、面色狰狞。
“他就是牛大富?”刘永义问道。
“没错,就是他。”唐管家说道。
“刘平。”刘永平把勤务兵叫过来吩咐道:“把牛大富的尸体拖出去给唐老爷看看,哦,等一等,他的模样太吓人了,先给他擦擦脸吧,别吓着唐老爷。”
“牛大富,你这个杂种、王八蛋!”二排长突然破口大骂起来。
“怎么了?”刘永义问道。
“牛大富把珠宝炸了。”
“炸了?”
“没错,你们看这里。”
几道手电光集中到一个破箱子上,这个箱子原来显然是装珠宝的,里面还残留着不少破碎的珠宝。
“你们看,箱子里还有手榴弹爆炸后的木把呢。”
“原来是这样,我说呢,这金银珠宝怎么会散得到处都是。”刘永义说道。
“先前那几声爆炸,一定就是牛大富在炸珠宝!这个王八蛋,死了都不肯便宜咱们。”李得田恍然大悟。
“他不会把珠宝全炸了吧?仔细找找,说不定能找到几箱没炸的。”刘永义说道。
手电光开始在山洞里到处晃动。
“这一箱被炸了。”
“这一箱也被炸了。”
众人在山洞里找来找去,居然没能找到一箱完好的。
“行了,咱们出去吧,这烟太呛人了,一会叫几个弟兄进来,把山洞清理一下。”刘永义说道。
花了两天时间打扫战场后,刘永义带人返回了青龙镇。
大龙山之战,刘永义又一次大获全胜,打死打伤土匪42人,俘虏63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31枝,短枪7支。三连的损失是:死9人,伤12人,毁坏了7条枪。
在大龙山上,经过仔细搜索,刘永义他们找到了一万三千大洋和一堆珠宝,可惜的是,珠宝中的一大半已经被炸坏了。
牛大富和三个当家的脑袋卖给唐老爷之后,唐老爷给了他们四万五——多给了五千,那是唐老爷高兴之余添加的。
回到青龙镇后,军官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分钱。银元当然好办,难办的是那堆珠宝——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价值是多少?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我把这些珠宝分成13份,大家各取一份,各位班长把取得的那份再和手下的弟兄们分;另一种是存,我把这些珠宝存到很行去,日后再慢慢找买家,得来的钱按老规矩分给大家。”刘永义说道。
“我想,还是存的方法比较好。”李得田说道,“我压根不知道这些闪闪发亮的东西值多少钱?也不知道该上哪卖掉它,万一给人骗了,弄得人参当了萝卜卖,那可就亏大了。”
“说的是,存的方法更好更公平,用分的方法,万一运气不好,抓到一堆破烂可怎么办?”二排长说道。
大家商量了一会,决定采用存的方法,珠宝就由刘永义负责存到银行里并设法卖掉。
第二十章 筹资金 李静玉练习劝人
李静玉盯上刘永义手里的钱了,军官会议一结束,她就跑来找刘永义。
“快,快把钱借给我。”一见面,李静玉就毫不客气地伸手要钱。
“这件事我全力支持!”刘永义赶紧表明态度,可他接着又说道:“我觉得呀,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你的计划再推敲推敲,把开渠的钱降下来,降到五万、三万。十万开一条渠谁不会呀?高平之这些人都会,你只有用五万、三万开一条渠,才能显得你比他们更高明,才能让你的方法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你说的很有道理。”李静玉同意刘永义的观点,可她跟着又说道:“不过嘛,我怎么觉得你的话里好像有讥笑我的意思?”
“绝对没有!”刘永义赶紧否认。“我是觉得你的水平比高平之高、高很多,既然高平之都能做到十万开一条渠,那你就一定会比他做得更好。”
“哼!”李静玉不置可否地用鼻子哼了一声,随后,她对刘永义说道:“把你的地图拿出来,我们把计划再研究研究。”
刘永义把自己的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图拿出来挂到了墙上,李静玉对着地图介绍道:“这条渠的名字我定为寸草渠,寸草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青龙河到大铁山;第二部分,大铁山隧道;第三部分,从大铁山到寸草坪的各处耕地。”
“打断一下。”刘永义插嘴道:“我觉得水渠起名叫寸草渠不合适,应当以主要负责人的名字来命名,我提议叫静玉渠。”
“静玉渠?拍马屁?”
“绝对不是。”刘永义急忙否认,“水渠的命名无非两种方式:地名或人名,这条水渠五十年前挖的时候叫青龙渠,五年前挖的时候叫寸草渠,地名全被他们用光了,你如果还用地名,叫青龙渠别人会误以为这是五十年前挖的,叫寸草渠别人会误以为这是五年前挖的,都不合适,所以我认为应当用人名,用你的名字。”
“这样啊,好像很有道理,不过我提不合适,这样吧,过几天开会讨论的时候你提出来。”
“好,我提出来。”能拍到美女的马屁,这让刘永义非常高兴。
李静玉继续往下说。
“我打算成立一个公司——静玉渠公司来负责静玉渠的开挖,公司采用股份制的形式,拥有静玉渠的所有权。
水渠挖通后,公司通过向农民卖水的方式来收回成本,价格是每亩地3斤稻谷,连续收20年,收得的钱一部分偿还给股东,一部分用来维修水渠,我计算过了,这样的价钱可以保证股东得到双倍的回报。
开挖水渠的费用是这样的:第一部分的征地是三万,人工是二万;第二部分原定三万五,现在减为二万;第三部分的人工是二万,共计九万。
这就是静玉渠的资金花费情况,你给我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再减?”
刘永义在地图前看了很久,然后说道:“种地的人都知道,水渠经过的地方,所有的平地都会变成良田。即便是水渠边一块平平的青石板也不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