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演义》第101章


公子絷把伯姬接到秦国,婚礼之后入主中宫。新婚之夜自然是最快乐的,不用赘言。第二天,秦穆公令人清点陪嫁人员,发现少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百里奚。秦穆公担心出现什么不好的差头,就找来公子絷询问:“这个百里奚是什么人?哪去了?” 公子絷回答说:“是虞国的大夫,半路上逃跑了。” 穆公就问公孙枝:“子桑你是晋国人,一定听说过百里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公孙枝说:“他是一个贤能的人。他知道虞公不可谏而不强谏,这就是明智;跟从虞公来到晋国,一心跟随虞公而不在晋国当官,这就是忠。这个人有经邦治国的大才,只是怀才不遇。” 这几句话打动了秦穆公。他求才若渴,怎么能让这样的贤良大才失之交臂呢?就着急地说:“寡人要用百里奚,怎样才能得到他?” 公孙枝回答说:“听说他的妻子在楚国,他一定是去了楚国,主公何不派人到楚国去求访呢?” 于是秦穆公就派出密探去楚国寻找百里奚,侦查到了百里奚的下落。密探回来报告说:“百里奚现在在滨海给楚成王牧马。” 秦穆公问:“孤用重币贿赂楚王,他能不能把百里奚给我?” 公孙枝说:“这样做,百里奚就回不来了!” “为什么?” “楚王也是十分爱惜人才,四处招徕人才。楚王为什么让百里奚去牧马,是因为还不知道百里奚贤能。您用重金去赎百里奚,就等于告诉楚王百里奚是个贤才。楚王了解了百里奚,必然自己使用,委以重任,令他为楚国出力。这样,百里奚怎么能够回到秦国呢?” 秦穆公有些着急了:“那可咋办呢?” “主公可以采用齐国囚车渡管仲的办法,宣布百里奚逃媵有罪应该严惩,给楚国几个小钱把他引渡回来。” 穆公说:“好,就这么办!”就派人拿着五张黑色羊皮去见楚成王,说:“我国媵臣百里奚,是晋国陪嫁的家奴,不服约束逃跑来到上国。我主公要把他带回治罪。特派下臣献上五张羊皮将他赎回。” 楚成王听说百里奚是个逃亡的媵臣,身价才值五张羊皮,留着它也没有什么大用,秦国也是一个大国,不能因为一个家奴伤了和气,就令东海的官员给百里奚戴上枷锁,押上囚车,交给秦国人。 百里奚在牧场养马,和当地人相处很好。人们看到他被押上囚车,以为回到秦国就会被杀,都非常难过,感情深的还掉下眼泪。百里奚表现的很自然,向他们示意告别。因为他心里明白,秦君一定看重自己了,否则不会为了一个家奴费这么大的折腾。 百里奚的囚车快速离开楚国,到达秦国境内,秦穆公派大夫公孙枝到郊外迎接。公孙枝亲自打开囚车,给百里奚去掉枷锁,换上官服,带着他去见秦穆公。 秦穆公说:“听说先生是个大贤,请先生回来为寡人管理国事。” 百里奚说:“我是个亡国之臣,担当不了国政。” 秦穆公说:“虞君自用,不听谏言,所以亡国,不是先生之罪呀。” 百里奚一听这话,知道秦穆公是个明白人,有道,值得辅佐,也就消除了任何情绪。 穆公问百里奚:“先生贵庚几何?” 百里奚笑着回答:“岁数不大,才七十岁。” 穆公叹了一口气:“可惜呀!老了!” 百里奚说:“如果让臣去追赶飞鸟,搏击猛兽,为臣是老了;但是如果让臣坐着谋划国事,臣还年轻哪!当年姜太公八十岁在渭滨钓鱼,文王用自己的车把他拉回,尊称为尚父,从而建立了周朝的大业。臣今日遇到君侯比姜太公遇到文王还早十年呢!” 这一番话把在场的人都说乐了。百里奚老当益壮,豪情满怀,秦穆公很是欣赏,就开始请教兴国之策。秦穆公问:“我国介于戎狄之间,与中原诸侯交流很少,怎样才能不比中原落后?请先生指点迷津。” 百里奚回答说:“国君不嫌忌臣是亡国之虏,衰残之年,如此虚心垂教,为臣怎敢不尽心竭力?秦国现在处于雍岐之地,这是周朝的发祥地,文王、武王从这里兴盛发达。这里山峰犬牙交错,平原如蟒蛇起伏,有天然屏障,物产丰富,周室没有守住,封给了秦国。这是上天所赐,使秦国有实力开辟未来。而且秦国介于戎狄之间,兵强马壮,与中原诸侯国相隔太远,不能参加他们的会盟也是好事,可以聚精会神地发展自己。当今西戎之地,有几十个小国,兼并其土地足以够耕种,积聚他们的人可以组成强大的军队,这是中原诸侯和我们争夺不了的优势。如果主公以德抚,又以力征,可以占有西陲的全部,之后凭借山川之险,虎视中原,看准机会,俟(si)隙而进,恩威并行,霸业就成了。” 穆公开始时坐着听,听着听着不自觉地站了起来。百里奚说完,穆公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高兴地说:“孤之有井伯(百里奚字号),犹齐之得仲父也!”意思是说,我得到百里奚就像齐国得到了管仲。这评价不低吧! 接下来秦穆公和百里奚一连谈了三天,眼界放宽,雄心大增,就要拜百里奚为上卿,就是宰相,政府总理。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黑羊皮换来的,背地里都称百里奚“五羖(gǔ)大夫”,“五羊大夫”。 百里奚这时想的不是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是要独占鳌头,吃独食。这时他想到了结拜兄弟蹇叔,更是为秦穆公负责。穆公求贤若渴,是个有道明君,值得辅佐,应该支持。蹇叔的贤能在我之上,应该推荐蹇叔到秦国来。在秦穆公提出要拜他为上卿的时候,百里奚推辞说:“首先感谢主公这样看重我,可是这个上卿我不能当,因为有更有能力的贤人。我有一个朋友叫做蹇叔,能力比我强十倍。主公要富民强国,应该请蹇叔担当上卿,臣给他打下手。” 百里奚的品德就是这样高尚,许多朋友都是能够共苦不能同甘,百里奚有好事的时候首先想到了朋友,这才是真朋友。 听了百里奚的话,秦穆公有点为难了:“几天的交谈,寡人对先生的才能了解了,你是有真才实学。可是寡人没有见过蹇叔,也没有听说过蹇叔。” 百里奚有了好事不忘朋友,“总理”的职务都认可让给朋友蹇叔,够交吧?蹇叔来不来?请看下一章。###112求贤田园论霸道
百里奚介绍说:“蹇叔之贤是大贤,从不彰显自己,不遇明主绝不出山。不仅主公没有听说过蹇叔之贤,就是齐国、宋国也都闻所未闻。只有臣知道他是个大贤。臣当初游到齐国,要到当时的齐君公孙无知那里应聘,蹇叔对臣说‘不可’,臣就没有去应聘,由此摆脱了一场灾祸;臣又去洛阳王子颓那里应聘,又是蹇叔把我找回,我又摆脱了一场灾难;后来臣又到虞国受聘,蹇叔又制止说‘不可’。当时臣受不了贫困,为了挣点爵禄,贪图固定收入,暂时为虞公做事,结果成了晋国的俘虏。我接着按照蹇叔嘱咐我的话去做,才免于大祸。只是一次没有听从他的话,险些遭受杀身之祸。他的智慧胜过我多少倍。君如果信任我,就请召用蹇叔。这人现在隐居在宋国的鸣鹿村,应该尽快把他召来。” 穆公相信百里奚,就派遣公子絷假扮商人,带着重金去宋国聘请蹇叔。百里奚写了一封书信,让公子絷带去。 公子絷领命,赶着两台车,来到宋国的鹿鸣村。村头田里有几个人在地头坐在锄柄上休息,口中唱着民歌,民风朴实。公子絷上前问路:“请问蹇叔家在哪里?” 农夫用手指着一片竹林说:“前方竹林深处,左边有一清泉,右边有一巨石,中间的茅庐就是蹇叔的家。” 公子絷谢过指路人,驱车行走半里路找到了茅庐,竹影荫庇,风清日丽,景色幽雅。公子絷欣赏良久,就把车停在路旁,亲自去敲大门。有一个小童子开门出来,彬彬有礼地问道:“贵客有什么事情?” 公子絷说:“我们是来访问蹇先生的。” 童子说:“我家主人不在。” “知道先生去哪里了吗?” “他同邻家的老翁去石梁观看清泉瀑布,一会就能回来。” 公子絷不敢贸然进院,就坐在巨石上等待。童子将大门半掩半开,回到屋子里面。 过了一会,一个大汉走了过来,这人浓眉环眼,方脸,高个,身后背着两只鹿蹄。公子絷见此人相貌不凡,起身相迎。大汉把鹿蹄放在地上,向公子絷施礼。公子絷还礼问道:“您是——” 大汉接过话头:“我姓蹇,名丙,字白乙。” “蹇叔蹇老先生是您什么人?” “是我的父亲。” 公子絷再次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