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三国传》第275章


?br /> “你这个李大腐女!我现在可真想掐死你了!!你要阴人我不介意,可你也得先和我打个招呼啊!”
姜游当时差点抓狂。李雪的腹黑不是说不可行,可是没事先打好招呼,姜游可就真有点应付不及的感觉了。按李雪的这个计策,中山甄氏固然是当不了墙头草,可是扯上了姜游也就等于是姜游同时得罪了袁绍与老曹。当然了,曹、袁两家正在打生打死的都忙得很,但是双方暗中派十几二十个刺客什么的过来找姜游算帐却都是小KASS。而姜游又不比得那些有官职在身的人,他的随从不可能太多的,再者姜游动不动就要四处乱跑,万一被刺客什么的盯上……李雪这不是在给姜游添乱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姜游知道中山甄氏对夷州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现在也只能先强忍着,以后的出行尽量的小心一些也就是了。再就是李雪也不是那么笨的人,这次的船队有给姜游多送了一些武艺不错的保镖过来,其中有几个居然还是当初的陷阵营所残存下来的精锐士卒。当初下邳城破,高顺的陷阵营全军覆没,但总有那么几个比较聪明的人躲过了杀身之祸,后来几经流离登上了前往夷州的船,到了夷州之后再与高顺碰上面,也算是重归故主。而姜游在荆州的人身安全一直是高顺等人比较担心的事,现在碰上这些个老部下,当然是马上送到姜游这里来保证姜游的人身安全要紧。
最后李雪在信中说明,下次的船队她会让糜贞带队,同时把甄宓也捎带上。名义上是安排着甄宓从宛城、洛阳、孟津这条路返回中山,但实际上应当是如何则是让姜游自己“看着办”。信的最后还有这么一句话:
“实在不行酱油你就把甄洛神给强了算了,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便宜了自己呢!”
姜游看完信就把信扔到火盆里去了……
——————
汉代的荆州,若用现代的地理域名来划分,大致上包括了整个的湖北省与湖南省。而在春秋战国时代,荆州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所在地,故此荆州也被称之为楚地,即便是到了汉代,人们在称呼荆州时仍习惯性的称之为“荆楚之地”。
既然是“楚地”,那有两个在历史上很有名的楚人必须得要提一提。第一个是楚庄王,他的事迹就不用多说了。
另一个在个人身份上虽然不及楚庄王,但是他对后世的实际影响力却远在楚庄王之上,这个人便是屈原。时至今日,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其起源虽说有许多种说法,但流传最广也最为大众所认同的,便是这些习俗是从祭祀屈原的活动中演变而来的。
人嘛,总是习惯于找些偶像来崇拜。荆楚之地既然出了两个这么有名的本土名人,在崇拜与自豪感的驱使下,荆楚之地的人们对这二位名人的祭祀活动从来就不会怠慢半分。而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刘表接掌荆州之后采取的是对外基本上不闻不问、对内用心发展的政策,荆楚之地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远离着战火,百姓们也算是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相对来说要远比其他各州要安定富庶得多了。
此外,刘表本人作为“八俊”之首,非常注重文化方面的发展,连带着使荆州,特别是以襄阳为中心的地区,人们的文化修养都比较高。在这种氛围之下,人们对有比较有意义的祭祀与节庆也是非常乐衷的。
姜游是于建安五年三、四月间逃出曹营,逃到襄阳的时候赶上了建安五年的端午节是不假,但当时姜游是忙着逃命,要尽可能的不暴/露行踪,所以建安五年的这个端午节也就没有好好的过上一过。
不过今年的情况不太一样,姜游不止是要显露行踪,而且还是越显露越好,所以姜游整出了不少事来扩大影响,像发卖郑玄的著作就是其中的一件。而在发卖之前的五月初三,刘表的请柬也送到了姜游的府上。
刘表是文人,是文人就没有不想把自己的著作传行于世的……如果是在现代,不是文人却拼命写书的还多得是呢!所以姜游在收到请柬的那一刻,已经大致的猜出了刘表的想法,最后是带着蔡琰去了刘表的府上应宴。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之后,诗辞歌赋什么的也谈论得差不多了,刘表就提出想请姜游代印一批刘表所著写下的书籍,价钱方面的事好说。人刘表是荆州的顶层人物,荆州又是富庶之地,哪会在乎这点钱?而且刘表也是狮子大开口,一开口就是十万册,越快交货越好。
姜游可不会那么笨的满口就答应下来,而是为难的说夷州的油墨运输不易,而且襄阳这里对夷州的船队有所限制,税也收得很高(当时大都如此)。刘表又哪会在乎这个?当即同意夷州商船队的相关限制取消,而且税赋减半。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夷州的商货可以大量的流入荆州,同时夷州所需的大量物资也可以从荆州购得。
不过十万册终究不是一个小数目,最后是与刘表议定每三个月交货两万册,而且为了确保产量,姜游可以大量的招募员工……其实真论起来也不用太多,招个几百人就可以了。姜游主要是考虑到又不是光印刘表的书,其他人的书还得印啊!像张仲景那里是已经应允了的,司马徽那边好像也很有几分意思。
最后刘表是想邀请姜游在荆州出仕为官,姜游却委婉的拒绝了,理由是自己是一个数叛之人,虽说叛得情非得已,但实在是没有面目再去仕奉于谁。当然了,这只是姜游的托词,姜游主要是不想受制于人;至于刘表到也没有强求,首先刘表对姜游并不感冒,邀请姜游出仕也不过就是一种客套而已,就算是姜游答应了,给的官职最多也就是一些有名而无实的宾幕闲职,再者姜游现在是商人的身份,而且是纯粹的商人。汉时人们对商人大多都很鄙视、很看不起,要不然糜竺当初也不会执意的要进入仕途。基于这种思想,刘表本来就只是客套一下,见姜游不愿出仕又哪里会去强求?
宴散无话。到次日午间,刘表就派了人送书卷稿件来姜游这里,而来的人也不是旁人,就是刘表的大公子刘琦。
刘琦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相貌到不失为清朗俊逸,就是脸上少了几分血色,走路也有那么点的虚浮,一看就知道是酒色过度的结果。按说对这么一号人,姜游身边又都是大美女,姜游不得不小心上几分。但令姜游意外的是刘琦对姜游身边的貂婵虽说多看了几眼,却完全没有那方面的神态,而是单纯的欣赏。
设宴再一细谈试探,姜游才明白过来,刘琦的酒色完全就是欢场之乐,而刘琦的为人则是相当的古板的……准确的说,刘琦心性不坏、为人慈孝,亦以古训为自戒。而欢场之乐并不触及当时的道德理念,文人士子什么的也常以在欢场中吟诗作赋什么的为雅。再一个,刘琦原先也并不沉迷于欢场,主要是在其生母过世之后有些郁郁寡欢,慢慢的才变得喜欢沉迷于欢场。用现代心理学的话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不过好就好在刘琦毕竟是大公子,早期严厉的家教在刘琦的心中根深蒂固,即便是去欢场也是买醉多于买笑。当然时不时的他也会来点逢场作戏的事,但对于道德伦理,刘琦却是不敢有任何的违返的。这话又说回来,如果刘琦是个西X庆之类的人物,诂计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早都让刘表给打死了,而之后刘备也不会与刘琦走得那么近,刘备可要面子那!
想明白了这些,姜游便让侍从取来了夷州陈酿的好酒,试探着放到了刘琦的桌几之上。几句解说之后,刘琦果然迫不及待的舀酒便饮,饮过之后神采奕奕的叹道:“好酒!好酒!!在下饮遍荆州美酒,却从未有酒能似此酒这般甘醇!”
姜游看看刘琦的样,心说你这么个喝法不把身体喝出毛病来才是怪事!
一坛酒三下五除二的就被刘琦全部灌下了肚中,完了之后再望向姜游时,姜游只能是很尴尬的摇了摇头道:“不瞒公子,此酒于我夷州渔港尚且出产不多,运来荆州之地的就少而更少。我府中眼下只此一坛,已经……”
刘琦听过之后也很尴尬,勉强的笑了笑再向姜游赔了个礼。姜游复又命人取来了其他的酒,刘琦喝过之后觉得虽然不及刚才的陈酿,但比起荆襄地区其他的酒也好上了许多,想了想就向姜游问道:“先生此酒如此醇美,却为何不在荆襄贩卖?”
姜游笑道:“在下正有此意,只是之前船队受限颇多,这酒也就不能多运。不过昨日令尊刘荆州已然应允不再限制在下的船载诸货,所以下次的船队可能会多运两船美酒来襄阳吧。我有意想在襄阳城中开设一间酒楼,却不知公子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