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迟》第116章


到了后半夜玉莹发起烧来,胡话不断,整夜惊惶不安。
宁王心焦不已,连夜召张御医进府诊视,又亲自去金源寺请无嗔大师。
张御医到府后,先是给玉莹开了一副退热安神的方子,又给玉莹在几处穴位上施针,玉莹却始终昏睡不醒,高烧不退。
廖嬷嬷等人正不知如何是好,宁王领了无嗔大师匆匆进来了。
宁王虽然素来不信鬼神之说,但情急之下病急乱投医,驱鬼也好,除祟也罢,只要能让玉莹不再梦魇,任何方法都荤素不忌。
无嗔大师据闻极年幼时便参禅证悟,能预知吉凶,善解谶语,是名副其实的得道高僧。只是平日里行踪飘忽不定,性喜云游四海,又颇为孤拐,从不轻易替人卜卦讲经,故而无嗔大师虽誉满天下,但京城里真正见过他的人寥寥无几。
廖嬷嬷等人久闻其大名,却从未有缘得见其人,原以为无嗔是一个慈眉善目,上了年纪的爷爷级人物,谁知见到本尊后,才惊觉他居然是个不到四十的中年美大叔。
甫一见到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玉莹,无嗔原本清澈无波的眼神起了微澜,他眯着眼睛看了玉莹半晌,未发一言,将手中的念珠交由宁王置于玉莹枕畔,又遣散屋中除了宁王之外的其他诸人,盘腿坐在玉莹床前,闭着眼睛颂起经来。
折腾到天亮时,玉莹终于退了烧,人也渐渐清醒了,宁王大松了一口气。
无嗔见玉莹醒来,起身宣佛号一声,看着玉莹道:“王妃的业障皆由心魔而来,须知此身即彼身,后世即前世,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王妃既来俗世中走一遭,又何须苦苦执着于幻境。”
又唱诺道:“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玉莹心中一震,惊愕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自那日后,玉莹再也没做过噩梦。无嗔走时将那串佛珠留下,嘱咐玉莹日夜悬于帐上,七七四十九天后方可摘除,又说玉莹数月后会有一劫,此佛珠可保佑玉莹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因这番话是无嗔私下跟玉莹说的,宁王并不知晓,玉莹也半信半疑,如果无嗔说的是大大小小的麻烦,那自己确实算得上数月一劫,但若指的更为凶险的其他事情,玉莹又委实不愿相信。
但无嗔既能一眼堪破自己的前世今生,想必并非凡人,他说的话只怕不由得自己不信。玉莹当下便从善如流,无嗔说挂四十九天便老老实实挂四十九天,说不得片刻离身,玉莹便日夜将那串佛珠带在身上。
八月中,谢晗芳临盆,生了个肥肥胖胖的小胖妞,母女平安。
玉莹喜得一大早便带了廖嬷嬷等人去永安侯府探视。
谢晗芳神情郁郁,裴贇倒是高兴得什么似的。
见玉莹等人进来,谢晗芳强打着精神笑着招呼,眉眼间却是掩饰不住的落寞,裴贇则眉开眼笑地将女儿小心翼翼地呈给玉莹看,笑道:“没有一处不像我。”
玉莹细看了一番,越看越觉得襁褓中的糯米团子可爱,忙拿出早准备好的长命百岁金锁给侄女戴了,又坐到床前跟谢晗芳说话。
“莫要胡思乱想,你看看哥哥多高兴,他心里喜欢得紧呢。”
又道:“先开花再结果,你和哥哥这么年轻,日后不定生多少个孩子呢,早晚不得生出个儿子来。”这话玉莹真没说错,谢晗芳自打生了长女眉姐儿,之后便一胎又一胎连生了四个儿子,个个皮得不得了,到最后,两口子最宝贝的还是唯一的女儿眉姐儿,当然,此是后话了。
玉莹跟谢晗芳说完体己话,裴贇屏退屋中下人,神色端凝地对玉莹道:“妹妹近些日子可听宁王提过西北羯奴作乱一事?”
玉莹一怔,最近宁王确实比往日忙了许多,早出晚归不说,有几次甚至过了子时才回,原来是西北战事告急?
玉莹摇头道:“近些日子殿下甚忙,纵回府也与我说不上几句话,未曾提起过。”
裴贇点点头,道:“自从隆樊大汗去年将羯奴几个部落统一至麾下后,兵力渐强,屡生滋扰。前些日子平西侯麾下的将士百里加急送报,称隆樊纠集了近十万兵马,不日即将进犯我朝边境,请皇上派大军前往西北增援。”
裴贇说着,看向玉莹道:“有大臣提议皇上钦点一位皇子统帅三军,一则,诸皇子都曾领兵打过胜仗,颇有治军之才。二则,皇子亲征,可起到震慑之势,若能击退隆樊,此后数十年可保我西北边境无虞矣。”
玉莹了然地看着裴贇,缓缓道:“哥哥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要告诉我皇上有意指派宁王出征?”
裴贇神色复杂地看了玉莹一会,缓缓颔首道:“此前朝中一直因立储之事争论不休,平王为长,宁王生母尊贵,皇上属意宁王,但又怕寒了其他皇子的心,故而此次十有□□会让宁王领军出征,若能击退十万羯奴,立下大功,回来后宁王定能在朝中百官面前立威,皇上便能顺理成章立他为太子了。”
玉莹心情复杂地听裴贇说完,沉默半晌,方轻声说道:“我知道了。”
到晚上宁王又未回府吃饭。玉莹安置好宸哥儿寰哥儿,拿着本书在床前坐了,强打着精神等宁王。
直过了丑时,宁王才一脸倦色地回府,见玉莹仍在等他,讶道:“怎么还未睡?不是说了不用等我吗,当心熬坏身子。”
玉莹开门见山地问道:“廷麟,你是不是要出征了?”
宁王一怔,坐下来搂住玉莹,斟酌了一会道:“近来西北战事告急,父皇确有打算命我带军出征。”
玉莹静了静,镇定地问道:“可说了何时出征?” 希望不要太匆忙,至少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宁王默了默,低声道:“清点完兵马和粮草,交接完帅印,不日便要出征了。”
玉莹闭了闭眼,看来不但是非去不可,而且还迫在眉睫。
强行平复了心绪,玉莹复要开口,就听刘泉在外报,皇上急召宁王进宫。
玉莹只得把一肚子话咽回去。宁王吻了吻玉莹的脸颊,低声道:“你先行歇息,莫要等我,我不一定何时才能回来。”
玉莹眼睁睁地看着宁王又急匆匆出去,颓然地倒到床上低喃道:“难道。。。又要分离了吗?”
、第 93 章
接下来几日,宁王越发事忙,玉莹也没闲着,仔仔细细帮宁王打点起行装来。
头一件要紧的,便是赶制各类解毒止血的药丸,其中大半都是程惟安在府时留下的药方,玉莹捡了其中药效最精妙的几个方子,加上宁王府一流的药材做成几瓶药丸,分门别类一一打包。
战场上刀剑无眼,虽说主帅不用上第一线厮杀,但难保不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玉莹的倒霉爹就是在打完胜仗班师回朝的途中,被毒箭射伤导致一命呜呼。。。
呸呸呸!大吉大利!玉莹啐自己。
第二件么,自然是打点宁王的贴身衣物。适逢盛夏,天气热得小哥俩胖胳膊胖腿上都起了痱子,但西北苦寒,跟京城冰火两重天,昼夜温差大,而且此次宁王出征,归期未定,因此很需要准备一些御寒衣物。刘泉又异常慎重地从库房中捧出一件千年黄金蟒蛇皮做的软卫甲,据说穿在身上刀枪不入,防火防毒,当世仅得两件,一件皇上常年穿在身上,另一件当年送给他的爱妃郑贵妃了,郑贵妃死后,这件黄金蟒自然作为遗物留给了宁王。
一番打点下来,玉莹悬着的心放下一大半。不管怎么说,装备算顶级的了不是,别的且不论,光那几瓶程惟安的药的价值,就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了。
这日玉莹又忙到过了饭点才用膳,刚扒两口饭,正喝汤呢,门外传来请安声,宁王回来了。
玉莹忙用帕子拭了拭嘴,起身迎出去,笑道:“不知道你这会回来,可用过膳了?”
宁王见到屋内的情形,讶道:“怎么这会才用膳?”见玉莹要伺候他更衣,忙道:“你用你的,莫饿坏了,叫云梅进来伺候便是。”
玉莹倒也不甚推拒,唤了云梅进来,自己仍坐回桌前安静地用膳。
宁王换完衣服,坐在一旁看着玉莹吃饭,待她吃完,便拉了她在自己腿上坐了,低声道:“明日我便要走了。”
玉莹一怔,脸色黯淡下来。
宁王叹了口气,柔声道:“我此处出征,归期不定,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万事要小心。”
玉莹点点头,正色道:“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宸儿寰儿。”
说着便起身将那几瓶药丸拿过来,一瓶一瓶地告诉宁王用处,严肃地嘱咐他一定要贴身收好。
宁王目不转睛地看着玉莹,柔声道:“好。”
玉莹又千叮咛万嘱咐要他照顾好自己,认真道:“就冲着家中这般貌美的娘子和俩傻儿子,你都得给我全须全尾的回来。”
宁王撑不住笑了,轻拧她的鼻子一下,道:“哪有这么说自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