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妇的奋斗史》第61章


二丫上到马车上,就着里面的小炕桌画着玉米颗粒和玉米植株。
“赵管家,我说的就是这种子,边上的是它生长的样子。只是就算是你现在找来种子也没办法种下了。”二丫很快就画好把图纸给了赵管家。
“没关系,我这只是向少爷请示后,让出去的商队给注意着,一旦有种子的话就带过来。只是真有这种植物吗?”赵管家无所谓的说着,毕竟很多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清醒过来他才发现自己反应过度了。
“有,但是可能会长在外邦。”二丫想起用玉米做的美味食物和它高产的特性坚定的说着。
“那就一定能找回来。”赵管家看着最近一段换了颜色的姑娘说着。
关于玉米,二丫和赵管家的谈论也就至此而过。接下来半月时间里,二丫地里的麦子顺利归仓,草料地也已经全部拔了根。收割完,二丫就麻烦赵管家让人把匀了十亩地种棉花,那棉花种子还是卓家少爷从西北捎回来的,麦地一半种草一半种谷子,原来种草的地种上了谷子,既然这麦收早了点试试看能不能种谷子,实在不行那谷杆还是可以喂牲畜的,毕竟这里的气候真的冷的比较早。
赵管家看着二丫这么安排,他不敢随随便便作主意,等到要跟随着种植时已经来不及了,谁让卓府田里的麦子晚了那么多时间呢?
麦收后,安排好地里种上东西,二丫又开始忙了下来。赵管家帮着找的羊快过来了,天气比较热,这饲养起来比较麻烦,害怕羊过来不适应。最后二丫大手一挥,在自家地里平了很大一块建了一个养殖场,有照看者住的院子,有羊圈,有仓库,还有羊活动的地方。
跟着羊群到来的还有两个据说是北部边境常年养羊的牧民,卓家少爷让过来帮着看着。一群一百多只的羊到了入圈的时候只剩下了八十五只。当天她不好出面,让翠红帮着给拾掇了一桌好吃食送了过去,赵管家那里也送了,是二丫亲手做的。
接下来时间,北来的羊适应了三个月时间,损失了三只羊,这还是因为有那俩好看养的人帮忙照看下。
八月中上旬,秋羊毛要开始剪了。春羊毛在刚到淮水镇就剪了一次,怕羊不适应剪的比较薄,这次剪下来的比较厚实。牧羊人按照经验结合天气状况将需要剪羊毛的羊只挨个进行了修剪,库房里堆积了很多羊毛。
西北又送回来了一批东西,这已经不知道是这两年时间里的多少次了,二丫对于那些东西由最初的不好意思接受到了现在有点期待送过来的是什么。
这次送来的还是过冬的皮毛和大量的棉花。皮毛之类的二丫跟赵管家、翠红、婉儿都送了一些,反正这么多东西自己用不了。
棉花和仓库里大量的羊毛,二丫想想都心动。鹏一应该快回来了吧,如果顺利的话这自己又要开始忙碌了。
进入九月,谷子收割完毕。这次因为生长周期短,收获的谷子质量不是很好,产量也不是很好。经过几次查看,二丫在收获时将颗粒饱满、粗矮挺立的植株挑选了出来,收集了五袋子多准备明年做种用。料草还能采用一个多月。
棉花后期因为管理上疏忽,生了一些虫子,品质没有西北送来的好。不过棉桃的采摘也进行的很顺利,加上西北送来的棉花数量不算少了。
库房里草料充足,二丫决定这次种冬麦,这样就省事很多。赵管家一直劝说怕麦子冻死,白白浪费了麦种,最后二丫执意种下了三百亩冬麦。
种完冬麦,二丫算是彻底闲了下来,耐不住赵管家软磨硬泡给画了很多服装图纸和鞋样。
十月底的一天,消失了大半年的鹏一回来了,带回了二丫需要的纺织能手。
十一月里,二丫居住的整个临茂县城的前院都成了加工作坊,经过很多次试验和研究。几位技艺精湛的织工纺织出了粗细匀称不易拉断的毛线。
经过牧羊人指导洗出来的白花花的羊毛和着棉花,在手动摇车上先成毛条,接着成纱,软绵绵的盘成一股一股的整齐放着。
再经过染色,织工们将纱合股,或用手或用拨劲儿或用纺车,很快一团团不同粗细毛线的毛绒绒的线团就不断出来了。
边上的织工将做出来的线团,按照型号分颜色、粗细、软硬等装捡起来。
“姑娘,这次差不多可以制作两千多斤毛线?”作坊边上的尚管事恭维的说着,边上的鹏一眉头皱的死紧。
“嗯,产量的话还可以,就是原料方面还需要尚管家跟赵管家、鹏一等多协调,我们自己能提供的原料真的很有限。”二丫对于原料也是深深的无力感,这
“毛线制作上还得麻烦尚管家督促着大家好好改进工艺,不过在大家这一段确实辛苦,今天厨房做了席面,尚管家跟大家好好热闹下。”二丫对于这个尚管家还算放心,不过她规定做毛线的几个程序是分开进行,就算是有心人想要察看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毛绒和棉绒比例配方都是事先配置好的。
“这是应该的,姑娘客气了。”尚管家客气的说着,对于这位姑娘他可是很看好的,尽管每次说的话还没有赵管家咳嗽的机会多,但是她的分量可是很重的,有时候哪怕就是赵管家都要听她的。
“作坊这边尚管家多辛苦点,毕竟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局面打开了什么事情都好做了,大家的辛劳东家是不会忘记的。”鹏一代表着二丫说着话,经过这几年的锻炼,鹏一说起场面话也是很有一套,尤其是他那身上的气势一开更添了威严。
“东家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二丫站立的成型作坊间里的工人异口同声的说着。
“大家辛苦了!”二丫看着忙碌的工人感动的说着。
晚上,作坊里留下了守夜的人,一群人在前院客厅开了三桌,热闹非常。
“姑娘,这毛线已经大批做成了,你打算怎么做?”婉儿帮二丫擦着洗过的头发问着,自从搬到县城婉儿俨然成了这院子的大管家了。
“鹏一早就安排好了,过两天了带你们过去看看。”二丫神秘的说着。
“姑娘心情很好?”婉儿看着有了情绪变化的姑娘问着。
“是啊,这半年多我才感觉自己真的是为自己活着,不用担心这担心那了,这样至少才真实,以前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太累了也委屈了自己。”二丫想起了很多,感慨的说着。
“姑娘,你以前不幸福是吗?”婉儿知道姑娘一直不提起自己的以前,但是今天趁着情绪好看看她能不能说点。
“以前啊,也幸福过,以是给自己找了个避风港,谁知道只是个茅草棚,稍微的风吹草动都可以把它推倒。”二丫隐晦的说着,对于林家她这样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是又找不出来合适的语言来描述。
“姑娘,以后有什么打算吗?”婉儿继续的问着,对于二丫的话她不是很懂。
“不知道,我只想自己忙起来,这样就忘记了很多事情。”二丫不想想很多,那样很累还不现实,只有这样每天过一天算一天也不错。
有一句没一句的谈话进行了大半夜,二丫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婉儿给她盖好被子,轻轻关上门,冬夜的天空宽阔很多,叹了叹气回了自己屋里,赵管家让自己来探姑娘的话可是自己感觉什么也没探到,姑娘真高深!
第51章 言商
言商
“姑娘,这是这一季度的账本。”刚进入腊月,赵管家就将账本收拾好送了过来。
“今年醋作坊赚了不少?多亏了赵管家费心了。”二丫接过账本放在一边,对赵管家说着,这两年多的时间卓府支持着自己一路走来很多感谢都怎么也说不出来。
“那还是姑娘的配方好,这手艺活真还不是我的本事,关键还是姑娘大才。”赵管家直接的说着,就连少爷都在书信里说姑娘大才,他说说也没关系吧。
“卓府对我的照顾是没有办法回报的,我这里感恩不尽。”二丫真诚的站了起来向着赵管家行了一礼。
“姑娘每次送给少爷和我以及府里众人的东西,可都是费心了,我们做的那点事情只是举手之劳。”赵管家看着这个比少爷还要小几岁的姑娘说着,他这两年也算是看明白了,姑娘就是不爱跟人相处,可是在对待人上只要是熟悉的都安排的妥妥的,春衫到冬鞋没有想不到的,就算是自家人也想不这么周全,但是她都想到了,就连林家村和李家村他也帮着给送过东西,姑娘这是好心啊。
“如果我没有记错,当年是府里的人把我从牛棚里搭救出来的吧?”二丫看着赵管家说着,虽然当初卓府的说法她相信了,可是这么久还看不出事道来那就白活了。
“姑娘怎么猜出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