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妇的奋斗史》第68章


“好的,姑娘。我会将这些内容传达给武公子的,至于契约我会拿回来先由姑娘查看。”赵管家郑重的说着,姑娘的一句又一句赵管家很合适,很符合少爷的那八个字。
二丫跟赵管家商谈好,赵管家就到了这边留出来的住所安顿了下来。二丫则想着那八个字一直想,直想的头都疼了也没想出什么好的主意来。
第二天,养足精神的赵管家带着二丫解释的八字方针的口头意思到了客店,经过几番口枪舌剑,武公子算是接受了这一项合作协议。
午饭不到,赵管家就带着草拟好的契约让二丫过目,二丫仔细的看了看没有什么疑问,赵管家就重新回到客店正式代表卓府跟武文中签订了协议。
签完协议,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一块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大管家,你认为赵管家是个什么样的人?”武文中看着消失在人流中的赵管家乘坐的马车,平静的问着身后的大管家。
“很精明。”以前他不知道赵管家什么样的人,但是从提出来的合作协议内容来看绝对不是随随便便会吃亏的人。
“如果我说这协议内容不是赵管家提出来,或者是有一大部分不是他提议的,你会有什么反应?”武文中玩味的说着,他终于知道自己的奇怪感觉来自哪里了,赵管家只是一个执行者根本不是决策者,他的身后至少有两个人。
“少爷,不会吧?”大管家听完这话吃惊很大,这赵管家提出来的协议基本上都是有利于他们一边的,这说是卓府少爷的手笔他相信,可是那少爷可是在千里之外呢。
“呵呵,不说了,反正协议已经签署,我们就等着卓府这边把熟练工人派过来了。”武文中将心中的疑虑再次压了下去,反正这些都跟他的关系不大。
”是啊,我们这次算是做成了一件大事。”大管家也有点高兴的说着。武文中没有说话,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陷入了深思,这毛线的事情结束了可是商业街呢?最赚钱的可是那一块啊。
第57章 来信
来信
武文中纠结与商业街的时候,卓家少爷已经快到了京城锦安。他和林将军各率领一支受封部队的代表走在了进京的路上,怀里揣着皇帝早就给的赐婚圣旨终于可以见天日了。
三年的时间,他越来越沉稳,面对天崩地裂的事情现在也很少有情绪变化,有人说上过战场的人很冷血但是又很热血,冷血是因为面对的生死多了已经麻木了心魂,热血是因为常见生死更加珍惜活着的每时每刻。
卓越鹏在战场上的锻炼不是人们表面看到的变化,最多的是心境,以前他会用微笑来伪装,现在他直接就是冷冰冰的面孔对着任何人放冷气,这可能是感染到了军人直爽性格的缘故。
如果让三年前看到过他的人来相认,很难一下子就辨认出来,一场战役改变了他很多。
他知道他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对李二丫,不,现在应该叫李恩淑的情意。几次命悬一线都是对她的牵挂让他坚强的挺了过来,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内心里最柔软的所在。
一日不见都能隔三秋,这三年的时间已经三千多个秋了,那得多少长啊?这次按照自己的功劳皇帝应该会让自己在京城安稳几年,这些时间够得上跟小东西沟通感情了吧?
小东西已经十五岁了,自己也二十整了,岁月催人,时间徒手裁割出每一个人脸上的皱纹啊!
赵管家询问毛线作坊的事情,他给了模糊回答,这个主意他还真不能拿,毛线作坊基本上就算是小东西一手做起来的就像她养起来的孩子一样,现在让她放弃无论什么情况都是伤感情的事情。
那几天她心里不好受,他也很低落。他知道哪怕心里在难受,她都很少在人前表现出来,身边人没有人理解她的苦闷,小东西真让人心疼,总是用敏感的心感触着周围的一切。
毛线那玩意,他是知道的,光是毛线的衣服他都不止五套,很暖和。他都不知道小东西怎么会想出来这么多惊奇的东西,织绣坊里的产品介绍书他有详细的一本,三个店里卖的都有,不同的花样、不同的样式、不同的款式,怎么会不吸引人?
武文中那人,也是有点不地道,本来说好只是做羊毛生意的,结果临时的变卦让人很生气。
当初,他也帮着在西北给买了两次羊毛和棉花。认识武文中也是一场意外,后来拐着弯儿问羊毛的事情,他才知道这都是设计好的圈,不过还好武文中也算是品性都不错的人,他才没有反对帮着牵线。暗地里给赵管家的信中也是再三强调不能让小东西跟武公子见面,不要说这是霸占、私心,这都是男人的本性,没有彻底拥有什么都是变数。
赵管家的信件快到了吧,不知道小东西是怎么解决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小东西爱钱的要命,赵管家送进去那么多银票除了买地等必须的支出可没见出世过?
晚上在锦安城外露宿的时候,卓越鹏收到了来自临茂的信件。毫无疑问是赵管家的信件,回到营帐他就赶紧打开看了起来。
“哈哈,哈哈!”卓越鹏大声的笑声,把正在往盆里倒水的卓茂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情况,卓茂愣了一阵看没有吩咐继续去忙自己的了,少爷这种怪异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反正只要淮水那边来信少爷都得不正常两天。
卓越鹏这怪异的情况的确是受赵管家信件的影响。他不知道自己的八个字还能那么解释,他只是说让赵管家和小东西考虑着来,毕竟什么事情都是树大招风惹祸患。
小东西倒好,痛快的将手里的一个可以传承数代的手艺就这样送了出去。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毛线作坊现在远离原料产地,这样蜗居在临茂一隅总是受制于原料,将毛线制作这一块分离出去不仅可以减少负担也可以转移风险。小东西的精力就可以专注在织绣坊那里,织绣坊扩大再生产就成为可能。
武家自己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原料还是财力都可以支撑毛线作坊。其实他们没有考虑到或者是不愿考虑的事情是他们制作出来的毛线从目前情况来看只能卖给织绣坊一家。如此一看,武家的制约力还是来自这边。从道义和利益的角度来看,武家都会偏向织绣坊,而十年的合作期后有什么趋势都是不可预料的,而且一旦武家那边有什么变故织绣坊这边都能随时终止协议,虽然整个合作过程还有空子可钻,但是还不错。
原来小东西也不是好糊弄的,他一直都知道。摸摸怀里紧贴心脏的圣旨,他感觉自己真的很期待不远的日子,有你有我还有……
看完信,他在案头旁转了几圈,还是坐下认真的写了一封回信,写完信读了几遍准备装入信封,想想不对又拿出来在信的后面加了一句。
两天后,赵管家收到了少爷寄回的加急信件,正文看完只有最后一句最重要,“日后恐长居锦安,望护姑娘尽早入京”,看来这是准备接姑娘进京了。
“赵管家,这是有什么事情吗?”二丫看着赵管家一直有口难言的表情,就这么干坐着喝茶也是一项受罪的事情。
“姑娘,是这样的,少爷来信说是以后就定居京城了,这里的很多产业都要有个安排,然后——”赵管家可不敢说是让姑娘直接上京。
“然后什么啊?”二丫不想听一半猜一半,这话还得问明白。
“其实也没有然后,就是想问问姑娘有什么打算?”赵管家被“然后”问住了,转换了角度问问题。
“我啊,这事情有点突然,我真还没有多少打算?不过按照这种情况,我和卓府的买卖是做不长远了。”二丫知道这卓府少爷不回来,这基本上已经定性了合作快结束了。
“如果姑娘没有打算,也可以跟着我们到京城发展。”赵管家试探的说着,要是把姑娘留下来,他也不用去锦安了。
“这样不好吧?”二丫其实还是想离开临茂的,但不一定去锦安,可以到处走走也不错。
“姑娘,你一个人在这边我们都放心。你看,这林家现在是主要在淮水镇,但是难不保到县城里来,一万里还有个意外呢,这要是碰到怎么办?还有啊,姑娘的产业都是和卓府这边合作的,一旦中止合作这姑娘就得从头开始。”赵管家沧桑的说着,语气里尽是世道艰难。
“赵管家说的是事实,可这终归不是办法,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二丫知道自从到了卓府就没有离开过卓府的照顾,可是自己跟着上京城怎么说不对。
“这还是姑娘太多虑了,你想啊,这生意到哪都能做,说不定到京城发展的更好啊?还有啊,姑娘不是还有几个商业街都是在京城附近,就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