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天》第75章


刘潜看了一眼金使,说道:
“本来我是邀金朝国主共赏这上联,待金朝国主说出下联后,我再说出。如今既然你们要听我这下联,我且先就抛砖引玉好了。”
金使此时是尴尬无比,本来今天他来这是羞辱汉朝,没想到如今他认为的上联被别人以四联对出,而且还被人出了一个堪称绝对的上联。
“我这下联一是,炮镇海城楼。”
众多才智之士顿时一愕,随即摇摇头,这下联虽然从字面上看,也是以五行为偏旁的,但与上联意境实在是相差甚远,不算佳对。
“二是,桃燃锦江堤。”
“三是,秋镶涧壁枫。”
众人顿时心中叫好,这两联对得好,比刚才炮镇海城楼好上许多,但细细回味起来,还是觉得与上联有点不般配。众人看到刘潜一脸平淡地样子,心中佩服不已,没想到这玉王是如此才华出众之人。
更有不少王公大臣想到不久前的那次定亲,都是后悔不已,要不是他们听信传言,哪会这般。他们听闻刘潜做的那三首诗时,也是震惊不已,对刘潜的才名将信将疑,心中也动过查证之念,不过随即得知太子逝世就放弃了,毕竟太子一死,太子府只剩下孤儿寡母,再与这刘潜定亲就是毫无好处,也就放弃了查证之念。
如今看来根本这无需查证,这玉王刘潜果然有惊世之才,他们还注意到刘宏此时满意欣慰的神情,再想到空悬的储君之位,他们都是心中一动,这玉王还有机会登上储君之位。
一念及此,他们心中很不是滋味,眼光不时扫到司马曜身上,大叹这太史公果然是老谋深算,同时心中也是大骂自己,他们以前怎么没想到这刘潜有机会取得储君之位,就算这刘潜是废物又如何,不能习练武道又如何,能当上太子,甚至登上皇位又不是看这些,说句不敬的话,难道以前就没有在位的皇帝不是废物?就说当今皇上也不是英明神武,才智出众之辈,还不是一样坐稳皇位?
刘潜当然不知道这些王公大臣心中转过的念头,不过他看到大受打击的金使和众多震惊的王公大臣,心中一笑,终于出了一口恶气,现在是把被打断的丧礼带回正常的流程了。
刘潜脸色悲戚,对着众多跪着地王公大臣说道:
“就在刚才,我又想到一下联。”
众人已经被刘潜的才华震惊得麻木,不少人都是自愧不如,此刻见刘潜说又想出一脸也不吃惊,静待刘潜说出。
刘潜转身对着刘协灵柩,跪下哭道:
“烛泪镶棺壁。”
众人见得刘潜如此动作,瞬间都是脸色一变,明白这里是当今储君的丧礼,而他们却在思索什么对子,简直就是对丧礼的亵渎。连忙都低下头,呜咽起来。
顿时,丧礼上又到处都是悲切声。
金使见得如此,也只得跟着跪下,鬼哭狼嚎起来,听得当场许多人都是皱起眉头,果然是蛮夷之辈,不通礼仪。
金使心中却是想到此次来到汉朝的目的,心中激动,这大汉王朝果然无人矣,我主大计可成也。
万里锦绣山河,终于要在我大金铁蹄之下呻吟。
他看向刘潜的目光里,闪过一丝寒光,就凭你一个小孩,又有何用,大军一到,一切尽成消灭。
到那时,管你什么玉王,还不是任我宰割。
第七十七章 清王刘辩
更新时间2011522 10:00:59 字数:2168
自从听得皇兄刘协死去的信息后,清王刘辩心中就是一阵阵兴奋。本来自年会后,皇兄刘协被立为储君,刘辩心情就变得大坏,感慨人生了无趣味,可让他没想到得是,皇兄刘协竟然逝世。
在丧礼上,刘辩嚎啕大哭,博得朝臣一片赞誉声,心中暗自窃喜。但当他看到刘潜在金使面前大扬国威,最重要的是,父皇眼中的期许让他心忧。
太子之位是我的,刘辩看着刘协华美的灵柩心中说道。
目光飘到不远处的何进身上,刘辩也看到何进脸上的忧虑。对于何进的出身,刘辩也很是清楚。他这个舅舅,本是一屠夫,后送他的生母何皇后入宫,以外戚入仕,随着他的生母受到父皇宠幸,他这个舅舅也渐渐身居高位。
看来还要多多借助这位舅舅了,刘辩本来以为太子之位已经非他莫属,可如今看来还不一定。
朝中有三股大的势力,一为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势力,二是士人集团,三为外戚。储君册立,乃国之大事,通常是三大势力角斗的结果。
但刘协的太子之位,却并不是如此。本来,士人集团在他的舅舅何进联络下,已经完全倒向他,十常侍也还没有表态,按理说,太子之位他是十拿九稳了,但突然间他父皇完全倾向于刘协,他的舅舅和士人集团还没反应过来,刘协已经被封为储君,让他以前做的功夫都已经白费。
想着这些,刘辩看向刘潜的又有了变化,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得到储君之位。
丧礼后,刘辩也不回清王府,直接到了何进府中,与何进商量着太子之位。何进是屠夫出身,哪有什么见识,听得刘协死后,他是弹冠相庆,认为太子之位非刘辩莫属了。可听得刘辩一番话后,也甚是忧心。
何进只得派家丁去寻袁逢,共同商议。他心中也是知道,这袁家乃名门望族,四世三公,门人弟子遍及天下,只要寻得袁家支持,刘辩的太子之位就坐稳八九分了。这袁家本来就是支持刘辩,只不过在刘协当上太子后,转而去支持刘协了。不过如今刘协身死,只要拉拢一番,不愁袁家不支持。
袁逢接到何进邀请后,就明白何进到底为何事,连忙叫来弟弟袁隗,一起来到何进府。见到刘辩,袁逢和袁隗也是吃了一惊,听得刘辩一番话后,袁逢和袁隗联想到今日丧礼上的情景,也是知道太子之事应当早日谋划,否则迟则生变。
一番商议后,袁逢和袁隗都决定明日早朝就奏表,请立太子。
第二日早朝,袁逢请立刘辩为储君,镇压国运,士人们纷纷附和,一时朝堂上都是支持刘辩的声音。
刘宏坐在龙椅上,很是忧心,又想起身死国灭的情景。刘协的身死,对他的打击很大。刚刚册立刘协不久,刘协就身死,刘宏已经把这看成上天的警示了,这也让刘宏更加相信司马曜的话语,大汉王朝危已。
如今又有朝臣请立刘辩为太子,焉知刘辩不会因此死去。当然这些并不能宣之于口,否则人心动荡,国事更加艰难。
刘宏对册立太子这件事很是迟疑。他只有两个儿子,刘协和刘辩,如今刘协已经死去,万万不能再让刘辩处于险境。
既然不想立刘辩为太子,那就拖着,以后再说。
刘宏道:
“储君一事,朕还要思索一番,现在还不急。”
袁逢和袁隗着急了,心中都是想到,不立刘辩,难道皇上还想立刘潜?前次他们袁家就是支持刘辩,但最后太子之位落到刘协身上,已经让他们袁家大失脸面,如果这次他们支持刘辩还不成功,怕他们袁家会声望大跌。
为家族计,袁逢道:
“皇上,如今太子新逝,玉王刘潜不便留在京都,还请皇上早日赐予封地。”
袁逢这话一出,袁隗也是反应过来,既然不能让皇上册立储君,那就把唯一的皇位竞争者踢得远远的,这玉王刘潜虽然聪慧,但年纪尚小,一旦让他远离朝堂,凭他袁家的势力,要想再回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袁隗心里很是佩服他这个哥哥,转眼间就想出如此好的方法,釜底抽薪。袁隗跟着说道:
“皇上,臣也以为袁大人所言甚是。”
袁家兄弟都是要将刘潜请出京城,其他朝臣也是明白过来。一些正直朝臣却有些不忍,太子刘协尸骨未寒,就将玉王母子变相驱逐出京城。但袁逢所言是按朝廷法度来,封王的皇室子弟不能长留京城。
司马曜虽然有心说上几句,但他身为太史公,不便参与政事,而且他的孙女还是刘潜未来王妃,为避嫌,就更加不能开口了。
王允已经用义女和刘潜沾亲带故,当然不想刘潜被驱逐出京城,他知道,一旦刘潜出了京城,恐怕就再也不会有机会得到太子之位。王允心中不甘,就是想出言反对袁逢。
但袁家门生遍及朝堂,转眼间都是支持袁逢的声音,王允一看,就知道自己没戏了,人微言轻,一旦他现在反对袁逢,说不定他也要被丢出京城。抹了把汗,王允只得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偃旗息鼓。
刘宏也不能反对袁逢的这个建议,虽然他对那个很是聪慧的皇孙刘潜很是满意,甚至是誉为皇室的千里驹,但祖制不可废,封王的皇室子孙不得逗留京都。
当初刘协被他立为太子,玉王封号和封地依祖制都被收回,玉王封号被刘潜继承,但封地还没继承,只因为他念及刘潜年纪尚小,一旦继承封地,就不能长时间留在京都。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