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缘》第179章


亍?br />
乐思齐懒得应酬这些人,只着人送了礼,并没有到场。倒是喻老太太的信到了,数落几句任家的不是后,转而说再为她留意良人。
乐思齐回信,自己暂时不愿成亲,还请干娘不用费心。
喻老太太接到信只以为她心灰意冷,倒也不以为意。该得的利益已经拿到手,也不怎么关心乐思齐在京过得好与不好。
两家自此渐走渐远,直到十几年后喻家子弟进京赴考,才继续走动。此是后话。
或许受任威成亲触动,苏玮道:“不如我们也成亲吧,这样你才能名正言顺住在府中。”
乐思齐考虑后,道:“还是待找到小郡主再说吧。这样子成亲,我于心不安。”
让他顶着另一个女人未婚夫的名头与自己结婚,实在不道德。结婚乃人生大事,怎可糊里糊涂?乐思齐决定一切理清后才结婚。
苏玮没有说话,只是用乐思齐的手轻抚自己的脸。
乐思齐笑道:“你不用自责,我认识你之前,你已订亲,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的齐儿最讲道理了。”苏玮马屁马上送上。
第183章 寻找
乐思齐进京前帮衬了柱子五十两银子,预支了柱子一年工钱,陈东一家在顺庆镇南边里弄买了一个院子,院子有一溜儿五间房,和一个小小院子。
柱子成亲后住在东厢房,陈东老俩口住西厢房。现在秀英每天也跟镇上其它婆婆一样,每天早起洒扫院子,吃过早饭坐在门口东家长西家短,说说自家儿媳妇是永恒的话题。
“你儿媳妇年底要生了吧?”同坐一个妇人问秀英。
秀英乐呵呵道:“可能得过了年以后吧?”
路口身着皂衣一个领头模样的人喊:“仔细找,一户户问清楚。”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道:“又怎么了?这些衙役天天吃饱没事干,就会无事忙。”
另一个年轻些的,瘦瘦小小的妇人道:“你们看,那不是陈三吗?”
一个胖胖的衙役手拿一张纸,可不正朝她们走来。
顺庆镇地方不大,居民们大都识得衙役,心情好时遇上还会开两句玩笑。现在被打断谈兴,妇人们心情可就不怎么好了。
陈三一户户打门,也没进屋,就在门口把手里的纸拿给门里的人看,然后到下一家。
秀英家是里弄最后一户。柱子在景福楼有分红,日子过得红火,平日里买菜时总顺带着买几个果子饼子,见了邻居们拿出来让她们尝尝鲜。因而邻居们有事没事总在她家院子里或门口台阶上闲坐。秀英能说会道,很快成为老太太们的头儿。
看陈三挨家挨户,很快朝这儿来,秀英眯起眼,努力想看清他手里的纸写的是什么。老妇人打趣道:“柱子娘也识字?”
“哪里识字了,不过好奇。”秀英笑道:“你别说,我家曾经来过一个识字的,还会写呢。”
妇人们不管信不信的,都“啧啧”赞叹两声。
离得三四家,陈三脸上堆着笑。道:“都在这儿啊?”把手里的纸递过来,道:“大婶们看看,可曾经见过这位小娘子?”
秀英接过纸,纸上廖廖几笔,一个俊俏的姑娘活灵活现,那双眼睛直似会说话似的。
“啊!!!”秀英惊呼出声,赶忙捂住嘴。
“你见过?”妇人们望过来时,陈三已喜不自胜道。要是寻到见过的人,可是有五十两赏银的。
“没……”秀英头摇得拨浪鼓似的,道:“我只是看到有人生得这么俊。才叫了一声。”
陈三失望。道:“婶啊。你没事叫什么叫。长得俊的从多了去了。也就是你眼界小,没见过世面。”
“哦,你见过世面。”老妇人抢白道:“夜里在梦中见的多吧。”
陈三二十多了,还没说上媳妇。
妇人们都掩口笑起来。瘦小妇人道:“要不要我帮你做媒啊?省得你天天晚上做梦。”
好一通打趣,把陈三说得落荒而逃。
秀英却怔怔的,等到晚上柱子回来,把柱子拉到东厢房,说私已话。第二天柱子请了半天假,到集上找给人写信的算命先生,照老娘教的,给乐思齐写了一封信。
天气渐暖,景福楼的生意也日渐稳定。虽没有大赚,生意却逐日增长。这儿是进城必经之路,原先很多人把这儿当行脚店,路过进来吃个饭,怎么便宜怎么来。自从景福楼开业。楼下辟了一半地儿,给过往的客商歇脚,火锅本省了煎炒做的时间,能快速端上桌,又是丰俭随意,消息传开之后,为省钱不歇脚的行商也在这儿歇歇,填饱肚子再走。
楼上是雅座,贾涵辟了一间房专门悬挂名士们的墨宝。
此时房里几个书生对着一幅题跋为清宁山人的山水画摇头晃脑呢。
一唇上两撇须的书生道:“清宁山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怎么会有墨宝留存在这儿,不会是假的吧?”
一个二十三四的青年道:“要是真迹,怕是主人会珍而重之收藏起来,怎会这么大方,挂在这儿让我等瞻仰?”
其它人附和称是,那是年方二十岁已中两榜进士,号称游历过祖国河山的清宁山人啊。他在不在京还两说,景福楼主人什么面子,怎能请得动他?
小二进来道:“客官们的菜已上齐了,请过来这边。”
既是悬挂墨宝的地方,当然不能让水汽蒸腾给熏着了,文人们在这里赏字赏画,写字作画,到别的房间吃饭。
几人出房间,迎头又有几人快步而来,一人道:“快来看,这儿有清宁山人的墨宝,再迟些,主人要收起来就糟了。”
小二微微一笑。前几天一个少年公子喝了酒问起东家是谁后,便挥毫泼墨画了这幅画。再然后,一个个书生便奔这幅画而来。
乐思齐的马车在景福楼门前停下,几个结帐出门的书生边走边议论着什么,眼睛却齐刷刷瞧向乐思齐。
“东家,这是上个月的帐。”贾涵把帐本递上,道:“开业半年,一个月收入比一个月多呢。”
乐思齐一项一项看了,道:“有劳了。”
贾涵谦逊道:“不敢当。”
几个书生说笑出门,一人道:“这景福楼倒是有趣,点几样素菜,还赠送汤底,只需几个铜板,所费不多呀。”
几个铜板闲坐大半天,谈诗论文,还真是值得呀。
一人道:“我们明天再来。”
乐思齐站在窗前望着几人远去,唇边含笑。只做行脚商的客源未免少了些,以前的店老板就因生意亏本才把店盘了。这儿远离市中心,如果没有吸引人的地方,食客怎么会远道而来?单一味火锅,够吗?
乐思齐原就做好打持久战的计划,现在的形势比想像的好,还是贾涵经营有方,难怪苏玮花大力气把他请来。
前后又有两批人进门。这半晌午的,怎么还有人吃饭?乐思齐不由看了看天色。
“走走走,我们快去看清宁山人的画。”不一会儿,走廊上传来说话声。
清宁山人是谁?乐思齐想了半天,不得而知。
“墨轩有大家的字画吗?”乐思齐问贾涵。
贾涵露出狡黠的笑容,道:“墨轩已经开办两个多月了,名头渐开,不少文人骚客闻名而来,不是赏字赏画,便是留下墨宝。景福楼的名头也渐渐传开了。”
“还是大掌柜经营有道。”乐思齐夸奖。
“不敢不敢。”贾涵对东家恭敬中还存着敬畏,外人不知乐思齐背后是谁,他可是清楚得很的,眼前这个姑娘能把徐国公拿捏在手心,可不简单哪。
随着天色越来越晚,食客越来越多,景福楼渐渐人声鼎沸起来。
贾涵道:“人气倒好,就是大多是书生,点的都是素菜,花不了几个钱。再过段时间,我们的名气大些,规定花费多少才能进墨轩,这样我们也不致于赔本。”
“不用。”乐思齐道:“开门做生意,人气很重要,这样挺好。”
签的文书,半年后店里上下人等皆有分红,与顺庆店和永定店一样,每月结算。如果照这样下去,估计得再过半年才能有盈利吧?贾涵为东家着想的同时,也为伙计人考虑。既然东家没答应,只好算了。
乐思齐掌灯时分才离开,再不走,城门就要关了,这也是景福楼位于城外的弊处。
在车上,冬儿便开始操心晚上吃什么,说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乐思齐笑道:“做些清淡些的就好,不用麻烦。”
苏玮进宫轮值,她一人吃晚饭,八大碗就不用上了。
才进枫叶院,秋菊迎上前来,道:“安华伯府的五小姐等您老半天了。”
乐思齐意外。冬儿这个耳报神,天天唠叨安华伯府这位五小姐又来给老夫人请安了。乐思齐全当没听见,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她怎能左右别人怎么做呢。却没想到人家跑这儿来了。
宴息室里,五小姐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