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闺》第45章


在子女们都离开以后,沈明朗颓然的靠在书房的太师椅上,疲惫的合上了双眼。
沈家不争从龙之功,可也不能坐视不管。
当天晚上,他给自己在西北和西南的部下,分别写去了一封密函。
而沈慕则开始和从前相识的公卿世家的公子哥儿们热络起来,大家常常聚在一起吃酒,赛马,今天你做东,明天他请客,玩的不亦乐乎。大家见他是镇南侯府的世子,又是四品的武将,得了皇上的青睐,以后更是前程似锦,愿意卖他个面子,常常请他出去消遣。沈慕因此很少着家,只有顾氏,依旧是平淡如水的模样,没有抱怨,也没有刻意挽留,就好像一切和以前一样。
沈亦很快去了禁卫军报道,由于禁卫军不少都是从前和沈家交好的人,他是被人一路拍着肩膀问候着沈明朗叫着贤侄走到统领面前的。别人都是家里疏通的关节,而他却是皇帝钦点进来的,统领对他不免刮目相看,有什么事情也喜欢和他商量,对他十分的倚重。
这时候,燕京城的官员们,突然发现,从前一向低调的身家,好像一下子走到了台前来一样。
寄居在沈家的顾白辰就算再掩耳盗铃,都没办法不知道形势的变化。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联络了一下顾家留在燕京城的几个老人,打探了一下消息。等到他再来见沈陌言的时候,提也没提这事,依旧漫无边际的说着闲话:“。。。。。。所以说,父母大都偏怜幼子,就如同我们当今圣上,也不能免俗。”
沈陌言默默的听着,不动声色的端了茶盏。
没过几天,就是沈陌言的生辰。
和往常一样,先是屋子里几个丫鬟凑份子送了礼物,然后是外院的管事媳妇们,再然后是一些体面的妈妈们,纷纷派人送上了贺礼,祝贺她千秋。一大早的,她就被叫到沈明朗的正房吃长寿面,后脚进来的是沈亦,他毫不客气的在她对面坐下,也要了一大碗寿面,上面放了香菇、鸡肉和香椿,闻起香喷喷的,看起来就让人觉得食指大动。
远在西北的宋家,也就是沈夫人的娘家,送来了一套祖母绿的头面和一匣子红宝石,那翡翠毫无瑕疵,一看就是上品。而红宝石个个都有指甲盖大小,就算是单卖,一个也价值一百多两银子。当初沈陌言的亲事触礁,他们还特地派人来质问过。只是可惜宋家子嗣单薄,沈陌言出阁的时候,宋太太正巧卧病在床,不好出行,也就只派了几个管事来道贺。当初沈陌言还觉得遗憾,如今想起,这或许就是天意。
不过这一次,出乎沈陌言意料的是,燕京城不少公卿之家都派了得力的管事来送了贺礼。
看来,这就是沈家这段日子“高调”的成果了。
这样想着,沈陌言觉得自己嘴里都是苦涩的滋味。
就在此时,宫里传来消息,太后娘娘赐了一支碧玉簪,皇后娘娘赐了一块羊脂玉。
消息传出来,全城哗然。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簪子和羊脂玉虽然贵重,却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这份体面。
说起来,沈二小姐也不过是一个大归的姑奶奶。。。。。。况且沈家并没有大办,听说只有家里人吃了一碗寿面而已。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这事传出去没有多久,就有几户人家的夫人来家里做客,拉着顾氏,委婉的打听起沈陌言的亲事来。
大都是家里的幼子,其中有几家的孩子,还都挺出色的。
沈明朗觉得很高兴。
第六十二章 天惊
和沈明朗的高兴比起来,沈陌言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忧虑了。
这些人家,骨子里明明看不上她,却为了巴结沈家,违心的来求亲。
看看来求亲的都是些什么人!
要么是不得宠的庶子,要么是人品有瑕疵的幼子,若是当真嫁过去,他们也不过是看重她背后的娘家罢了。
沈陌言宁可嫁给人品好的一般人,也不想嫁给这些所谓的高门子弟。只是如今沈明朗正兴致高昂着,她不好泼他冷水罢了。
唯一令她高兴的是,听说浙江按察使收到沈明朗之前要求帮忙找个名医的信以后,真的从江南送了几位很有名气的大夫来,如今正在前往燕京的路上。多一位名医,沈韶华的病就多一分希望。如今她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念,听说病情也在渐渐好转,不管怎样,暂时叫人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却听说茂国公亲自来拜访沈明朗。
沈家这些日子一直有人来拜访,沈陌言并没有如何放在心上,可是等到了中午,她正在自己的屋子里用午膳,就听蒹葭在她耳边一阵低语。她顿时目瞪口呆,“真的?”“是真的!”蒹葭脸色非常难看,“那茂国公世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怕燕京城没有不知道的,先前那一位就自缢了,居然还敢来我们家提亲!”
干!
茂国公府的世子那可是真正的“名人”。当年他暴打发妻,导致发妻小产,不堪忍受而自缢。结果女方娘家人找上门来,对簿公堂,最后花了几万两银子才了结这桩公案。如今这事提起来,就连十岁的小儿都会会心一笑,谁不拿出来当笑话讲?就因为这样。几年过去了,依旧没有人敢为茂国公世子说亲。
那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说不准到时候又闹得满城风雨,谁也不敢去冒这个风险。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也来沈家提亲!
沈陌言不由得在心里骂了一句,到底气不平,又默默将茂国公骂了个狗血淋头。
虽说她心知沈明朗为了她的将来考虑,是绝对不会答应这样一门亲事的,可心里还是按捺不住,喝了几口汤。就去了正房。见了她来,沈明朗面上露出了了然之色,屏退了下人。才缓缓说道:“你放心,我就是再糊涂,也不可能将你许配给茂国公世子的。”一颗悬着的心这才算是彻底的放下了,可沈陌言还是觉得不大高兴,“父亲。您是不是急着将我嫁出去?”
自己的女儿自己心中清楚,沈明朗根本没有想要瞒她,笑道:“怎么,这就着急了?”“父亲!”被他的谑笑闹了个大红脸,沈陌言嗔道:“我和您说正事呢!”“好好好,说正事。”话虽如此说。却根本没有收敛,依旧是笑呵呵的看着她,“说吧。什么事儿?”沈陌言看着,就深深吸了一口气,正色道:“父亲,我暂时不想嫁人。”
这一次,她没有撒娇。而是很冷静的说着自己的打算:“如今我们家的情况您是知道的,这些来求亲的人家。我不信您看不出他们的目的来。可是您还是将帖子留了下来,甚至还派人出去打听,父亲,是否在您心中,我不管怎样还是要出阁的?”沈明朗愕然,想到女儿一向聪明,知道自己派人打听过消息也不足为奇,面上的笑意渐渐散去,“你可是对这些人家有所不满?”他说着,抽出几张信纸来,“你看,这一户的小儿子,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孝敬双亲。。。。。。”
一抬头见到女儿满脸的不悦,长长的叹息:“我如何看不出来?”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可是陌言,如今沈家处在风口浪尖上,皇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罪不及出嫁女,以后你若是成了别人家的媳妇,就算是新皇登基,你也能逃过一劫。”原来是这个打算!
沈陌言心里酸酸的,满腔的火气,立刻就散若烟尘,她拭了拭眼角,才缓缓的开口:“父亲,你以前常说,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就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后路。”她意味深长的瞥了他一眼,“您说得对,我嫁为人妇,或许能逃过一劫,可如今他们娶我,也不过是看重沈家能帮衬他们一二,一旦沈家败落,您认为他们还会看重我吗?”
虽说自己讨论婚事有些难以启齿,可父女二人一向随意,沈陌言干脆说道:“您有没有想过,既然他们不是看中我这个人,又怎么会真心真意对我好呢?到时候只怕会怂恿我出来奔走,沈家出事,他们恐怕立刻就会过河拆桥,和沈家划清界限,我就算是不被休弃,也可能会被冷落,家不能家,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这话正说到了沈明朗的心坎里。
他也害怕自己百年之后,女儿受人欺侮,才从小就教育他们兄妹和乐,相亲相爱。
而沈陌言站了起来,掷地有声,“与其被人算计,为人所驱使,不如就呆在沈家。您要想想,我们沈家这么多条性命就在您的手上,行事也要多几分思量才是。沈明朗浑身一震,面色一点点变得凝重,随手就将手边那堆信纸抛入了火盆之中,“不错,为利而聚,为利而散,我们沈家不是那砧板上的鱼肉,谁都能挑挑拣拣的。。。。。。”立刻就打消了为沈陌言说亲的心思。
虽说说服了沈明朗,可沈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