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闺》第50章


从小到大,那些人就只告诉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温若雨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如今遇到沈陌言,却觉得非常的自在,一点也不讲究的自己将鹿肉切成片,然后又用铁叉将肉片放在铁丝蒙上,架在火炉上面烤,听着滋滋的声音,她的表情几乎可以算是雀跃了,拍着手笑:“真好玩!”
从始至终,沈陌言都是含笑看着她,不加任何阻拦。
两个人你一下我一下的夹着肉,也不管好吃不好吃,一连吃了十几片。温若雨蘸着酱,吃着肉片,含含糊糊的说道:“真好吃!”自己动手烤的,哪怕味道不好,也会觉得好吃吧?
沈陌言微微的笑,放下了筷子,望着亭外的天色,默默无言。
“你出神的样子,和千风真像。”不知何时,温若雨也放下了碗筷,笑吟吟的看着她,“他也和你一样,喜欢这样看着天空,一句话也不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从开始到现在,她就一直将自家弟弟挂在嘴边,这哪里是不太亲近,分明就是非常依赖!
沈陌言但笑不语。
过了一会儿,才见天色变得有些苍黄,也就催着她起身,“怕是要坐席了,你是新嫁的媳妇,又有妯娌,别让你婆婆久等。”以两人的交情,说这些有些逾矩。可温若雨却只觉得这是亲昵,她温顺的点头,由丫鬟扶着自己去了花厅。定国公夫人正和几位一般年纪的夫人打叶子牌,几个大丫鬟在一旁服侍着,见了她进来,笑着行礼。
温若雨也就凑过去看了下牌局,定国公夫人就问:“方才怎么没见你人?”“出去外面走了走,迷了路,可巧遇到了沈家的二小姐,说了会话。”温若雨小心翼翼的答着,声音有些紧张,“二小姐是落落大方的人,也很热情,我们在亭子里坐了坐才回来。”
定国公夫人也是过来人,对几个媳妇都很宽和,闻言点了点头,“沈家大小姐嫁到了宁国公府,她待人也是个热忱的,只是听说病了,今日没有来,不然让你嫂嫂去引荐一番。”
温若雨暗暗松了口气。
而沈陌言回去以后,立刻就让人打听温家的情况。
来回报消息的小丫鬟口齿清晰的说着:“温家的老国公爷,当年曾经和我们家侯爷上过战场,后来以身殉国,听说消息传回燕京的那一天,国公夫人就在家里自缢身亡了。等宫里得知消息,皇上震动,立刻赐了一柄尚方宝剑给当时年方八岁的世子温千风,赏赐黄金一万两,白银十万两,并封国公夫人在宫中的姐姐为淑贵妃。”
也就是说,温若雨口中的姨母,就是这位淑贵妃了。
可是,既然两家曾经这么亲密,又为什么断了往来呢?
那小丫鬟看了看她的脸色,又说道:“听说皇上这些年待这位成国公如同亲子侄一般,连宫中的几位小皇子都靠后了。所以成国公十三岁就成了从三品的京卫指挥同知,去年成了京卫指挥使,听说还是皇上为了抬举成国公,特地将原来的那位指挥使挪了位置的。”三人成虎,皇上到底有多眷顾成国公不知道,可从官职升迁上而言,这位成国公也是个人才。
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就算皇上一时记得,可如何能保证他能在皇上面前圣宠不衰?要知道,有的人用尽一生,也不能从同知升到指挥使。这是一个很大的门槛,跨过去以后,就是天子近臣,朝廷三品大员,跨不过去,就变成一个尴尬的存在。永远不得出头,永远被人压着,好事轮不到,黑锅必然背。。。。。。
那位淑贵妃,沈陌言听人说起过,在宫里并不得宠。如今宠冠后宫的,是娘家身份低微的德妃。
而淑贵妃生下的九皇子,被封为建王,封地在遥远的云南。
那么,这位建王,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到底是安于现状,还是也想在夺嫡之争中分一杯羹?
一旦起事,成国公会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说起来,这位成国公,今年好像也才十七岁而已。。。。。。
沈陌言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等到了顾氏去定国公府拜年的时候,沈陌言写了一封信,托她送到了温若雨手上。而在她意料之中,温若雨很快就回了信。
信里面写着自己这些日子很忙碌,不能来见她,不过等到元宵节以后,她就会闲下来,到时候可以找机会见一面,同时还请顾氏帮忙带了一匣子点心,说是不知来自哪个番邦,看着倒是新鲜。
沈陌言微微的笑,打开了匣子,随即,脸色大变,。 
六十七章 投宿
沈陌言看着匣子里的东西,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她并不知道这叫什么,可是这的确是大楚朝没有的东西,所以,非常的罕见。
而在此之前,她只在妖月那里见过。
难道妖月和定国公府有关系?
定国公府家大业大,子嗣繁茂,不少人都入仕,有些在军中,有些走了科举的路子,在外做官,是名副其实的钟鸣鼎食之家。
沈陌言一刻也坐不下去,立刻就写了一封回信,旁敲侧击的问了下点心的来历,又吩咐丫鬟装了几匣子吃食,带去了定国公府。
而令沈陌言更觉得心寒的是,温若雨在回信里写道:这匣子点心是温千风派人送给她尝尝口味的。还说她那里还有不少,若是喜欢,全都送给自己。温千风,淑贵妃,建王,妖月。一瞬间,这四个人好像一条线一样,被串联在了一起。沈陌言脸色惨白,坐在椅子上,许久许久说不出话来。
如果妖月从梁王那里窥见了他对沈家的杀意,那么,建王呢?
可是,仅仅凭借一匣子相同的点心,就将这事情联在一起,未免有些武断了。毕竟温千风那里的点心可能是下属送的,可能是不知从哪买的,可能仅仅是觉得新鲜,才弄回来给温若雨尝一尝。。。。。。
这时候,沈陌言却不敢存有一点侥幸之心,她决定亲自去扬州查一查妖月那个人的底细。只要不是从天而降,她就有办法查到她的来龙去脉。这样想着,她心里更是焦急不已 ,却也不能告诉沈明朗,免得自己一时的猜忌影响到了沈明朗的判断,对大局造成影响。就这样风平浪静的过了几天,一直到元宵节以后。沈陌言才到沈明朗跟前提出,要重返扬州。
沈明朗没有多想,对于女儿的决定,他一向是支持的,况且远离燕京这个是非之地,也是一件好事。几乎立刻就点了头,私下里却嘱咐他:“你别逞强,梁王那边,我已经派人盯着了,你只管和从前一样。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日子就好。”沈陌言当然不会在他面前说什么,很温顺的应了,“父亲放心。我知道分寸,不过量力而行罢了。”
对于自己的女儿,沈明朗还是放心的,并没有多说,只是想到转眼间又要离别。有些伤感,暗暗叹息了一回。
顾氏得知这个消息,大为吃惊。可沈明朗和沈慕都点了头,她也不能说些什么,只是帮着她收拾箱笼,暗地里却想着顾白辰。
也不知道他知道这事以后。会不会定不下心来看书。。。。。。
出于意料的是,顾白辰从小厮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平静。只应了一句知道了,便又开始看书。这令顾氏暗暗松了一口气,只是那小厮没有注意到,顾白辰手中的书拿反了。。。。。。
可是顾白辰更相信,短暂的分别是为了以后长久的厮守。
反正。他们迟早会重逢的,不是吗?
二月初九就是春闱的日子了。。。。。。
顾白辰想到这里。又认真的看书,只是书上小小的黑黑的字,就好像一只只蝌蚪游来游去,让他完全没有办法静下心来。
沈陌言离开的那一天,是月底,她站在回廊上,看着丫鬟们将一件件冬衣收拾好,装在了箱笼里,搬去了外面停着的马车里。
又要再次离开了。。。。。。
沈陌言不由环视着自己这间居住了十几年的屋子,忽然有些感叹。
而顾白辰就在这时候急匆匆的找上门来,他望着满院子来来往往的人,脸上如同乌云罩顶,开口就问:“这么冷的天,路上赶路若是没有个借宿的地方,岂不是要生生冻出病来?”他说的话也是实情,沈陌言并非没有考虑,但看着顾白辰的脸色,她根本没有解释的打算,只嘻嘻的笑,“那岂不是正合了你的意?”
“你——”顾白辰被噎的说不出话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哼,连出门也是傻乎乎的,我不和你计较!”
沈陌言掩袖而笑。
听着她轻轻的笑声,顾白辰觉得自己干涸的心上似乎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的花,朵朵压枝低。他哪里还顾得上生气,只痴痴的望着她,半晌才说出一句话:“你好好照顾自己,若是不习惯,就回来好了。”声音里透着无法掩饰的温柔。
沈陌言渐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