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穿成四福晋》第96章


前几日红丽小心翼翼把这话挑挑拣拣说了,听的齐妃眉开眼笑。一个劲儿说红丽是个好孩子,知道一心为三爷着想。少不得赏了不少好东西,今日特意带了红丽来,存心让她帮着参谋参谋,看哪家姑娘好,提起有个章程。
高红丽跟齐妃“婆媳”两个嘀嘀咕咕,上头坐着的乌雅氏也拉着八姐说道:“这两年弘旺眼瞅着也张开了,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弘时的嫡福晋也该定下了。二丫头的事儿有了谱,三丫头也该定了。待会儿你仔细看看,哪家好了,咱们先记下来,将来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八姐随即笑道:“还是皇太后疼孙子孙女们,媳妇都不如呢。这两日看的人多了,总觉得这个好,那个也不错的,瞧的眼花缭乱的。不知道皇太后心里可有合适的?”
乌雅氏点头想了想,“哀家也是眼花缭乱的,不如咱们先慢慢看着。等皇上来了,再问问他的意见吧。”
八姐笑着点头应下。一旁年秋月冷眼瞧着二人说话,心道:乌雅氏果然是个聪明的,孙子的妾室她能说话,嫡妻就不敢多说。怕只怕,也存着讨好皇帝的心思。也是,能从宫女爬到这一步,有几个是善茬呢?
捏捏袖子里指头,年秋月暗暗琢磨:年家姑娘断不能送到宫里惹人眼疼。只是后宫小辈里没有一个自家人也说不过去。不知道亲戚里头,有没有合适的了。
正琢磨着,前头一位蒙古族诰命领着一名十二三岁的女孩子进来磕头。乌雅氏仔细瞅瞅,笑着问身旁宣太妃博尔济吉特氏,“妹妹前几年去过蒙古,可见过这个女孩子?”
宣太妃仔细看了看,笑着答道:“回太后的话,说来也巧,底下那位海夫人乃是臣妾娘家亲戚,算起来,还叫我一声表姑呢。海夫人早年嫁到了京城弘吉拉氏。女婿名叫叫弘安,祖上是蒙古人,后来因军功,太祖给抬到满洲正黄旗。那个女孩子就是他们的长女,小名儿好像叫做惠儿来着。”
乌雅氏点头,“原来是军功世家,怪不得呢。”
八姐听乌雅氏这么说,也留了心思,仔细看那女孩子,眉眼居然与乌雅氏有两分相似,心中便迟疑了:该不会,也是乌雅氏娘家亲戚吧?这个可要小心留意些。
忙了一天,晚上回到永和宫,刚坐下,就听前头通传:“皇上驾到!”
八姐急忙带着人去迎接。夫妻俩进了屋,看看对方都是一身朝服,相互嘲笑一声,各自换了宽松衣服回来,坐在炕上,屏退众人,慢慢说些闲话,疏散疏散。提起今日在朝堂上见到的几位青年才俊,四爷不由感慨:“若不是非要有位公主嫁到蒙古,朕还真舍不得那几个孩子,个个都不错,做咱家女婿该多好。”
八姐抿嘴儿笑了,“您也别心疼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咱家不还有弘晶吗?过几年弘晶长大了,您再仔细挑挑,不就成了。”
四爷想想弘晶连话还说不全,顿时闷声无语,慨然说道:“罢了,反正咱兄弟家闺女多,大不了,把老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家几个闺女弄回来。加上老八家的弘曙,足够了。”
八姐听的瞠目结舌,顿了顿才慢慢说道:“我爷,别家也就算了。十八连个嫡福晋都没呢,您让他从哪儿给您弄个侄女儿做公主呀!”
四爷听了,沉默半晌,说道:“既然如此,就把马奇家闺女指给十八,叫他早点儿生个闺女,给咱送回来。”
再早也得等到孝惠章皇后孝期过了。不过,提前指婚倒还是行。如此一来,马奇家算是显赫无双,接连出了两位皇弟妃。十六与十八反而成了连襟儿。
正月里,红丽听弘时提起此事,心里再次琢磨:是不是把傅恒他姐弄进弘时屋里。毕竟,马奇家如今风头更盛了。只是,四爷那里——究竟是个什么主意呢?
四爷正发愁呢。两个儿子都好,原本四爷属意富察氏做儿媳妇。按年龄跟弘旺正好同岁。只是最近弘时做事也很靠谱,若是给弘旺选了富察氏,那么弘时这边就不能太过委屈。纵然有心挑嫡子继位,对其他孩子也不能打压太厉害了。当年康熙就是因为太过偏心,才导致日后悲剧。左思右想,手头没有合适三儿媳人选。来到永和宫,跟八姐商量。八姐一听四爷给弘旺选的正是历史上孝贤皇后富察氏,心中百般不是滋味儿。富察氏做皇后合格,但就是心思太重,太喜欢操心。结果,把儿子们都操进去了,自己还青春早逝。不过,选了她也不错,至少是一大助力。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便放此事在一边,陪着四爷琢磨起弘时嫡福晋人选。为表重视,还特意叫宫女抱了一堆三品以上官员家贵女画像,与四爷一同翻开。
四爷翻着翻着,指着一幅画像问道:“弘惠?怎么能起这个名字,就不知道避开皇子名讳吗?”
八姐仔细一瞅,笑了,“主子爷,人家姓弘吉拉氏,汉姓为弘。名字叫惠。说起来,这孩子祖上是军功抬旗,十年前她祖父做的是辽东布政使。现在她阿玛是邯郸知县,家里算得上文武并重呢。”
四爷听了这话,点头说道:“改天叫进宫来看看。若是合适,先留意着吧。”顿了顿,又说道,“朕怎么瞧着,这孩子好像一个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剧院小剧场:
红丽:你是谁?
弘惠:你猜?
、82后宫干政
第八十二章后宫干政
八姐凑过来仔细看了看;笑道:“今天我见她;远远看了两眼,瞧着像宣母妃。后来听说她们是亲戚;这也难怪了。”
四爷摆手;“不,不像宣母妃。倒是——”四爷再盯着八姐看两眼;点头,“倒是像你年轻时模样;依稀还记得;你这般大的时候;嘴角就常常这么弯着。”说着说着,想起少年时光,自己先笑了。
瞧四爷笑眯眯的模样;哪里还有冷面王架势,八姐忍不住噗嗤笑出来,扶着四爷肩膀叹道:“小姑娘笑起来谁不一样好看?难为您还记着。罢了,若是您觉得这孩子好,改日叫她进来好好看看。就是不知道齐妃那里是什么意思,毕竟跟弘旺不同,就算选个不合适的,也没人说什么。若是弘时媳妇选不好,怕只怕齐妃那里就先难过起来了。”说着,八姐叹气,“要不怎么说,嫡母难当呢。”
四爷自认会处理后宅关系。家中妻贤妾美,八姐贤惠宽厚,不是一日两日。李氏纵然有些小女子行径,在八姐面前还不够看。也不担忧。瞧八姐对二公主疼*,比之对弘春都要娇惯些。因此满不在意说道:“你也别想太多了,李氏就是个*搅和事儿的。好在弘时懂事。凡事你只管做,别理她那么许多。实在不喜了,叫她多抄几部佛经收收心,也就是了。”
八姐笑着点头应下。二人又说了会儿话,这才睡下。第二日便是元旦。不仅是万家团聚日子,也是四公主弘晶生日。小丫头一大早就醒了,奶嬷嬷穿好衣服抱过来,一路依依呀呀叫着,到八姐屋里,四爷与八姐刚刚梳洗已毕,对坐着捧着热粥说话,桌上大盘子里,正是热腾腾的饺子。见到小闺女过来,八姐急忙放下碗,接过弘晶,笑问:“饿了吧?喝粥吗?”
弘晶刚满一岁,话都说不全,两只眼睛往桌上瞄瞄,急忙伸手说道:“气油油,气油油。”
四爷不解,奶嬷嬷笑着解释:“四公主说,要吃肉肉。”
四爷忍不住笑了,接过弘晶抱在怀里,拿手指戳戳她小脸蛋儿,说道:“才多大,就要吃肉肉了?瞧你馋的,多亏是生在皇家,想吃什么吃什么。若是百姓家里,一年吃不上两回肉的,看你怎么办。”
说着,当真亲自夹起一个饺子,吹了吹,送到弘晶手里,让她捏着玩,只不许吃进嘴里。
弘晶哪里听他的,一辈子也就只有幼儿时这两年可以肆无忌惮藐视皇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抓起饺子就往嘴里塞,管你是皇帝还是帝皇。
四爷抓了几下抓出来,弘晶瞧见到嘴的肉没了,眨眨眼,盯着四爷看两眼,哇的一声哭了,伸胳膊屈腿儿就要找四爷要,看四爷铁了心不给,居然还捏着小手去抓四爷胡子。四爷哭笑不得,连忙往后靠,生怕龙须被闺女给拽走了。对着个小奶娃,劝也不知道如何劝,哄也不知道该如何哄。还是八姐有法子,冲奶嬷嬷使个眼色,奶嬷嬷便赶紧上前抱着弘晶,连哄带颠,弄了出去。
四爷扶额,摸摸下巴,“总算走了。”
八姐一旁笑说:“要不怎么说,儿女都是债呢。从生下来,就不给咱们安生。”说完,噗嗤笑了,“就这还不知道这丫头一会儿抓周时候要闹什么笑话呢。”
果然,四爷到前朝接受百官朝贺之后,到后宫来看闺女抓周,就看见弘晶坐在一大堆宝贝上头,这个拉拉,那个拽拽,挑挑拣拣大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