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裔》第130章


家生子便该放了家去,由老子娘许了人家,若是写了卖身契卖进府里的,或配了小厮放在别处伺候,或是寻个好人家放出府去,全看主子的意思。”陪着秦夫人的香蕊与立在岑夫人身边的画眉听了这话都是脸色一白,低着头不敢出声。
秦、岑二人都是一愣,忙附和道:“王妃说的是,是这么个规矩。”
若华神色不动,向瑾梅道:“你把各院子到了年纪的丫头的都说给两位夫人听一听,也好商量着怎么打发出去。”
瑾梅欠了欠身,上前道:“除了淇园的翠羽和青梅,便是莹心阁里的香蕊和玉兰,茗芜院里的娇兰、娇容了。”
这会子秦夫人与岑夫人都是脸色有几分难看了,她们没想到自己身边的大丫头俱已是到年岁了,但也说不出别的来,只好听若华怎么说。
若华清了清嗓子:“说来这几个都是你们跟前得脸的,要打发出去也该与你们说上一说。”
岑夫人倒还罢了,娇兰娇容早就被若华调去留月阁,秦夫人却是有几分急了,若是把最贴心信任的香蕊和玉兰放了出去,无异于断了她的左臂右膀,她强笑着道:“香蕊和玉兰到了年纪,原该照着规矩放了出去,只是王妃是知道的,妾身的莹心阁只得两个一等大丫头,若是都打发了出去,怕是一时要短了人……”她说着却是眼巴巴瞧着若华。
若华瞧着下面各怀心事的两个人,心中暗暗冷笑,却是朗声道:“这话倒不对了,照着规矩,莹心阁和茗芜院原该这么些人,历年也有到了年岁放出去的,也不见短了人使唤。这两个走了自然还有别的伺候,莫不是秦夫人觉着只得两个大丫头少了,要再添些人?”
秦夫人顿时冷汗津津,不想若华态度这般强硬,忙笑着道:“王妃恕罪,妾身一时糊涂了,自然该如此,不敢坏了规矩。”
岑夫人也勉强笑着道:“谨遵王妃的吩咐。”
若华这才点头道:“既如此,那我便做了主,这几个里面,香蕊是秦夫人陪嫁进府里的,娇兰、娇容也是岑夫人带进府里的,原该发还家去的,但是你们都不是京城人氏,湖湘与苏州都是千里之遥,也就不必费事了,就在京城给她们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嫁了,也不枉她们服侍你们一场。剩下的也都是买进府的,也比着她们放出去,如何?”
到了这会,秦、岑两位夫人哪里还说得出别的来,只得起身道:“谢王妃恩典。”
若华轻笑道:“说来都是你们跟前伺候久了的,你们要是真舍不得就替她们挑门好亲事,也算你们的心意。”
看着她们两人脸色都有些不大好看,若华却是笑容渐盛,向着岑夫人道:“你身子可还好?身子重了要加小心才好。”满是关切之意。
岑夫人一时受宠若惊,忙道:“多谢王妃,妾身身子一切安好。”
若华却是满面忧色地叹道:“原该时时接了你到淇园住下,时时照看着才能放心的,奈何府里实在事多烦乱,竟也顾不上了。”
岑夫人扶着画眉的手起身道:“王妃一片关怀,妾身感激不尽,只是王妃主持中馈,又要忙着操办寿宴,万不敢再给您添乱。”
若华摆摆手让她坐下,道:“万不可如此说,你现在怀着身子,就是王爷也时时问着,岂能大意了。”她不经意地转眼,却是眼前一亮,笑道:“是了,这不是还有你秦姐姐么,她也是代掌过中馈的,做事稳重妥帖,年岁也长你几岁,由她来照顾你再好也没有了,是不是?”却是瞧着秦氏笑道。
秦夫人与岑夫人此时都是一身冷汗,再想不到若华会有这个打算,竟然让秦夫人来照顾有身子的岑夫人,却又恰恰戳到了二人的心虚之处。
秦夫人在心中叫苦不迭,她原本绞尽脑汁想出法子来,让岑夫人相信用了那求子秘药得来的是天生不足的畸胎,让她自个儿想法落了身子还能推到若华身上,却不想若华居然把岑夫人交给自己照顾,这若是岑夫人出了什么岔子,岂不是全是自己的罪责,她一时又急又怕,乱了方寸。
岑氏却是一心想着要尽早落了腹里的孩子,也能早点再伺候王爷,重得宠爱,更怕月份大了很是伤身子,若是让秦夫人来照看自己,只怕那落胎的事便没了希望了。
二人此时都急了,待要说话时,却听若华问进了门来的锦画:“戏班可都订好了?”
锦画福身道:“都订好了,让送了戏谱来给王妃点戏。”
若华笑道:“这怕是要太妃娘娘点了头出才成,你一会子随我再去趟和韵斋吧。”
她又转头对秦氏和岑氏道:“那便这么定了,一会子我就打发人去帮岑夫人把平日使的,用的搬去莹心阁,莹心阁那边也需收拾出一间上房来,伺候的人也不必都跟了去,就太妃娘娘送去的四个大娘就妥帖了。”她不由多说,一径吩咐了,看也不看脸色发白的二人。
待到端了茶,让瑾梅送了两人出去时,她特特交代了秦夫人一声:“一切有劳你了,好生照看着她的身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厚颜无耻的岑家
这边厢,荣亲王府上下为了太妃的寿辰忙的不可开交,杜府里却已是气氛颇为怪异,老太太每日只是在寿安堂与几位叔伯太太闲话,或是让二夫人到房里相陪,其余便是称病,与大夫人和杜宏昌连面都不照。又让信得过的婆子送了信到荣亲王府来,只说是自己身子不济,想请王妃回府里来坐一坐。
若华听了消息,好一个吓,忙让人带了那婆子进来,急急问道:“老太太身子如何了?可请大夫瞧过了没?”
那婆子不慌不忙地笑道:“王妃宽心,老太太身子硬朗着呢,只是徽州来了几位叔伯太太在府里小住,原说来王府给王妃请安,只是不大懂王府的规矩,怕有什么错失,这才让奴婢来送了信来请王妃回去瞧瞧。”
若华松了口气,却又很是吃惊,叔伯太太?那不是族里的人么,老太太居然这么快就请了族里的人来了,看来是着急要处置杜宏昌的事了,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回去回了老太太,说我这两日便回去。”又让人拿了许多物件,让那婆子带回去与老太太和二房里。
待那婆子走了,若华沉吟片刻,才吩咐瑾梅与锦画端着戏折子与名册,随自己到和韵斋。
“……这水月班是王爷特特交代了的,说是太妃娘娘爱听昆曲,定要请了这班子进府来。”若华笑着道。
太妃含笑接了那戏折子,道:“既然你定了这班子,索性把这戏都点好了就是,何必还费周折送到我这来。”
若华捧了笔到太妃跟前,笑道:“不怕您笑话,我自来是个不会听戏的,往日跟着长辈们也只是听个热闹,哪里敢在您面前弄斧。”
太妃笑着道:“这倒是个老实的。”
她细细翻看了那戏折子,用朱笔画了《玉玦记》、《鸣凤记》和《夜奔》,想了想,却又把《夜奔》给弃了,点了《浣纱》,这才搁了笔,道:“剩下的那日请那些夫人们点了就是,只图个热闹,也不拘什么戏了。”
若华笑着接了戏折子,又说到放了丫头出府的事:“……原本规矩便是如此,又逢着太妃娘娘寿辰,更是您的恩典了,都是在府里伺候了有年头的了,放出去寻个好人家,或是家去了,也能享个天伦。”
太妃素日信佛,听她这般说,念了句佛道:“是这个理,你就照着规矩做。”
若华捧着名册一一指给太妃瞧了,笑道:“淇园的翠羽和青梅两个,我已经打发人送了二十两银子与她们老子娘,又让人寻了好亲事与她们,昨儿家里来人说是要进来磕头谢恩,也让他们回去了。”
太妃点头道:“便该如此,原是伺候一场,不图他们这些。”
若华接着道:“莹心阁和茗芜院的丫头,我也与秦氏、岑氏说了,让她们自己捡一门好亲事嫁出府去,必然不会亏待了。只是和韵斋的莺儿和彩鸾,是太妃娘娘跟前得脸的,我不敢自个儿做了主,所以还得求太妃娘娘给个明示。”
太妃笑着抬眼,瞧一旁立着的莺儿早已羞红了脸低着头,道:“彩鸾倒也罢了,是家生子,放了家去就是了,莺儿只怕也得让王妃替你选一门好亲事才行呢。”
若华笑着道:“这只怕还得太妃娘娘瞧得上才能把莺儿许了出去呢。”一时房里众人都笑了起来。
魏大娘在旁笑道:“这会子可好了,府里怕是要嫁出去好几位姑娘,都是喜事呢。”
太妃笑着点头,向若华道:“只怕放出去这许多,院子难免会短了人伺候。”
若华把名册交给瑾梅捧着,道:“我也是这般想,所以已经吩咐了让牙婆过几日送一批丫头进来,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