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第143章


元昌练完了剑,向她走了过来,嘴里说道:“前人是闻鸡起舞,孩儿则是闻机练剑!” 
尹德妃大惑不解:“闻机练剑?元昌,你闻的什么机呀?” 
元昌神秘一笑,道: 
“皇后病重,对我们来说,岂不是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吗?” 
尹德妃还是有所不解:“皇后卧病不起,对我们怎么会是大好时机呢?” 
“孩儿之所以不能够再跟承乾来往,完全是因为皇后从中作梗。如今她生了重病,自顾不暇,再也不能管到我的,这不是大好时机又是什么?”说完,兀自一阵冷笑。 
尹德妃感到心中悚然,又问:“那么……你准备什么时候再去找太子呢?” 
元昌诡蜮地一笑道:“孩儿再见承乾的时候,总不能空着双手,毫无建树。所以先得四处打探,最好能送上一份让他为之动心的大礼才好!” 
皇后的寝宫,此时笼罩着一股感伤的气氛。满脸病容、憔悴不已的皇后坐靠在床头,李世民悉心地一匙一匙喂她服下汤药。春华则忧心忡忡地侍立一旁。 
喂完了药,李世民将药碗交给春华,春华退了下去。 
“觉得好点没有?”李世民关切地问。 
皇后点点头:“好些了……” 
李世民动情地说:“小妹,唯有你好些了,才能让朕放心!” 
长孙皇后脸上溢着幸福的微笑:“二哥,让你亲自给我喂药,实在过意不去……” 
李世民笑了:“朕生病的时候,你还不是喂朕服药?要不是朕的疟疾再犯,你的病情也不至于严重了。” 
长孙皇后一听,反而劝慰起李世民来:“二哥就别再懊恼了。二哥这么快就好了,真让无垢高兴。” 
李世民正要再说什么,却看见吉儿同李治匆匆赶了过来。 
“些天让你代为照顾治儿,真是过意不去。”皇后不无歉意地说。 
“皇后千万别这么说,举手之劳,又何足挂齿呢!”吉儿连忙道。 
李治向母后请安道:“母后觉得好点没有?” 
长孙皇后抚着他的头笑道:“好多了,治儿不用挂心。” 
李治乖巧地问:“要不要孩儿为母后捶背?” 
皇后笑着摇摇头,她转头对李世民说:“有杨妃和治儿在,你就去忙吧!” 
世民不肯说:“朕要留下来陪着你。” 
长孙皇后催促他道:“国事要紧啊!你为陪伴我而耽误了国家大事,我怎能过意得去呢?” 
吉儿也道:“为使皇后安心,陛下就去忙吧!臣妾会好好照顾皇后的。” 
李世民只好答应:“好吧!……不过,”他望着皇后是说:“答应朕,千万要保重!” 
长孙皇后勉强地笑了笑,说:“放心好了!” 
李世民走后,皇后的心绪稍稍安宁下来,然而一阵剧咳又猛地袭了过来。 
吉儿急忙递给她一块手帕,扶她坐了起来,轻拍着她的背。 
咳着,吐着,洁白的手帕里渗出了血来,吉儿大惊。 
剧咳终于停下来了,皇后虚弱地喘着,她仍不忘叮咛吉儿:“别让皇上知道,免得他担心……好吗?” 
吉儿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承乾一一” 
正为母后的病情烦躁不安的承乾很意外地看到了元昌的到来,他不无惊讶地望着他。 
“叔父……你怎么来了?” 
元昌微微笑一笑,道:“你怎么又叫我叔父了?” 
承乾吞吞吐吐地说:“我觉得……还是叫你叔父比较妥当。” 
元昌倒显得很大度,走到承乾跟前,拍着他的肩头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听说有件事足以动摇你太子的宝座,所以特地前来……” 
承乾急了,忙打断了元昌的话,问:“究竟是什么事?” 
元昌故意不急不慢地说:“其实也没什么。” 
承乾急切得声音都变了调:“快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事?” 
元昌终于不再逗弄承乾,然而他的话却使承乾难以置信。承乾激动地站了起来问:“真……真在这回事?” 
元昌脸上不由涌出了他那种诡秘的笑容,阴阴地说:“皇上特别派遣黄门侍郎韦挺,兼管魏王李泰王府事务,现在命工部尚书杜楚客接替,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承乾气愤地猛捶着桌子,讲不出话来。 
元昌笑意更浓,火上浇油道:“更要命的是……李泰想尽法子巴结讨好皇上,现在,皇上正在魏王府中呢!” 
魏王府的书房里满是各种书籍,墙上挂着许多字画,一盆幽兰吐着温馨的芳香。 
在房玄龄陪同之下,李世民仔细地浏览书房的陈设,李泰、韦挺、杜楚客及众学士们一个个垂手恭立在那儿。 
李世民脸上闪过一笔不为人觉察到的笑容:“泰儿,你平常都跟这些学士在一起研究学问吗?” 
李泰忙回道:“回父皇,孩儿不论晨昏,都跟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习古籍。学问不进则退,不敢有丝毫怠慢!” 
“只可惜地方和人员都嫌小嫌少了点。”李世民叹了一声说:“这样好了,就在魏王府设立文学馆,多集中一些文人学士,旦夕研讨,以期有成!” 
李泰大喜过望,一时竟忘了道谢致礼。 
房玄龄望着李世民,脸露忧色。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23 回复此发言
288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第四十八章 
李泰在魏王府设置文学馆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东宫。带给太子承就这个消息的就是李元昌。 
承乾感到头皮发炸,气郁胸闷,不停地在书房走来走去。元昌则在一旁火上烧油,满脸阴笑着说:“殿下可明白这件事背后的用意?这的确非同小可啊!!” 
承乾怎能不明白?他停在了元昌面前,想听听他的想法。 
“当今皇上还是秦王之时,也曾在秦王府设立了所谓文学馆,除了研讨学问,最重要的是聚集培养了大批人才。”元昌故意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这也正是皇上能够取建成而代之的重要原因啊!” 
承乾终于可忍不住了,拍着书案大吼道:“不要说了,不要再说了!只要……只要有母后,李泰想玩什么花样,都是不可能的。母后答应我的,她答应过我!” 
元昌故作严肃的样子,道:“那就得期盼上苍,能够庇佑皇后。”他望了一眼已被他燎得火起的承乾,感到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告辞而去。 
承乾硬忍着没有让眼泪流下来。他经元昌这么一扰,坐立不安,再也看不进去书了。 
这时,丽儿来到书房,看他烦躁不安的样子,便劝道:“承乾,我明白你心里很着急。但也不能为了母后的病,茶饭不思,伤了自己的身体啊……” 
承乾打断丽儿的话,又吼了起来:“我要叫母后好起来!我要叫母后好起来!” 
丽儿啜泣道:“承乾,我知道母后对我们多么重要!我也希望母后早日康复。” 
承乾倚着书案,琢磨着什么。丽儿说了半天,他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 
忽然,承乾笑逐颜开地对丽儿说:“我有好主意了!我有好主意了!”说着话,他已向外走去。丽儿本想劝他,可看他欢喜的样子,便止住了。 
承乾的好办法就是奏请父皇李世民大赦天下,并且广开善门,超度凡夫俗子皈依佛道两教。这样做,或许可以获得神灵保佑,让母后痊愈康复。 
长孙皇后望着满头大汗的承乾,在吉儿搀扶下,努力从床榻上坐了起来,苦笑道:“承乾,你的心意我已理解。只是……生死有命,非人力所能改变。如果说行善一定有福,我从未做过坏事,那么胡乱祈求又有何用呢?赦免罪犯,是国家大事,不能屡次施行;至于广开善门,求助神灵,也就更不用做了……” 
承乾听母后这样一说,忍不住哭了起来。他真担心母后的病。自她卧床不起以后,承乾心中像压着块大石头,沉重得让他难以承受。 
长孙皇后见儿子难过,倒劝慰起他来:“我会好起来的。就算有什么万一,承乾,我要你答应我,要坚韧不拔,要继续修身向上,平万不能半途而废,好吗?” 
承乾任泪水从两颊流下,用力点着头答应母后。 
长孙皇后又有些气喘起来,叹了口气,道:“我想歇会儿。承乾,不用担心,你还是回宫去吧!” 
承乾擦掉眼泪,向皇后道过保重,一跛一跛地走了。 
长孙皇后看他走了出去,费力地从枕下取出一封信,交给吉儿,叮咛道:“你都看见了,承乾多害怕、惶恐。请你答应我,代我好好照顾承乾,他有什么不对,一定要及时指正他。这些……我全可在这封信上……一切……全拜托……你了。” 
吉儿听着,忍不住流下泪来。 
长孙皇后仍气喘吁吁地说:“我何尝不明白,托付你这件事……够沉重了……对你实在有欠公平,可是……吉儿,你也知道……我……我只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