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路人来见》第111章


唤作染夕的小女孩气喘吁吁跟在他身后;一张本应红通通的小脸此时苍白无色;跑了许久也不见有汗珠冒出。
前面笑容满脸的男孩终于意识到不对;转过头来瞧着染夕;“染夕;你不舒服么?”
染夕笑着摇摇头;“我没事。小受哥哥;染夕会一直在这里跟你一起放纸鸢的。”
男孩担忧伸出手;探向染夕,刚一触到就大叫:“好烫!染夕,你的病还没好?”
染夕的笑容很无力,“爹爹开了方子,我也按时在喝药,很快就会好的。小受哥哥,你赶紧放纸鸢啦,好不容易跟皇后娘娘央求来的一个时辰。”宫内皆知,皇后对太子异常的严格,太子几乎不能同一般孩童那般玩耍,少了许多孩子该有的天真浪漫。
男孩闻言将方才视若宝物的纸鸢往低下一扔,牵着染夕就往前面走,边走边道:“染夕的身体最重要,以后有的是时间一块儿放纸鸢。”
“可是……”染夕正想说什么,被一个匆忙跑来的小太监打断:“太子殿下不好了,皇上刚刚又咳血了,皇后娘娘召您去呢……”
男孩依依不舍放开染夕的手,“染夕,你要好好养身体哦,等你好了以后我们再一起放纸鸢!”
“好。”小女孩言笑晏晏点头,那抹笑容仿佛随着清风荡漾着,飘散着,渐进模糊,似乎转眼即逝……
——“皇上,监察御史唐大人求见。”
门外忽然传来阎公公的声音,伏在案上小憩的帝王猛地醒来,直起身,意识到周围的场景后,抬起右手蒙住自己的右额,失魂落魄一笑。
多久没有做那个梦了?记得十二岁那年,他还常常梦见那日的染夕,粉裙雪颜,脸色苍白笑容却暖暖的。
那一面,却是最后一面。以后数十年,只能在梦里相见。
那一日,他跟她约定,等她命好,就跟他一起放纸鸢。可……世事难料,谁曾想,他被皇后召去后,陪伴在病恹恹父皇床前一天一夜,次日,他只是回宫梳洗一下,便传来他的父皇已驾崩的消息。
紧接着,御医柳三饮被疑毒害先皇,赐死。宫中风云万变,人心动荡,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皇后的保护下隐忍,穿上龙袍,登基……
当手扶上龙椅的那一刻,他赵祯甚至觉得肮脏,觉得恶心——这一张金碧辉煌的椅子上,沾满了染夕父母的鲜血!
而染夕与其兄,他的棋友逐影,在母后的操控下,成了逃犯,下落不明。
他终日只能做一只傀儡,木然坐在龙椅上,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看他的母亲操控着朝廷,操控着他的婚姻和命运。
动弹不得,反抗不能!
他与染夕,终究只能这样?
“皇上?”门外阎公公略升高了音量,“监察御史唐介大人求见。”
“宣。”
自从在染夕向他打听这个人后,他便有意地查了查此人的资料,得知黄家一案实际由他经手,而蔡齐大人也私下告诉他,此人有功夫底子,适于暗查。
于是,他在去年的十一月单独见了唐介,遣他去查当日与染夕上京时遭遇的刺客的身后主使。事后,他便将此事抛在脑后,若不是唐介今日来见,他当真忘记了他曾给了这个人任务。
进门来的年轻御史一如半年前,风华俊朗,一步一神都透着特有的气度,也难怪京城小姐夫人们踏破了媒婆馆的门槛,抢着要向他提亲,
据说,一众提亲都被他婉言相拒。直到去年八月的时候,尚在京外的吕夷简忽然派人向他提亲了。
吕夷简不比一般的贵族权贵,虽已从宰相的位子上下来,但在朝中仍有自己的一股势力在,何况那会儿他赵祯已有意向将吕夷简召回继续辅佐他。
这样的人物给唐介提亲,一时也成了朝中大臣私下议论的话题。大家都在猜测朝中势力是否会有变数,吕夷简此为,是否意在拉拢御史台?或者……安插唐介到御史台要职,从而将御史台收入囊中。
后来废后的事一冲,这事儿倒也被人遗忘了,但直到被遗忘的前一刻,唐介仍旧没有拒婚,多半是答应了。
再者传闻吕家千金貌美如花,又与唐介是旧识,未来岳父如此了得,他没有理由不答应。
年轻御史在几步外止步,一拂袍衩,屈膝跪下,“微臣御史台唐介,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时隔六个月,想必唐爱卿一定将真相查了个透彻。”他看着堂下屈膝而跪的唐介道。
唐介双手捧起一张折子,“微臣此行共查清两事。其一,正如折子里所写,去年七月刺杀陛下的乃是寇氏后人。证据皆附于折子上,请皇陛下过目。”说着,将折子递给了上前去传送的阎公公。
打开折子,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他阖上折子,背手于身后,纯心将一个难题摊给了眼前的年轻御史,“唐爱卿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理?”
寇准乃救国家于危难的功臣,老年因为刘太后的打压落魄致死,他的后人对朝廷有恨情有可原,但去年十一月的时候,他已经为寇准平反,并封其为“莱国公”,对其后人赏赐加官。这会儿再对其后人赶尽杀绝,似乎不太道义?
“据微臣所知,自从陛下为寇大人平反后,其后人已经各安其事,没有进一步动向,想必已经接受了您的安排。陛下虽受寇氏后人刺杀,但好在有惊无险,又以德报怨平反了寇氏一案,寇氏后人大多拜服于陛下的胸襟下。微臣一直在派人监视寇氏一族,若有任何不轨,微臣定会及时上报。若无,微臣以为,就由着他们去吧。”
赵祯颔首,表示满意这个回答。
“其二,”唐介复又从怀中摸出另外一封折子,“微臣碰巧得到了当年黄御医的诊断记录,细查之后,得知当年先皇病逝时吐血乃是由于食用了加速血液流转的药物,此药正是黄御医受刘太后指使所投,柳三饮医官并没有向先皇下毒,请皇上明鉴!”
赵祯身子一震,没想到竟然能够得到这样的惊喜。
多少年了,他暗派心腹私查柳三饮的案子都无功而返,今日却让眼前这个御史给查出来了!
染夕,柳大人的案子终于可以平反了!
面上却不露声色,绷着脸对唐介道:“你可知这样的案子查出来有什么后果吗?”敢翻刘太后的底,捅出这样的惊天大秘密。自古知道大秘密的人,都只有一条路——死!何况他唐介还一手查清了这个秘密。
唐介直了直身子,抱拳定神道:“微臣既然敢查,敢上报,便已经做好了面对其后果的准备。只求陛下明鉴,还柳家一个清白!”最后几个字,竟然加重了音量,倏然就来了气势。
还柳家一个清白?唐介查案,究竟是为了公道……还是为了柳家?
想起染夕曾提及他,又听蔡齐大人说派去八王府里做细作的便是他。那会儿八王在杭州,染夕也在杭州……唐介与染夕,那会儿认识的?
一个无意间提起那一个,那个又冒险为这个人的家平反……赵祯的心中,泛起不祥的感觉。
过了许久,他才缓了缓脸色,闭眼道:“此事,我会处理的。只是,你的名字不会被提及。”——这也是为了保证唐介不被刘太后的人报复的手段。
其中关系,唐介自然也懂,连忙道:“微臣,谢陛下恩典。”
“你立了此功,却不能留名升官。你希望朕赏你什么?”因为不能留名,便少了加官进爵的名头,能赏赐的,终究只能是物质上的东西。
只见唐介垂眸,目中闪过一丝精光,“微臣求陛下一卷婚旨!”
赵祯忽的了然。唐介冒险查案,立功,想必为的就是这赐婚旨!
“爱卿看上了那家的千金?”赵祯负手背过身子,悠悠问道。
唐介抬眼,正色一字一句道:“柳三饮之女,染夕!”
赵祯闭上眼,背着身子在唐介看不到的角度拧眉。“朕知道了。爱卿旅途奔波,想必一定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唐介告退后,他一直就这个姿势,背着案几,闭眼沉思。
他终于明白,唐介拒绝了京城各家小姐提亲的原因,亦大概明了他一直不答复吕相提亲的理由——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立功求赐婚旨的时机。
若是皇帝赐婚,丞相的提亲自然也就做不得数,靠边站了。
唐介就这么轻松将惹不起的人物推到了皇帝陛下面前。恰好,吕相爷,如果可以的话,他赵祯也不想惹,不想拂其面子得罪之。
更何况,这赐婚旨上另外一个是……染夕!
他十年来朝思暮想终于见到了的染夕!
于是,仁厚君子的皇帝陛下,人生中第一次,小人了一回——“拟旨,吕相千金贤良淑德,监察御史唐介少年英才,乃天作之合……”
边拟边嘲笑自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