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项羽遇到刘邦》第47章


生命的主流。
这其实和项羽的自身局限性有关,项羽生性高贵,他一直生活在别人的顶礼膜拜之中,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更没有受过什么强烈的打击。他所欠缺的,正是刘邦那种不断失败不断爬起的韧劲儿,所以他更容易被打垮,面对失败会无地自容,会在命运面前低头,最终选择自刎于乌江畔。
【6。一己之力与众生之力】
项羽最后把失败归因于命运,是无力回天的一种无奈。其实从另一种角度说,也是一种过度的自信。他对自己从来都充满信心,无数次的成功也不断加深着他的自尊和自信,并最终转变成自傲。他一味地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最终走向了生命的低谷。
项羽对自己战场上的能力是相当自信的,诚如他自己所说,“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这话当然有些夸张,项羽不是没败过,比如起事之初,刘邦、项羽合攻定陶,“定陶未下”,后又还攻外黄,“外黄未下”,也不是指哪儿打哪儿,打哪儿胜哪儿。但从整体上来说,项羽没败过也基本属实。攻不下城池也不能就算失败,毕竟具体的战事要和整个战役结合起来看。
如此威风,现在却落到这般田地,自然是老天的原因,不是我项羽的战术不行。其实项羽并不知道,他赢是赢在了自信,败也败在了自信。因为自信让他变得坚强、勇猛,也会让他变得刚愎自用,太过自我。
人的命运和他的性格是有关系的。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就会变得极度封闭和极度自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阻力一定会多,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渺小了,以一人之力对抗众生,自然会艰险万分。而越是艰险坎坷,他就越迷惘,最后只能将这种迷惘归结于命运。项羽就属于这种情况。而一个人容于众生,依靠众生,力量就大,事情办得就快,磕绊就少。这其实不是命运眷顾的问题,而是人的努力的结果。刘邦基本可归入此类。
项羽失败,不是他本身不够强大,而是他以一人之力对抗众生,最后只能是精疲力竭了;刘邦自身力量不及项羽,却能扬长避短,借助众生之力去打拼,力量对比自然发生变化,双方胜败自分。也就是说,项羽最后慨叹命运的不济,其实他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本。不是命运的问题,而是对命运的把握问题。
垓下兵败的困局,是项羽一生中从未遇到的,在此之前,尽管和刘邦的对峙很辛苦,也曾一度顾头顾不了尾,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惨痛。面对命运的低谷,项羽其实一直在挣扎,但他无法理清头绪,始终没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相比之下,刘邦就要清醒得多,他没有被那些异象所迷惑,因为在楚汉对峙期间,直到将项羽打败,再也没有出现那些传得神乎其神的异象发生。也许那时刘邦知道,依靠众生的力量,比那些鬼神来得还要实惠得多。
【7。生命的徘徊】
项羽的死,纯粹死于偶然。项羽带着最后的二十八骑,与刘邦的追兵周旋,最后来到了乌江边上(今安徽和县境内),正好看见岸边有条船。船夫自报名号,是项羽治下的乌江亭长,早就在岸边等候,要载项羽过江。这本来是好事,结果他的一番话把项羽推上了死路。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说的。
乌江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意思不难理解:江东地方虽然不大,但也有方圆千里,民众数十万,也可以成就一方之主,大王赶紧上船,让我载你渡江。现在这里只有我这一条船,即便汉军追到,他们也没法渡江。这是一个规划,一个很完美的规划。既解决了项羽眼前脱身的问题,也对项羽今后的道路做出了安排。可谓周到之至。
然而项羽对这个规划的反应却很冷淡,他笑着对乌江亭长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是老天要让我亡,我就是渡过江去还有何用?当初我带了江东八千子弟去打天下,现在却一个人不剩,即便江东父老兄弟仍然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何脸面面对他们?即便他们什么都不说,我怎么能做到问心无愧呢?
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这番感慨也很突然,因为项羽本意是想过江,《史记》说得很清楚:“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而且在事实上,项羽如果真不想过江的话,也就没必要颠颠地跑到乌江边上去了,这点是毋庸置疑。那么项羽为什么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原因就在于乌江亭长这番话。他伤到了项羽的痛处。
首先,它伤了项羽的自尊心。“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这明显降低了项羽的身份,而且让项羽想到了自己现在的落拓。那项羽是何等人物啊,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号令诸侯,莫敢不从,是当个几十万人的草头王就能满足的吗?
第二,它让项羽感到惭愧。当年项羽满腹豪情离开江东,就是为了打出一片天地。有机会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定都他都放弃了,硬要回彭城,不就是想在父老乡亲面前显摆一下吗?现在光杆司令了回到江东,这脸面往哪儿搁?这种心情是难以言表的。犹如一个踌躇满志、热情奔放的孩子外出闯荡,临走前他对父母说,等着我回来后你们就享清福吧。结果就差光着屁股回来了,你说他好意思进家门吗?
第三,它让项羽很没面子。没面子的表现就是小视了项羽的胆量,你看这亭长说的,“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这话本身就矛盾,只有你有船,汉军追来也没法过河,那何须还让项羽“急渡”呢?“急渡”当然也是必须的,这毕竟不是演戏,还是早到对面早安全。可亭长不能这样说,毕竟项羽霸气惯了,这辈子都是别人怕他,他就没怕过别人,这样说不正是打他的脸吗?以项羽的性格,与其这么狼狈地渡江还不如拼死一战。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项羽才说了那番话,发出那番豪言壮语,觉得自己败得很丢人,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过话又说回来,乌江亭长的话是刺激了项羽,但说到底还是项羽的自尊心在作怪,他要是有刘邦化妆出城请救兵,或是让纪信和一帮妇女替他挡枪子儿的厚脸皮劲儿,也绝不会产生如此慷慨激昂的想法,早麻利地过河了。
这件事其实也存在着两个疑点:
疑点之一:人。人自然就是乌江亭长,这个没问题,问题是这个乌江亭长是怎么冒出来的?又怎么知道项羽会在此时在此处过江?他的消息为何如此灵通?以至于老早就在这专门等候了?
疑点之二:船。就是乌江亭长划的船,划的船也没问题,问题是为什么就他一条船。咱们排除第一个疑点,就算这个亭长从别处得到了消息,是专门跑过来接项羽的,那为何不多准备几条船?彼时的船不过就是划桨的那种打渔船,载不了几个人,且莫说项羽手下人怎么过河,就是项羽本人加上他那匹战马,这船都未必载得动,就是载动了也未必划得动。难道项羽能扔下跟他出生入死的弟兄,自己坐船逃跑吗?这也太藐视项羽的人性了!既然早就在这等候了,应该想到这一层,作为一个亭长,弄几条船还是有办法的。
这些问题《史记》中没有详细交代,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交代。其他正史或野史中是否有介绍过就不清楚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们也不必在意。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感情上,我们都完全可以相信:乌江亭长是出于一番好意。
他说那番话,或许是没话找话,不至于让气氛紧张尴尬。或许是为了巴结项羽,卖个好,大老远早巴巴地赶来,得机会总得说上几句话吧。总而言之,他是想安慰一下项羽,劝他不要为了暂时的失利而失去信心,回到江东一样可以重整旗鼓、重新来过。他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了,唯一没有考虑的就是项羽的自尊。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好心办坏事。
好心办坏事的人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一个领导被明升暗降,从一个大的地方调到一个小的地方,平调,职务没变,心里很憋屈。作为朋友,你好心去安慰,说一通你这下可以轻松了,不用再像以前那么累之类的话,他心里肯定认为你在讽刺他。
可惜乌江亭长经验不足,不知道项羽的心思,寒暄温暖的不是地方。他不说话还好,结果一番嘘寒问暖,伤了项羽的自尊心。本来一番快马加鞭,躲避敌人的追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