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下的誓言》第135章


“报告长官!在下是执行公务,请长官体谅下属!请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这个军官很执着,非要一查到底。不等后面的参谋探头说话,司令员已轻松报出一个敌部队番号以及要去的地点,做为一名军区司令员,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中。
“长官打扰了!快放行!沿途常有共军骚扰,请长官一路小心!”敌军官有眼无珠,客客气气送走解放军的军区司令员,将手中的大鱼漏掉。
就快到大别山了,汽车也不知何因熄火,驾驶员打开引擎盖检查,战士们都趁机下车活动手脚,司令员甩手走了几步向身边的警卫战士问道:“不用子弹干掉敌人有难度吗?”
一个战士不好意思的说道:“司令员,这活儿比战场上跟敌人干要难!”
“是啊,司令员,以往我们是用枪作战击毙敌人,没有亲手杀敌的经验。”战士们如实说道。
“要总结经验,不亲身经历就得不到锻练,今天连长给你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要是用枪不就暴露了吗,你们面对束手就擒的敌人下手不够狠,这是个致命弱点!”张国华耐心给战士们分析,他递给炎林一支烟,两人开始吞云吐雾,炎林休息时仍在到处张望,时刻保持警惕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第五节 为刘邓大军筹冬衣
警卫排护送司令员到达大别山区,在沿途将缴获的土枪炮送给了地方武装,张国华刚赶到大别山就开会,有刘邓部队警卫守在四周,炎林和警卫排住在山下不让上去,炎林想到张才千也一定参加了,他却无缘见上一面。
会议三天后开完,刘伯承拿起一张边区小报阅读,一条捷报引起他的注意,大致内容是说,三日前某县政府武装率区分队强攻敌乡公所一日未果,当夜一支解放军小股部队乔装智取乡公所,一举俘获敌首并斩,区分队于第二日乘胜收复方圆几十里多个乡公所。 
刘伯承想起张国华开会时轻描淡写的提到,“来的路上要不是穿着国民党服装闯乡公所,只怕赶不上开会了。”他立即把张国华叫来,抖着小报对他说道:“不用猜就知道是你干的!好你个张国华呀,还会打游击嘛!经过敌占区也不安分,顺手收拾个乡公所你心里才舒坦吗,你说我是该批评你还是该表扬你?”不用说,明显是在批评。
“首长,我也是被逼无奈啊!”张国华顽皮地望着刘伯承生气的脸。
“要是失手怎么办?”
“司令员,下次我一定注意!你看,这是我给你带来的皮大衣。”张国华笑嘻嘻的递过一件战场缴获的皮大衣。
刘伯承不再生气,望着皮大衣笑道:“嘿!皮子不错啊!但我还不能谢你,我一个人穿上皮大衣心里不好受啊,战士们还穿着单衣在雪中过冬,你说怎么办?”
张国华见镜片后那只眼睛定定的望着他,明知刘司令员是在将自己的军,他连想都没想就一口应道:“我想办法,回去就办!”
“那我就不客气了,一定要快!再拖下去战士们的伤亡会更严重!”大别山区的寒冷可想而知,刘伯承司令员通知张国华来开会目的就是要他帮助大别山部队,他知道张国华在豫皖苏解放区的名字响亮,他说想办法就一定会解决。
回去的路上张国华愉快地说道:“刘司令员批评我了,说我会打游击,呵呵,批评归批评,将在外不由帅嘛!”他调皮的学起刘伯承首长的四川话,炎林和驾驶员忍不住哈哈大笑。
汽车再经过乡公所时这里已经物是人非,区人民政府搬进乡公所,城门口赫然挂着块大牌子。
谁知他们穿着国民党军服又惹下麻烦,城楼上老远就在开枪警告,再换成解放军服装人家也不会轻易相信,不得已,两个参谋只好举起双手打着小白旗才算凑到护城河边与城楼上喊话。一个参谋解释一阵对方却将信将疑,另一个参谋说道:“知道几天前是谁拿下了这个乡公所吗?知道那晚上杀了多少罪大恶极的人吗?都是我们干的!”
对方放下枪问他们是谁,参谋说道:“我们是豫皖苏军区的参谋,护送司令员去开会回来,司令员从小报上得知你们拿下这一片,要不然我们就绕道走了。”张国华的名字如雷贯耳,好不容易才使对方相信了,终于打开城门。
“不错!这稀饭比乡公所的大鱼大肉还好吃嘛!”大家坐在院中就着咸菜喝稀饭,张国华放下碗筷向他们了解这几天发生的情况。
“司令员,你深入虎穴亲自带人惩处了十三个罪大恶极的反动头目,我们深受鼓舞第二天赶来一鼓作气端掉多个乡公所,反动武装已群龙无首,不堪一击!”说起这几天的进展地方同志很兴奋。
饭后休息片刻,司令员见警卫排战士心情已放松,他却严肃起来,“回去以后你们要总结这次的教训,为什么会在被捆绑的敌人面前退缩,是因为你们胆怯吗,我看不是,是你们头脑中少根弦!就因为他们已手无寸铁吗?敌人不会主动放下屠刀,那是靠我们斗智斗勇换来的!自己都不怕死还怕敌人掉脑袋吗?”
“司令员,我们一定接受教训!”警卫排长当时没有上去,他和警卫班留在院子里看守反动武装分子,但在他排里发生的问题他主动承担责任。
回到军区后警卫营传开了,“啧啧,一连长真叫厉害!一个班还抵不上他一个人,一口气干掉十二个敌人。”
炎林朝聚在一起的战士们说道:“有那功夫吹牛还不如练练胆子,警卫战士要眼明手快,为保护首长能豁出性命!”炎林想起他的七个通信员,眼睛一红说不下去。
张国华承诺想办法解决冬衣问题,要知道刘邓大军的主力部队这时还有十一万人之多,他们在大别山条件极其艰苦,可是豫皖苏军区撑死也没有这么大的容量。
“通知苏区各县政府,发动群众有布捐布有棉花的捐棉花,一定要付钱!由豫皖苏军区想办解决钱的问题!”张国华做指示后整个豫皖苏解放区都行动起来,热心的老百姓很贫困,捐献出来的那点棉花布匹只能解决刘邓大军的零头,杯水车薪。
十来万人不是个小数目,张国华开动脑筋想到一个办法,当即下令:“让独立旅到国统区给我一个县一个县的打!从敌人手里抢棉花布匹!”
军区独立旅立即行动,这时正好有支部队经过豫皖苏军区的地盘,这事被他们碰到,听说是给刘邓大军搞过冬的衣物,他们主动参战帮忙打下了三个县城,共打下十几个县把国民党仓库里的成品棉衣裤全部拿走。见仓库还堆着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布匹,部队也不管那多了,见布就取,见棉花就拿,这下子算把做冬衣的大问题给解决了。
布匹太多,解放区做不了,大部分由大别山战士自己粗针大线的缝。解放区也帮忙做了一批,动员老百姓能裁的裁,会剪的剪,大家凑在一起忙开了。
解放区的妇女主任积极组织妇女同志做棉衣,还请军区首长派人去检查指导她们的工作,张国华看几个参谋都在地图前忙碌,指着身边的炎林说道:“你跟她去吧,检查工作我们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吗?谁还能比她们缝得好啊?该表扬就表扬!”
炎林带上两个精干的警卫排长去了,他们看着堆成山的新棉袄赞不绝口,谁料不光妇女主任能说会道,就连妇女们也伶牙俐齿拿他们开起玩笑,见这几个小伙子长得挺精神,当场就非要给他们介绍对象,三个人脸红脖子粗的跑回来。
“咦?这么快就检查完了,不会是走马观花吧!”张国华见炎林垂头丧气的样子有些奇怪。
“司令员!以后这种事让别人去吧,都是些妇女同志,一去就开玩笑。”
“哈哈,不过是开玩笑嘛,你还得锻练锻练啊!”
“我可不想出洋相,这种事让别人去锻练吧!你是没见她们可认真啦!”张国华和屋里的几个参谋哈哈大笑。
有意思的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布做成了棉衣里子和面子,几个月后刘邓部队从大别山出来时战士们大都穿着花棉袄。
第六节 忠诚
四八年二月,刘邓大军出大别山,浩浩荡荡的队伍分批从大别山开出来时身上还穿着花棉袄,豫皖苏军区所辖部队在他们的必经之路负责沿途警戒,确保刘邓部队顺利出山。路线长人手不够,连军区警卫营也出动了,炎林站在路边仔细看着过路部队,一心盼望碰上老部队的人,要是见到张才千部队路过这里该多好,他很怀念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战友。
远处出现两匹快马,一匹是枣红马,一匹是棕色马,扬鞭催马的人看起来很急。身后有一个警卫班也纵马跟来,路面尘土飞扬。警卫营战士向后退了几步,流露出羡慕的眼神看着远处,“嘿,快马飞奔,真神气!”
枣红马越来越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