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第67章


的部分;如果有6000吨黄金,那每个月还净赚50亿美元。
其次,央行不能直接去买黄金,但可以“藏金于民”,让它变成一种商业行为,例如印度老百姓每年都买800吨黄金。
相关链接
此前在金本位之下,欧洲主要国家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经济空前发展的关键时代,它们的货币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
法国法郎,从1814年到1914年,保持了100年的货币稳定。
荷兰盾,从1816年到1914年,保持了98年的货币稳定。
瑞士法郎,从1850年到1936年,保持了86年货币稳定。
比利时法郎,从1832年到1914年,保持了82年货币稳定。
瑞典克朗,从1873年到1931年,保持了58年的货币稳定。
德国马克,从1875年到1914年,保持了39年的货币稳定。
意大利里拉,从1883年到1914年,保持了31年的货币稳定。
第七章 为什么要买黄金? 黄金与A股的投资战争
所以美元现在是面临着60年的大盘整。60年的廉价货币扩张,泡沫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局面,非爆不可。破裂之后,美国会失去全球货币的地位,导致全球经济大乱。
A股动荡加剧
《财经时报》:美国次贷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股市是否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传导的?
宋鸿兵:对于中国的经济肯定是有影响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对外的依存度很高。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当这个市场没钱消费或者勒紧裤腰带的时候,你的经济自然会受到影响的。再加上人民币还在升值,销往美国的商品越来越贵。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出口肯定会受到影响。至于影响的程度,有人说是2%,有人说是3%,有所差异,这是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是当美元危机扩大为全球经济危机后,对中国会产生更大影响。由于不用美元结算后,所有体系都会发生混乱,但这种危机在1、2年内不会发生。
比较近的影响则要关注海外热钱。在中国的海外热钱,有人估计有1万亿美元,有人估计7500亿美元,但规模都是极其庞大的。热钱是否会突然掉头向外跑,这是对中国金融体系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国际金融出现大的振荡以后,这些钱就会必须撤回去。当热钱退潮时,往往是同时退,而且来到很突然。这就考验看你是否挡得住。如果挡不住,房地产,股票市场就出现更大振荡。当这一问题出现以后,就会比较危险。那么,中国金融机构的坏账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后,就会压缩中国金融机构的房贷能力,信贷扩张规模。
再加上今年的货币从紧政策,对实体经济就会产生重大影响。许多企业的资金链就会断掉,尤其许多中小房地产公司会倒掉一大片。其他负债比较高的企业,也会出现问题。
至于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由于没有具体的数据很难讲。但我认为今年6、7、8三个月,国际金融市场会陷入更大的动荡。如果发生的话,可能触发热钱的迅速撤退,这对中国股市信心会造成影响,对于支持股市房地产的资金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对于上半年,尤其是夏天不乐观。
黄金投资是保值最佳选择
《财经时报》:面对可能来临的金融振荡,投资者该如何资产保值增值,或者投资?
宋鸿兵: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是保护财富不要被这种振荡所吞噬了,这是首要的。而赚钱是次要的。在危险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至于投资的方向,我认为还是黄金。黄金仍然是低估的。而且越是美元疲软,被全世界看空,黄金的走势就会越好。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投资黄金白银这样的实物资产,是比较保险的投资。具体黄金价格能到多少不好说,但趋势是必然上涨,原因就是美元必定要增发,否则美国经济就会长期衰退,这是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转嫁危机就一定要多印钞票,而这就一定会推高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如农产品、石油、黄金等。
对黄金投资来说,方式比较多,但不建议作期货和纸黄金。因为买期货加大了风险,而纸黄金起不到规避风险的作用。
第七章 为什么要买黄金? 金融危机“呼叫转移”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最近来蓉演讲,他认为全球金融危机远没结束,预计第二波金融危机极可能在9至11月爆发。
观点1:全球经济暂时的平静只是假象,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在两个波峰之间的波谷,危机的暴风眼或许正在发生“呼叫转移”
观点2: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虽然不能做到独善其身,但至少能以最快的速度复苏起来。
观点3:我估计两年内国际油价可能突破100美元一桶,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与石油相关的理财产品。
近两年最畅销金融类着作《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25日在成都做了《赢战金融海啸》的演讲。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是否已见底?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潜藏何种机遇?金融危机对四川的影响等热点问题向现场近千名听众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宋鸿兵1968年出生于四川,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1994年赴美留学,获美利坚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先后在联邦政府和着名金融机构供职。2002年开始先后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咨询顾问。
今年9到11月可能再度爆发
以《货币战争》一书迅速成为国内着名经济评论家的宋鸿兵,同时也是一名出生在四川的学者。在宋鸿兵25日的演讲中,虽然现场票价超过千元,但仍吸引了近千名的投资者到场。其中大多数都是企业高管,有的甚至是企业老总亲自带队前往。“全球金融危机远没有结束,第二波还会卷土重来。”演讲一开场,宋鸿兵就抛出了第二波金融危机即将来袭的观点。跟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一样,宋鸿兵认为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美元体系出了问题。但对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正在散去,全球经济已触底反弹的观点,宋鸿兵却摇头直表不赞同。
宋鸿兵称:“暂时的平静只是假象,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两个波峰之间的波谷,而这场危机的暴风眼或许正在发生‘呼叫转移’。”
所谓“呼叫转移”,也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暴风眼已经从13万亿美元的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移向了27万亿美元规模的企业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和以信用卡债、汽车贷款等为基础的资产支持债券。
对于第二波全球金融海啸可能发生的具体时间,宋鸿兵表示这要根据企业债中垃圾债券的大规模违约时间来判定。
宋鸿兵认为,根据历史数据来看,历史上美国经济的每次衰退,在企业债中属于最没有信用,最没有抵押的垃圾债往往会出现违约率急速上涨的情况。目前垃圾债的违约率正在飙升,已由2008年10月的2。68%上升到目前的4。5%,预计到了今年9月份很可能突破20%。“因此从数据上看,我认为今年9月到11月这三个月全球金融市场极可能爆发第二波金融危机。”
关键词:内需市场把握这个最大的战略机会
有危就有机。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波已重创了多个国家的经济,但宋鸿兵对于中国经济仍有十足信心。他表示:“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经济虽然不能做到独善其身,但至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复苏起来。”而且,在危机后,世界货币体系、全球汇率、世界金融机构、全球金融监管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在这样的变革背景下,中国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其中机遇。”
在演讲中,宋鸿兵出示了三幅美国自婴儿潮以来的人口、消费、经济三大指数的图表数据。在这几张图表中,美国的人口指数与消费指数几乎一致,而消费指数又与经济周期惊人的一致。对此,宋鸿兵解释道,诞生自美国婴儿潮的这批人,人口数量占比超过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创造财富占比超过美国财富的一半,而他们创造财富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因此三条数据线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从目前来看2009年正是这批诞生自婴儿潮的美国人步入老龄化的临界点。根据消费习惯,2009年后的美国消费市场可能大幅萎靡,经济指数亦将随之低迷。“从人口出生指数来看,这个时间或将持续14年至2023年。”
宋鸿兵表示,除美国外,目前欧洲的一些国家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不过,从2015年至2035年这段时间正是中国人口结构中,青壮年人口的最大值。这里面蕴含着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消费力。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