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第71章


品的超级放大作用之下,直接催生了美国资产价格的膨胀。
另一方面,美国资本市场的各类金融创新产品使得美国老百姓可方便快捷地从资产增值中直接套现,房地产和其它资产增值一度成为美国人消费的“自动取款机”。源源不断的外国储蓄通过购买美国的金融产品流入美国资本市场,在压低长期贷款成本的同时,不断推高美国的资产价格。而金融创新则将资产增值部分迅速转化为美国人消费的现金。在财富增值的鼓舞下,美国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不断以增加负债为代价,大胆消费,从而刺激了GDP的增长,经济发展得以延续,这种现象在美国的房地产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因此,只要美国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外国储蓄就会不断涌入,美国经济就能持续增长,“资产膨胀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就可以继续维持。
但是,借助其它国家的储蓄来消费和刺激经济增长最终必然面临庞大的债务问题,在消费者实质收入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债务规模的不断膨胀以及相应巨额利息支出的负担将不可避免地压垮资产价格继续膨胀的势头。一旦资产价格上涨停止,消费者将面临“自动提款机”停止工作的窘境,长期的低储蓄和负储蓄问题将浮出水面,巨额债务的支付危机将演变为信用危机,当信用危机扩散到整个资本市场,全面的债务危机也就为时不远了。
准确地说,美国次贷危机只是一个引爆器,其背后的48万亿美元的总债务和45万亿美元的财政亏空才是真正的巨型火药库。目前美联储以及欧洲、日本央行的联手海量注入流动性行为,只能“救急”而不能“救穷”,这些措施虽然能够暂缓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枯竭危机,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本身的巨大债务问题。而且随着增发货币所导致的通胀压力抬头,也将制约各国中央银行们的货币政策范围。
根据美国次贷的利率重设高峰和垃圾债券违约率预测可以看出,2008年的6、7、8月,2009年3月,2010年9月,2011年8月很可能是次贷危机全面升级的危险时段。其中2008年的6、7、8月和2011年8月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冲击将最为剧烈。
第七章 为什么要买黄金? 美国忧心:中国将吃掉我们的午餐
宋鸿兵:这篇文章的写手比那些直接而缺乏含蓄的要求人民币剧烈升值的家伙们强得实在太多,重要的是他的观点是有说服力的,从感性上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正义行为,让好吃懒做的美国人挨饿去吧;从理性上看,美国人好吃懒做来刺激全球经济的模式无法永远延续。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人是有利的。西方这些媒体是操纵人心理感受的高手!
人民币剧烈升值的要害问题是热钱大规模涌入,人民币流动性泛滥将失去控制,资产泡沫将达到无法持续的天价,经济结构失衡将处于难以驾驭的地步。此时,唱衰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规模的大合唱,中国政府推出的任何制止过热的政策都将被人指责为"政府干预市场",成百上千的对冲基金将四下放火,利用一切手段做空中国股市和房地产。与此同时,台湾将大搞台独,东南沿海处于军事紧张状态下;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世界媒体集中火力攻击中国输出了通货膨胀,美联储"不得不"大幅提高利率来对抗"源自中国的通货膨胀";西边的伊朗危机同时爆发,石油价格冲上200美元,中国生产企业的成本急剧上涨,经济滑坡,失业上升;数千亿美元的热钱裹挟着国内避险资金大幅外逃,通道就包括港股直通车。然后就是损失惨重的股民、下岗失业的工人和对各种不公压抑已久的老百姓的愤怒情绪逐渐失控,金融危机将变成彻头彻尾的社会动荡。
远在太平洋彼岸的这篇文章的作者仅仅会耸耸肩,说一句,“OOPS!”
美国忧心:中国将吃掉我们的午餐
美国《新闻周刊》彼得·希夫
中国通货膨胀率最近快速上涨(10月份为6。5%),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经济迅猛增长不可避免的结果。几乎没有人问,一个生产力取得极大发展、有功于全球价格下降的国家,为何不能降低本国的物价。相比之下,美国19世纪同样迅速的工业化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带来了物价的稳步下降。
事实是,中国的高物价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高物价,是美国低物价的直接后果。当中国政府及中东和拉美政府终于着手消除本国的通货膨胀之时,继之而来的将是全球购买力的大规模调整,美国则是受损的一方。
尽管经济学家力图掩饰明显的事实,但价格毕竟是货币供应的结果。追逐持续商品供应的货币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在稳定的货币供应状态中,商品增加则导致价格下跌。
为维持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地位,中国必须扩大货币供应以购买它每年对美国出口获得的美元。由于可买的美国产品不多,这些美元的很大一部分被中国当做了一种外汇储备。
这一举措使中国产品对美国人来说比较便宜,而且限制了美元的全球供应,从而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反过来,人民币供应量迅速增加,抑制了生产率上升可能造成的价格下降的压力。
然而,当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使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地位越来越难以维持时,中国允许本国货币升值的那一天必将到来。大多数经济学家担心,这会使美国的消费陷于停顿,导致全球衰退。我认为,这将为美国消费的黄金时代敲响丧钟,但它事实上对中国是一件好事。
以美国永不满足的消费意愿为全球繁荣先决条件的经济模式的荒谬性,归结至基本因素时也就不难理解。假设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因遇海难而身困荒岛。为获得最大效益,遇难者作出一种安排,由一名亚洲人去钓鱼,另一人去打猎,第三人采摘水果,第四人捡柴,第五人做饭。而美国人的任务就是吃。在现代经济学家的眼里,那个美国人显然就是这种微观经济的动力;如果没有他的大量消费,这神经济就会停滞。
事实上,消费是一场移动的盛宴。美国人过度消费是因为世界推高了美国货币的购买力。随着美元贬值,我们过度消费的能力也会下降。但是,美国人失去的购买力会转移到其货币相应升值的国家。如果美国停止消费,全球的工厂不会关闭。不喂美国人,亚洲人自己可以吃得更多。
美国的人均GDP为4。3万美元,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排名,以人均经济产出衡量,美国现居全球第4位。中国的人均产出为7600美元,居第86位。然而,由于中国人口达13亿之众,其经济产出总额已然跃居全球第三。大多数预测人士估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将超越美国。但是,考虑到不断走弱的美元及这种降势使美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减速这些因素,“换岗”的时间将大大提前,很可能在未来五年。货币调整或许很快将美国在按人均GDP排名的全球20强中淘汰出局,屈居希腊和新加坡这些国家之后。
第七章 为什么要买黄金? 世界的首富其实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些
你当然知道世界首富是盖茨,他的财富大约为500亿美元。但是,《货币战争》会告诉你,有一个家族,其财富超过50万亿美元,那就是在金融领域兴风作浪的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
知道为什么杰克逊、林肯、加菲尔德、肯尼迪、里根这五位美国总统都被暗杀吗(其中只有里根幸免于死)?知道美联储竟然是一家私人拥有的中央银行吗?知道为什么有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吗?知道为什么一战之后紧接着又是二战吗?知道为什么要用美元挤走黄金的国际“硬通货”地位吗?知道中东石油为什么对美元格外重要吗?知道日本为什么会在1990年代陷入长期的经济萧条吗?知道谁是亚洲金融危机的背后黑手吗?
在《货币战争》中,这一切的谜中谜都有同一个答案:货币。那些控制着货币发行权的人真正控制着这个世界。所有妨碍他们的政治家会被暗杀掉,而代之以顺从的人。这使美国总统的伤亡率“高过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货币发行者人为地制造货币供应的大量增加或减少,相应地,产生了通货膨胀和紧缩。与此伴随的是巨大的财富被银行家们抢走,这被叫作“剪羊毛”。
在《货币战争》看来,1929年的大萧条、日本1990年代的经济停滞、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甚至两次世界大战,不过是“剪羊毛”的过程而已。伴随着这些人为的灾难,一些个人甚至整个国家陷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