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第74章


邱震海:如果说在上游要拯救支付危机的话,您觉得几万亿美元足够吗?会不会是杯水车薪?
首先需缓解13万亿按揭贷款
宋鸿兵:这么说吧,如果美国的按揭抵押贷款是13万亿,如果你能够有效的把这些债务,有效的得以降低的话,我觉得在我看起来,我觉得能够比较可靠和有效减低上游洪水的压力,但是很显然现在他并没有这样做。
邱震海:我们这么说,如果说从今天开始,从3月10号开始,奥巴马政府团队听了您的话,他部分的把目前用于拯救流动性危机的这些款项,用于上游来治理这个堰塞湖,您觉得在未来几个月,有可能缓解第二波金融海啸来临吗?
宋鸿兵:应该这么来讲,这场危机积累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的问题,不是说一个短期之内积累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处在一种无节制的发行状态,它以前受黄金的刚性制约。
美元危机由来已久
宋鸿兵:那么在1971年之后,它既不受黄金刚性制约,又没有国际组织能够监督它的这种软制约。在这两种制约都没有的情况之下,我们知道中国经常有一句名言叫“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美元也不例外。美元的发行到了一种没有任何人能监督的程度,它就一定会走向这种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样一种状态。
那么几十年积累下来,美国它是通过实际上是多亿美元,实际上是一种铸币税向全世界搜刮这种财富。那么这种东西,对它来说,它必须要以增加国债,增加贸易赤字作为代价。那么整个这场危机,我觉得它的起源点就是1971年,到现在已经积累了37年了,这个危机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危机,它的调整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奏效的,无论是谁,哪怕是罗斯福在世,要想拯救当前这场危机,也不可能是半年,或者是一年,就能把这场危机给彻底解决。
邱震海:现在听起来,似乎未来几个月会比较悲观,您觉得这个第二波金融海啸,它的来势汹涌,是一定会来的吗?是无可避免的?
第二波金融海啸无法阻挡
宋鸿兵:我觉得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如果政府一出面所有问题都可以很快得到解决,这就不是一场危机,只是一场小问题。它之所以是一场这么大的危机,就是因为哪怕政府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方法,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就奏效,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邱震海:好,像您说的,如果第二波金融海啸能够来临的话,它的时间点,或者它的爆发有没有一个标志,我们知道第一波金融海啸,它是以雷曼兄弟的倒闭为象征,或者为标志的。那么第二波金融海啸,它的来临它有没有什么标志,还是自然的过渡,还是到时候会有某一个或者两个,乃至几个突发事件?
第二波海啸将以什么为标志?
宋鸿兵:我觉得可能现在,在我看来最明显突发事件就是欧美的一系列大型的商业银行出现,它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破产保护,像雷曼那样,要么被彻底国有化。
欧美大批商业银行将倒闭
宋鸿兵:当然我们看到,比如说美国的20个最大商业银行,出现三五家,集中的出现三五家被彻底国有化,或者陷入破产保护的状况之下,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一个事件。当然也包括欧洲,欧洲很可能也会出现若干家被彻底国有化,这些都可以作为金融海啸第二波标志性事件。
邱震海:从美国到欧洲,乃至到日本,乃至到香港或者到中国大陆,整个的连锁反映,在未来第二波金融海啸来临的情况下会怎么呈现?
第二波海啸料在欧美同时爆发
宋鸿兵:我觉得现在的第二波的海啸,以前我们主要是分析美国,但是现在欧洲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很可能金融海啸第二波存在两个爆发点,一个是在美国,另外一个是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引发重大的债务危机,导致了货币狂跌,最后拖累欧洲的西欧这边,像德国、奥地利、瑞士这些国家信贷的质量,导致他们的商业银行体系也出现重大危机。这两个爆发点有可能是同时爆发,也有可能是一边先爆发,把另外一边给拖下水,或者把两边互相拖累,一起进入恶性循环。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我们还不好判断,到底是欧洲银行系统可能先出问题,还是美国银行系统先出问题,那么有可能是两者同时出问题。
全球其它地区将受到严重波及
宋鸿兵:当欧美同时出现商业银行重大危机的时候,我觉得对全世界整个金融体系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冲击和后果。这样的话,会使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包括一些南美,包括亚洲一系列国家都会受到危机的冲击,这个危机的冲击力很可能比去年更加严重。
邱震海:如果说第一波金融危机主要的爆发点,或者它主要冲击的是投资银行,像您说的第二波冲击的主要是商业银行,乃至保险公司,而恰恰是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将会涉及到千家万户任何一个小老百姓利益。当我们在谈各国政府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拯救它的金融体系之前,我们先谈谈作为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小老百姓,您觉得在面对第二波金融海啸来临的时候,有哪些自我救助之道?
商业银行倒闭储户如何自保?
宋鸿兵:应该说金融危机是一个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这么一个重大的一个事件,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实际上大家是无能为力的,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我觉得应该华尔街,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我觉得作为政府也好,作为老百姓也好,实际上是处在一种相当无奈和无助的境地。
邱震海:具体来说,每个老百姓可能都在保险公司有一定的保险的一个款项,都在每个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存款,这些存款和保险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处理?
储户存款彻底损失可能性不大
宋鸿兵:应该说由于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包括欧洲的存款保险制度,我觉得大家存在银行的存款彻底损失掉,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比如说美国,现在已经把每个账户的保险额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也就是你只要在银行一个账户中存有不超过25万美元的情况之下,那么你的存款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大家对这个倒不必太过惊慌。那么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像AIG,政府也不能允许它破产,所以说如果出了再大的窟窿,政府必须要用财政来贴补它,或者是直接拯救它,或者把它国有化。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家的保险金出现直接损失,或者存款出现直接的损失,这种可能性非常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的投资是安全的。
政府捉襟见肘可能影响储户
宋鸿兵:因为政府最后要拯救它,一定要用其他地方的资金来补救,如果政府现在钱不够,比如说奥巴马政府,现在预算赤字是1。5万亿,如果拯救的资金量太大,他钱不够,他只能通过增发国债。增发国债如果在市场上销售不畅,很可能是美联储来购买,这样的话,会导致基础货币投放,或者国债供应过剩。在这两种情况之下,实际上都是在稀释整个美元的含金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大家都是有影响的。
邱震海:好,非常感谢,谈完了第二波金融海啸,尤其在美国、欧洲到日本这些大的金融市风险之后,回过头来让我们看到在中国,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未来得金融体系到底存在哪些风险,不要走开马上回来。
宋鸿兵:中国外汇储备如何管理风险?
邱震海:好,欢迎再次回到《震海听风录》,按照宋鸿兵先生的观点来说,第二波全球金融海啸无可避免,而且它未来爆发的时间很有可能就在今年的4月到9月之间。那么既然这样,作为全球最大的一个国家,中国它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中国的金融体系未来如何做一些风险管理?有关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请出宋鸿兵先生,您好,宋先生。
宋鸿兵:你好。
邱震海:中国目前可以说是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一个外汇储备国家。按照您的观点来说,第二波金融海啸无法避免,这么大的一个外汇储备,应该做哪些风险管理?
中国外汇储备如何管理风险?
宋鸿兵:首先我觉得要从理念上进行修正,我们现在主要是把外汇资产当成一种普通的货币,很强调它的流动性,很强调它的安全性。我觉得从金融海啸爆发到现在,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做一定的修正。实际上货币背后对应的是实实在在的财富,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劳动产品和服务,高薪技术和各种矿产资源。我们应该转化一种新的思路,就是在危机之中,对于外汇储备来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