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第137章


粟裕发觉杜聿明集团有向濉溪口攻击前进以便向黄维兵团靠拢的迹象后;决心集中华东野战军的全部主力围堵杜聿明;乘其立足未稳、阵脚混乱之际;在南面实行坚决阻击;在东、西、北三面实施猛烈突击;“截堵其向西南突窜道路;压迫其向北、向西北;并先集中主力楔入其纵深;割歼其后尾一部;而后再分批逐次各个歼灭之”。在上报中央军委的同时;粟裕、陈士榘、张震即刻命令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指挥第一、第四、第九、两广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的两个旅;由北向南猛烈攻击;以求楔入敌之纵深;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副政治委员吉洛(吉鹏飞)指挥第二、第八、第十一纵队;由西南向东北实施攻击;布置纵深阻击阵地;坚决阻敌南窜;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指挥第三、第十和鲁中南纵队;由东南向西北攻击;布置纵深阻击阵地;坚决阻敌南窜。 
四日凌晨;当邱清泉兵团开始向濉溪口方向实施突击时;杜聿明突然发现就是这一天的原地停止;致使华东野战军不但追上了他;插入了他的左右两翼;而且已经绕到了他的前头——从徐州撤出的国民党军主力已经被四面包围了。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五日;淮海战场上出现了一种令人心惊的态势: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将国民党军的两个重兵集团分别包围在狭窄的地区之内:中原野战军包围的黄维兵团总兵力约十多万人;华东野战军包围的杜聿明集团(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兵力达数十万之众。从局部的兵力对比上看;实施包围并且企图将对手全歼的解放军并不占据优势;武器装备和火力强度也与对手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于是;包围既成事实;能否吃掉却令人担心。更令人不安的是;被包围的两个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相距很近;随时可能冲破包围合成一股;且在这两个包围圈的边缘;还有国民党军的两个兵团(刘汝明、李延年兵团)随时准备冲进来。一旦敌人三股合流;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即使不发动有计划的决战;抱成一团滚动起来也很难分割阻挡。 
此时;在淮海战场的北面;林彪率领的百万大军已经越过古老的长城进入华北地区;一场被命名为“平津战役”的规模巨大的作战业已开始。 
战争进行到一九四八年底;中国共产党人和他们所领导的军队显现出惊人意志和勇气;当然;还有前所未有的献身精神和决一死战的气概——对于淮海战场上的共产党官兵来讲;凛冽寒风中的大战已经近在眼前。 
沉闷的晚宴 
内战爆发以来;国民党军第十八军军长胡琏始终作战强硬。他虽然在与黄维竞争第十二兵团司令官时没有取胜;但即使作为第十二兵团的副司令官;他的升迁速度在黄埔第四期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他之所以得到蒋介石的特殊信任;除了在抗战期间指挥作战有出色表现之外;内战爆发后他所显示出的坚决与凶猛也表明了他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第十二兵团奉命调往淮海战场时;他没有跟随兵团行动;有议论说他是竞争兵团司令官失败在闹情绪。但是;当第十二兵团深陷重围之际;他竟然回到了部队;在战火纷飞的双堆集来往穿梭;完全可以逃离绝地的他最后时刻留在了黄维身边;并奇迹般地乘坐一辆牛车从重围中脱身而出;这令这位四十一岁的少壮派陆军中将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胡琏是被蒋介石从上海召到南京的;因为蒋介石发现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胡琏仍然没有和他的部队在一起。胡琏赶到南京;以标准的军人姿态站在了蒋介石面前。蒋介石问他有什么办法能使第十二兵团的处境转危为安;胡琏当即表示自己愿意飞赴双堆集;鼓舞士气并协助黄维指挥作战;蒋介石对胡琏的勇敢精神感到十分满意。他给了胡琏八个字:“固守下去;苦斗必生。”然后;蒋介石亲自安排了一架小型飞机送胡琏飞往双堆集。天气不好;可胡琏进入战场的心情迫切;他对第三厅厅长郭汝瑰说;明天一早就飞;“我认为做人应当‘临难勿苟免’”。胡琏与郭汝瑰私人关系不错;曾多次向郭汝瑰表示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曾国藩那样的能够拯救国家危亡的大英雄;但郭汝瑰却不以为然;认为胡琏“其志可悯;不辨是非”。 
十二月一日;胡琏在双堆集降落。 
解放战争(Ⅱ)字数:3277字号:大 中 小 得知杜聿明准备从徐州撤退;第十二兵团必须牵制刘邓部主力;掩护杜聿明大部队的侧翼;满腹困惑的黄维不知如何才能在这个没有补给的包围圈中固守下去。双堆集的局势正在迅速恶化;解放军的包围圈逐渐压缩;自知死期不远的黄维劝胡琏飞回南京去;说他在南京联络和催运空投比在战场上的作用更大。胡琏表现坚定:“被共军四面包围;已是家常便饭;我们现在只要打下去;共军还是一下子吞不了我们的。”黄维甚至想到了兵团覆灭之后的事情;认为千兵易得;一将难求;胡琏还年轻;没必要和自己一起死在战场上;如果能保全性命;还可以为第十二兵团十多万官兵料理善后。在黄维的反复催促下;也为了去南京催促空投事宜;胡琏从双堆集飞走了。 
四日;胡琏在南京再次面见蒋介石;说他和黄维打算突击刘伯承的第一、第二纵队防线;然后向西面的蒙城、涡阳方向突围。蒋介石没有同意;命令他们向东南攻击;配合李延年兵团夹击刘邓部。当胡琏报告了双堆集内的危机情境后;蒋介石又改口说;可以依情况自行决定攻击方向;局部歼灭当面共军;以待李延年兵团夹击而来。胡琏没有反驳蒋介石;尽管他知道李延年兵团已被死死阻击在曹老集一线;根本谈不上什么南北夹击。 
胡琏决定飞回双堆集。五日天阴下雨;飞机不能起飞。南京的冬季潮湿清冷;街头“百物下跌;一片凄凉情景”。就在胡琏等待天气好转的时候;蒋介石收到黄维的电报:“黄维五日以竟日惨战粮弹尽绝;过去几日所投粮不足所需十分之一;弹不足三分之一;官兵日食一餐尚不得饱。须急速空投以维士气。”蒋介石感冒了——“官邸汇报时;他不时地鼻子抽缩;我在他背后就座;疑惑他是伤感在抽泣;及到他反过身来问话;才见他面无伤感的表情。” 
六日;胡琏飞回双堆集后对黄维说;老头子同意突围;“不要管杜聿明;也不要指望李延年”。 
黄维陷入更深的困惑之中:“我们对蒋的上述指示;感到莫名其妙;以为蒋的方寸已乱;已经没有整个部署;而是零碎应付了。我们认为如果只是自行突围;将会不可收拾;至少要空军有力掩护;否则宁可坚持下去;打一天算一天;以免杜聿明立即跟着垮台。” 
黄维和胡琏都明白;突围无望;坚守也是时日无多;只有“打一天算一天”;因为中原野战军对第十二兵团的蚕食进攻使双堆集的境况每分每秒都在恶化。 
黄维兵团被围后;几乎每天都尝试突围;导致残酷的拉锯战在各个方向持续不断。这是国民党军中有较强战斗力的部队;特别是胡琏的第十八军;作战凶悍;意志顽强。但是;黄维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维持大军作战的给养日渐缺乏。更让黄维兵团官兵们恐惧的是;每当夜幕降临;解放军官兵就带上工具;隐蔽地向前沿运动;在距离两军战斗线约五六十米的地方;他们排成一条长龙;然后先挖散兵坑;再挖可以站立行走的交通壕。黄维的官兵想尽了办法;使用炮击、出动坦克企图阻止解放军的这种行为;但是解放军土工作业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根本无法全面顾及;只能眼看着包围圈四周的坑道和壕沟越挖越近——中原野战军的这种耐心蚕食犹如猎人在缓慢地收网。 
争夺村庄的战斗每天都在进行。每丢失一个村庄后;国民党军的溃兵就往双堆集跑;本来就拥挤不堪的双堆集因此发生混乱不堪。中原野战军不断发动袭击;炮弹和子弹可以直接打到包围圈的核心地带;每一发炮弹落下来都要死一批人。 
让国民党军官兵感到头痛的;还有密密麻麻的标语牌和到处散发的传单。其中有一种传单;是介绍解放军的俘虏政策的;被国民党军官兵称之为“八路通行证”;凡是逃过来的国民党军官兵;几乎人人都拿着这种“通行证”。解放军官兵趴在前沿没完没了地喊话、打快板、唱歌:“李延年;刘汝明;蚌埠逃;杜聿明又被饺子包;黄维的粮草吃完了;你们还是缴枪把命保!”“太阳一出白天到;我们又要开饭了。白面花卷红烧肉;请你们过来吃个饱!”一个名叫张明虎的国民党兵跑来了;后面的机枪追着他扫射;解放军官兵一边用机枪掩护他一边喊:“别怕!再跑三十米你就解放啦!”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