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第42章


掌柜的说,瞎话嘛,没听说吗?瞎话瞎话,讲起来没把,能讲一春带八夏。
沈四维也笑个不住。
掌柜的又搭讪着问他们这姐弟俩到山东来,是投亲啊,还是靠友?
沈四维告诉他,他们到山东指挥佥事戚继光那里去。还问他听说过戚继光吗?
掌柜的说,这可不巧了,昨天戚大人的官船刚从这过去,还在他这喝了鲫鱼豆腐汤,也吃了酱驴肉,临走又买了几张“锅盔”呢。
沈四维问,他是外出巡逻吗?
掌柜的说,是调浙江去上任了,几千里呢。
沈四维呆住了。
小福打了个唉声,那咱们不是扑空了吗?又没地方去了。
沈四维陷入沉思中,一时委决不下。

当戚继光的官船到达汜水渡时,遇到了麻烦。
由于天旱水枯,大船过不去,运河河道里拥堵了好多载重船只。
戚继光很着急,问旁边商船上的舵工,他们常在运河上跑,这要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呀?
舵工说,这段运河航道好几年没疏浚了,水浅淤泥深,又是枯水期,年年如此,堵个十天半月一点都不稀奇。
我的天,那不是误事了吗?
王夫人也着急,这可怎么办?
戚继光公务在身,耽误不得呀。他此前已叫舅舅他们去前面找河务司联系,等他们回来再说吧。
舵工帮他出主意,他是官员,可征用小船,把行李运过去,在高邮湖那边另雇大船就方便了。
这时王升和与戚娴、陈子平几人从前面回来,上了船。戚继光问联系得怎么样?
戚娴他们到河务司去了,河务司也帮不上忙。枯水,大船搁浅,天王老子也没办法。
陈子平说,不过河务司答应帮忙在下一段雇大船。可这一段倒运货物的小船却不好雇,都排到十五天以后去了,有小船的船户囤积居奇,客商把船价抬得越来越高。王升和提出要河务司帮忙雇小船,他们说爱莫能助。
戚娴说,只好另想办法了。
戚继光说,实在不行只好走陆路了。
陈子平觉陆路又远又不安全,马匹也不够。
戚继光正在着急,戚娴过来说,有个人,要上来说说雇船的事。
戚继光说,好啊,问他人在哪?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戚继光 第十七章(4)
戚娴回头一摆手,一个船夫打扮的汉子上了船,站在戚继光面前,叫了声“戚大人”。
戚继光打量着他问,你有办法弄到小船吗?
船夫说他没办法,有一个人有办法,他这人架子大,将军亲自去求他,才可能答应。
戚继光不悦道,岂有此理。
王夫人也觉得有悖常理,我们出钱雇船,又不白征用,他端什么架子!
戚娴疑心这里有诈。他既是想租船给我们,就大大方方地上船来谈就是了嘛,玩什么花样!
陈子平也觉得戚娴这话有理。
船夫说:“既然你们信不着他,我就没办法了。那我走了,你们就在这傻等吧。”
那人转身要下船,戚继光叫了声“慢”,那人又站下。
戚继光说:“我去见他。你带路。”
王夫人劝阻,不让他这么贸然去。
戚娴却觉得没什么可怕,她给哥哥保驾。
陈子平说:“还有我呢。我多带几个兵去。”
大汉领着他们来到离汜水渡不远的河湾,这里倒是停泊着十多条小船,全用铁链子拴在一起。岸上有一个瓜棚似的船房子。
当戚继光带着戚娴、陈子平和兵士跟在船夫后头来到这里时,只见一个头戴大草帽的青年男子正与船家坐在席棚下喝茶。
大汉道:“客官,想租船的人我带来了。”
那人说:“好说,拿银子来吧。”
这一说话,戚继光和戚娴等人全都大惊,细看,那不是如今改了姓的芳菲吗?她女扮男装,还真挺英武的。
戚娴叫起来:“芳菲?你是芳菲?”
戚芳菲咯咯地乐。
戚继光说:“你怎么跑到这来了?太不成体统。”
戚芳菲索性摘去大草帽,嘻嘻哈哈地说:“我掐指一算,就知道父亲汜水渡有难,先来一步救驾。你还不领情。”
戚娴别提有多高兴了:“你这丫头,神出鬼没。”
戚芳菲洋洋得意地说:“姑姑还敢小看我吗?”
陈子平还有点信不实:“这些小船真归你调配?”
戚芳菲说:“不信吗?问问船家。”
船家证实了她的话,原来她出大价钱把附近船户的小船全包了,奇货可居,转手赚大钱,会做生意。
戚继光是不敢小瞧她了。
戚芳菲又拿起把来,问这船他们倒是租不租啊?不租,她可要转租给别人了!
戚娴笑:“怎么不租,你还想拿把呀?”
戚芳菲马上提出了租船的附加条件,她不说,大家也都猜到了。
陈子平抢先说:“得允许小姐跟你父亲去浙江上任?对不对?”
戚芳菲说:“不错。不答应,这买卖就做不成了,免开尊口。”
事到如今,不答应也得答应了,戚继光啼笑皆非地说:“行了行了,快把小船都划过去吧!”
戚芳菲抱着戚娴高兴得跳起来。
戚继光说:“一个女孩家,成什么样子?”
戚娴说:“你别说,她穿上男装更英俊。”
戚芳菲撒娇地对戚继光说:“那往后我可就是花木兰了,再也不穿女装了,可得让我挥刀上阵呀!”
众人都笑了。
戚继光 第十八章(1)

这天,宋朝举的护卫家丁站满了乡间别院前院。宋朝举准备回宁波去。
宋朝举正要上轿,见吴春柳挂一把腰刀、一身戎装进来,不觉吃惊,暗想,她怎么这身打扮?
吴春柳也没寒暄,话说得很难听,危难之时,连亲人都指望不上,再不拿起刀来,更得任倭寇宰割了。
宋朝举明白她还在生自己的气,上次拒绝乡亲进来避难,虽说做得绝了些,他并不后悔,他不能毁家利人吧?今天他试图对吴春柳解释几句,缓和一下。他说,她也看见了,那天倭寇上千人来攻,他心里也发慌。
吴春柳不买他的账,我们一无遮拦地在倭寇面前不更危险吗?她最气恼的是,表姑父让她在乡亲面前抬不起头来。
宋朝举实在不敢把那么多难民放进来的理由,还是那句话,万一混进奸细怎么办?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呀。
吴春柳说,都过去了,不提它了。
宋朝举问她这几天在哪里安身,又问她家人有没有消息?宋朝举说他一直在找她,他今天正要回宁波去,这里兵荒马乱的不安全,他让吴春柳跟他走。
吴春柳根本不相信宋朝举的鬼话,他的乡间别院离涂下桥并不远,二十多里地,他想去打听,不是容易得很吗?遇难才见人心,从前父亲在御史任上时,宋朝举三天两头往涂下桥跑,他没少沾光,现在却这样无情。吴春柳懒怠跟他多费口舌。
宋朝举叹气连声,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慨叹一转眼就家破人亡了。他劝吴春柳别固执,他发誓,待她会像亲女儿一样的。
吴春柳说一家人都完了,她没法平静地在闺门里当小姐。她决心已下,拉抗倭民军,报仇雪恨。
怪不得她这身打扮呢。宋朝举说,你若是男子,我不拦你,你毕竟是个女孩子呀。
吴春柳顶了他一句,倭寇杀人掠人,可不分男女。
既然吴春柳不是投奔宋朝举来的,他猜想,吴春柳一定有事,才来见他。
果然,吴春柳说有件事求他。
宋朝举说,至亲骨肉,这么客气干什么,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吴春柳想借二百两银子。
宋朝举有点吃惊,干什么要这么多银子?想修复她家房子吗?
吴春柳哪有这个心思,只能等天下太平了再说了。
宋朝举不明白,那她要这么多钱干嘛?
吴春柳是为打造兵器筹钱,加上乡兵人吃马嚼,这些银子怕还不够呢。
宋朝举皱起眉头,你还真想举旗大干啊?
吴春柳说她主意已定,决不回头。
宋朝举说,御敌保民,这是朝廷官府的事呀。
吴春柳回他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呀。
宋朝举想了想,说,咱们先不谈银子的事。我问你,你去找台州知府、浙江巡抚衙门去照准了吗?
吴春柳根本没想走这一步。办民军抗倭,这是老百姓自己的事,用得着官府照准吗?
宋朝举说,这你就不明白了。任何朝代,举刀兵都是犯忌的事,官府怕百姓造反,岂能开这个口子?
吴春柳说,这事表姑父就别操心了,如果真需要得到官府照准,我再去办。反正这事也牵连不到他。
宋朝举和吴春柳回到客厅,宋朝举看看无法阻止她了,就对吴春柳哭穷:你该知道,这些年致仕在家,没多少收益,天下*,佃户走死逃亡,地里收不上租子,我这一大家人,又养着护院家丁,哪不得开销?常常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哪有多余的银子?
吴春柳好不失望,她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不信表姑父连二百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表姑父是怕我还不起吧? 。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