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解码》第22章


音有些奇怪,不象是哈市人。我当时就觉得有些纳闷,他们走的时候我就有意在门内站了一会,隐约听到他们走到走廊远处的时候,其中一个男人说了句外国话,听着象是日语。但我不敢肯定。”
二人带走了孙婷的档案袋进行技术分析,发现果然被动过极为高明的手脚,不出所料,里面夹带的东西已经被人取走了。殷涧鸣猜想这或许是孙老留下以防万一,也或许是童子川私下保留的。
李德脸色凝重:“涧鸣,看来你是对的。这件事的确不简单。孙婷和他父亲都是归国华侨,而且又从事保密工作,她的档案是不可以随便查阅的。童子川假冒市公安局的人,显然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这份档案里必定隐藏着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且,如果刚才的管理员小李没听错的话,很有可能还牵扯到境外敌特组织,我必须马上向上级汇报。”
“对了,有件事我还是想不通。你说报告中提到了反物质,可据我所知反物质一旦与正物质接触就会发生湮灭而消失,而地球上的任何物质都是正物质。所以地球上不可能存在天然的反物质。”
(地球上的任何物质只要和反物质相遇,就会在发生‘湮灭’的同时产生巨大能量,那是人类所知最大的能量源。一粒米大小的反质子,就可以产生相当于200顿化学液体燃料的推进能量。只要用1吨正反物质相互‘湮灭’,就可以解决全世界一年所需的能量,并且不留残渣,没有辐射。核裂变的力量在它面前根本微不足道,一克反物质相当于20千吨当量的核炸弹的能量——也就是当年扔在广岛的那颗胖小子)殷涧鸣毕竟和孙老一起参与过调查107神秘现象,积累了大量人类科学家在五、六十年代关于反物质研究的进展:“从五十年代反质子被找到后,而后又发现了反中子。到目前为止基本粒子中的反粒子差不多全被人类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你说的没错,地球上的确很难找到天然反物质,但并不是绝对的。本世纪初那场被称为‘世纪巨谜’的俄国通古斯大爆炸,就给了我们极大的提示。”
李德打断他:“你说的是1908年西伯利亚发生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爆炸?整个一片沉睡的原始森林瞬间化为灰烬、大火甚至融化了冰层和冻土,引起山洪爆发,仿佛是世界末日到了一样。”
“孙老是世界领域的岩石力学和爆破权威。据他估算,那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上百颗氢弹一齐爆炸。从产生爆炸的能量看,只有可能是一次偶然的反物质与地球上的正物质发生湮灭所产生的。
其实在反物质能量的开发中,一直困扰科学家的:正是如何在由正物质构成的地球上储存这些反物质。只要找到了储存的方法,就等于迈出了控制反物质能量的第一步。通古斯大爆炸提示我们:既然地球上全部都是正物质,那么反物质为何能在天然环境下储存呢?显然地球上有一些极特别的地方,起到了潘多拉魔盒的作用,它一直在保守自然界这一终极秘密。通古斯或许只是一次小小的意外罢了。”
听到这李德噌的站了起来,急切问道:“难道孙老在107区的黑洞里发现了可以保存反物质的空间?”
“还不好说。出于隐蔽考虑,107区选在了长白山崇山峻岭上的一座高山湖底下。孙老曾经告诉我,这座湖是大约在第四纪的中晚期形成的,从岩石结构上没有找到典型的玄武岩判断,它不是在火山活跃期由岩浆喷发所形成的熔岩堰塞湖。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根本找不到它形成的理由。也就是说,这座湖象是忽然之间凭空冒出来的?而更奇怪的是湖底的岩石结构不仅异常坚硬,还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特性。”
“难道孙老没有说明原因吗?”
“没有,也许他也没来得及解开谜底吧。记得他在递交报告之前,曾对我和童子川有过一次谈话。现在想想,显然当时仍有很多疑问困扰着他。他提到陨石或小行星撞击的可能,并且说湖水的成分很可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107湖底隐藏了一个不存在任何物质的黑暗空间,他推测这个神秘空间属于与我们的世界并行的另一个世界,并称它为‘反结界’。但这显然超出了他的研究范畴……”
听孙婷说,她唯一的亲人是居住在新加坡的外婆,于是殷鉴溟请李德帮忙安排孙婷出国和她外婆住在一起。李德答应帮忙后匆匆赶回了北京。
孙老和夫人都已经过世,殷鉴溟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孙婷,想来想去只好先把她带回了县城家里。
“鉴溟!你……回来了”妻子美凤站在厨房门前,望着丈夫,双手不住在围裙上揉搽。
“……”殷鉴溟塄住了,脑海中开始剧烈翻涌,接下来却又一片空白。一阵难熬的沉默后,隔壁李嫂闻声赶来:“鉴溟兄弟,你可回来了。哎!这些日子可苦了美凤啦,这回好了,终于一家团圆了。”
两个月后,正当全国人民再次沉浸在巨大悲伤之中,殷鉴溟又悄悄带着孙婷踏上了返回北京的列车。接到李德电话,事情有了转机,有关领导做了重要指示。并且孙婷出国的事也有了眉目。
外六章 狂野记忆
要不是冷战时期国家为了防止大战爆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厂建设,恐怕李庆丰现在还是个农民。或者至少要晚上许多年才会成为一名县城里的工人。所以,李庆丰虽然是个工人,但骨子里却仍是个农民。同时,他也是个很正常的男人。
从一个农民的角度来看,这个时代所发生的许多离奇莫测的政治事件和天灾人祸,都非常容易理解。毕竟他的生活只局限在这座由于建了个大型钢铁厂才支撑起的小城里。他的口头禅是,“真理就是吃饱了不饿、没有人吃不下的苦,只有享不得的福。”
毕竟这个时代只赋予了他们使命和突如其来的身份,但却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树立人生观等等内在的灵魂。话说回来,改革开放搞了三十年,物质上的确富足了。可邓爷爷当年交代说:“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即使到了二十世纪的临秋末晚,又有谁能说这精神文明取得了多少成果。
农民是善良敦厚的,但也有农民式的狡黠。这种狡黠或许就是源于度荒时对饥饿的恐惧记忆,或许是受了城里人发动的各式各样名目运动的挑唆。总之,他们聪明了起来。而聪明的同义词也包括了‘自私’;因为只有钱才是最可靠的,所以在很多年后他不顾儿子的反对,在城市消灭农村的战役中做起了挖沙船的生意。亲手将农村老家那条自己打小就在里面玩水,曾经带给他无数欢乐和至今再也找不回的美好记忆的河,葬送了!
在罗美凤的丈夫殷涧鸣刚刚离开的那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意外又不意外,但却必须记下的很特别的事情。
那是76年黑龙江这座小城迎来的第一场春雨;李庆丰下班后,急急忙忙蹬着自行车赶往红星派出所——罗美凤被抓了,而且是由于盗窃!(其实是冒名私开违禁药品!那时候没有吸毒这一说,因为医生做这个和内贼性质差不多,按盗窃比较好处理。但在当时这已经是天大的罪过啦。)“美凤,你咋这么傻,咋能做这种事啊?哎,这可咋好,你要是出了事,小红可咋办呀?”
“李哥,你不用管我。我是自作自受。”
李庆丰有些气恼。气恼的原因是,他咋也搞不明白罗美凤到了这时候竟然还能那么平静。好象要坐牢的人根本不是她。就象他不能理解殷涧鸣可以抛下妻女玩人间蒸发。
“你们这些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就是思想有问题。做事不顾后果。有什么想不开的事,非得吸那东西!有什么是比好好活着,好好生活还重要的?”
“李哥……我担心玉儿。”罗美凤这时终于哭了出来。
看罗美凤哭得梨花带雨,李庆丰也不忍心再说什么了,只好安慰她,“我会帮你照顾好孩子的,放心吧。我这就想办法看能不能把你弄出来。”
从派出所出来后,李庆丰一路飞车到了当公安局副局长的表姐夫家里,路上心急如焚还差点撞了人。他知道美凤身体本就虚弱,最近又精神恍惚,要是在那里面待一晚上,出来不定折腾成啥样子啦。想起当年他的工作也是表姐夫给安排的,在这个小县城里,他还是有点分量的。
他姐夫秀元一看他火急火燎的闯进来,就知道准又是找他办事的,在这种小地方当公安局长,最头疼的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太多。不管啥事都来找他,有时还真把他烦得没折。不过没办法,这是媳妇的表弟,跟别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