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宋》第114章


李恒、张荣实、吕师夔和那个降将梁雄飞都败逃不知去向,如果不追击,必然会为祸岭南,程逆风自告奋勇去追击残敌,李修德把自己带来的部队和物资给程逆风补充了一些。
最后程逆风是带了五千兵去追击李恒,李修德就留在韶州、南雄州一带,招募流民,开辟新基地,筹建兴宁韶州的新铁路。
李恒、张荣实、吕师夔兵败韶州城下,不敢回师再战,也不敢退回江西,只能是由降将梁雄飞带路,以追击南宋行朝的名义,南下广州,打算“戴罪立功”继续给蒙古人做鹰犬。
第九十四章杀入广西
李修德留在南雄建设新基地,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李修德知道,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虽然现在元军已经退去,黑龙寨主基地不断添派人手过来,在李修德主持下,开始招募流民,测绘土地,最先要做的是发展农业,开垦土地,有了粮食,才会有人口,有了人口才能发展工商业和其他事业,一切都要按部就班慢慢来。
准备好粮种和农具,留下必要的口粮,招募流民垦荒,农闲时节还要顺便练练兵,没有武力保护的话,不管你开垦了多少土地,建设了什么工业,积累了多少财富,都是浮云。
程逆风追击李恒,一直没有追到。晚了一步。李恒有梁雄飞这个“带路党”带路,不走冤枉路,由浈水过曲江进北江直入珠江比程逆风先一步到了广州。'网罗电子书:。WRbook。'
宋末,广州城身为大宋的三大市舶司之一的广州市舶司所在地,已经是一座世界性的大都市,规模只比东方第一港的泉州稍逊,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已经比当时世界著名商贸城市威尼斯大三倍。
宋代,由于经济和外贸的发展,广州人口迅速增加,城垣的修筑变得格外频繁。据统计,宋朝300年间,广州城的扩建和修缮达10余次。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北宋庆历四年(1045)陆续筑起中城、东城和西城。中城以南汉旧城为基础;东城以赵佗城旧城为基础;西城则是为了保护新发展的商业区而扩建,规模最大,周长十三里多。
广州三城东西相连,规模宏大,这一带直到后世现代仍是广州的核心区域之一。
与世界许多著名大都市早期因缺少规划和自然发展而形成的混乱布局不同,广州城很早便有了严整的设计。以宋城的街道为例,中、东两城以宫署为中心,呈丁字形,西城是外贸商业区,呈井字形。城内还挖有南濠、清水濠和内濠,既可收舟楫之利,又有利于城内的防火和排涝。
而且,为后人不太知道的是,历史上的广州,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并不只是一个孤城。例如在宋代,广州城附近修筑有扶胥、猎德、大水、瑞石、平石、白田、大通、石门八个兼有军事和商业性质的城镇,即著名的“宋八大镇”。这些“卫星城”与州城一道,构成了珠江三角洲上一片壮观的城镇群。
作为一个国际性都市,后世的广州街头,随处可以见到外国人的身影。实际上,早在南越国时期,广州已成为南海象牙、翡翠、珠玑等奇珍异宝的集散地,胡人商贾往来不断;唐宋元三代,在越秀区光塔路一带形成的“蕃坊”,人数已达12万~20万人,呈现“蕃药珍宝”,积载如山的盛况。
广州的“蕃坊”设立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设蕃长进行管理,蕃长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蕃坊”的日常事务和负责招徕商人。蕃长在实施蕃访的行政管理时,要根据侨居国的法令和本国惯例行事。侨民有信仰宗教和保持各自风俗习惯的自由,可以在广州购置田地和住宅。
“蕃坊”是广州城市中一个独特景观。有专家考证,宋代蕃坊最盛时,其范围大致东起朝天路,西至丰宁路(人民北路),南达惠福西路,北抵中山六路。他们的民情风俗给广州注入了一种奇特的异国情调。这里有“绕耳皆穿孔”,戴20多枚耳环的波斯妇女,有“西装革履”欧洲人,还有嗜嚼槟榔,“唾地如血”的东南亚人——这种习俗在广州本地受影响的居民中也延续到解放前。由于外来人口的主力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因此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清真寺——怀圣寺。此外还有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和印度人等。
宋代,蕃坊内设有“蕃学”。这是应蕃人的要求,由地方政府兴办的学校。诸“蕃”子弟均可入学,学习中国文化。在蕃坊历代外侨中不乏学者大儒。他们的子女在广州上学,学习汉文化,并融入到社会上层。
有的外商还被中国朝廷封以官职,如南宋时外商海达被任命为广东盐司提举,泉州外商蒲寿庚任泉州市舶司提举。其兄弟蒲寿宬曾任梅州知州7年之久,为官公正清廉,颇得民心。因他在任期间建亭保护民众水井,解决吃水问题,后人曾赋联讴歌:“曾氏井泉千古冽,蒲侯心地一般清。”
北宋时期中外可以通婚,但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规定外侨三代中有一代为官者,才有资格与中国女子通婚。一些“外来郎”想必也有“本地媳妇”。
在古代广州城的市政中,最经典的设计之一便是以“六脉渠”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和“白云山水道”为代表的城市供水系统。
六脉渠是用砖石砌筑上盖石板的大方渠,始建于何时已经难以查考。但至迟在五代南汉时已经有其前身形成。这组比照人体经络而命名为“六脉”的渠道,不仅经由人工筑造,更是巧妙利用自然地势的起伏蜿蜒而成。这些渠道与城市中及周边自有的河涌以及护城濠等一道,构成了广州城市严密的排水网络。水经由六脉渠流到东、西濠涌,再进入玉带河,最后归入大海,起到排水、蓄洪、蓄潮、防旱涝的作用。至今这些改成暗渠的渠道仍旧是广州重要的排水渠道。
至于“白云山水道”则是广州城建史上城市供水的一大创举。古代广州秋冬季节雨水较少,珠江又受海潮倒灌影响咸苦,因此虽然临江,城中居民淡水却嫌不足。
三国东吴时,广州刺史陆胤便修建了引水工程,引白云山泉水入城,以解决城里居民的吃水问题。白云山泉水清凉甘甜,故名“甘溪”。宋代甘溪因水源不足而渐渐干涸。北宋时官府引流和疏导甘溪,使其除饮用外,还能够载船运货,排水泄水、灌溉农田。
北宋时,曾在广东任职的苏东坡接到好友广州太守王敏仲来信,谓广州发生瘟疫,尸骸枕藉。苏东坡认为这与饮水不洁有直接关联。因此他建议使用“万竿大竹”作为水管,从白云山引水入城。同时他建议设立专门的“匠人”,每日巡视管道,及时查漏补缺,并且要在每一根竹管上钻个小孔,用竹钉封上。竹管倘发生堵塞,就容易查出,便于日常维护。
而且,为后人不太知道的是,历史上的广州,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并不只是一个孤城。例如在宋代,广州城附近修筑有扶胥、猎德、大水、瑞石、平石、白田、大通、石门八个兼有军事和商业性质的城镇,即著名的“宋八大镇”。这些“卫星城”与州城一道,构成了珠江三角洲上一片壮观的城镇群。
宋末,广州人口估计不下百万,不过这个时期蒙元南下,一切文字资料都被兵火所毁,保存到现代的寥寥无几。
当时的珠江水面辽阔,有“小海”之称,城南的西澳(今南濠街一带)是重要的内港,商船往来,百货充盈,为“五都之市”,附近还有大市街(今惠福西路)、象牙街、玛瑙巷等街巷,时人程师孟诗云:“千门日照珍珠市,万瓦烟生碧玉城。”
程逆风坐着羊皮筏子追在李恒、梁雄飞后面到了广州一带,看到一片烟波浩淼的水面居然以为是追过头了,进了大海,领路的船工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证这里是广州,程逆风用手鞠起江水喝了一口,不咸不淡的,又用望远镜看到岸上远处的雄伟城池,才相信了这里是珠江口。
吐掉嘴里微带咸腥的江水,程逆风招呼部下登陆,直奔广州城。
广州是南宋闽广重镇,亦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真实的历史上,蒙元和残宋在广州展开了反复的拉锯争夺,广州城曾多次易手。
至元十三年(1276)初宋廷出降后,宋广东经略使徐直谅派部将梁雄飞奉蜡书,愿纳其所部十四郡向元江西帅府请降。当年夏,徐直谅知赵昰在福州称帝,遂拒梁雄飞于石门(今广东广州西北)。六月,梁雄飞在元军支持下入据广州。
不久,福州流亡政权以赵溍为广东经略使,在东莞人熊飞支持下一度攻入广州。
次年二月,元将张荣实与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