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枭》第323章


遭到纪委的审核和调查,从而上交司法部处理。
山东倒是一片欢腾,虽然其他各地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旱灾,山东也有,但是经过钱虎几年来不断的使用地方部队进行打井,还有以工赈灾的方式,把各地的河道都清理了一边,水库,或是开凿沟渠,钱虎可是下了大力气,水泥的出现,至少干一个工程便可以是一个工程百年的防洪防旱的治理。
山东百姓已经基本达到了温饱的解决,还有大量的工厂作坊,他们可以在闲暇的季节进城做工,小日子越来越好。听到钱家军取得的大捷,家家户户都在进行庆贺。
这次大捷稳定了山东各阶层人的心,特别是地主阶层,他们的土地可是被钱虎强行购买,然后分给了百姓。而钱虎给他们的大饼子充裕实现了,两倍的土地啊,这可是不菲,而且钱虎还信誓旦旦的告诉他们,在辽东的土地肥沃程度不弱于江南。
第三百二十章 空前大捷(3)
山东的地主听到大捷后,他们不再天天到衙门去唧唧歪歪诉苦,也担心一部分地主按耐不住起兵造反,最后被抄家灭族。虽然钱虎是说分给他们两倍的土地,但是这些胆小地主,畏惧于钱虎的淫威,而不得不服从。
从事商业后,他们从中得到的利益越来越大,土地上的那点微薄的税收根本无法与开作坊,开工厂来的暴利。若是他们选择得到土地,那么他们将会失去从事商业的活动,当然,钱虎为了勾引这些土鳖,土地可以按照人口每人三十亩的算计而得,超过这个数目后,那么其人将不得从事商业贸易。
土地是整个汉人自古以来的生命线,也是自古以来不敢出卖的特色。但是,如今世道变了,又不是他们从事商业就没有了土地,即便是发生战争,他们依然有着不薄的土地可以耕种,当然,聪明人不会这么看,任何一个乱世,有钱人都不是饿死的,而是在政治上的选择而亡,或是遭到杀富户而亡。
这次大捷,显然一部分发了大财的地主们,当心了,他们开始寻思自己要不把把土地按照山东的政策来办,而且山东土地政策,是人人都有,又不是因为他们是商人而失去土地。
人均三十亩不少了,三十亩地若是好好耕种,按照钱虎的农业耕种法,至少可以养活六七人的口粮。况且土地都在不断的增加,只要出生的孩子在十岁后便有十五亩土地的分配权力,十六岁再次可以得到十五亩,女人可以得到了男人的一半左右的土地,这样一来,除了每户的永久田三十亩不变外,其余的都在变化。
山东这些大地主还是很服气,毕竟连山东中三个王爷都把自己的土地拿出分配,因为地位上的不同,王爷级别的土地,那么可以每人保留五百亩的土地,算是爵位上的特权阶层。
当然,这些政策会不会引起大明的不满或是大为造反派,他们都不在乎,如今山东强大了起来,便是跟大明为敌,山东依然可以处于胜利的位置。想想,鞑子厉害吧,可以把大明打得哭爹喊娘,几次南下,都把大明折腾成边痒痒的死老虎,而钱家军这是以区区十万部队便解决大明无法解决的劲敌。
周延儒开心了,王承恩开心了,毕竟钱虎取得这么大的胜利,那都是他们力保的结果。两人开始老神在在的在一旁看戏,有时候还上去给东林党人踹两脚,然后手脚继续看东林党这种跳梁小丑,上蹿下跳感到解气。
温体仁跟钱虎作对,跟东林党媾和,如今大发到养老之地南京冷藏。而他周延儒则是官运越来越浓,越来越得到崇祯大皇帝的心,在就任首辅后,各地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没有继续恶化,他也知道,若是不整顿吏治,大明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好势头。
他几次上书都无法得到皇帝的采纳,其实他也是按照钱虎提出的整顿办法来,也是在为自己今后谋取利益。即便是钱虎造反了,那么他依然可以得到钱虎的重用,很聪明的一个老狐狸。
懂得给自己留后路,兼且关系尚可的张慎言和高宏图都在钱虎哪里做事,他一旁时不时拉一把,算是给自己留条强大的后路。
至于关于东林党与钱虎的问题,他又把持得住,站在皇帝的利益前面,处于中间派,偶尔给东林党一下子,不轻不重,火候适度。
这也是崇祯没有把他这个首辅踢下去的根本原因,说明他在这个一手提拔起来的大臣心目中还是第一位,并不是钱虎的狗仔。
王承恩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在一些看法上比起崇祯还有眼光,深知钱虎不能失去。可惜他据理力争,却被皇帝拍打了一巴掌后,只得保持了沉默。
只要不把钱虎逼反,那么大明不会亡国。如今虽然钱虎跟崇祯两人产生了裂痕,那可是翁婿两人的事情。他却在两边不断的补锅,把裂痕降到最低。
第三百二十一章 鞑子的恐惧(1)
第三百二十一章 鞑子的恐惧
多尔衮没有算到钱虎会分兵进攻,而且还是四路,一路是罗通进攻新义州,一路是万长青等人进攻朝鲜,来个合围之势。不让鞑子有机会反扑,自顾不暇。
使得鞑子布防在朝鲜周边的部队不得支援东宁和盛京,他们现在都在考虑如何把损失率降到最低,或是抱住自己的小命。从钱虎北伐伊始,便没有集中兵力为一点,反而是采取散兵多路进攻。
使得鞑子统治内的地盘自顾不暇,各扫门前雪。特别是鞑子从朝鲜所需的资源,如今铁山被钱家军占领,断绝了朝鲜以鞑子的联系,而新义州如今又落入到罗通手里,里面的四千鞑子不到一天的时间便被罗通全歼,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威慑四处前来救援的鞑子。
接到四处失守,如今东宁又在汇集兵力抵御李道青的进攻,一旦东宁失守,那么盛京将在钱虎眼底,距离盛京的陷落也就不远了;原本打算调集科尔沁部落,增兵十万进入盛京,可惜派出去的传旨太监至今十日了,一直都没有消息传来,似乎消失了一般,杳无音信。
不过当抱着极大希望,希望科尔沁部落派兵,当看到已经皮包骨头的传旨太监,慌张失措的进入大殿,多尔衮心里突兀了一下,心道:“坏了,难道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否则这个一直跟随自己忠心耿耿的太监不会有如此的神态。”
“皇上大事不好了!”小太监突然哭丧着脸,恍若是天塌了般,眼中尽是恐惧之色。多尔衮平息内心的情绪波动,眼皮子乱跳,下面的大臣也是如此,大家没有将才那么曾经,纷纷把眼睛直接落在进来的小太监身上。
“天塌不下来,给我一五一十的说,朕为你做主。”多尔衮故作镇定的样子,呵斥了一下小太监,眼睛直直的盯着小太监,希望天真的没有塌下来。
小太监张了半天的口没有说出话来,显然口干舌燥后,无法言语,范文程见状,当即把把头伸到身边不远处的太监,纷纷道:“去端碗水来!”
等小太监咕咚咕咚的喝了一碗水后,润了润喉咙,普通的一声跪了下来,哭泣道:“皇上,奴才去科尔沁部落,本来王爷也同意出兵,那知经过河套的时候,发现河套已经被钱虎所灭,岳托将军和阿敏王爷的头颅都悬挂在我们的必经之路。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故而科尔沁王爷立即退兵,说科尔沁部落危险。不管不顾奴才的劝住,直接让奴才一人独自逃回。”
一边说一边抹泪,他本来在科尔沁好吃好喝,而且当时科尔沁也是礼待有加,那知当他们得知钱虎已经夺取了河套后,态度立即变化,翻脸无情。他是知道,河套和科尔沁部落东面相连一起,一旦他把部落中的精锐调入盛京,也许就是钱虎挥兵杀入科尔沁部落的最佳时机,那里都是老弱妇孺,以钱虎对他们科尔沁部落的恨意,不灭族根本不可能。哪还有心思前来盛京帮助据守大清都城,部落的生死存亡可比大清国重要多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鞑子的恐惧(2)
“啊!”所有的人全部惊叫起来,哗然一片,谁也没有想到,钱虎竟然夺取了河套,而且还是在他们不知不觉中攻克,显然河套内的所有人都被歼灭,这是钱虎对待他们这些鞑子的作风。
恐惧!这是在大殿中的文武大臣突然发出的心神,钱家军太可怕了,不发威则已,一旦发起威来,竟然可以做到分兵而击之。东宁城外的五万兵马已经把大清中的十万精锐打得气都喘不过来,如今钱虎又在河套歼灭他们的十万进入,可想而知其后果的可怕。
如今他们还不知道,广宁地区的鞑子都投降了大明辽东军,不过消息一直被封锁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