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骨师》第3章


鼐牛俊?br />
对于赵秦九来说,面前这位咳嗽老人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地步了,他叫诸葛楚才,上大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他在上大教授的历史与考古一课的时候永远都是人满为患的现象,并且,诸葛楚才还是爷爷的亲密战友,同时也是其父亲的导师。
很快,诸葛楚才便从激动中恢复过来。他犹豫了一下,觉得不管是现在的秦九也好,还是自己当年带着的那个天才学生也罢,既然是上级选定的人就得跟他把这单子买卖做下去。
当然,有了师生这层关系,只会把两个人的关系越拉越近,对接下来要办的这件事会更有利。
“诸葛教授,真的是你啊?”听到诸葛楚才叫自己的名字后,赵秦九更是喜出望外,笑着说道,“我还以为我刚才认错人了。”
故人见面分外激动,两人相互问候起彼此的近况,了解了赵秦九的现况后,诸葛楚才叹息道:“秦九啊,我记得你当时学的是考古专业吧,话说隔行如隔山,你说你这都差十万八千里了,怎么现在混成超市营业员了啊。真没想到要找的人竟然就是我的学生……”
相隔数年,竟然还能在西安见到昔日最尊重的导师,赵秦九不知道该不该感谢上天安排的这场师生聚会,他如实说道:“我爱上了学校的一个西安女生,就追到这里来了。当时,我觉得既然放弃了以前所拥有的,就得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呵呵,至于干上营业员这行……唉,也许是我把这社会想得太简单了,只能说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赵秦九确实是这么想的,就好像现在一样,哪会想到有一天能在西安见到有恩于自己的导师。
“诸葛教授,听说早两年您就离开了上大,以后就再没消息了,我一直试着联系您,可总找不着路子,该问的朋友都问了个遍,可就是不知道你的下落。”略表想念之后,赵秦九觉得有些好奇,很想知道诸葛楚才这些年藏身何处。
“两年前,我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到西安主持一项考古挖掘工作,这项工程一干就是两年,前些天我刚回北京老家,这边就出现新问题了,然后又把我紧急征调过来了。”简略述说之后,诸葛楚才一把拉住赵秦九的双手,只见他微微注视着对面坐着的这个年轻人,像是将一切心思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教授,您这是?”诸葛楚才的变化,让赵秦九顿时觉得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心情一下子从沸腾状态降至了冰点,紧张地问道,“您这次找我……一定有什么事情吧?”
“不要紧张,家常我们以后有的是时间叙,不过,现在你要听我给你说个特案……”诸葛楚才也不多绕弯路,迫不及待地将前些天发生在基地的怪事一一道出,说道,“半个月前,我得到消息,让我立即结束原定的疗养计划,马上乘专机飞往西安,因为那里发生了一件足以震惊世界的诡异之事……”
第二章大秦疑器
1
危险的事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如果你查不出真相,下一个死去的人就会是你。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馆附近。
“什么情况……”蒋邵阳问。
此时,蒋邵阳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表情,专家们也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向同一个方向看去。
“队长,土层里有块白的露出来了……”这个队员回答。
看清队员清理出的一点儿表面时,蒋邵阳的心中忽然产生一种十分强烈的预感,他预感四号坑要在沉默中爆发了。当然,这块赌石也没有扫了大家的兴,那露出的尖尖一角给了在场专家太多的震撼,可这到底是件什么东西呢?
随着队员们的不断清理,一个柜子的形状在蒋邵阳的脑海里逐渐成形。
“一定不是陶的,就快水落石出了,大家要加倍小心,千万不要破坏到文物本身……”蒋邵阳嘱咐道。
蒋邵阳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他能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却无法掩饰内心的震惊,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脑海里为什么会出现柜子这种和俑坑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形状,唯一的解释就是直觉和经验。
现场的气氛有些微妙,四名专家分别把守在文物的四个方向,他们小心翼翼地刷着夯土,现场除了喘息声,就只剩下毛刷和土层之间发出的摩擦声。
等待是一种无言的折磨,见证奇迹也是一种等待,这是一个可以令人窒息的过程。
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压抑着人们的心情,一个小时后,四号坑上的夯土终于清理完毕,一个和蒋邵阳设想中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带着千年的土腥味呈现在人们面前。
沉默了片刻,一场针对这个柜子的议论随即展开。
“怎么,怎么可能是个柜子?”
“银白色的?不是铁,也不是铜,更不会是银的,那到底是什么材质?”
“难道是合金体?”
“秦朝的剑器的确是运用了一种连我们现代的高科技都无法完成的合金技术,但我考古三十多年来,至今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在我的记忆里,我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难道我们见鬼了?”
“这只金属柜让我想起了许多国外的考古传闻,我倒是觉得这更像是外星文明……”
现在,蒋邵阳整个人都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他一边听着队员们的争议,一边默默地盯着柜子,思维却在高速运转着。
准确地说,这是一只长约1米、宽1米、高2米左右的金属柜子,露出的切面竟没有一丝锈斑,在白昼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特别刺眼的银白色光芒,而已清理完毕的一面竟如肌肤般光滑,也有激光剖面后的平整。
然而,就是这样的表面特征让在场的人不由为之震惊,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在现代人看来尚能接受,但从千年土层里出来的意义已经彻底不同了,没有具体的年代标记,没有明显的纹理特征,没有任何的线索,这件金属柜难道像队员们所说的那样来自超现代文明?
“探,马上进行X光照射!”蒋邵阳的一句话让队员立即停止了无休止的争辩。
十分钟后,蒋邵阳终于盼来了分析结果,照射人员拿着X光片和一份刚刚做出来的分析数据表,神色慌张地跑到他面前。
X光片显示柜体内部有黑色阴影部分,而分析数据表给出了黑点的实物对比,参照比例计算金属柜内的实物大约是柜体的五分之一。
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个不是结果的结果,其实也只是另一个希望的开始而已。
喜悦之际,困惑如洪水冲击着蒋邵阳的脑细胞,是谁制造了这个密不透风的金属柜?它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会出现在四号坑内?而用X光在金属柜内探测到的黑影又会是什么东西?是超现代产物惊现人间还是人为的虚惊一场?
蒋邵阳拿着材料又回到金属柜旁边,他绕着柜体不停地转着,一旦停下来,就会觉得心里堵得慌。
就这样一直转了十几圈,直到蒋邵阳觉得整个人几乎筋疲力尽才肯罢休。他往旁边一蹲,立即哈欠连天,上下眼皮也不自然地往一起凑。他实在是太困了,而神经仍在高度紧张中。
闭着眼睛沉思了一会儿,蒋邵阳觉得事态已经非常严峻,既然确定了金属柜内有东西,接下来的事态走向就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了,他觉得必须立即向上级汇报四号坑的最新情况。
于是,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四号坑已经挖掘完毕,我们目前发现了一些特殊情况……”
“不用多说,已在路上,即到。”
西安兵马俑自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了我们的骄傲,在没有完全露出真实面目前,无论其埋藏地下多久,都将是希望、谈论的焦点之一。
终于这个被权威们定义为“神秘坑”的四号坑不负众望出现奇迹,蒋邵阳不敢有丝毫怠慢,坚守岗位,半步不离。
黑暗中,西安的空中忽然刮起一阵旋风,像是在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十分钟后,北京的上空升起三架直升机,目的地西安。
2
蒋邵阳看了下手表,现在是凌晨三点二十八分,四名参与工作的队员又被重新召回到挖掘现场,大家都在焦急中等待着。
十分钟之后,五六个身穿黑色大衣的高壮汉子护着一个个头儿稍矮的中年人向现场匆匆赶来。这些人气势如虹,面容冷酷,像是从电影里走出来的黑道人物一样,尚未靠近,就能让人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
走到蒋邵阳面前,中年男子将眼镜摘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茫,问道:“什么情况?”
“四号坑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只是,挖掘出一只金属柜,这和我们的初衷还是有些不同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