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第648章


牡谝徊ㄏ髦衅撇サ囊屑颐牵橇济涣恕?br />
“德雷斯先生。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文件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不想再重复,可是你看看你都给我的是什么答复?这种老式汽轮机的技术是二十年前的技术,我要来做什么?生产内河驳船么?”带着一个二十名技术人员团队出现在某船台上的陈兆铿,完全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说话的语气让对面的德雷斯有掐死这个家伙的冲动。
“很抱歉陈先生。新式汽轮机的技术我公司绝对不会转让的。如果你们需要成品,我们可以提供世界上最优质最先进的汽轮机产品。”德雷斯强忍冲动,耐着性子继续对话。谈判就是这样,反复拉锯是很正常的。
曾几何时,中国人面对洋人的时候是何等的卑微,但是现在嘛。呵呵!有钱的才是大爷好不好?陈兆铿二话不说就站了起来,保持微笑道:“那就是没得谈了?再见,德雷斯先生。走。去下一家,今天我们有得忙了,至少要跑五家企业谈合作。”陈兆铿转身就,德雷斯楞在当场,随即屁股着火似的冲上前。拉着陈兆铿的衣袖,羞羞答答道:“陈。我们可以继续谈,比如您刚才说的合作。”
陈兆铿难掩得意的回头笑道:“德雷斯先生,你觉得我们还有合作的基础么?类似的技术,好像不止你一家才有吧?”
德雷斯赶紧道:“合作基础当然是有的,而且我公司的诚意还很足。”
陈兆铿道:“既然如此,那就继续谈。我们可以找人买下船台上所有的船,包括半成品,当然价格必须合适。不过我的需要的汽轮机生产线和技术资料,包括材料合成技术,都必须作为合作的前提。如果这还不能让你满意,我们可以合作在中国生产最新式的汽轮机,我方控股百分之五十一,这是底线,否则就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类似的谈判,在美国各地上演。比如在底特律,欧亚江南汽车集团、上海汽车集团、天津的北方汽车集团、东北的沈阳汽车集团。这些应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竟然联手在底特律扫荡。没错,就是扫荡。凡是中国没有的又需要的,都有人拿出美金来告诉美国人,这个东西我要了,你开个合适的价格。
底特律是汽车城,二战时期的民主国家兵工厂。这个城市的制造业对于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城市的人口结构有什么显著特点?等等问题,来之前这种中国企业都做了充分的研究。“睁开眼睛看世界”这话,不是简单的说说的。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中国企业家们已经不那么好忽悠了,中国人也不会像过去那么自卑了。实际上中国人的自卑,在经历了中日战争、欧洲战争、西伯利亚战争后,已经可以说基本消除了。甚至一些民主主义者还叫嚣着“天朝上国回来了”!当然这种人是少数。国内的企业家们真的来到美国之后,还是被美国工业化的程度狠狠地震撼了,不过这些企业家仗着口袋里的美金,很快就在美国人低三下四的姿态中找回了更强大的自信心。
没错,就是低三下四。尤其是在底特律这样的城市,美国人更没有多少精气神。大量的破差企业没人要,大量的失业人口在街上排队等着救济。之前先行一步的中国人才招募行动,已经让这些中国企业家看透了美国人虚弱。
经济危机固然给中国东部的很多中小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但是在这个冲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开始转型,产品转型,市场转型。庞大的人口基础,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衍生出来的内地市场,很快就让这些在经济风暴中清醒过来的中国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政府新经济政策的出台,政府大力投入基础建设,大力扶持重工业,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推开之后,几乎是一夜之间,这些中国企业恢复了生机。
很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就生产工程器械的北方工业集团而言,仅仅是政府订单就已经足够北方工业集团生产十年的。现在的问题就一个,产能不足。同样面临产能不足的,都是类似的企业。内阁出台的加大基础建设拉动经济的政策,各省自然是热烈响应,同时也跟着走上了相同的道路,地方财政也开始朝这些方向倾斜。
要知道,能够在经济危机的头两年活下来的企业,哪个不跟政府有着牵扯不断的关系。
产能不足,就不存在市场竞争的问题,于是这些企业就联合起来,一起找美国人的麻烦。比如一直对中国市场不那么热心的福特汽车很牛叉,在与中方的沈阳汽车谈判的时候,居然把一条旧的生产线卖了个天价,甚至还扬言中国人只配坐马车。
就这么一个事情,当时嘴巴上很爽的福特,很快就尝到了苦果。原本传出中国企业要与福特合作,要买进福特最新的生产线之后福特股价有所上扬,但是仅仅半个月之后一切都改变了。福特的同行们纷纷传出好消息,纷纷与中国企业达成了大规模的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家们在底特律呆了两周之后,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中国汽车产业联盟(临时成立的)在美国的商业活动基本结束。期间与美国的汽车同行们,达成了价值三亿美元的采购和合作计划。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福特的股票跌入谷底。
认清现实的福特,赶紧再去找中国汽车产业联盟的人谈合作,在美国政府出面斡旋之下,很勉强的达成了一些合作项目。但是比起福特的同行们来说,实在是不值得一提了。原因很简单,经过科学的缜密的调查,中国市场今年需要至少八万辆汽车。现实是,中国汽车的产能全部加起来一年不过三万辆。而且这个八万辆汽车的销量,还是逐年递增的。这个消息在这个时候被公布,短短一周的时间,美国各大汽车公司就活了。汽车在美国卖不掉,没问题,卖到中国去。各大汽车公司库存的卡车,已经全部被中国商人掏钱买下了,虽然价格只有成本价的八成还得贴进去运费,但总部烂在仓库里强了无数倍。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到,美国就没中国民间的有钱人们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惊呆了!
“还在为生产出来的机床堆在仓库里生锈担忧么?去找中国人吧,只要价格合适,他们就买!还在为码头里停着的轮船交不起养护费用么?去找中国人吧,……。”这就是美国著名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在1932年1月30日的头条内容。
中国企业家在美国像蝗虫过境一般清扫需要的工业技术、设备、产品之事且不提,继续跟着主角的视角发展。横穿美国来到华盛顿的方剑雄,第一时间就见到了美国总统胡佛。
正文 第八十九章
一秒记住【风雨小说网】。44Pq。,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方剑雄和胡佛的单独会谈内容,成为了全世界都关注的话题。问题是没人知道他们都谈了一些什么,作为当事人的双方,在会谈之初还是比较融洽的。中美关系的友好基础较深,而且这时候美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有求于人,交谈的过程就更加的愉快了。
一番没有营养的废话之后,两位大佬也没时间关心什么世界和平了,胡佛很直接的表示:“感谢方先生在这个时候带领工商代表团来美国,希望中美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尤其是在金融领域的合作。”
美国一直希望人民币的与美元挂钩,这是胡佛话里头的含义。方剑雄怎么会不知道美国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打的什么算盘,共和党执政之后,美国金融界一直在推动这个东西,但是迟迟没有进展。
方剑雄不慌不忙的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份材料,丢在胡佛面前,皮笑肉不笑道:“我觉得,总统阁下应该先看看这个,我想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看见这个东西心里都不会太愉快。”
胡佛多少有点吃惊,狐疑的拿起文件打开慢慢的看了起来。很快胡佛脸上的表情就变的不那么自然了,这不是一份什么好东西,里头的内容都是关于美国人在华的经济犯罪记录,还有就是美国情报部门在华的一些人员名单。胡佛比谁都清楚,美国这个国家的性质,以及美国公民们在外国都会干点什么。所以,不用怀疑这个材料的真实性。
那么,方剑雄在这个时候拿出这些东西,目的何在呢?胡佛耸了耸肩膀。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尴尬。这种事情,在国家领导人的眼里真是不值一提。方剑雄同样也没指望这个东西能吓着胡佛,无非就是断了胡佛的一些念想。
“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