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第675章


希姆莱的情报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武汉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现在的综合航空研究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所那么简单了。为了实现大空军的梦想,方剑雄在这个研究院的投入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从最初的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发展到现在五千多人的规模,涵盖了飞机发动机研发的任何一个领域。
现役的国产舰载机“雨燕”YH…1000,采用的就是该研究院的最新产品,MY…1000型气冷发动机。该型发动机由一些前白俄技术人员加上以部门欧美技术人员,一共是三百多人的研究团队联合研制,设计最大功率为1000马力。历经五年的研制,途中不断的加入一些新的技术,最终在33年中定性并投产。其中最难解决的材料问题,是军情局出马,从英国高价挖来的几个技术人员“帮助”解决的。精密加工工艺问题,则是德国人“帮助”解决的。呃,这个“帮助”的因素很多,有很多是不情愿的,见不得光的的手段,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这个航空研究院,在战斗机发动机领域在国际上都是比较尖端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美国人一直掐着的技术脖子,就是大型发动机的技术问题,目前中国还无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这个研究院正在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大型发动机的问题能解决,中国将摆脱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发动机依赖美国人的局面,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彻底的解决。这也正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卖国是无法解决尖端技术问题的,至少短期内是如此。这也正是当初方剑雄在白俄的问题上,在一战之后中德合作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之原因所在。某些技术,拿钱都买不到!只能靠自己,靠坑蒙拐骗,靠偷靠抢。
这场比试最终以“雨燕”HY…1000完胜BF109A落下帷幕,无论是爬升速度,还是转弯的灵活性,还是俯冲性能,全方位的压制了对手的感觉,让一干中国人觉得很梦幻,让一干德国人觉得很魔幻。
看来必须重新审视中国人了,至少在航空领域如此,这是德国军方第一次形成统一认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气
一秒记住【风雨小说网】。44Pq。,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此消彼长,这就是中德之间的现实。一战之后的德国被压制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中国人则从最初的起步开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基础的工业体系。虽然这个过程投入巨大,耗费的时间也相当的长,但是从结果来看,中国人成功了。大多数在场的德国人都是这么想的,那么实际上呢?
工业基础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根本就不是随便建几个厂就能完事。只有中国人才知道,为了民国现在的工业水平,整个国家付出有多大。从1913年开始,每年国家财政预算用在教育上的百分比只有增加没有减少。为了培养国家急缺的理工科人才,每年的公费留学理工科的投入都在递增。一战之后的中德合作,吸引了三万多德国人才加入中国国籍。经济危机之后,约十五万美国人来到中国,最终留下并入籍中国者约五万。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工业剪刀差这个规律,任何一个想搞工业化的国家都无法避免。也就是这个时空的中国没有重复真是历史上的北洋军阀割据、抗战、内战的长期动乱时期,国家的元气没有损耗的太大。不然像历史上的共和国那样,几十年的工业建设才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中国这样的大国,从无到有建成了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巨大的工程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业绩。
德国人收起了骄傲,戈培尔面带微笑,语气谦和低声对蒋方震道:“防长阁下,我建议大家不要留在码头上,专列已经等在了车站。”蒋方震回了一个微笑。看似很平静道:“戈培尔先生,今天发生的事情出乎了我和同僚们的预料。我希望今后不要发生类似的不愉快事件,作为本次代表团的团长,我觉得有义务提醒贵国。”
蒋方震绵里藏针的刺了一句,戈培尔极为老练,丝毫看不到尴尬。反而继续微笑道:“我想元首一定会很期待各位抵达柏林。”蒋方震淡淡道:“您提醒我了,总统先生委托我给贵国的元首希特勒总理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我差点都忘记拿出来了。”
说着话蒋方震来到汤芗铭身边,嘀咕了几句之后。汤芗铭身边的通信兵立刻用电台呼叫。很快就看见码头上一艘怪模怪样的船发生了变化,平板一般的船头打开,咣当一声之后,厚厚的铁板落在码头上,紧接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大地在微微的颤抖,一个巨大的钢铁堡垒压着厚厚的铁板,发出嘎嘎的声音,慢慢的开到码头上。
“天啊!长城三型坦克!我在南苑驾驶过这一种坦克。”鲍勃身边的古德里安发出一声惊呼,朝着坦克跑了过去。蒋方震低声用德语对戈培尔道:“长城四型坦克,我军现役坦克最新一款。这是一款中型坦克,全重34吨。装备75M加农炮,在公路上可以保持时速48公里,我们做过实验,三千公里没有发生大的故障。听说阿道夫元首很喜欢坦克。希望这个小礼物能让他满意。”
蒋方震此刻看似很愉快,实际上心里在流血啊。他是强烈反对向德国提供最新式坦克的主要军方人物。但是方剑雄坚持之下,蒋方震只好妥协。虽然方剑雄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凭着过往的经验。蒋方震也知道他没安好心,只是心疼依旧。
雷德尔突然走上前道:“防长阁下。我更感兴趣的是那艘船,能上去看看么?”
蒋方震看了一眼汤芗铭,他上前笑道:“雷德尔将军既然喜欢,那就随意。作为友好国家,我们这一次来没打算对朋友隐瞒什么。其实这就是一款很普通的两栖登陆舰,从技术上来看,没有特别称道的地方,就是一艘很普通的货船改装而成。”
戈林在边上咬牙切齿,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对戈培尔道:“我觉得应该向中国人采购一些航空发动机,用于研究。”戈培尔面无表情的低声道:“不要报太多的幻想,中国人不是慈善家,他们来德国不会空手而回的。作为好朋友,我有必要提醒你,还是赶紧弄清楚新式飞机与中国人舰载机的差距吧。这才是你该干的事情。”
作为这一次码头欢迎仪式的主持人,戈培尔对戈林的突然发难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内心相当的愤怒。事先一点招呼都没打就搞这种事情,真是欺人太甚。所以戈培尔在最后狠狠的刺了一句,就是想让戈林知道自己的愤怒。
一群德国人围着坦克在打量,蒋方震等人站在一边笑着聊自己的。
“德国人就这德行?没见过坦克么?”德国军官的老朋友夏享,说起自己的朋友,语气一点都不客气。刚才飞机较量的事情,看来是把他气到了。欢迎仪式刚进行一半,就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情来,谁的心里都不会舒服,被“朋友”轻视的怒火,当然要发泄。
“论科研能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德国人在我们之上,他们差的是走在了后面。”负责来德国捞点好东西的段风,嘿嘿的笑了两声,语气也是憋着一股火。
“雨燕YH…1000的产量一直不高,武汉那边年产不过两千架。原因是发动机的工艺太麻烦,我们缺少高级熟练技工,现在武汉那边发动机生产,主要是德国移民和美国移民在负责。合金工厂是英国人在掌舵,我们还真没什么好得意的。再说空军,最新式的枭龙…5虽然是国产,开足马力每年也不过生产一千架。产量上不来的原因,还是因为一些合金需要进口,美国人卡的很死。空军服役的主力战机,武汉…寇蒂斯的鹰系列,华波集团的P系列,沈阳华德的斯图卡。哪一样我们能离开洋人的合作?”说话的是冯华,语气相当的沉重。
段风在一边没说话,实际上他才是对中国军工生产最清楚的。只要解决了发动机量产的问题,这些合资公司的流水线稍稍改装之后,就能作为枭龙…5型战机的生产线用。中国战机的生产的关键,就在于怎么解决发动机材料技术的问题。这方面德国人有相当的技术积累,这一次段风也就是奔着这个来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发动机的产量能提起来,新式发动机就能将现役的各种战机的性能提高一大截。解决了材料问题。中国就能量产大型飞机所需要的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