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第211章


冉闵愣了愣。 看了看两位妻子惊喜地眼神,忽地摇了摇头道:“思武的好意为父明白,但为父对世间的争斗也厌倦了,不想再让这唯一地骨血也卷入其中。 我刚刚决定,现在中原已经平定,我能帮你的事情已经不多了,所以打算去嵩山归隐,携妻儿以度残年。 有此,余愿足矣!”
刘妃和杨妃脸上的笑容顿时凝结了,在母以子贵的年代,她们自然是希望冉靖能够成为下一代天王地!
龙飞沉默片刻道:“父王的心意儿臣自是明白,要归隐儿臣不拦着,只是这天王地位置本就该属于冉靖的。 儿臣实是受之有愧!”
冉闵忽地笑了:“思武,你不要这样说!我向视你为亲子,肯教你兵略、武艺,又将国家和民族托附于你,可见我心,没有什么愧不愧的!而且这几年来你干得很好,比为父要强得多,百姓们满意了,我也就满意了。 再说,你如果要将王位传于冉靖。 那龙辉长大后又将置于何地!?恐怕到时难免一场你死我活的王储之争。 伤了谁都不是你我地本愿。 还是让靖儿随我一起归隐吧,日后你一统中华。 称帝面南时,赐冉靖一个王爵就足以了!”
龙飞忽地明白了冉闵地苦心:这是为自己免除后患,也是在为冉靖留一条平安之路。
杨妃和刘妃互相看了一眼,脸色黯然之下,总算彻底死心了。
“父王的苦心儿臣明白了,既如此,儿臣便不推辞了!”龙飞感激地点了点头:“对了,父王既然想在嵩山归隐,那么儿臣马上下令在嵩山选择最美丽、清幽地山谷替父王造一座行宫,好让父王住得舒服一些!”
“不要太奢侈了!”冉闵摇了摇头道:“我是去归隐,陪着父亲、师父、师兄、师姐的,不是去享福的。 不然,住在邺城就行了!我看有数十间清雅的楼阁就行了,百余仆佣足矣!”
龙飞的眼睛有些湿润了,点点头道:“好,那儿臣马上下令地方着手办理,年底之前必然完工,来年春天父王便可迁住!”
“好,那这事你就多费心了!噢,对了,你好像还有什么喜事要来告我的吧!”冉闵忽地想了起来。
“噢,是的!”龙飞差点都忘了,忙笑着将两件喜事略略讲了一下。
冉闵也有些惊愕,感慨地道:“思武,看来形势对我国越来越有利了。 再过两三年,慕容氏一平,我国力大增之下,晋国就非你敌手了!”
龙飞却皱了皱眉头道:“对晋国,儿臣却有些矛盾,毕竟那也是大汉之邦,同族相残非是幸事!”
冉闵有些沉默,脸上浮现出一丝伤感和歉疚:“思武,昔年我屈身从胡,不得已之下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手上也沾满了不少汉人地血。 对此,我心中常怀歉疚,常夙夜难安,辗转而流泪。 起事后,我之所以拼死血战,以复家国,很大程度上便是在弥补心中的这些歉疚。
不过,你和我不一样,你没有我这么大的心结。 而且你与晋开战的目的不是被胡族驱使,而是为了一统中华,再现辉煌盛世。 这是正义的,也是符合民众愿望地,无需内疚,也无需犹豫。 毕竟,兄弟分则家弱,兄弟合则家盛,国家也是这样。 ”
“儿臣明白了!”龙飞的眼睛亮了起来,心中的一块心结总算结开了:是啊,台湾问题不就是如此吗,只有一个统一的中国才是强盛的中国,分裂永远不是中国的主流!
“好了,你去吧,好好干,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天下一统!”冉闵亲切地拍了拍龙飞的肩膀。
这时侯的冉闵像慈父更像过一位威猛无比的盖世战将。
“那儿臣去了!”龙飞起身施了一礼,便退了下去。
远方,夕阳渐渐降下,新的一天很快便会来到。
******
公元344年底,龙飞下令追封冉谵为‘忠武天王’、羊铳为‘忠义先师’,李弘为‘奉义将军’,薛兰灵为‘奉贤夫人’!并将四人骸骨迁至嵩山安葬,与冉闵别宫紧紧相邻。
公元355年春,冉魏武悼天王冉闵率妻子、仆佣、亲兵百余人归隐嵩山。 龙飞和邺城数十万军民倾巢而出,在南门送别,一路洒泪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
……
******
四月,北疆传来捷报:周进悠和公孙弘在辽西大破阳骛,阳骛损兵大半,只领八百骑逃归龙城。
六月,慕容霸在玄菟粮尽援绝,被迫撤退。 宇文成豆追击,与盖苏泉合困慕容霸与列柳城。
七月初,列柳城破,慕容霸战死殉国,余部尽灭。
于是,辽东糜烂,宇文成豆和盖苏泉合兵一处,四处攻击慕容氏所占城池。 慕容隽主力折损殆尽,无力抵御,只能困守龙城,看看将亡。
本章节由16k书友上传
正文 第九十三章 群臣劝进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1…3…19 13:23:58 本章字数:6250
第九十三章 群臣劝进
公元355年十月,宇文成豆和盖苏泉夺占辽东大部疆土,聚兵逾十万围攻龙城。
慕容隽和慕容氏最后的主力三万人死守龙城,与宇文成豆等展开了浴血苦战。
双方苦战半年有余,伤亡俱各非常惨重,奈慕容隽也算一代名君,虽兵少粮寡,却力保龙城不失。
公元356年十月,龙城粮尽,慕容隽再也无力回天。 十一月,被围一年有余的龙城被宇文成豆攻破,伤亡惨重的宇文成豆和盖苏泉暴怒,下令屠城三日泄愤。
一时间,龙城血流成河,天空为之变色,三日间,十余万人口几乎死绝,慕容氏更是举族便诛,少有生还者。 事后统计:偌大龙城仅有三百余人生还,这还是留作掩埋尸体之用才留下来的!
于是,在辽东显赫一时的慕容氏覆灭了,空留下一段让人嗟叹不已的史家记录。
*****
公元356年底,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准备,西域的近三百万汉人大部迁回中原,分散于各地充实户口。 冉魏王朝经此大规模输血,实力越加壮大起来。
公元357年初春,刚刚腾出手来的龙飞突然在邺城誓师,以王猛为帅,统汉军十万北击宇文成豆和盖苏泉。
王猛行至辽西时,周进悠和公孙弘领兵五万前来会齐。 十五万大军气势如洪,直趋龙城。
宇文成豆和盖苏泉不甘束手待毙。 拼凑了近十万大军在龙城外迎战王猛。
王猛领兵与其三战,皆破之,宇文成豆和盖苏泉损兵大半,仓惶逃回龙城死守。
王猛遂领兵围攻龙城,攻一月,至七月初不克,汉军兵士皆有疲意。
时值天降大雨。 辽河水暴涨,王猛遂计上心头。 将军马屯上高处,掘辽河水灌龙城。
一时间,龙城平地水深三尺,不仅城墙倒塌,房屋损毁,更且炊饭无着,粮食尽喂了鱼鳖。 可怜。宇文成豆和盖苏泉数万残兵饥疲交加,军心渐乱。
八月初,王猛以‘悍名军’为先发,乘大量木筏、小舟攻入龙城。
宇文成豆和和盖苏泉虽拼命抵抗,但禁不住降兵如云,大败下,驾舟领数百残兵欲逃。 二人逃至东门时,被公孙弘领一队舟船堵住。
一番激战之下。 宇文成豆中乱箭身死,盖苏泉被跳水,被汉军兵士生擒,后被王猛斩之。
龙城遂被王猛攻克,于是,辽东镇动。 凡王猛大旗至处,各族无不望风而降。 莫敢抗者。
十一月,辽东平定,王猛遂迁辽西百万汉人迁居,仿汉例设置郡县统治。
公元357年底,王猛领兵凯旋南返,沿路州郡士民无数,纷纷箪壶浆食,夹道相迎。
公元358年初,潜居河套的数十万匈奴、羌、氏残部见冉魏势大。 不可抗。 纷纷归降。
龙飞准降,下令迁各族至山西、河北居住。 变牧为耕,与以教化,不从者戮!
于是,中国北方平定,冉魏渐有南向之意!
*****
358年初夏,邺城,王猛府,内堂。
这时,天气很热,窗外树荫中地蝉儿都兀自热得拼命大叫,可内堂中却济济一堂地聚着数十名文武官员。
这些人可谓冉魏朝庭的精华,文臣有:刘漠,房默、房旷、崔逞、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