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杀人,怎么平乱?
这是一个不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不要紧,有一个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后,崇祯知道了这个理论,十分高兴,召见了杨鹤。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动提出,鉴于杨鹤同志的理论很有实用价值,正好前任三边总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杨鹤同志升任该职务。
杨鹤不想去。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是吹吹牛的,压根不会打仗,去了干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杨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讨厌。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省事。
和杨鹤不同,吏部的同志们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平乱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杨鹤这套把戏,也只能忽悠人,为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让后来的无数白痴书呆子明白,乱讲话要倒霉,才着力推荐他去。
死在那边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脱层人皮。
相比而言,崇祯的用心是比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欢杨鹤,是因为杨鹤提出了很好的理论——省钱的理论。
不花钱,不杀人,不用军饷,不用调兵,就能平息叛乱,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杨鹤拉回来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这样,一脑袋浆糊的杨鹤去陕西上任,至少在当时,他的自我感觉很好。
杨鹤理论之中,最核心的一条,叫做和气。
用他自己的话说,杀人是伤和气的。所以能救活一个,就是一个,毕竟参加民变的,原先就是民。
这个理论,一年前,应该是对的。
杨鹤同志到任后,就发现不对了。
有一次,农民军进攻县城,被击退,抓住了几个俘虏,由杨鹤审问。
但还没问,杨鹤就发现一件极为诡异的事——他似乎见过这几个人。
确实见过,阅兵的时候见过。
没错,这几个人曾经站在阅兵的队伍里,曾经是他的部下。
强,弱,之间
农民军的战斗力很强吗?
对于这个疑问,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个反问——农民军的战斗力怎么会强呢?
在中国历史上,造反这类活,从来都是被动式。闲着没事干,但凡有口饭吃,是不会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门槛也高。
但遗憾的是,造反这份工作,除了成本、门槛高外,技术含量还高。
要知道,明朝参加这项活动的,主要是农民。农民的基本工作,是种地,基本工具,是锄头。
而阻止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是明军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杀人,基本工具,是刀剑。
所以在明末大多数情况下,几百个农民军跟几百个明军对战,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据史料记载,大部分情况,是几万农民军,战胜了几百明军,或是几百农民军,搞定十几个看衙门的捕快。
而更大多数情况,是几千明军追着几万、甚至十几万农民军跑。
没办法,毕竟打仗是个技术活。圣贤曾经说过,把武器交给没有受过训练的民众,让他们去打仗,就是让他们送死。
没有训练,没有武器,没有兵法,没有指挥,就没有胜利。
但杨鹤先生惊奇地发现,他面对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的民军里,除了业余造反的以外,还有很多专业造反的人士——明军,而且数量很多。
他们精通战术,作战狡猾,懂得明军的弱点,非常难以对付,且数量是越来越多,民变越来越大。
出现此类情况,归根结底,原因就两个字——没钱。
之前我说过,朝廷没有钱。没有钱的结果,除了没钱赈灾外,还没钱发军饷。
据统计,当时全国的部队,大致有上百万人,而能够按时领军饷的,只有辽东军区的十余万人。
而且就连辽东军,也不能保证按时发工资,拖几个月,也是经常的事。袁崇焕同志就曾经处理过相关事务。
辽东是前线,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别提了。西北一带,既然不是前线,自然没钱。有的人几年都没拿到工资,穷得叮当响,据说连武器都卖了,只求换顿饭吃。
没钱赈灾,老百姓吃苦,也没辙,没钱发饷,当兵的吃苦,就有辙了。
兜里没钱,手里有刀,怎么办?
凉拌,抢!
情况就是如此,官兵越来越少,民军越来越多,局势越来越撑不住。
杨鹤面对的形势大致如此,大家都明白,就他不明白,等他明白了,跑也跑不掉了。
如果换个会打仗的,能用兵的,多少还能撑几天,但杨鹤同志的主要特长,是招抚理论,这就比较麻烦了。据说当时朝廷里,有些人开玩笑,说杨鹤如果能撑一年,就倒着爬出去。
就当时的情况看,这位仁兄爬出去的可能性,大致是零。杨鹤同志的下岗日期,指日可待。
一年后,杨鹤向崇祯呈交了名单,在这份名单上,有这样十几个名字:
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红狼、小红狼、点灯子、过天星、独头虎……(以下略去XX字)
以上人等,全部归降。
这些人是干嘛地,看名字就能猜到,但这些人有什么分量,估计你就不知道了。
在当时的起义军中,最能打的,就是神一魁。此人具体情况不详,但应该受过军事训练,作战十分强悍,属于带头大哥级人物。
王左桂、王嘉胤,如果你不知道,那不怪你。对这二位兄弟,只提几句话就够了:当时,在王左桂的手下,有个小头目,叫做李自成。王嘉胤营门口站岗的,叫做张献忠。
至于后面那几位,就不说了,说了也没人知道,你只要明白,他们都是当时一等一的牛人,随便一个摆出来,都能搅得天翻地覆。
都投降了。
除这些人之外,当时陕西、甘肃境内几乎所有的农民军,都投降了。
他们投降的对象,就是那个一脑袋浆糊,啥也不懂,不会打仗的杨鹤。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发生在所有人的眼前。
杨鹤不懂兵法,不熟军事,但他有一样别人没有的武器——诚意。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杨先生很有诚意地寻找叛军,很有诚意地进行谈判,很有诚意地劝说投降,最后,他的诚意得到了回报。
事实证明,农民军之所以造反,并不是吃饱了撑的,只是因为吃不饱。现在既然朝廷肯原谅他们,给他们饭吃,自然愿意投降,毕竟造反这事,要经常出差,东跑西跑风险太大。
而对于杨总督,他们也是很客气的,很有点宋江喜迎招安的意思。
比如神一魁投降,约好地点,杨鹤打开城门,派出群众代表,热烈欢迎。众多民军头目大部到场,在杨总督的率领下,前往关帝庙,在关老爷面前,宣誓投降(关老爷靠得住)。
虽然此前双方素未谋面(可能在往城下射箭时看过几眼),但双方都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特别是杨总督,获得了民军的一致推崇,他们赶走了杨鹤的轿夫,坚持一定要亲自把他抬到总督府,并以此为荣。
一时间,西北喜讯接连,朝廷奔走相告,杨鹤跟各民军领袖的关系也相当好,逢年过节,还互相送礼,致以节日的问候。
局面大好,大好。有效期,半年。
杨鹤同志读过很多书,干过许多工作,明白很多道理,但是他并不知道,从招抚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已经失败了。
因为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没弄明白。
正是这个问题,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
这个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答案是:为了活下去。
怎样才能活下去呢?
有钱,有粮食。
要说明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三段论:
造反,是因为没钱、没粮食;投降,是因为有钱,有粮食。
杨鹤有钱,有粮食吗?
没有。
所以停止投降,继续造反。
在招降之前,杨鹤曾经认为,只要民军肯投降,事情就结束了,可是投降之后,他才明白,事情才刚开始。
光是神一魁的部队,就有三万多人,这么多人,怎么安置?
招来当兵,就别扯了,连自己手下那点人的军饷都解决不了,招来这些人,喝西北风?
赶回家种地,似乎也是白扯,年年灾荒,要能回家种地,谁还造反?
对于这个悖论,崇祯同志是知道的,也想了办法。
他先找了几万两银子,安排发放。然后又从自己的私房钱(内库)里,拿出了十万两,交给杨鹤,让他拿去花。
应该说,这一招还是很有效果的,民军们拿到钱,确实消停了相当长的时间。
具体是多长呢?
我前面说过了,半年。
半年,把钱都花完了,自然就不
小说推荐
- 明朝那些事儿
-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正文0001-0010明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篇第一章章节字数:4480更新时间:07-02-2215:42[1]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吧。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了,主要心理和历史方面的,偶尔也写点经济,本来只是娱乐下自己,没有想到发表后居然还有人捧场,于是便轻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496章
- 南明朝那些事儿
- 作者:洪兵【由文】正文前言 祖国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长城、运河、故宫这些物质财富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精神财富。两者至今仍在充实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开阔着我们的视野 但还有另一种精神财富—气节,在千百年岁月之后,通过教育的传递,她的基因,已牢牢地沉淀我们血液深处,平常时份,静静潜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113章
- 明朝那些事儿·陆
- (﹏(﹏╯朱翊钧篇第一章 绝顶的官僚在万历执政的前二十多年里,可谓是内忧不止,外患不断,他祖上留传下来的,也只能算是个烂摊子,而蒙古、宁夏、朝鲜、四川,不是叛乱就是入侵,中间连口气都不喘,军费激增,国库难支。可是二十年了,国家也没出什么大乱子,所有的困难,他都安然度过。因为前十年,他有张居正,后十年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71章
- 明朝那些事儿·贰
- (﹏(﹏╯贰朱棣篇第一章 帝王的烦恼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之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于那场斗争中的失败者朱允炆来说,政治地位的完结意味着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无论他本人是生还是死。但对于朱棣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75章
- 明朝那些事儿·伍
- (﹏(﹏╯伍朱厚熜篇第一章 致命的正义【严嵩的反击】严世蕃入狱了,严嵩倒台了,在很多人看来,徐阶同志的屁股即将挪到首辅的宝座上,事情已经圆满结束。有这种看法的人,大致是不懂政治的,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好商量,但只要涉及到利益二字,翻脸会比翻书更快。而翻脸的程度及其表现方式,就要看利益多少了,动嘴动手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79章
- 明朝那些事儿·肆
- (﹏(﹏╯肆朱厚熜篇第一章 皇帝很脆弱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朱厚熜来到了京城。在此之前,他住在湖广的安陆(湖北钟祥,这位皇室宗亲之所以住在那个小地方,倒不是因为谦虚谨慎,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他的父亲兴献王就被封到了那里。作为藩王的子弟,他没有留京指标。现在情况不同了,他已经得知,自己的堂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72章
- 明朝那些事儿·叁
- (﹏(﹏╯叁朱祁镇篇第一章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改天换日】当年的囚犯朱祁镇终于回到了他的宫殿,八年前他从这里出发,沦为人质和囚徒,八年后他回到了这里,继续做他的皇帝。中国的史书是很神奇的,再狼狈不堪的事情也能说得冠冕堂皇,朱祁镇先生先后当过俘虏、人质、囚徒,吃尽了苦,受尽了累,史书上却说他是“北狩“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62章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明朝的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著/书籍介绍:明朝的那些事儿-章节内容开始-正文 第一章至第十章更新时间:2008-11-18 0:33:05 本章字数:9426[1]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吧。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了,主要心理和历史方面的,偶尔也写点经济,本来只是娱乐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485章
- 明朝那些事儿·壹
- (﹏(﹏╯前言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吧!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了,主要是心理和历史方面的,偶尔也写点经济,本来只是娱乐下自己,没有想到发表后居然还有人捧场,于是便轻飘飘起来,客观来说,我的写作态度很不认真,每次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些历史史料记录也凑合着用,记得多少写多少,直到有一天,终于因为我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7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