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之道》第63章


阿罗汉在现在一生获证阿罗汉果,享受涅槃之乐。
(10)平隐-tadi,既不贪执于理想之物,也不憎恶可恶之物,从不执著一物。在八种世间法中,即:称饥,苦乐,利衰,毁誉,阿罗汉寂静不受忧恼,不即不离,不喜不忧。
(11)因陀揭罗-indakhila,意为如同帝释坚稳和高大的石柱,或树立在城门中的大石柱。
注疏者者说,因陀揭罗是作为装饰品,树立在城里或城外的柱子。它们一般由砖块或耐久的木头做成,呈八面形。柱子的一半埋在泥土中。因此有坚固和稳定得如同因陀揭罗这样的比喻。
(12)不再受生死。
(13)所有烦恼。
(14)因为他的意识绝对的清净。
(15)在翻译过程中,巴利语中的双层意思丢失了。
(16)assaddho愿意为不真实。因为他自己从亲身体验中知道,他不是仅仅接受他人的东西。
(17)生存与再生之联系。sandhicchedo也有偷盗者之意。
(18)akata-涅槃。之所以如此称,是因为非任何人造作。akatannu也可译成忘恩。
(19)巴利语-vanta+aso:另外一种意思为食呕吐者。
(20)通过四种圣道。贪的精烦恼被消除在第一三圣道,细烦恼被断除在最后圣最。
(21)巴利语-hata+avakaso:意为断除因缘者。
(22)ninna和thala愿意为低下的躺着和高地。
(23)无有情欲的阿罗汉快乐地居住在世人不感兴趣的与世隔绝的森林中。
(24)解脱了情欲之苦。
(25)kincana,阻碍精神修证的贪,嗔,痴等。
(26)param,六种个人感官之境。
(27)aparam,六种外在的感官之境。
(28)不执任何为我或我所。
(29)asinam独居于森林之中。
(30)修习禅(samatha)观(vipassana)者。
(31)通过了悟四谛,断除束缚。
(32)即涅槃。
(33)明了四谛之人。
(34)专注于苦修。
(35)因为断除了情欲,他将不再受生。
(36)五蕴之累。
(37)知道通往恶趣,乐趣,以及涅槃之道者。
(38)原意为面向有情。
(39)执著于五蕴者。
(40)贪,嗔,痴,我慢,邪见。
(41)不被烦恼忧乱。
(42)执著于色欲。
(43)arati厌恶森林生活者。
(44)upadhi-有 四:五蕴(khandha),烦恼(kilesa),行(abhisamkhara),和贪(kama)。
(45)即五蕴世界。
(46)usabham如公牛一样无畏。
(47)mahesim追求高尚道德,禅定和智慧之人。
(48)vijitavinam,战胜烦恼者。
(49)nahatakam清洗了不净之人。
(50)buddham-明了四谛者。
(51)sagga六天道。十六色界天,四无色界天。
(52)apaya四恶趣。
(53)jatikkhayam-阿罗汉果。
(54)abhinnavosito即知见应该知见之理,抛弃应该抛弃之物,觉悟应该了悟之理,修证应该修证之道,从而达到无上圆满。
(55)sabbavositavosanam即圆满觉悟阿罗汉之道,以及烦恼的终结,以此梵行为住。
d
第四十章 菩萨思想

菩萨慈悲觉有情,菩提心切行愿深,
愿在大千世界中,广种福田不惜身。
——那烂陀
在佛法中,有三种觉悟(bodhi)方法可达最高果位。修行者可根据自己根性,采用其中之一。它们是:声闻(savakabdhi),独觉(paccekabhi)和正等正觉(sammasambodhi)。
声闻菩提是为佛弟子的觉悟,原意为闻声者,也就是阿罗汉(意为应供者或无欲者)。求证阿罗汉果之人通常寻找一大觉导师的指导。只要经觉悟导师的稍微指点,有道德修证的求法者就能在觉悟之道上奋发上进。例如,舍利弗尊者仅仅听了阿示说尊者的半个偈子,当下即证初果。悲惨地失去所有亲人的的般陀车罗,遭受痛苦的折磨,因注视冲洗自己双脚的河水而证得阿罗汉果,幼稚的乔达弥曾哀求佛陀救治她已经死去的儿子,她因观想被吹熄的灯烛而证圣果。小般陀卡四个月背诵不了一个偈子,后来,他在手中放了一块干净白布,在日光下,双眼紧紧注视其上,因此而得阿罗汉果。
证得圣果之后,阿罗汉即以自己的言传和身教,奉献自己的余生,服务其他追求安隐之人。他首先自己清净,然后努力向他人讲授自己已经求证的佛法,使他人清净。一位阿罗汉要比一个没有觉悟真理的世间凡夫更有能力讲解佛法,因为他所讲说之法源自于自己的体证。在崇高的阿罗汉理想中,没有一点自私,因为只有断除了一切形式的自私才能证得阿罗汉果。要想成就阿罗汉果,自我愚痴和自私等是一些必须被抛弃的障碍。佛陀时代以及以后的所有富有智慧的善男信女都获益了此殊胜因缘,今生就证达觉悟。
独觉是在没有任何外来助缘的情况下,具有高深证见者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证得的觉悟。这样的圣者被称为独觉。因为他没有能力讲授自己发现的佛法,净化和服务他人。尽管如此,他以道德感召众生。
独觉只在佛法不复存在时应世。在一特定时期,不同于圆满觉者。独觉者数目不限。虽然说现在劫乔达摩佛陀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仍在佛劫之中,因为佛陀的教导还清净无染地存在。因此,没有独觉者在这个时期出现。在《经集》中的《犀牛角经》中保藏一些辟支佛的嘉言。下面收集了一些智慧妙语。
1.放下杀生屠刀,不伤害一切众生,不惜儿子朋友,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2.由爱生起亲密,痛苦也由此而起。认清情爱之恶,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3.应赞叹友爱,应与上等之人和同等之人为伍,以无过为生,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4.物欲享受五花八门,甜蜜醉心,以多种形式引诱人心,认识它们危险,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5.战胜一切冷热,饥渴、风日,蚊虫和毒蛇,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6.如同狮子一般,不因任何声音而颤抖,如同风一样不执著于网孔,如同莲花不被污泥染污,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7.应时修习慈悲喜舍和解脱,不被世间所阻碍,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圆满正觉者为了修证究竟,最为慈悲,是晓知一切,至高无上的觉者。证得此种菩提者被叫做三藐三菩提觉者,意为圆满自我觉者。他不仅通过自己努力和智慧觉悟了真理,而且向追求真理者讲授佛法,使其清净,把他们从这轮回不停的生死中救度出来。与辟支佛不同,唯有一尊圆满觉者在一特定时期出现于世,如同有些树只开一朵花。
求证三藐三菩提觉者名为菩提萨埵。在此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这种菩萨理想是人们可以想象得出的最为崇高、最为美好的精神境界。又有什么能够比奉献和清净一生更为高尚的呢?
在此娑婆世界轮回的有情希望度化他人,达到最终圆满,人们可自由追随菩萨道。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求证佛果,这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有些批评家们认为菩萨理想是为了对抗闭塞、平静和冷漠的憎伽生活。这仅仅暴露了他们对真正佛法的无知。
后期的梵文经典《出世现观庄严论》,是对《般若波罗蜜经》的再注疏,其中写道:
“诸大声闻弟子(sravaka)获证两种菩提,或有余,或无余,内心恐惧,因为他们没有大悲和大智(uru—karuna—prajna—vaika—lyena)。因前生命力的终结,才有可能进入涅槃。事实上,(小乘圣者)仅见到相似火灭之涅槃,不再轮回三界。但是,当他们世间生命结束时,阿罗汉往生到不动界(anasravadhatu),佛法最为清净之地,恒常深入三昧,依莲花为生(padmaphutesu—jayante)。此后,阿弥陀佛及其他佛陀如同日升中天,唤醒了他们,令其祛除余下的无明。因此,诸阿罗汉再创精进,求证无上菩提,虽然他们身住解脱,但他们应现(于有为世界),甚至行化地狱。如此积聚成佛之功德,他们成为众生之导师(佛陀)。”
这绝对是一荒谬的论调,彻底地背离了佛陀本怀。
阿罗汉是否自私,一切众生有无必要求证佛果。度化其他众生,这些问题一直被争论着。有人或许会问:“成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使他人成就阿罗汉,达到度化他人的目的?”若果真如此,则逻辑结论就是佛果本身培育成全了自私。这是十分荒诞的。
不容置疑,佛果为三种理想中最高最贵,但是并不是所有众生都能够达到这一最高理想。肯定地,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能象爱因斯坦和牛顿那样,必须有些普通科学家,根据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